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并对今后的学习做出调整。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命运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命运阅读答案 1
自古以来,我国史学就强调“经世致用”。周初提出“夏鉴”“殷鉴”,其后又有“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等。概而言之,就是“以史明道”。道的含义很广,要义有“道理”“道路”“知然否”等。这些精辟之论都隐含着我们所说的规律问题,规律问题也就是命运问题。史学的内容那么多,如何探求命运问题呢?
探讨规律、命运问题,首先要敢于面对历史的真实。历史一去不复返,考古可以显示部分本相,但多数靠历史著作的记述来传递。由于作者立场、观念的差别,历史记述本身就有“真”“虚”“假”的问题,即“直书”“曲笔”“虚言”等差别。后人对历史的认识,同样因立场、观念的差别,又加了一层“真”“虚”“假”。因此,历史研究的首要之责是求历史之“真”。诚如钱大昕所说:“史非一家之书,实千载之书,祛其疑,乃能坚其信,指其瑕,益以见其美。”求“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要有充分的才、学、识、德,还要敢于面对由于利益纠葛而出现的掩饰、扭曲历史之“真”现象,因而还要有“胆”。只有揭示历史之“真”,才有可能求规律、说命运。
弄清历史现象之“真”是探讨规律、命运问题的第一步,进一步则是探求历史内在的本质之真。本质不是罗列材料的直观认识所能达到的,要靠抽象。比如历史上的租佃关系,把现象反映出来固然要下很大功夫,但其本质是什么?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占主导地位的认识是地主对租佃者施“仁义”、养活了租佃者。苏轼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客,本望租课,非行仁义。”从苏轼的这段话可以看出,当时颇为流行的看法是地主家对佃户行“仁义”,而苏轼“本望租课”的看法是反潮流的,非常了不起。同时代的李元弼说的就与苏轼相反:“佃户勤强,便足
衣食,全藉主家照顾。”吕陶说得更直接:“天下之自耕而食为天子之农者,十无二三;而食于富人而为之农者,盖七八矣。”佃户是“食于富人”的。尽管有思想家对恶劣的地主进行过挞伐,但主、佃是谁养活谁?多数人认为佃户是被地主养活、靠地主而得生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认定是地主剥削佃户,而得出这一结论的理论依据是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学说把古今剥削规律的谜底基本说透了,这才真正揭示出历史租佃关系内在的本质之真。
司马迁说的“通古今之变”,就是要探寻规律、探讨命运。本质性连续就是规律,而不论现象有怎样的变化和变形。如何做到“通古今之变”?比如,当前我们常听到关于社会不公的声音。如何认识和对待社会不公问题,需要历史地考量。30多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使许多历史中的问题更加凸显,这些问题也关涉规律和命运。其实,像社会不公这类问题有更深层的历史原因,需要史学参与解析。勇于面对现实的史学应该能够提出可资参考的解决方法,但实际上我们的史学还没有顶上来,功能还亟待全面发挥。
托克维尔说过:“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当今时代,我们面临很多有关民族和人类命运的问题,史学应该走到前台来。
1.下列关于“史学如何探求命运问题”,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注意历史记叙有真有假,因为不同的立场、观念影响人们能否“真实”地记叙历史事实和能否“真实”地解读历史内涵。
B.要敢于面对历史的'“真”,即既要有充分的才、学、识、德,还要敢于面对由于利益纠葛而出现的掩饰、扭曲历史的行为。
C.要对历史材料进行抽象,探求历史内在的本质,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
D.史学探求的意义在于以古为鉴,经世致用,为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资参考的解决方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历史著作的记述本身就有“直书”“曲笔”“虚言”等差别,所以不可信。
B.后人因对历史的认识有立场、观念的差别,故求“真”是不容易的事。
C.只有弄清历史现象之“真”,才有可能探寻历史规律、探讨历史命运。
D.有时,人们会由于利益纠葛而掩饰、扭曲历史,不敢面对历史的真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初提出“夏鉴”“殷鉴”,其后又有“以古为鉴,可知兴替”等“以史明道”的论述,说明我国史学自古以来就强调“经世致用”。
B.苏轼对历史上租佃关系的认识和吕陶一样,认为地主家对佃户行仁义,他们出于利益纠葛而掩饰、扭曲历史之真。
C.不论历史还是现实,发展变化都是有规律的,司马迁说的“通古今之变”,就是要探寻规律、探讨命运。
D.作者认为史学研究不应停留弄清历史现象之“真”,应该面对现实,帮助解决对当今面临的现实问题。
答案:
1.(3分)C(必须用说得太绝对。作者举剩余价值学说为例是为了证明“进一步则是探求历史内在的本质之真”)
2.(3分)A(“直书”还是可以相信的)
3.(3分)B(苏轼对历史上租佃关系的认识和吕陶相反)
命运阅读答案 2
①现实造成人们对知识尊重的程度有所降低,而在不少因教育致贫 的农村,此种现象尤甚。其实,知识改变命运并不是场美丽误会,而是人们对三个定义的理解有误会。
