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岭上梅》《寒夜》的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2024-05-14 阅读答案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答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赠岭上梅》《寒夜》的阅读答案对比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赠岭上梅

  宋苏轼

  梅花开尽百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1)两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4分)

  (2)有人评价《寒夜》认为“寒夜不寒”,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4分)

  《赠岭上梅》

  创作背景:

  《赠岭上梅》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之一。苏轼在北宋时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以及美食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一生关注国计民生,与新法派在改革措施上持有不同政见,因此屡遭新法派的打击,先是被贬至黄州,后又贬至惠州与琼州(今海南岛)。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贬谪期间,路过某地时所作,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与志向。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的诗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他的文风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

  翻译:

  梅花已经开完了百花才开,路过了很多行人却偏偏你没有来。不在梅子未成熟时就急急忙忙去尝青梅煮酒,而到等待细雨来了再来煮黄梅。

  《寒夜》

  创作背景:

  《寒夜》是巴金在解放前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最初动笔于1944年秋冬之际的重庆,1946年底在上海完成。小说深刻地描写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命运,以及他们在战争与家庭压力下的挣扎与无奈。

  作者简介:

  巴金,本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除巴金外,还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他是中国当代作家,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巴金的作品广泛涉及社会、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其代表作包括《家》、《春》、《秋》三部曲以及《寒夜》等。巴金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翻译

  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这使得今日的月色显得与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对比赏析

  诗人以品格高洁的梅花自喻,既不和“杂花”一齐开,也不和“行人”一齐来,冷静沉着,识时审势;不在梅子未成熟时就急急忙忙去尝青梅煮酒,而是“要看细雨熟黄梅”。全诗以贴切的比喻,表现被流放儋州(海南岛)的苏东坡遇赦北归后的内心打算。

  《寒夜》是南宋诗人杜耒(lěi)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清新淡雅而又韵味无穷的友情诗。诗的前两句写客人寒夜来访,主人点火烧茶,招待客人;后两句又写到窗外刚刚绽放的梅花,使得今晚的窗前月别有一番韵味,显得和平常不一样。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无雕琢之笔,表现的意境清新、隽永,让人回味无穷。

  前两句,诗人与客人夜间在火炉前,火炉炭火刚红,壶中热水滚滚,主客以茶代酒,一起喝着芳香的浓茶,向火深谈;而屋外是寒气逼人,屋内是温暖如春,诗人的心情也与屋外的境地迥别。三、四句便换个角度,以写景融入说理。夜深了,明月照在窗前,窗外透进了阵阵寒梅的清香。这两句写主客在窗前交谈得很投机,却有意无意地牵入梅花,于是心里觉得这见惯了的月色也较平常不一样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在内,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寻常一样窗前月,来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月光下啜茗清谈,这气氛可就与平常大不一样了。

  诗看似随笔挥洒,但很形象地反映了诗人喜悦的心情,耐人寻味。

  • 相关推荐

【《赠岭上梅》《寒夜》的阅读答案对比赏析】相关文章:

《赠曹雪芹》阅读答案及赏析07-06

梅阅读赏析及答案06-26

《雪梅》阅读答案及赏析07-07

《寒夜》诗歌赏析及答案06-23

《赠汪伦》阅读答案及赏析11-03

《秋思赠远》阅读答案及赏析07-06

《望月怀远》《月夜》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07-06

《忆秦娥·梅谢了》阅读答案及赏析07-07

《柳枝词》及《古离别》阅读答案对比赏析07-06

王冕《白梅》《墨梅》原文阅读答案对比赏析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