其实很简单阅读答案

2024-01-02 阅读答案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其实很简单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其实很简单阅读答案1

  ①善良的母亲常常告诫我们:看见人家的墙要倒,如果不能扶起来,不推也是一种善良;看见别人喝粥,你在吃肉,如果不想让,那么不吧嗒嘴巴发出声音炫耀,也是一种善良;看见人家伤心落泪,如果不想安慰,那么不幸灾乐祸也是一种善良;看见别人过断桥,如果你不经过,但提醒一声也是善良。

  ②这些话是朴素的,如同泥土,却厚德载万物;这些举动是细小的,如同白雪,细微棱角衬高洁。

  ③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看见别人践踏规则和公德,如果你无力抵抗,但恪守自己做人的准则,也是一种善良;看见一只小鸟受伤,如果你不能治疗,但把它轻轻放回原野,也是一种善良;身为人师,如果不能桃李遍天下,那么不误人子弟,也是一种善良;建筑一座高楼,如果不能建成丰碑样板,但不偷工减料,保持自警的心,为自己的良心负责,也是一种善良。

  ④这些,都是小小的善,就像在夕阳下随风缓缓流动的金色沙粒,尽管渺小,但它们流动的弧线,交错辉映出晚霞中最美的波纹;这些小善,其实很简单,琐碎而又平常,世俗而又简单,仅仅是付出那么一点点举手之劳,恪守那么一点点人生底线,容忍那么一点点小过错,保持那么一点点廉耻之心,秉承那么一点点古老传统,许多小善,就举目可见,宛如寒冬墙角的朵朵腊梅,把我们的内心照亮,让我们对温暖的春天保持信仰和力量。

  ⑤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古人还说“从恶如崩,从善如登”,这些小善是一种日积月累形成的习惯,如同台阶,一步一步把做人的美德送往高处;那些小恶,亦如隐藏在雪山中的一两块小石头,只要关键部位稍微有所松动,就能乘着歪风导致整座雪山的坍塌,心灵底线的溃烂。

  ⑥善恶常系一念间。有时候,恶是看得见的,善却看不见,用个比喻,恶与善如同寒冬里水面上的冰和冰下面的水,尽管冰封锁了水的灵性,但是水从不抛头露面,一天天一天天,同样将冰融化,唱着歌谣,走向春天。生活常常是这样,有时候你对一个人做十件善事,他不一定记得住,但是只要你有一件恶举,他或许就记住了你。这是本性使然。所以,一个人若要改变自我形象,当从改变内心开始,积累小善成大善;树立口碑,当从戒恶做起,瑕不掩瑜为此理。

  ⑦朗朗乾坤,芸芸众生,我们不是孤立的个体,生活的每时每刻与身边的人事、草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偶然和必然的联系。也可以这样说,看得见的小善,是让自己活得快乐的涓涓细流,也是让身边的人活得无忧的社会责任。自我的小善产生的小快乐,常常带动了周围世界的快乐;周围世界的幸福,渲染和扩大了我们个体的幸福快乐。

  ⑧小善是一种爱的衍射,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涟漪。善良,其实很简单,如同最简单的那道数学题“1+1=?”,在不同的心灵世界就能产生不同的答案。但是,我始终相信,只要每个人为了形成爱的合力,付出“1”的小善,我们就一定能够看到1+1>2的结果所焕发的独特光辉。

  (选自马国福的新浪博客)

  12.作者在第③段用大体相同的句式列举了许多鲜活的生活实例来证明论点,请你也仿照这样的句式再补写两个例子。(3分)

  13.画线的'第⑤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说说它的作用。(3分)

  14.请结合作者的主要观点,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阅读本文的感想和启示。(不少于30字)(4分)

  参考答案:

  15.示例:看见别人摔跤,如果你不去搀扶,那么不笑话人家,也是一种善良;

  看见歹徒作恶,如果你不能挺身而出,那么悄悄报警,也是一种善良;

  身为富翁,如果不能扶贫济困,那么不为富不仁,也是一种善良。(3分,照抄选文第②段中的例子不得分。每个例子1分,句式1分;按要求补写一个例子得2分,补写两个例子,但句式不符,也得2分)

  16.示例一: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引用格言警句作道理论据,强调行小善的积极意义;

  示例二: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把小善比作台阶,把小恶比作石头,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小善的积极作用和小恶的严重后果;

  示例三: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把善和恶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小善的积极作用和小恶的严重后果。(3分,指出论证方法得1分,说明其作用再得2分)