②第一,对知识的误会。知识改变命运,却不等于文凭改变命运。更遑论,目前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严重脱节,高校专业的设置难以与市场实际需求与时并进,存在用机械、无用的背书和复制粘贴的论文考核学生等种种弊病。
③第二,对改变的误会。改变应当是多个层次的,其中包括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变化。在一切向钱看 的社会环境下,改变 也常被单纯异化为银行存款数字的增加了。似乎只有从一根扁担、一头驴、一间草房到开着宝马奔驰、住着洋楼别墅才叫改变,而对于学识涵养、品格修养、道德水准等精神世界的改变却被严重忽略。
④第三,对命运 的误会。世人将命运的差别简单定义为财富和地位的差别,坐在空调房里穿西装打领带才是精英,体力劳动致富还是被看作下等工作。卖猪肉卖得再成功的名校毕业生,也难免被认定为不务正业,显得与大学的高雅格格不入。
⑤只有改变这三种误会,知识改变命运才不会被人们看作是美丽的误会。首先,求知应当与求职一样重要,运用知识的能力应当被重新评估,其地位要高于纸上谈兵的各色证书。其次,未来人才的发展趋势是,胜任任何工种都需要相关的职业技能,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只要因受教育改变的思维方式、创新创造能力促进了你的工作成效,那都是改变的'一种。其三,生活的幸福感也不单纯由物质而决定,空有家财万贯,然而精神世界空虚乏味,只能靠挥霍无度填补的人也不在少数。而求知,可以使得精神世界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追求,也不啻于对命运的改变。
15.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分)
16.第④小节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参考答案:
15.知识改变命运并不是场美丽误会(2分)(答最后一句得1分)
16.举例论证,(1分)有力论证了人们对命运的误会(1分)(或:有力论证了世人将命运的差别简单定义为财富和地位的差别的观点)
命运阅读答案 3
①深夜,一个不经意的翻身,抖落我所有的睡意。窗外柔柔的月光轻抚着大地,房间里洒满整床的银白,熟睡的妻和儿子淹没其中,恬恬的,静静的。我头枕着臂弯,眼睛注视着天花板,神经被那一只鸽子硌得生疼,让我的睡意全无。
②一只鸽子突然闯进了我的视线,闯进了我的心灵。
③那天,我和妻正在客厅休息,突然一只鸽子穿过防盗窗的方格,重重地撞在玻璃上,跌落阳台。我把他捧在手中,细细观察,发现这是一只幼年的鸽子,嘴角边还有黄黄的斑纹。也许是因为它太淘气了,迷失了方向,才使我们有了一面之缘。
④妻对于这只鸽子的到来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专门从集市买回一个鸟笼,又从远在几十公里之外的老家带回麦子和玉米作为食物。每天准时料理这只鸽子的生活起居,显然这只鸽子的待遇已经上升为我们家的第一位置。
⑤如此精心地照料一只素不相识的鸽子并不是因为她喜欢它,妻有自己的打算,她希望这只鸽子能给儿子的生活带来一丝快乐。自从儿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变得闷闷不乐,失去了原来的光彩。妻很担心儿子未来的生活,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想法。
⑥然而事与愿违,这只鸽子并没有安静下来,它拼命地挣扎,扇动着翅膀向鸟笼的顶部撞去,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似乎要把整个鸟笼都要掀个底朝天。每天鸟笼的周围都会有一层软软的绒毛。看到这样的情景,妻的心头都会有些发酸。我知道鸽子撞的不是鸟笼,而是妻的心。
⑦妻的良苦用心没有得到回报,儿子对这只意外出现的鸽子并没有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在玩耍了几次之后,便拂袖扬长而去,一头扎进玩具车堆里,把妻的心放在了一边。
⑧儿子今年三周岁,像其他的同龄人一样被送进了幼儿园,本是无知的快乐之年却早早地被套上沉重的枷锁。儿子是那种喜欢自由,无拘无束的孩子,像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鸟儿一样。每次送到幼儿园门口时,儿子的泪水就像断了线的一珠子不停地往下掉,两只手不停地向我挥舞着,像那只要冲出鸟笼的鸽子一样。乞求的眼神让我的心针扎般地疼痛。每次我都让我想起我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玩泥巴,滚铁圈,弹玻璃球,早出晚归,那时天空蓝蓝的,感觉整个世界都任我们来翱翔。
⑨看着鸽子一副鱼死网破的架势,我劝妻还是把它放了吧,妻却迟迟不肯。她相信会有一天鸽子会停下来接受现实。
⑩果真有一天,鸽子终于安静了下来。它不吃不喝,身体日渐消瘦,失去了以往的精神。妻没有办法,只得同意我的观点。就在我为这只鸽子感到庆幸时,就在这个生物即将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时,来家作客的表弟,得知我们决定放生时,不由分说便把鸽子带回了老家。
11鸽子消失了,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生活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变得静悄悄的。儿子依然把自己埋在玩具车堆里享受着车给他带来的快乐,妻显得有些憔悴,一段时间以来的折腾让她力不从心。我倒是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轻松,至少鸽子没有在我们的视线中死去,没有看到人类残酷的手段夺去它的生命,虽然这是自欺欺人。
12它现在怎么样了,还像以前一样吗,它适不适应乡下的生活,是否已经消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
13突然有了些睡意,闭上眼睛,却还是睡不着。
14儿子呢,儿子将来会怎么样呢?
