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 持
①拔河是一项最简单的体育运动,但是,越简单就越富哲理。从表面看,拔河是力量的对抗,从本质上看,则是意志、信念的对抗。一般而言,人数均等的双方力量不会有很大的悬殊,可以说是势均力敌,旗鼓相当。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力量的重要性退居其次,关键是看大家合作的决心,是否齐心协力,是否有顽强的斗志,是否有必胜的信念,是否能坚持到最后一秒钟。
②其实,何止是拔河,大凡竞技项目,大凡奋斗成功的历程,有哪个不是这样呢?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赢了对手,谁就赢得了胜利。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就是胜利。
③坚持和胜利画等号,除了坚持者主观信念的作用以外,还需要有知识的支撑。所谓知识的支撑,则是基于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和对于事理的正确认识。
④开宝二年(969)三月,宋太祖赵匡胤亲征太原,最后无功而返,就是一个因为对事理缺乏专业知识和正确认识,该坚持而没有坚持的例子。
⑤开始,赵匡胤引汾河水直灌太原城,使太原成了一个孤岛。但奇怪的是,从三月一直到闰五月,太原城墙除了掉下几块土渣子外,基本上什么事也没有。北汉一直在咬牙坚持,但宋军先坚持不下去了。因为正当盛暑之时,很多士兵水土不服,腹泻,精神萎靡,虚脱无力。
⑥其实,宋军再困顿,也不会比北汉更困顿,赵匡胤完全有理由坚持下去,但最后,他还是放弃了。开宝二年(969)闰五月中,宋军退兵。
⑦宋军撤退之后,北汉决开堤坝,把浸着太原城的水放走。想不到的是,浸泡了数个月的城墙露出水面时,竟然大范围坍塌。北汉君臣看到这个情形,个个都出了一身冷汗,深深地后怕。
⑧当时契丹的使者韩知璠也在太原,喟叹道:“宋师引水进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知道先浸而后涸,则太原城必早早陷落了!”韩知璠此语可谓一针见血,赵匡胤哪里知道土城墙“先浸而后涸”才会坍塌的道理呢。赵匡胤因没有坚持留下了千古遗憾。
⑨乌龟和兔子赛跑,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说的都是坚持;头悬梁锥刺股,尾生抱柱,不抛弃不放弃,说的也是坚持;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免,说的还是坚持……
⑩坚持面对的实在有太多的情境。很多时候,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持,也不是因为坚持才会有希望。而是因为我们心中的为人为事的准则告诉我们必须要坚持,因为现实已经到了要突破我们拼死坚守的事业和人格底线的时候,我们别无选择。为底线而坚持,就是你直面 “为什么坚持”时最简洁、最坚定、最有力的回答。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它是怎样提出来的?(4分)
小题2:文章的第②段中加点的短语“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小题3:文章第③段中,在论证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是哪句话?请指明它的作用。(3分)
小题4:文章第④-⑧段和第⑨段都运用了举例论证,它们在论证的角度和举例的方式上有什么区别?(4分)
小题5:结合本文对“影响坚持到底的因素”的相关阐述,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坚持就是胜利”。(1分)文章开篇列举了拔河的例子,(1分)接着在对事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人们的思维视角予以及时的拓展延伸,(1分)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小题2:不能去掉,(1分) “从这个意义上说”指的是“大凡竞技项目,大凡奋斗成功”,“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赢了对手,谁赢得了胜利”,它为论点的树立限定了范围,(1分)如果去掉了,文章的论点就太绝对化了,与现实实际不完全相符。(1分)加点的短语充分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1分)
小题3:文章第③段“坚持和胜利划等号,除了坚持者主观信念的作用外,还需要有知识的支撑”一句,在论证结构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3分)
小题4:文章第④-⑧段是从反面(1分)具体举例(1分),第⑨段是从正面(1分)概括举例(1分)答到关键词即可得分。
小题5:示例:本文强调了影响“坚持到底”的因素除了“主观信念”外,还有“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和对于事理的正确认识”因素,(2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确发现,影响“坚持到底”的还有为人做事的原则和准则因素,坚持到底不应该只凭主观盲目地进行,还应该客观、全面、理性地对待。(2分)
分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论点的理解和定位,论点一般是指题目或者中间某句,其作用在结构上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本文需通过仔细阅读,从具体的“拔河”事例,引出“坚持”一词,然后继续阐述,最后提出论点“坚持就是胜利”。
小题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是否定的,从议论文语言特点方面考虑。首先回答不能;因为加点部分限制了范围,如果删去,就变成什么情况之下都并非有灵感,与原意不相符,使论证语言不准确、严密。
小题3:
试题分析:把这一段话写出了,然后写出作用。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对比论证的掌握,对比论证需从正面论证、反面论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这几段内容具体分析即可。
小题5:
试题分析:具体分析能否“坚持到底”的因素,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答案不唯一,围绕本文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 相关推荐
【坚持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隋书·循吏》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09-28
《蝶恋花》的阅读参考答案附赏析10-13
大海的呼吸阅读附参考答案05-26
《背影》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06-29
《签名》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10-26
《亡羊补牢》的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09-21
《观潮》阅读练习(附答案)06-08
《探望》阅读练习附答案11-12
赈灾阅读练习附答案10-25
《王溥》阅读参考答案附译文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