  示例:本文作者的主要观点就是善良其实很简单。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举目可见的“小善”开始,从不笑话人开始,从不炫耀开始,从不幸灾乐祸开始,从友情提醒开始,从不仗势欺人开始……坚守这些“心灵底线”,我们就可以平静快乐地生活。这世上英雄毕竟很少,大部分都是平凡人,都过着平凡生活,但我们不妨积“小善”,因为这是让自己活得快乐、让别人活得无忧的一种社会责任。我们坚信:只要每人付出一份“小善”,我们就一定能得到多份的爱和多份的幸福!(4分,未联系生活体验扣1分;未结合作者观点扣1分;字数不足扣1分)

其实很简单阅读答案2

  其实很简单

  “抓强盗——抓强盗啊!……”女人歇斯底里地叫喊着。

  光天化日下,一个歹徒正在抢劫,旁若无人;被抢的女人拼命抱紧自己的坤包,死活不放。

  大街上人来人往。有的视而不见,有的驻足远观,有的且看且退。谁也不敢制止歹徒行劫。不仅不敢制止,连呵斥一声的举动也没有;不仅不敢呵斥,就是悄悄用手机报个警也无人肯试。

  沉默。好一阵可怕的沉默。

  沉默过后,有个戴着眼镜、弱不禁风的小伙忽然一声怒吼,像狼一般冲向歹徒。

  歹徒大惊,立即掏出一把尖刀,目眦尽裂地瞪着小伙:“狗咬耗子是吧?再不识趣老子捅了你!”

  小伙愣怔一下,仍然像狼一般猛扑上去。

  很快,小伙摇摇晃晃,蹲了下去;但片刻,又咬紧牙关站立起来。虽然被锋利的尖刀刺中下腹,但小伙强忍剧痛,没有倒下。他一手紧紧抓住刀柄,不让尖刀深入;一手像钳子,死死钳住歹徒的手腕不放。

  女人趁机挣脱,嗷嗷大叫,挥拳砸向歹徒。

  歹徒的脸红一阵白一阵,一时不知所措。

  众人被小伙的英雄壮举深深感染,群情激愤,一窝蜂地射向歹徒,七手八脚,将歹徒摁倒在地。

  有人赶紧掏出手机报警。

  警车风驰电掣般地赶到,迅速给歹徒戴上了手铐。

  人们小心扶住小伙,送上警车。

  “儿子,我的儿子!”听到小伙吃力的呻吟,人们才发现小伙的身旁还站着个小男孩。小男孩五六岁的样子,被刚才惊心动魄的一幕吓呆了。

  警车一路鸣笛,将小伙送到医院。

  幸亏没有刺中要害。几天后,小伙的伤情得到缓解。

  有关部门要给小伙评见义勇为奖,消息传来,小伙所在的单位竟炸开了锅。

  “他可是我们单位最胆小怕事的人啊!”

  “平常谨小慎微得不敢踩死一只蚂蚁!”

  “说歹徒不费吹灰之力抢劫了他,我们还信!他会赤手空拳与扬着凶器的歹徒搏斗,太邪!”

  ……

  这样的议论传出,记者深感蹊跷。

  “当时,那么多人鱼不动、水不跳的,你一个文弱书生,何来胆量挺身而出?特别令人震惊的是,面对歹徒凶狠的尖刀,你为什么还敢奋勇向前?”记者找到病榻上的小伙,好奇地探问。

  小伙犹豫道:“你是想听真话,还是……”

  “当然想听真话!”

  “那好,只是我的话你千万不要对外报道。”小伙的脸上飞过一朵红云。

  记者认真地点点头。

  “当时,我的儿子憋不住拽了一下我的手,‘爸,抓歹徒、抓歹徒呀!’我的儿子才6岁,还是稚气未脱的小毛孩,我堂堂一个大男人,总不能在他面前装孬种,让他都瞧不起吧?”

  记者一愣:“就这一点?”

  “对,就这一点!”

  (选自《小说界》20xx年第1期,有删改。作者戴希)

  1.根据小说内容,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4分)

  歹徒在光天化日下抢夺女士坤包,现场的人们都胆怯沉默→①,围观的群众合力制服歹徒救助小伙→②,记者感到疑惑,去医院探访后才真相大白。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5分)

  (1)大街上人来人往。有的视而不见,有的驻足远观,有的且看且退。谁也不敢制止歹徒行劫。(这个场面描写有何作用?)(3分)

  (2)众人被小伙的英雄壮举深深感染,群情激愤,一窝蜂地射向歹徒,七手八脚,将歹徒摁倒在地。(加点词语妙在何处?)(2分)

  3.小说安排小伙单位里议论纷纷这一情节有何用意?(3分)

  4.有人认为小说写的是勇斗歹徒的故事,却取名为“其实很简单”,这是文不对题,你怎么看?请简述理由。(5分)