小题1:依据鸽子的遭遇,完成下面的填空。(3分)
撞上玻璃,跌入我家阳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吃不喝,身体日渐消瘦→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题2:品析第⑥节两处划线句,按要求答题。(6分)
(1)赏析下面句子。(3分)
它拼命地挣扎,扇动着翅膀向鸟笼的顶部撞去,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似乎要把整个鸟笼都要掀个底朝天。
(2)解释下面句子含义。(3分)
我知道鸽子撞的不是鸟笼,而是妻的心。
小题3:文中多次提到儿子,这样写有何作用?(3分)
小题4:你希望鸽子在乡下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被关进鸟笼,精心照料 拼命挣扎,不惜头破血流 被表弟带回乡下老家(每点1分,意对即可)。
小题2: (1)(3分)“挣扎”“撞”“掀” 等动词,生动地写出鸽子渴望冲出鸟笼的抗争行为(2分);“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写出鸽子坚决反抗的态度。 (1分,意对即可) (2)(3分)妻子希望鸽子能给儿子的生活带来一丝快乐(2分) ,而鸽子的抗争让妻子的苦心变成了泡影。(1分,意对即可)
小题3:文章既写鸽子被迫接受精心照料,丧失自由的悲惨命运(1分),也暗示当前教育背景下儿子的命运令人担心(1分);当前教育束缚孩子发展,扼杀儿童天天性的现象发人深思(1分)。 (答出“既写鸽子命运,也写儿子的命运” 得2分 ;答出“当前教育”得1分,意对即可。)
小题4: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等等。( 2分)因为自由生活才符合它的天性,自然环境能适合它的个性发展。 ( 理由合理2分)
小题1:试题分析:这道题只要依据文章的故事情节理清鸽子的'遭遇即可。第3小节写“一只鸽子撞上玻璃,跌入我家阳台”→第4小节写 “鸽子被关进鸟笼,妻子精心照料”→第6小节写“鸽子拼命挣扎,不惜头破血流”; →第10小节写“鸽子的是“不吃不喝,身体日渐消瘦,最终被来家作客的表弟带回乡下老家”。
小题2:(1)试题分析:形容词“拼命”以及“挣扎”“撞”“掀” 等动词的运用,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眼前真实再现当时情景,同时生动地写出鸽子渴望摆脱鸟笼的束缚,冲出鸟笼,遨游太空的抗争行为;“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写出鸽子为了达到冲出鸟笼,遨游太空的目的,宁可自毁其身体,也决不向人类妥协的反抗的态度。
(2)试题分析:从文章④⑤⑥⑦四段内容可知妻子之所以对“鸽子的到来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并且不遗余力地“照料照料一只素不相识的鸽子”,是希望鸽子能给儿子的生活带来一丝快乐,可是事与愿违,“妻的良苦用心没有得到回报”,鸽子“并没有安静下来”而是拼命抗争,儿子也“对这只意外出现的鸽子并没有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于是妻子的愿望成了美丽的肥皂泡。每天看到“鸟笼的周围都会有一层软软的绒毛”“妻的心头都会有些发酸”。
小题3:试题分析:选文的文题是《鸽子的命运》,而文章的内容除了写了“鸽子的命运”外,还写了“儿子的命运”,其实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鸽子的命运”,在乎“儿子的命运”也,写“鸽子”的遭遇,其实是暗示当前教育背景下儿子的处境,“鸽子”因为鸟笼的束缚失去了自由,从文章第⑧段内容可以看出年仅“三周岁”的儿子,由于“像其他的同龄人一样被送进了幼儿园,本是无知的快乐之年却早早地被套上沉重的枷锁”失去了本应属于他的自由。文章以问句结尾,令人深思:希望改革教育体系,还孩子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
命运阅读答案 4
①在19世纪末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天他在干活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里有人呼救,原来,一个男孩陷了进去。眼看泥沼已淹到胸口,弗莱明立刻跳下去,奋力救起了男孩。
②这时,一位绅士驾着华丽的马车赶了过来,正在焦急地寻找走失的儿子。得知是弗莱明救了儿子,这位绅士提出要用重金报答,却遭到弗莱明的拒绝。推让之际,一个农家少年忽然闯入绅士的视线。“这是你的儿子吗?”弗莱明点点头。绅士说:“既然你救了我的孩子,那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请允许我资助他,让他接受教育。”弗莱明被绅士的诚意打动,答应了他的提议。
③绅士非常讲信誉,一直资助这位农家少年,并将他送入圣玛利医学院。毕业后,这位少年成为英国著名的细茵学家——他就是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
④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20年后普遍应用于临床医学,挽救了数以亿计病人的生命,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而他的同龄人、被自己父亲救起的那位绅士的儿子,也成长为著名的政治家——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
⑤“二战”期间,已经当上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在出访非洲时,不幸患了肺炎(在当时肺炎属于绝症),生命垂危。紧急时刻,亚历山大.弗莱明从英国赶来,用自己发明的青霉素治好了丘吉尔的病。
⑥丘吉尔紧紧握住他的手说:“谢谢,你们父子给了我两次生命。”亚历山大?弗莱明微笑着回答:“不用客气,第一次是我的父亲救了你,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⑦一次帮助,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没人会料到,一个农夫救起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这样的小事,会对人类历史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1.下面的'名言警句,有几则也包含了题目中“帮助”的意思,它们是( )
A.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B.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C.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
D.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躇满志
E.施比受更有福
2.根据示例,概括绅士的优良品质。
示例:农夫:心地善良 乐于助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布局谋篇上看,如果在第①段结尾加上“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中“第一次”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ACE
2.例如:知恩图报诚实守信(扣住“报恩、感恩、守信、慷慨”等作答即可)
3.不好。因为原文设置了悬念(或埋下了伏笔),行文有波澜,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4.“第一次”指的是农夫弗莱明救了丘吉尔。在亚历山大?弗莱明看来,正是因为丘吉尔的父亲资助了自己,也才有了后来青霉素的问世,才有丘吉尔被救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命运阅读答案 5
有些人,在拜访别人或晚上与人聊天的时候,总觉得告辞是一件很难的事。时间一分接一分地过去了,到拜访者觉得自己真的该走了的时候,他站起来吞吞吐吐地说:“呃,我想我……”紧接着主人就说:“噢,你这就要走吗?时间真的还早呢!”于是拜访者拿不定主意的尴尬就接踵而至了。
在我所知的这类事情中,最悲惨的例子要数我可怜的朋友动三先生了。他简直不知道该如何从所拜访的人家里脱身。他是那么忠厚,又是那么规矩,从不愿失礼。
在他放暑假的第一天下午,天空一片浅蓝,颜色很浅。他到一个朋友家里拜访。他在那儿聊了一会儿天,喝了两杯茶,然后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说:“呃,我想我……”
可是女主人说:“噢,别急!动三先生,你真不能再多待一会儿吗?”
