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记叙文的时候要记住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楚庄王欲伐越》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1】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3】,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4】。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5】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6】。”
注释
1.之:助词,无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愚:自谦之词。
3.患:担忧
4.智如目也:智力和见识就像眼睛一样。
5.睫:眼毛
6.庄跻:楚国的大盗,实为人民起义领袖,与楚王不同时,系寓言假托。
7.明:眼睛明亮,引申为明智
译文
楚庄王想攻打越国,庄子劝谏道:“大王为什么要攻打越国呢?”楚庄王说:“因为越国政事混乱,军队软弱。”庄子说:“我虽说很无知,但深为此事担忧。见识如同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有人在境内作乱,官吏无能为力,这说明楚国政事混乱。可见楚国在兵弱政乱方面,并不比越国差。您却要攻打越国。这样的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楚庄王便打消了攻打越的念头。因此要想认识到困难,不在于能否看清别人,而在于能否看清自己。所以《老子》上说:“自己认识到自己才叫做明察。”
阅读训练:
1.下列句中的“之”与“王之伐越何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B.蜀之鄙有二僧 C.吾欲之南海 D.何陋之有
2.翻译句子。
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译文:
3.楚庄王为什么要讨伐越国?庄子采用什么论证方式指出楚庄王的不明智?
4.请用两个四字短语概述文章论点,并仿照再写两个短语。
5.谈谈你对庄子所持论点的看法。
参考答案:
1.A (A.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在意义。B.结构助词“的”;C.动词,去、往、到;D.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2.我担心人的见识好像眼睛一样,能看清百步之外(的东西),却不能看清自己的睫毛。
3.他认为越国“政乱兵弱” 比喻论证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5.了解他人是一种智慧,而了解自己更是一种智慧。达到智是很难的,之所以难不是难在了解他人,而是难在了解自己。
【《楚庄王欲伐越》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楚庄王欲伐越阅读答案08-20
《楚庄王欲伐越》阅读题及答案10-17
《楚庄王欲伐越》选文阅读答案10-14
楚庄王欲伐越 语文阅读练习及答案10-14
《齐欲伐魏》阅读答案07-20
《齐欲伐魏》的阅读答案及翻译10-03
吴王欲伐荆比较的阅读答案10-27
秦王欲伐齐阅读训练题与答案09-21
晋文公伐原阅读答案11-27
王翦伐楚阅读以及答案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