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沙砾记》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

2024-01-11 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在平常测试、期末考试中都据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 做一些阅读练习,不单能勤能补拙,轻松应付考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沙砾记》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观沙砾记》

  正是中午,我在岸边的柳荫下乘凉,一抬头,看见河滩的沙地里,腾腾的有着一层雾气,一丝一缕的,曲线儿的模样。看得久了,有的如火苗,那么一小朵,里圈是红的,外圈是白的,飘忽不可捉摸;有的如珍珠,跳耀着无数光环,目不能细辩,似乎其中有红、黄、绿、紫的色彩;有的如星星,三角形的,五角形的,光芒乍长乍短。我一时不知这是什么东西,叫小女儿去查看,只是一片河滩,满地沙砾,漠漠视而不识,而升腾的雾气灼灼,使人不能久站。回到柳荫下又看,那光亮亮又在那里闪耀。女儿照着一点光走去,双手捡起,捂在掌内走过来,看时,乃是一块小小的沙石片儿。

  石片极平凡,三角形状,边角已成光滑,上边隐隐有几道石纹,并不算美;放在手中,不见有彩,拿近眼前,黯然无光。女儿很纳闷,问:它在沙滩灿烂,在这里失色,这是怎么回事?

  是怎么回事,我也不得其解。反复揣摩石片,想起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古语,猜这是地方不同所致,这石片或是从山上来的,风吹雨打,裂成碎片,随水走川过峡,万时浪淘,停在这河滩里了;这水,这气,这日,才使其显了本色,互相辉映,有了灿烂之光。如今拿在手中,没了那些就得不到其天然色泽了。由此看来,天上的星星也是这样:它在天上,便有光亮,成其为星,落在地上了,纯乎是一块陨石,有幻想上天摘星,以此炫耀,恐怕摘下来了,也是一块冰冷陨石吧!再去推想,我们居住的地球,我们看来,是土,是石,可从别的星球看去,也一定会有光有色。那么,鱼在水里,有动有神,来来去去,可谓悠然,若捞上岸来,便会翅不如毛,尾亦无力了。鸟在云际,有容有声,高高低低可谓自若,若坠下水去,便要有翅不能飞,有爪不能划了。世上什么东西生存,只有到了它生存的自然之中,才见其活力,见其本色,见其生命,见其价值。人往往有其好心,忽视自然规律,欲以己之意,加于它物,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沙砾本是无情,也有如此属性,而万千世界,人为第一,百人百貌,百貌百姓,不能定然,不可固一。应是让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条件下,不拘一格,各呈其才。那么,人便更是活的,就有生气,就有创造,这个人世就有了最伟大的,最光辉的色彩。

  女儿还在哀叹沙砾,说是死了,是不是还能再活?我让女儿把那石片儿抛到河滩去,站在树荫下静观,便见又灿灿然,烁烁然了。女儿笑了,我亦笑了,沙砾似乎也在笑,一闪一闪的,绽闪着金色的微笑。

  阅读题:

  1、如何理解文章第五段中女儿的笑,我的笑和沙砾的笑?用简短的句子表达笑的不同原因。

  3、用一句话概括作者观点:(不超过十五个字)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中,正确的两项是 ( )

  A.作者从中午的乘凉讲起,通过看到石片的闪光来引出要表达的思想,这样安排就使得文章如话家常,朴素近人。

  B.作者对其女儿的描写破坏了文章的结构,影响了文章主题的表达。

  C.由顽石一片展开联想,推而广之到万千世界,有小题大做之嫌。

  D.文章第三段对鱼和鸟的描写,整散结合,在严整的句子中又极尽变化之能事表现了作者的高超的艺术能力。

  E.文章过于强调周边环境对事物本身的影响,忽视了人本身的能动性。

  参考答案:

  1.沙砾的复活,纯真童心的表示,思考而有所得的欣喜

  2.环境宽松,人方能不拘一格,各尽其才

  3.AD

  阅读训练相关扩展

  ①在沙漠里边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

  ②唐玄奘相信这是魔鬼在迷人,直到如今,住在沙漠中的人们,却也还有相信的。

  ③群众把会发出声音的沙地称为“鸣沙”。

  ④在现宁夏自治区中卫县靠黄河有一个地方叫鸣沙山,即在今日沙坡头地方,科学院和铁道部等机关在此设有一个治沙站,站的后面便是腾格里沙漠。

  ⑤沙漠在此处已紧逼黄河河岸,沙高约一百米,沙坡面南坐北,中呈凹形,有很多泉水涌出。

  ⑥此沙向来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据说,每逢夏历端阳节,男男女女便在山上聚会,然后纷纷顺着山坡翻滚下来。

  ⑦这时候沙子便发生轰隆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

  ⑧两年前我和五、六个同志曾经走到鸣沙山顶上慢慢下来,果然听到隆隆之声,好像远处汽车中行走似的。

  ⑨据说,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沙而干燥,含有大部分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磨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

  1、第①句“在沙漠里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2、“据一些专家的意见”这句话原文为“据说”,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3、“见怪不怪”中第一个“怪”是指什么?又为什么说“不怪”呢?

  4、这段文字是按什么顺序说明沙漠里奇怪现象的?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参考答案:

  1.这是一个递进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了对更为奇怪的“声音作怪”的现象的研究。

  2.专家解释得更具科学性,另外,“据一些专家的意见”可见还未形成共识,有待进一步 探索,这就进一步激起读者的探究兴趣。

  3.第一个“怪”是名词,指奇怪的景物或现象,文中指“魔鬼的海”和“鸣沙”。“不怪”是因为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

  4.按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 相关推荐

【《观沙砾记》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相关文章:

阅读《大风》训练题目及答案06-13

《森林的功能》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06-18

冰心的《往事》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06-18

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棉袄与玫瑰06-27

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父子游戏06-27

寒冷的味道的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06-25

《真正的圣诞》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06-26

《长江行》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06-24

小学《燕子》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