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阅读理解及答案

2020-11-24 阅读答案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

  苏轼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注:桓伊三弄,桓伊,东晋时音乐家,善筝、笛,曾为王徽之吹奏三个曲调。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时任杭州通判,赴常州、润州一带赈饥,恰逢椰子玉赴舒州(今安徽安庆)灵仙观,二人结伴而行。次年二月,苏轼在金山(润州西北长江中)送别柳子玉,遂作此词以赠。

  1.这首词的上阕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5分)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飞絮送行舟,水东流”的妙处。(6分)

  3.赏析“新月与愁烟,满江天”这两句写景的特点。(4分)

  4.结合全词内容分析以“飞絮送行舟,水东流”结尾的'好处。(4分)

  参考答案

  1.营造了一个孤寂凄迷、浩淼清幽的意境。夜深人静之时,不知是谁吹奏起优美的古曲,将人从梦中惊醒。一弯孤单的新月,弥漫江天的愁烟,使即将与友人分别的词人愁绪满怀。(5分)

  2.此句运用了拟人、反衬、寓情于景和想象的手法。这是想象次日分别的情景。在想象中,词人赋予柳絮和流水以人的情感,借多情的柳絮追逐行舟代人送行,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意。而江水不解人的心情依旧东流入海,又以流水的无情反衬人之有情。景物描写寄托情感,含蓄隽永。(6分)

  3.答案示例:此二句融情于景(1分)通过新月、烟云、天空、江面等景(1分)将整个送别情景托出,情景交融地渲染出送别时的感伤氪围。(2分)

  4.答案示例:多情的柳絮,像是明白人的心愿,追逐着行舟、代替人送行,而滔滔江水,全不理解人的心情,依旧东流入海。(2分)以“流水无情”反衬人之有情,又借“飞絮送行舟”表达人的深厚情意,这样结束全词,显得含蓄隽永。(2分)

  翻译: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是谁吹起了悠扬的笛曲,将人从好梦中惊醒。推开窗户,只见江天茫茫,天上挂着一弯孤单的明月。

  明日分别时,送别的人当站立江边,久久不愿回去。多情的柳絮,像是明白他的心意,追逐行舟,代人送行。而滔滔江水,依旧东流入海。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阅读理解及答案】相关文章:

苏轼《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鉴赏11-02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的诗词及鉴赏12-08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苏轼词翻译赏析09-05

苏轼《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全词翻译赏析09-02

《柳思》阅读理解答案12-12

阅读理解及答案08-17

苏轼《昭君怨》原文翻译及赏析09-06

白居易《昭君怨》赏析12-07

刘长卿《谪仙怨》阅读答案及赏析09-28

背影阅读理解及答案02-26

短文阅读理解训练及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以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