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2000年5月,考古学家郭教授和其他四个人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带上足够的食物和淡水,分骑五峰骆驼从大沙漠边缘的小城出发,深入沙漠腹地300公里,对大沙漠中新发现的一座古墓进行考察。
②几天后,他们胜利完成了考察任务,踏上了归程。一天中午,天空中突然涌现出巨大的蘑菇云,随着黄色蘑菇云的翻滚逼近,万里晴空顷刻间变得灰暗阴沉,五峰骆驼惊骇得踌躇不前。
③“沙暴!”郭教授大声呼喊着,“快下骆驼,用睡袋罩住头!”
④罕见的特大沙暴持续了近40分钟。渐渐地,沙暴的呼啸声减弱了,人们陆续掀开了头上的睡袋。昏暗的天空中出现了亮色,沙漠恢复了先前的寂静和燥热。
⑤ “骆驼呢?”有人惊叫着,驮着食品和水的骆驼在沙暴肆虐时受惊跑掉了。大家开始寻找。半个多小时后,只找到一箱饼干、几袋牛肉和一些行李。恐惧袭上队员们的心头。这时,向导在一块突起的石头前发现了一只羊皮水囊。大刘抢先冲上去想喝水,向导一把抢过来:“不要抢,水是大家的。”“我也有份,我先喝!”大刘毫不示弱,其他人随后也加入到争抢之中……
⑥“都不许动,把水囊给我!”一向和蔼可亲的郭教授突然取过向导手中的枪,以不可抗拒的口吻厉声喝道:“从今天起,由我决定水的分配。”他从水囊中倒出一杯水,说:“每人只能喝两口,谁也不许多喝。”大刘咄咄逼人地问:“你也只喝两口?”郭教授平静地说道:“我只喝一口。”
⑦杯子最先递到向导手中,他慎重地喝了两口,宛如品尝世上最醇美的甘露。轮到大刘了,他 地喝了两大口水……杯子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 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
⑧ 太阳像顶发烫的钢盔扣在头上,遍地的黄沙似乎都在燃烧。大刘忍不住喊起来:“教授,我的喉咙又冒烟了,再给我点水吧!”郭教授似乎没有听到,未作出任何反应。突然,大刘猛然向郭教授冲过来,想抢夺水囊。“乓”一声枪响,子弹射在大刘脚前的沙地上,郭教授真敢开枪!大刘悻悻地回到了队伍中。
⑨ 一连三天,因为每次只喝一小口水,郭教授已感到头晕目眩,全身乏力,他不由担忧起来。【A】第四天早晨当人们醒来的时候,郭教授已倒好了大半杯水,分喝了水后,他宣布了新的用水规定:“从现在起,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喝水囊中的水!”没有人反对。因为郭教授每次喝水比谁都少,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⑩ 下午,向导突然惊叫起来:“我们快到了!”萎靡不振的队伍开始活跃起来。大刘回头朝郭教授喊道:“教授,明天就要到小城了,我们可以喝点水吗?”的确,整整一个上午都没有喝过水了。郭教授没什么反应;身体踉跄着要摔倒,大刘跑过去扶住他。郭教授将枪递给大刘,【B】就晕倒在大刘的怀里。
⑾有人提议给郭教授喝口水,大刘拒绝了。他命令大家轮流背着郭教授继续赶路,自己则提着枪和水囊走在队伍后面。走了一段路后,有人提出要喝水,大刘断然拒绝:“还不到时候!”
⑿遇到沙暴的第五天,这支历尽艰辛的队伍终于回到了小城。直到这时,大刘也没有再让大家喝一口水。有人抱怨大刘比教授更苛刻。大刘没有辩解,轻轻打开水囊的盖儿,将口朝下,一堆黄沙被倒了出来……
⒀原来,在第四天早晨大家喝完那杯水后,水囊里就已经没有一滴水了,看上去依然鼓鼓的水囊里,是郭教授悄悄装进的沙子。
⒁跋涉艰难绝境,有信心与勇气是穿越生死的唯一支撑,那就是希望啊。
⒂几年后的访谈中,这些死里逃生的人在被追问一生中得到的最好的礼物时,都不约而同地回忆起这次历验,几乎说着同一句话:“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 (有删改)
13.本文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结局出乎意料。请你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在【A】【B】两处分别对郭教授进行不超过30字的描写,达到情节前后呼应,上下文前后连贯的效果。(4分)
答:【A】答题纸14题处排30个方格
【B】答题纸14题处排30个方格
14.依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第⑦段的横线上分别填入恰当的词语,并简述理由。(4分)
(1)“轮到大刘了,他 地喝了两大口水……”
理由:
(2)“杯子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 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理由:
15. 选文的题目是《最完美的礼物》,如果删去选文最后一段,你认为选文应该拟定的题目是什么,请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并解说理由。(7分)
A.水囊里的水 B.希望的力量 C.走出沙漠 D.水囊里的黄沙
答:选定的文题:
理由:(答题纸上16题第二问处排150个方格)
16.答案示例:
选择A,“水囊里的水”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线索可作为文题。沙暴过后人们只发现了一支盛有水的水囊,于是抢水,被制止后分喝水囊里的水,水喝完了,水囊被悄悄装了沙子,人们依旧认为水囊里有水,他们被水囊里的水牵引着走出了沙漠,发现“水囊里的水”早已被黄沙代替,他们才恍然大悟,进而悟出了希望是人们走出险境的信心和勇气。
选择B,“希望的力量”揭示了故事的意义,沙暴后考古队只找到了一支有水的水囊,在教授的指挥下分喝完了仅有的水,水囊里被悄悄装了沙子,人们依旧认为水囊里有水,这让他们带着希望走出了沙漠,当发现“水囊里的水”早已被黄沙代替时,他们才恍然大悟,悟出了希望是人们走出险境的信心和勇气。用事件的意义做文题可揭示中心。
选择C,“走出沙漠”是对故事情节的概括,本文叙述了考古队员穿越沙漠遭遇到沙暴后,在饮水十分缺少的情况下,靠着教授的指挥和善意的谎言,凭着还有生的希望这一信念,历尽艰难走出沙漠的故事。沙漠代表险境,作者揭示了走出险境的信心和勇气是希望。文题也可是对故事情节的概括,因此我选择C。
选择D,“水囊里的黄沙”是故事结局中出人意料的一笔,这一笔解开了郭教授宣布新用水规定之谜,教授晕倒前叮嘱之谜,教授晕倒后大刘仍旧不给教授喝水之谜,以及拒绝其他人喝水请求之谜。正是因为这黄沙代替了水,才让人们感觉到生的希望,有了走出沙漠的信息和勇气;这个题目不仅能揭示主题,还能引起读者兴趣。
评分标准:本题7分。选择题目1分;解说理由5分,说出题目对文章的作用1分;结合文章内容解说作用3分,其中有情节且全面2分,有中心且正确1分;结合文题的分类解说理由1分。
- 相关推荐
【《最完美的礼物》的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最苦与最乐》阅读答案04-18
妈妈的礼物阅读答案02-02
《天使的礼物》阅读答案04-14
《爱的礼物》阅读答案04-19
母亲的礼物阅读答案08-16
阅读答案《最好的礼物》12-27
《礼物》的阅读理解及答案11-16
《儿子的礼物》阅读答案02-23
《最苍凉的海岸》阅读答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