动三从来都是说实话的。“噢,我能。”他说,“当然,我--呃--可以再待一会儿。”他留了下来,喝了十一杯茶。夜幕开始降临了,他再一次站起来。
“呃,现在,我想我真的……”
“你非要走吗?”女主人客气地说,“我还以为你可以留下来吃饭呢……”
“呃,是可以的。”动三说,“假如……”
“那就留下来吧。我肯定我的丈夫会很高兴的。”
“好吧,那就留下来吧。”他颓然回到椅子上,灌了一肚子的茶水,怪难受的。
男主人回来了,他们开始吃饭。动三从头到尾都在盘算着要在八点三十分告辞。主人一家都在纳闷,不知动三到底是因呆笨而显得闷闷不乐呢,还是仅仅只是呆头呆脑的。
吃完饭后。女主人想打开他的话匣子,于是拿出照片给他看。她把家里珍藏的所有的照片都拿了出来。到八点三十分的时候,动三已经看了七十一张,大约还有六十张没看完。动三站起来:“现在告辞了。”他以恳求的口吻说。
“告辞?”他们说,“才八点三十分,你有什么事要去办吗?”
“没什么事。”他承认,然后苦笑了一下,接着又闷声闷气地坐下来。
就在这时候,大家发现主人的宝贝儿子--那个可爱的'小调皮鬼把动三的帽子给藏起来了,因此,男主人说,动三先生非留下来不可了,于是就请动三一起抽烟聊天。动三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果断地离去,可是办不到。后来男主人开始厌烦他了,就用反话挖苦他说:“动三先生最好留下来过夜,我们可以给你临时搭一个铺。”动三误解了他的意思,竟然连连道谢。于是男主人便为他安排了一个空房间,内心却狠狠地诅咒他。
第二天,吃完早饭后,男主人进城上班了,留下动三和家里的宝贝儿子玩。动三一天一直在琢磨着回去,可他又左右为难。男主人傍晚下班回来了,他发现动三还在家里,大感吃惊和恼火。他想开个玩笑把动三支走,于是说:“我认为该向动三先生收房租和伙食费了!”那个不幸的小伙子目瞪口呆一阵,然后紧紧握住男主人的手,向他预付了一个月的食宿费。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日子里,他神情忧郁,最后他垮了。他发烧得厉害,神志不清。后来病情进一步恶化,怪可怕的。有时候他从床上惊坐起来,尖叫着:“呃,我想……”紧接着又倒在枕头上,同时发出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大笑。再一会儿,他又跳起来,大叫着:“再来一杯茶,再拿照片来!哈!”
在动三假期的最后一天,大雨“哗哗哗”地下个不停,仿佛天上有个巨大的喷壶,在往地上倒水。经过一个月的痛苦折磨,动三去世了。人们说在他临终之际,他在床上说:“噢!天使们在召唤我,我想我真的该走了。再见!” (选自《小说选刊》2011年第12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本文描写人物时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方法。如动作描写:“有时候他从床上惊坐起来,尖叫着,再一会儿,他又跳起来,大叫着。”
B.小说结尾描写“大雨‘哗哗哗’地下个不停,仿佛天上有个巨大的喷壶,在往地上倒水”,主要目的是照应开头“天空一片浅蓝,颜色很浅”一句。
C.小说以动三的悲惨命运为线索,以人物行踪为顺序,文脉清晰。作者自始至终抓住人物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动三的同情和褒扬。
D.女主人把家里珍藏的所有的照片都拿了出来,但动三只看了七十一张,大约还有六十张没看完就站起来想走,这表明动三心不在焉,急着告辞回家。
E.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日子里,动三神情忧郁,最后他垮了。他发烧得厉害,神志不清。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是预付食宿费、被主人误解带来的思想折磨等。
2.文章开头“有些人,在拜访别人或晚上与人聊天的时候,总觉得告辞是一件很难的事”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运用了巧合和幽默的手法。请你结合小 说内容简要分析其艺术效果。(6分)
4.简要概括主人公动三的性格特点,并探究造成动三先生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8分)
答案:
1.(5分)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B、C不给分。
2.①总领全篇,点明小说的主要内容--“动三拜访朋友觉得很难告辞”的故事。②伏笔手法,开篇的“告辞难”为最后动三死时说出的“再见”埋下伏笔(或 答“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同时为下文展开动三的故軎作了必要铺垫”。)③开篇以“告辞难” 表达作者点,点明本文主旨。(言之成理即可,一点2分,三点6分。)
3.①巧合。小说在情节的设计上,多处运用了巧合,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2分),如:八点三十分,动三想走主人挽留,而就在这时,主人的宝贝儿子把动三的帽子给藏起来了。(1分)②黑色幽默。小说在谋篇布局、情节的设计、人物的刻画等方面,运用了幽默甚至夸张的笔法,丰富了小说内涵,表现出了作者的幽默和机智(2分)。如:情节上,动三因为难告辞竟然抑郁成疾直至死亡。(1分)(围绕观点所作阐释准确,2分;举例正确,1分。)
4.性格特点:①过于忠厚、规矩、;②不善辞令;③犹豫不决;④迂腐、呆板。(2分)
主要原因:①动三的犹豫、呆板、木讷的性格。(概括2分,举文中情节1分,文中情节 略)②主人的“好客”和虚伪。(概括2分,举文中情节1分文中情节略)(如答成其它原因,言之成理也算正确。)
答案解析:
1.B.主要目的是照应开头,烘托动三悲惨命运,从而突出主题。C.小说以动三拜访朋友为线索,并以时间为顺序,自始至终抓住人物描写,突出主题。E.还有动三犹豫不决等原因。
2.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有些人,具有代表性,告辞难是故事的中心内容。所以分析这句话时可从结构与内容两个方面分析。结构方面要考虑其在文中的位置与作用。同时这句话具有代表性,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命运。
