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完成10-14题。(15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②:“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③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④,不禽二毛⑤。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⑥,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 ⑦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 ⑧,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⑨可也。” (选自《十三经注疏》本《左传》)[17教育网]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泓:泓水。②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③陈:同“阵”,这里作动词,即摆好阵势。④重(chóng从)再次。⑤禽:通“擒”。二毛:头发斑白的人。⑥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⑦勍(qíng)敌:强敌。勍:强而有力。⑧胡耈(gǒu苟):很老的人。⑨儳(chán):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10.解释加点词语。(2分)
(1)既克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以阻隘也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三处停顿。(3分)
君 未 知 战 勍 敌 之 人 隘 而 不 列 天 赞 我 也
12.翻译句子。(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两场战争,结局迥异。这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4. 曹刿和子鱼在作战思想上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答案:
(二)(10. (2分,每空1分)(1) 已经 (2)凭借 11. 君 未 知 战/ 勍 敌 之 人 /隘 而 不 列 /天 赞 我 也
12.(4分)(1)第一次击鼓可以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鼓 省略成分)(2)即使是年纪很老的,能抓得到就该俘虏他,对于头发花白的人又有什么值得怜惜的呢?( 虽、于)
13.长勺之战胜利的主要原因在于鲁庄公取信于民,并能听从曹刿的指导;泓水之战失败的原因在于宋襄公自以为是,不接受子鱼的正确意见。
14.示例:相同之处是两人都重视观察敌情,善于捕捉有利战机机。曹刿选择“齐人三鼓”后的时机发动进攻:子鱼主张“其未既济”的时机发动进攻。
- 相关推荐
【《曹刿论战节选》文言文阅读附答案】相关文章: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01-07
曹刿论战《左传》阅读答案10-29
《曹刿论战》试题及答案08-05
《曹刿论战》蜘蛛布网比较阅读理解答案09-14
曹刿论战课文及翻译08-08
《曹刿论战》课文翻译09-10
曹刿论战课文翻译09-05
曹刿论战课文原文09-07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10-11
《曹刿论战》《秦攻赵长平》阅读答案和翻译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