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 的源头想符。 围棋的产生围棋的产生和发展, 始终与弈者对自然、 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 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介于dubo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 社会风气转变, 文明程度提高, 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 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 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他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 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他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 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 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 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 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 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 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 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 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艺” 一词才能相配。 (节选自《围棋与国家》,有删改)
6.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 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B.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其中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 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C. 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 们的喜爱和重视。
D. 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 艺”的殿堂。
答案:B
7.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 心里产生深刻影响。
B.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 践的对比中确立起来。
C. 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 士必备的艺伎。
D. 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答案:C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 其功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
B. 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 期就凭借着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
C. 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
D. 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过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 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答案】A
【解析】B“盛极一时”指的是博累棋;C 文中说“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 交际等功能”;D、“只要……就……”改为“只有……才……”。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
- 相关推荐
【《围棋与国家》的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漫话围棋阅读答案09-21
《象棋围棋与儒道文化》阅读题及答案08-15
《围棋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阅读答案08-20
《国家大剧院》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01-07
等阅读及答案05-20
阅读选文阅读及答案10-19
大明湖阅读以及答案阅读答案05-22
理性的阅读阅读及答案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