3.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在情节安排上具有特色。设置一些具有巧合的情节让文本更具可读性,幽默是一种机智,从轻松的玩笑中引发对人生的思考。所以答题时要注意引用文中的事例,具体分析。
4.本题为探究题,做题时要立足文本,大胆地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对此要联系作品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形象既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更不能概念化,给人物贴标签。从文中动三先生几次无法拒绝主人的挽留,表现其呆板的性格,不能分清什么是真心与假意,更没有听出其气恼的情绪。所以他的命运多半毁在自己的手上。当然也要主人的虚假的原因。
命运阅读答案 6
①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希尔顿钢板价值说。大意是:一块普通的钢板价值5美元,如果把这块钢板制成马蹄掌,它就价值10.5美元;如果做成钢针,就价值3550.8美元;如果把它做成手表的指针,价值就可以攀升到25万美元。
②多数人出生在普通的家庭,或许还资质平平、容貌一般,犹如一块普通的“钢板”,只值5美元。然而,那些饱受了一次又一次残酷打磨、敲击,成为手表指针的“钢板”,可以将自己的人生价值提高千百倍,实现人生价值的成倍增值,从而成为一个高附加值的人。
③究竟是什么使我们在公正的时间面前有了这么大的差距,有了无法跨越的鸿沟?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你自己。是做钢板、马蹄掌、钢针,还是手表的指针,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④价值越高,所经受的磨难和所需要的付出就越多。很多人都很羡慕那些明星和偶像的一夜成名、一炮走红,但又有几个人想过他们光鲜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艰辛?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那些明星和偶像也不能例外。“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的功成名就也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辛苦换来的。也有很多人说他们的成功是方方面面的众力合促,是外部条件造就了他们的成功。当你这么想的时候,你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哲学常识——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他们的功成名就也是主观努力的结果。
⑤成功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努力。别人只能扶你一程,扶不了你一生。过了这一程,后面的路还得你自己走。清代书画大师郑板桥有句名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⑥生长于参天大树下的树苗,因依赖大树的庇荫而最终只能成为灌木,甚至死去。人亦如此。有些人思想上不能自立,生活上不能自理,学习上不愿自强,皆因过分依赖他人。须知,依赖只能滋长惰性、束缚手脚,最终泯灭自立自强的勇气和毅力。
⑦尽管这是一个合谋的时代,但要想成功还得靠自己。所以,不要把前程和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要让你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应该 。只有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才能最终到达成功之巅。
20.请你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答:人要获得事业的成功,就要经受住磨练,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21.请你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过程。(3分)
答:第④段的论证过程是:首先指出价值越高,所经受的磨难和所需要的付出就越多;然后举明星和偶像例子,论证成功需要艰辛的付出;接着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说明功成名就是主观努力的结果。?
22.根据第⑦段上下文,在横线处填写一句适当的话。(2分)
答:提示:考句子衔接,语意连贯。前文说要成功“不要怎样”,没说“要怎样”,后文说“只有怎样,才能如何”;因此,填的那句话的意思应该和“不要”的意思相反,和“只有”“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命运阅读答案 7
命运
一个禅师经常和众人谈到命运这个词,一个忠实的听众一直坚信着命运的说法,所以他每天都在盼望着生活会发生奇迹。他想:既然有命运,那么一切都由命运来安排吧。然而年复一年,他的生活一直是平庸的,没有辉煌和光明,只有灰暗和贫困。他想:难道是自己的命运如此吗?
带着疑问他去拜访禅师,他问禅师:您说真的有命运吗?
有的。禅师回答。
但我的命运在哪里?是不是我的命运就是黯淡与贫穷呢?他问。
禅师就让他伸出他的左手指给他看,说:你看清楚了吗?这条横线叫做爱情线,这条斜线叫做事业线,另外一条竖线就是生命线。
然后禅师叉让他跟自己做一个动作。把手慢慢地握起来,握得紧紧的.。
禅师问:你说这几根线在哪里?
那人迷惑地说:在我的手里啊!
命运呢?
那人终于恍然大悟,原来_____。
阅读题:
1.忠实听众的生活一直是平庸的,没有辉煌和光明,只有灰暗和贫困,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3分)
2.联系上文,揣摩具体语境,在文末的横线上写出恰当的语句。(3分)
3.文末处,那人为什么先是迷惑,继而又恍然大悟?
