怯懦 阅读答案

2024-10-20 阅读答案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怯懦 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怯懦》

  ①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

  ②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也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从父亲口中,知道他在一个新开发的工地上,做风餐露宿的民工,每个月领了钱,便会定时打到她卡上。她也曾想过去找他,像别的同学那样,领着他到学校四处转转,哪怕,只是在食堂里吃一顿简单的饭。但北京那么大,去任何一个地方,似乎都需要在公交地铁上辗转换乘,她想,或许他们彼此,在北京很难会有见面的机会。

  ③她知道自己心里,其实并不希望父亲能来看她。她羡慕常能收到父母包裹或是电话的舍友,看她们故意大惊小叫地在她面前,将漂亮的衣服、好吃的特产,孔雀开屏一样地展示给她;或者听她们在电话里,温柔地朝父母撒娇,声音如一朵花儿,看似羞涩无比,却是拿最耀眼的色彩,刺伤了她的眼睛。她们与父母家人远隔千里.却如同近在咫尺;而她与父亲,明明都同在北京,却似远隔天涯。常有舍友在挂掉电话后,装作漫不经心地问她,你的父母何时会来看你?她总是模棱两可地回答说,他们忙呢。

  ④这也是父亲曾给过她的理由。他来到北京,只主动给她打过一次电话,听得出是在嘈杂的工地上,借了别人的手机,只匆匆地说,很忙,记得照顾好自己,我会每月给你寄钱。她还没有来得及问问父亲的情况,便听见那边有人喊:“55秒了,快挂!”之后电话那端,便只剩“嘟嘟”的声音。她记得“话吧”的老板,怪异地看她一眼。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插入她的身体。

  ⑤她一直以为,在北京各个工地间辗转的父亲,除非回家,与她再不会有相见的机会。但她没有想到,却以那样难堪的方式,看到父亲。

  ⑥ 那是学校社团组织的一次电影展,她的舍友临时有事,让她在门口,帮忙发放“意见反馈表”,并照顾嘉宾。就在所有的票都发完,嘉宾也一一列席,她打算回自己座位上时,门口突然传来一阵争吵。她随着看热闹的人走过去,见门卫正把一个明显是民工的男人死劲往外推,男人硬是不动。周围一群同样衣着斑驳的民工一哄而上,与门卫理论,一片混乱中,她渐渐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群在学校建筑工地的民工,听说晚上礼堂里有免费的电影,便纷纷涌了过来;被推出的那个民工,假说找女儿,试图混进去。门卫识破他们的伎俩,几番争执,便有了她看到的那一幕。

  ⑦礼堂里的灯渐次熄灭下去,她转身要走,背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我就是要找我女儿,她叫陈叶,学外语的。她一下子怔住了。那一刻,她似乎被一根针给定住了,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而且,愈是挣扎着想要逃脱,心底的疼痛,就来得愈是剧烈。最终,她没有回头,迅速走开。当所有的灯熄灭,电影在黑暗中开始时,泪水,终于哗哗地流下来。

  ⑧ 真没有想到,父亲原来离她如此近,近到不过是几百米,便可以从那片喧嚣的工地,走到她的宿舍;近到她每天从五楼的教室里,透过窗户,便能够看到不远处的脚手架上,蚂蚁一样忙碌的民工;近到她每天打饭,若是绕一段路,就会看到工地上,在初春的风沙里,坐在钢筋水泥上,埋头吃饭的那群劳作者。

  ⑨可是,父亲却从来没有来找过她,直到那天晚上,他喝了点酒,又被保安欺负,在一群民工的怂恿下,终于在礼堂门口喊出了她的名字。

  ⑩她与父亲,都是没有勇气的人……

  (选自《2015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

  试题

  1.根据小说的情节,以陈叶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情节

  主要事件

  开端(北京)

  陈叶与父亲同在北京却从未见面

  发展(“话吧”)

  (1)

  高潮(礼堂)

  (2)

  2.第③段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举一例,作简要分析。(4分)

  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4分)

  (1)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插入她的身体。

  (2)她似乎被一根针给定住了,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

  4.小说的结局耐人寻味,请说说其妙处。(5分)

  参考答案:

  1.(1)陈叶第一次接到父亲在北京打来的电话(陈叶与同在北京的父亲只通过一次电话)关注点:陈叶与父亲通电话(1分),第一次(或“唯有一次”)通话(1分)。

  (2)陈叶看见父亲不敢相认。关注点:陈叶看见父亲(或“父亲就在眼前”)(1分),陈叶没与父亲相认(1分)。

  2.示例一:舍友与家人远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和陈叶与父亲同在北京却似远隔天涯,形成对比(2分),表现了陈叶的失落、无奈、羡慕等复杂的情感(2分)。