  【答案】

  1.①文弱小伙挺身而出与歹徒搏斗身负重伤②有关部门要给小伙评见义勇为奖.小伙的行为却受到同事的质疑。

  2. (1)运用排比的手法.写出了路人的冷漠和恐惧。突出了当时情况的凶险(歹徒的凶恶).与下文文弱小伙挺身而出的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2)“一窝蜂”写出了人之多,“射”写出了速度之快。这些词语形象地表现了众人被小伙的英雄壮举感染,一起出手制服歹徒时的情状。

  3.这一情节进一步强调了小伙胆小怕事、谨小慎微的性格特点,与前面介绍小伙弱不禁风的外表相照应。反衬他见义勇为的不易;为下记者探寻小伙见义男为的原因作了铺势。

  4.(5分)评价要求与答案示例:我认为不是文不对题。

  第一层级:只关注文章的表层肉,仅仅从“孩子”“小伙”“众人”等单个行为的角度考虑,理解肤浅,或有偏差,或笼统含糊。

  例1:因为抓歹徒连五六岁的小孩也知道,是很简单的事。

  例2:因为此题目富有深意,寄托着作者的希望。

  例3:因为小说表现的是小伙勇阗歹徒的动机很简单,只是为了满足儿子的要求。

  例4:因为小说要表达的主题是:作为父亲,在孩子面前作出表率很很简单。

  例5:因为这篇小说写的是小伙和群众勇斗歹徒的故事,要反映的却是这样一个主题:一个人战胜歹徒其实很简单。

  例6:因为小说尽管写的是小伙和群众勇斗歹徒的故事,但要表达的是只要众人合力(人人敢于出手),战胜邪恶其实很简单这一主题。

  第二层级:从写作意图角度阐发,理解较深刻,表达清楚。

  例1:因为这篇小说写的是小伙和群众勇斗歹徒的故事,要反映的却是这样一个主题:一个人战胜自我(懦弱)其实很简单(只要勇于付诸行动)。

  例2:因为小说尽管写的是小伙和群众勇斗歹徒的故事,但要表达的是只要众人合力(人人敢于出手),战胜邪恶其实很简单这一主题。

  例3:因为小说尽管写的是小伙和群众勇斗歹徒的故事,但要表达的是:在危难面前,只要有人站出来,人性之美被唤醒其实很简单。

  例4:因为小说尽管写的是小伙和群众勇斗歹徒的故事,但作者意在借此故事,鼓励人们重拾“真善美”的.信心,打造具有良好风气的和谐社会其实很简单。

  第三层级:从表现主题的艺术效果角度来分析,理解深刻,阐述全面,表达简明。

  例1:因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人性之美被唤醒其实很简单,打造具有良好风气的和谐社会其实很简单。此题目简洁质朴二含着作者对创建美好社会的愿望和信心。

  例2:因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只要有人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这种正能量就能得到传递,良好的社会风气就能形成(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其实很简单)。此题目简洁质朴,隐含着作者对创建美好杜会的愿望和信心。

  例3:因为这个故事意在告诉人们:在关键时刻只要有人挺身而出,见义勇为,那么唤醒人性之美,打造具有良好风气的和谐社会,其实很简单。这个简单的题目中含着作者对真善美的呼唤,也引发读者对自身行为的反思。

  我认为是文不对题。

  第一层级:着眼于题目本身,理由含糊。

  例:因为此题目与文章内容不符合,况且此题目太一般,不生动。

  第二层级:着眼于故事内容阐述,理由尚合理。

  例1:因为文章主要写小伙弱不禁风却挺身而出,在众人的合力下才制服歹徒,其实并不简单。

  例2:因为文中仅仅六岁的孩子敢于出声要求父亲抓歹徒,有胆有识,不简单。

  例3:因为众人能受小伙感染,一齐出手制服歹徒并不简单。

  第三层级:多角度阐述,理由较充分,能自圆其说。

  例:理由:

  其一,文中仅仅六岁的孩子敢于出声要求父亲抓歹徒,有胆有识,不简单。文弱小伙因为儿女的鼓动,犹豫之后才出手的,作出决定并不简单。

  其二,因为文章内容主要写弱不禁风的小伙勇斗歹徒,是在众人的合力下才制服歹徒,这其实并不简单。

  其三,文章的主人公是文弱小伙,挺身而出斗勇斗歹徒,主要表现其勇敢,故应该取名为“勇敢的心”之类,这样更贴切,更能突出主人公形象。

  • 相关推荐

【其实很简单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转基因食品其实很环保 阅读答案05-24

快乐其实很简单诗歌05-03

其实爱很简单诗歌07-06

幸福其实很简单散文06-25

转基因食品其实很环保阅读训练及答案06-30

其实很简单-初二散文06-22

幸福其实很简单短篇散文07-06

生活其实可以很简单现代散文07-04

放下烦恼,快乐其实很简单散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