4.这篇短文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他想:既然有命运,那么一切都由命运来安排吧。
2.命运也掌握在自己手中。
3.迷惑是因为他并没有理解禅师的用意,不知道禅师为什么明知故问。恍然大悟是因为他明白了禅师的用意。禅师告诉他,命运就在自己掌握之中。
4.不能等待和依赖命运,要掌握和努力改变命运。(每小题3分)
命运阅读答案 8
命运
戴希
西琴在池塘里生活得很自在,要不是那天瞥见了一条肥美的蚯蚓在水中晃动,要不是那天它游过去张口就咬那条蚯蚓……可是晚了,悲剧立马发生。它的樱桃小嘴被一个凶残的鱼钩钩住,在一阵锥心的疼痛之后,鲜血汩汩流出。它想挣脱,可无济于事,它只好认命,眼睁睁地被拖出水面。到了岸上又被垂钓者信手扔进深深的鱼篓里……
清晨,南大街菜市场,人头攒动,人声鼎沸。鱼肉禽蛋片区,一位老太太左看右看,流露出满意之色,毫不犹豫买下西琴。
老人家,求求您发发善心,放我回家吧,家有父母和兄弟姐妹,我舍不得它们,它们没有了我,恐怕都活不下去了。西琴在菜篮子里哀求。可老太太听而不闻。看来死里求生是不可能了,西琴索性闭上眼睛,任命运的安排,油煎也好,炖汤也罢,怎么死都是死,早死早托生。
早晨的阳光宁静淡雅,池塘的四周静谧安详,池塘边的野花倒映水中,美丽极了。老太太来到池塘边,这池塘正是西琴的家。老太太一边鞠躬一边祈祷,然后小心而迅速地把西琴放入水中。西琴想,我的运气真好!它一个猛子扎进水中,很快又腾空一跃跳浮出水面,向救命恩人深深地鞠了一躬。游走后又回头,看到救命恩人还在水边祈祷,救命恩人慈眉善目的模样永远定格在它心灵的深处。
西琴绝处逢生,回到家里,一家子喜极而泣,但全家老小既庆幸又心有余悸。教训深刻,教训深刻啊!西琴的父亲长叹。西琴的母亲沉思道,俺们可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一定要火速提醒沾亲带故的觅食时千万千万要力戒贪心,认真分辨食物与诱饵,高度警惕那不易察觉的细牢的丝线和丝线下隐藏的残忍。
西琴的亲身经历和深刻教训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池塘里的鱼都长了见识,个个变得精明如猴。从此诱饵再鲜再香,再美轮美奂,鱼儿只是驻足远观,看看表演,绝不咬钩,充其量轻轻地触碰一下诱饵立即潜水,以此调戏盯着浮标的'垂钓者。
高兴而来,空手而归。垂钓者不爽,池塘里的鱼类却很得意,还有些鱼儿甚至在挑衅。它们觉得和垂钓者玩玩这种有惊无险的游戏也是一大快事。殊不知,垂钓者是为了享受乐趣而来,钓得多少鱼倒在其次。没有收获的日子多了起来,垂钓者就没有耐心,更没了面子,他们恼怒,甚至大骂池塘里的鱼个个成精了,要想办法收拾他们。
这天,垂钓者拿一张渔网在池塘里撒,渔网拖起,被网住的鱼比被钓住的鱼不知要多出多少倍。鱼们心中就生出空前的惶恐。池塘的鱼们还没有想出对付网捕办法的时候,又有人用电来电鱼了。西琴看到今天这种局面,后悔自己侥幸逃脱,后悔自己死而复生,后悔自己教育同类。一天晚上,郁郁寡欢的西琴在悲观绝望之下自杀了。
池塘的鱼们召开了紧急会议。也许垂钓者是在警示我们,如果垂钓不能如愿以偿,他们就改用网捕电击来捕获我们!会上一中年鲫鱼这样猜测垂钓者。会议主持者一条老鲫鱼当即建议,只要他们再来垂钓,我们还得上钩。可上钩就等于送死!有年轻鲫鱼哀叹。也不一定!万一遇上行善者放生呢?西琴不是回来了吗?西琴那是运气好,不是每条鱼都有西琴那样好的运气。即便如此,这样也可让他们不再撒网或电击我们,每天上钩一两次,这样可以减少死亡。鱼们在会上积极发言,献计献策。最后鱼首领皱皱眉说,道理是这样,可让谁自愿上钩?我们要尽快找到绝对安全的好办法。一条老鲫鱼站起来大义凛然地说,要不这样吧,不如让我们老鲫鱼先上钩吧,越老的越先上,爱护年幼鲫鱼是我们的责任。
果不其然,网捕几天之后,垂钓者又开始尝试垂钓。鱼类又开始咬钩。鱼一上钩,垂钓者又不撒网和电击了。终有一日,无论网捕还是电击,垂钓者再也见不到鱼的踪影,垂钓者纳闷,池塘里怎么没有鱼了呢?