  示例二:收到包裹或电话的舍友与从未收过的陈叶形成对比(2分),表现陈叶的羡慕之情(2分)。

  示例三:陈叶羡慕舍友得到父母关爱,却不希望父亲来看她,形成对比(2分),这种矛盾的心理表现了她的虚荣(2分)。

  示例四:舍友的父母经常寄来包裹和打来电话,与陈叶父亲从没来看女儿形成对比(2分),表现了陈父的怯懦(2分)。

  3.(1)(2分)这里有分明、明显之意(1分),既形象地表现出“话吧”老板对陈叶的歧视(或“老板的势利”)(1分),也表现了陈叶的敏感(1分)。本小题最多得2分。

  (2)(2分)这里有固定不动之意(1分),形象地写出父亲的出现使陈叶极度震惊(或“尴尬”、“不知所措”)(1分),表现了陈叶想认又不敢认父亲的矛盾心理(或“认还是不认父亲的犹豫”)(1分)。本小题最多得2分。

  4. 小说的结局是陈叶父女最终没有相认(1分)。妙处:①凸显人物的性格(1分):表现了父女的怯懦(或“缺乏勇气”)(2分),女儿怯懦是因为自卑与虚荣(1分),父亲怯懦是因为自身的卑微和对女儿深沉的爱(1分)。②深化主题(或点题)(1分):反映了世俗的尊卑观对人的影响根深蒂固(1分)。本题最多得5分。

  试题

  1.文中与“第一把交椅”表示相同意思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1分)

  2.“浩泉的借题发挥”中的“题”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莫名的妒意”中“名”的意思是(1分)()

  A.姓名B.名称C.说出D.命名

  4.浩泉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1分)

  浩泉和若文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1分)

  5.文中第一段中提到的“这样的‘怯懦’”指的是______________(1分)

  《怯懦》答案

  1.冠军

  2.若文不小心撞了浩泉一下。

  3.C

  4.心胸狭窄学习成绩优秀

  5.若文的宽容和忍让。

  试题

  1.父亲的出现看似偶然,却蕴含着某种必然性,请结合文本,概括作者为父亲的出现埋下了哪些伏笔?

  2.概括小说中父亲有哪些“躲闪”的行为及“躲闪”一词的丰富内涵。

  3.这次父亲出现之后,女儿会不会主动去见父亲?结合文本,阐明你的理由。

  答案:

  1.(1)父亲随女儿北上打工,为父亲的出现提供了可能.(2)女儿从父亲口中模糊知道他在一个新开发的工地上打工,为父亲的出现提供了可能。(3)女儿逃到宿舍外,听到学校附近工地上的机器轰鸣声,为下文父亲来学校提供了可能。(4)女儿与父亲通电话,听得出父亲是在嘈杂的工地上,为下文父亲以民工身份出现埋下伏笔。(5)文中提到女儿与父亲将以一种难堪的方式看到彼此,这为下文父亲出现作了暗示。(6)女儿看到礼堂门口有民工和门卫发生争执,而被门卫推下花池的民工,假说找自己女儿,为父亲的出现埋下伏笔。

  2.行为:(1)父亲就在女儿所在学校的工地上打工,却要用汇款方式给女儿寄钱。(2)可以直接与女儿交流,却选择打电话的方式。(3)选择距离女儿最近的地方打工,但又不敢与女儿见面。(4)父亲特意在夜晚出现在校园,怕被女儿认出;内涵:“躲闪”反映了父亲为了维护女儿的尊严却又割舍不掉对女儿的关爱的复杂内心世界。

  3.会。(1)女儿明白父亲为供养自己读书而辛勤劳作,内心感激父亲,所以会主动去见父亲。

  (2)女儿想了解父亲的情况,牵挂父亲,所以会主动去见父亲。

  (3)未能在公众场合与父亲相见,女儿感到深深的自责,所以会主动去见父亲。

  不会。(1)从害怕舍友知道她父亲地位卑微,可知她爱慕虚荣,所以不会主动去见父亲。

  (2)“话吧”老板的眼神都让她觉得疼痛,可知她敏感而自卑,所以不会主动去找父亲。

  (3)面对父亲在电影院的尴尬处境,她都选择了逃避,所以不会再去主动找父亲。

【怯懦 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怯懦》阅读答案04-15

《怯懦》阅读答案安宁05-18

大明湖阅读以及答案阅读答案05-22

《母亲给出的答案》阅读答案11-28

《母亲给出的答案》阅读答案07-31

《穷人》 阅读答案10-26

《秘密》阅读答案04-19

《风雨》阅读答案05-17

旧居阅读答案07-30

《简单》阅读答案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