那次鱼们开会后,它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筚路蓝缕,前赴后继硬是在水底开凿狠挖,于池塘地下深处建起新的家园。它们组建了侦察兵,昼夜侦察不敢大意。一有危险立即报警,一有警报立马潜入地下城池,待警报解除又回归池塘。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它们牺牲了整整一代老鱼,但过上了太平的日子。
尽管是池塘,但地块好,它们万万没有料到,太平的日子没过多久,池塘就被人填平建起一座高楼大厦。开发商哪管池塘里鱼们的命运?他们大肆宣传他们的楼市,激起人们的抢购风潮。
若干年后,鱼们都成了化石……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捕鱼者们“恼怒”、“大骂”、扬言“收拾”,表现他们贪婪残忍、文化素养低。
B.塘鱼调戏垂钓者的情节,写出了塘鱼们找到办法后的得意,暗示人类的愚蠢。
C.西琴的自杀,发人深省,让读者看到了她的悔恨、绝望以及对人类的强烈抗争。
D.谈论会上,自愿上钩的举措实属无奈,老鲫鱼的发言蕴含着自我牺牲的精神。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对池塘环境的描写,交代了时间和地点,渲染了静穆安详的氛围,烘托了老太太塘边放生时的虔诚和西琴重回池塘的感恩。
B.由垂钓到撒网直至电击,小说对捕鱼者们捕鱼手段一步步升级的叙写,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小说的主题得到进一步开掘。
C.小说以寓言的方式来讲述故事,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塘鱼人格化的特征,以小喻大,批评社会现象,蕴含作者善意的箴诫。
D.小说结尾既合乎情理,又出人意料,从塘鱼的结局来看,本文意在告诫人类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要重视对自然生态的保护。
8.“对比”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对比手法。
9.小说以“命运”为题,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
6.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文化素养低”分析错误。捕鱼者们的“‘恼怒’、‘大骂’、扬言‘收拾’”等表现,能体现出他们的“贪婪残忍”,但并不能体现他们的“文化素养低”,因为“没有收获的日子多了起来,垂钓者就没有耐心,更没了面子”。
B.“暗示人类的愚蠢”分析错误。通过后文“垂钓者拿一张渔网在池塘里撒,渔网拖起,被网住的鱼比被钓住的鱼不知要多出多少倍”等内容可知,这一情节激起了垂钓者的恼怒,并不能得出“人类愚蠢”的结论。
C.“对人类的强烈抗争”分析错误。西琴自杀是因为绝望,文章所表达的并不是鱼类对人类的抗争,而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故选D。
7.D.“告诫人类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要重视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分析错误。本文旨在告诫人类要有生态情怀和人文关爱。而选项把主题局限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有失偏颇。
8.①老妇人的善良和捕鱼者的贪婪对比;②面对灾难,鱼类悲观自戕的消极态度和勇于抵抗的积极态度对比;③鱼类的弱小和人类的强大对比;④渴望改变命运的理想和美梦被击碎的现实对比。
9.①西琴贪婪咬钩,从此命运发生改变;②老太太善意放生,以期积德修福,获得好运;③鱼类竭力抗争,希望改变命运,但最终无力掌控;④人类私欲膨胀,最终难逃破坏生态、失去资源的命运。
命运阅读答案 9
经济学告诉我们,最稀缺的东西最值钱。商业活动中什么最稀缺呢?古往今来无一例外,真诚是最稀缺的。
很多年前,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有一对老夫妇走进旅馆的大厅向柜台订房。
“很抱歉,”柜台里的人回答说,“我们饭店已经被参加会议的团体包下了。往常碰到这种情况,我们都会把客人介绍到另一家饭店,可是这次很不凑巧,据我所知,另一家饭店也客满了。”
他停了一会儿,接着说:“在这样的晚上,我实在不敢想象你们离开这里却又投宿无门的处境,如果你们不嫌弃,可以在我的房间里住一晚,虽然不是什么豪华套房,却十分干净。我今晚就待在这里完成手边的订房工作,反正晚班督察员今晚是不会来了。”
这对老夫妇因为造成柜台服务员的不便,显得十分不好意思,但是他们谦和有礼地接受了服务员的好意。第二天早上,当老先生下楼来付住宿费时,这位服务员依然在当班,但他婉拒道:“我的房间是免费借给你们住的,我全天待在这里,已经赚取了很多额外的钟点费,那个房间的`费用本来就包含在内了。”
老先生说:“你这样的员工,是每个旅馆老板梦寐以求的,也许有一天我会为你盖一座旅馆。”
年轻的柜台服务员听了笑了笑,他明白老夫妇的好心,但他只当它是个笑话。
又过了好几年,那个柜台服务员依然在同样的地方上班。有一天,他收到老先生的来信,信中清晰地叙述了他对那个暴风雨夜的记忆。老先生邀请柜台服务员到纽约去拜访他,并附上了来回的机票。
几天之后,他来到了曼哈顿,于坐落在第五大道和34街之间的豪华建筑物前见到了老先生。
老先生指着眼前的大楼解释道:“这就是我专门为你建的饭店,我以前曾经提过,记得吗?”
“您在开玩笑吧?”服务员不敢相信地说,“都把我搞糊涂了!为什么是我?您到底是什么身份呢?”年轻的服务员显得很慌乱,说话略带口吃。
老先生很温和地微笑着说:“我的名字叫威廉·渥道夫·爱斯特。这其中并没有什么阴谋,因为我认为你是经营这家饭店的最佳人选。”
这家饭店就是著名的渥道夫·爱斯特莉亚饭店的前身,而这个年轻人就是乔治·伯特,他是这家饭店的第一任经理。
尽可能真诚地帮助更多的人赢得成功,成功就会来陪伴你。生活常常就是这样。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投宿( ) 处境( )渥道夫( )
阴谋( ) 赚取( )梦寐以求(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嫌弃——( )——( )
清晰——( )——( )
3.仔细阅读课文,填写以下要素。
故事发生的地点: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_
事因: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摘抄出表现服务员热心助人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摘抄出表现老夫妇知恩图报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尽可能真诚地帮助更多的人赢得成功,成功就会来陪伴你。”对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A.你真诚地帮助别人,别人也会以真诚回报,甚至会使你获得成功
B.你帮助别人成功,别人也会让你成功。这是一种交换
C.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参考答案:
1.sù chǔ w móu zhuàn mèi
2.讨厌 喜欢
清楚 模糊
3.旅馆里。晚上。服务员、老夫妇。老夫妇没有房间住。服务员把自己的房间借给了老夫妇。 老夫妇后来建了一座饭店,请这位服务员做第一任经理。
4.如果你们不嫌弃,可以在我的房间里住一晚,虽然不是什么豪华套房,却十分干净。
5.这就是我专门为你建的饭店,我以前曾经提过,记得吗?
6.A
命运阅读答案 10
①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由此可见心态是决定命运的重要因素。
②一个人如果经常拥有一个健康乐观积极上向的心态,就能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甚至可以战胜所遇到的各种苦难。全国年龄最小的道德模范孟佩杰,五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将她送人领养。不幸的是,养母在收养了小佩杰的第三年因病瘫痪在床。当不堪艰辛的养父离家后,八岁的小佩杰以稚嫩的肩膀撑起了一片天。她站在小凳上做饭,烧菜;她学会了买菜,购物。面对妈妈的褥疮,她学会了给妈妈清洗,换药,为妈妈擦屎擦尿是每天的必修课。妈妈便秘,她用小手一点点的抠;妈妈拉痢疾,她一次次地擦洗。她还要上学,打理全部家务……这即使是大人也难以承受的事,小佩杰奇迹般的做到了。更让人感动的是,她被山西师大临汾分校录取后,背着妈妈上大学!当记者问她是什么精神使她如此顽强地应对这些困难时,她微笑答道:“有妈就有家。”她以良好的心态战胜了苦难,换来了自己的一片蓝天。
③现实生活中不乏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常常感叹怀才不遇,抱怨这个不行,那个不好, 其实,抱怨本身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即使我们不能改变命运,但可以改变我们对待命运的态度。伟人之所以成名,在于他们以非凡的乐观精神造就了他们伟大的性格。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电灯时,用了一千多种材料做了一千多次实验,但都没有成功。有人嘲笑他的失败,他却说:“我已经知道一千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以这种良好的心态,爱迪生成功地发明了惠及全人类的电灯。
④相同的处境,不同的心态,结局是迥异的。就像面对带刺的玫瑰,有人想到的是可怕的刺,有人想到的是美丽的花。乐观健康的'心态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正如成功学大师拿破仑所说:“积极心态,就是心灵的健康与营养。这样的心灵,能吸取财富、成功、快乐和身体健康;相反,你甚至可能失去生活中已有的一切。”
⑤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不可能处处是逆境;人生有巅峰也有谷底,不可能处处是谷底。因为顺境或巅峰而趾高气扬,或因为逆境或低谷而垂头丧气,都是不能正确的看待人生。面对挫折,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和生气,而不去向命运挑战,去抗争,去奋斗,那终将一事无成。
⑥由此可见影响人生的,不是外在环境,而是自己的心态。拥有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帮助我们获取健康和幸福,还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成功和希望。因此,经常审视自我,调整自我,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1文章开篇引用伟人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
2.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3.第三自然段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4分)
4.文中说“由此可见影响人生的,不是外在环境,而是自己的心态。”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作为论据,具体有力地证明了本文的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2.心态是决定命运的重要因素。(答出“心态决定命运”也可给3分)
3.正反对比论证(1分)、举例论证(1分);以凡人抱怨生活和伟人乐观面对生活对比,举“爱迪生以良好心态面对失败最终发明了电灯”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心态是决定命运的重要因素”这一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强调心态的决定作用(1分),联系生活实际(1分),语言流畅(1分)
命运阅读答案 11
①面对同样的景色,心境不同,感受各异。对于失意者、失恋者、失去亲人或遭受不幸的人来说,他们感受不到风光的宜人之处。这个时候,一曲哀伤的音乐更能引起他的共鸣,更切合此时他心境的需要,能够缓解伤痛,排遣内心的郁闷。
②面对同样的境遇,态度不同,结果迥然。当事业遭受挫折、生活艰难不堪、人生处于低谷时,悲观脆弱者,要么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要么低头认输,境况越来越糟;而乐观豁达、直面人生者,能把平凡的日子过得精彩,能把沉重的生活变得轻松,能把苦难的体验变得生动,能够不断去开辟人生的新境界,享受生活赋予的一切酸甜苦辣,从而真正去感受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③当然,生活对每个人来说确实是不公平的。但是,如何对待生活却给予了我们公平自由的权利。
④人生不如意的时候很多。面对生活,关键是看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心态不同,人生的.境况也大不同。《阿甘正传》片尾有句话:人生就如同一片轻盈的羽毛,有落下的时候,而你应该鼓舞自己让他不断飘扬而上,向着新的高度超越自我。
⑤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时刻告诫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保持一颗平和乐观的心态。相信吃亏未必不是福,失去了的未必就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失去的未必就永远得不到的。何必要拘泥于一时之得失,何必要斤斤计较,何必要自陷于痛苦的深渊不能自拔。
⑥人生风光无限。走过一座山峰,迎来的可能是更加雄奇壮美的景色。人生何尝不是这样,有时看似糟糕透顶的事情后面,往往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快乐结局。
⑦有什么样的心态,往往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只要我们直面生活,傲视不幸,笑对痛苦,就一定能攥紧命运的缰绳,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小题1:.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3 分)
小题2:.分析第⑦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小题3:.作者认为:面对同样的境遇,态度不同,结果迥然。请你先补充一个事例来论证这个观点。(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心态收获命运(或有什么样的心态,往往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或心态不同,人生的境况也大不同)(3分)
小题2: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2分),论证人生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保持一颗平和乐观的心态(2分)
小题3:示例:文天祥兵败被俘,面对敌人高官厚禄的诱惑,宁可牺牲,也绝不投降,因而被后世敬仰。(共3分)
【命运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悲惨命运》阅读答案03-23
《战胜命运的孩子》阅读答案01-09
《改变命运的一分》阅读答案01-16
大明湖阅读以及答案阅读答案05-22
《母亲给出的答案》阅读答案07-31
《母亲给出的答案》阅读答案11-28
《门铃》阅读答案03-09
《手》阅读答案04-14
《高兴》阅读答案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