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2021-01-31 圆明园的毁灭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十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本,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想象,追忆辉煌。创设强烈的对比,引发学生心灵的震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心灵的感动,从而使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三、教学策略

  1.恰当引入课外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读,激发情感,引发心灵的震撼。

  3.设置拓展学生思维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4.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表达的特点,边读边积累。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北京,有一座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曾经被称为“万园之园”,如今却只剩下残垣断壁。它就是圆明园。它曾经有着怎样的光辉历史,又是如何被毁灭的?让我们走进课文,齐读课题。

  【教学意图】通过谈话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生字词。

  2.检查学生字词情况。(出示课件:读准字词和句子)

  3.文章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课文的哪部分写的是这个内容?(第五自然段)其他几个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呢?请你默读课文,尝试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作者在开篇就对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文字,请你们读一读,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学生可能从以下角度来表达。

  (1)对“不可估量”的字面意思的表述。

  (2)对“祖国文化史”和对“世界文化史”递进的理解。

  (3)对作者表达的情感的初步感悟。

  5.作者开篇就这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他为什么这样说呢?就让我们回到一百四十六年前,走进圆明园。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关注课文第一自然段文字表达的作用。

  (三)感悟语言,再现辉煌

  1.作者在文中是怎样评价这座皇家园林的?读一读,体会情感:自豪、赞叹、欣赏……

  指名回答,教师出示句子:

  (1)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2)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同学们,你们读懂这三句话的意思了吗?为什么作者要这样评价这座园林,看来还需要我们深入阅读课文,边读边展开想象,饱览其中的辉煌。

  出示:默读二、三、四自然段,文中都介绍了圆明园的哪些辉煌景象,结合查阅的资料,展开想象,谈谈自己的感受。

  3.学生交流。

  第二自然段:关注“众星拱月”,体会圆明园的规模宏大及布局。

  第三自然段:

  (1)关注“有……也有……”的句式及相关内容,结合资料,展开想象。

  小结:宏伟与精致并存,热闹与宁静同在,现实与幻想和谐交融,集东西方建筑特点于一园。对比描述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多样,包罗万象。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孩子读文字想象画面的能力,让学生在读文中受到感染。

  (2)整合内容,感受景观各异,读出感受。

  这一园之中的景观有气派的,也有小巧的,有热闹的,也有恬静的;有仿造的,也有想象的;有民族的,也有西洋的。

  (3)关注段尾,学习表达。

  圆明园的美景是写不尽、道不完的。再读课文,作者是怎样把这些景物一一向我们介绍的呢?

  小结:作者先将圆明园多样的建筑风格用“有……也有”这样的句式对比着一一介绍出来,然后又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让人在不禁感慨圆明园辉煌美丽的同时也读起来觉得条理清晰,朗朗上口。

  (4)补充填空,练习背诵。

  让我们再读这段话,并尝试着将这段中有特色的词句记下来。

  【设计意图】品析词句,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充分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第四自然段:

  (1)体会年代久远。清朝时代往上走,到先秦时代,估计一下,是多少年?

  二千四百年的历史,会有多少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用个成语来形容──(数不胜数、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所以圆明园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2)体会文物珍贵。

  资料补充:在20xx年4月,北京保利集团以将近4000万港元将当年海宴堂门前的水池内的12只生肖铜像中的虎首、牛首、猴首买回,使他们重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这都是同学们找到的图片资料。(出示图片)这是价值连城的青铜礼器;这是明代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的书画作品;这是造型精美的奇珍异宝……每一件文物都价值连城呀!不愧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从同学们的眼神中看到了你们的激动,用朗读表达你的感受吧!

  【设计意图】感悟中积累情感。

  4.提升认识,升华情感。

  圆明园中的这些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都是谁创造的呢?(都是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

  小结:看来,圆明园里的不仅是瑰宝,更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心血,它体现了中华乃至世界历代的文化。

  5.再次出示三句话,读出骄傲自豪之情。

  (1)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2)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四)再现毁灭,体会耻辱

  1.看有关圆明园被毁的视频,了解历史。

  2.填空,关注文字,谈体会。(侵略者的贪婪、野蛮、残酷)

  他们把园内( )能拿走的东西,( )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祸大牲口搬运;( )运不走的,就( )破坏、毁掉。

  3.至此,随着连烧三天的大火,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没有了”──

  4.师生对读,表达情感。(愤怒、惋惜)

  【设计意图】在强烈反差中激发情感。

  (五)感悟写法,升华情感

  1.重读第一自然段,谈感受。

  (1)创设情境: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没有了,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没有了,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没有了,更令人痛惜的是,中华乃至世界的历代人民的智慧的结晶也随着这大火彻底毁灭了。

  (2)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的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此时,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你想说些什么?

  2.课文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篇幅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是无法比拟的,毁灭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辉煌与毁灭的对比,激发了我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希望同学们能走向课外,去进一步了解这段历史并将自己的思考与大家探讨。

  【设计意图】回归整体,体会表情达意的作用,感悟表达的效果。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你最感兴趣的语句。

  2.继续了解有关圆明园的历史资料,开展课外阅读。

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导入: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是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的一个梦,这个美丽的梦就是——圆明园。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欣赏它昔日的辉煌,去哀悼他永远的毁灭,去感悟它留给我们的无穷无尽的启示。板书:圆明园的毁灭.

  一、检查预习:

  首先我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第一关:读书关

  哪几个小组给大家展示一下读书情况?就请1、2、3、4、5小组吧!

  (你们读出了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真棒!)

  第二关:字词关

  第三关:内容关

  从文中找出概括圆明园的句子。

  二、走进课文:

  1、学习第5自然段

  文章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那么圆明园是如何毁灭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划出相关的语句。谁来跟大家交流一下读完这段后的感受。

  请同学们看一句话:

  这句话里有几个词,如果去掉,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如果去掉这些词,我们就不能这样深刻地感受英法联军这种强盗的嘴脸。

  这些无耻的强盗还做了什么?

  此时,你的心情如何?(仇恨、痛心、悲愤、屈辱)来,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这一段。

  我们来看一下圆明园毁灭后残存的是什么吧!

  2、学习第2---4自然段

  从这片残存的废墟中,我们依稀能够想象出它昔日金碧辉煌、宏伟大气的样子!那么这些可恶的强盗到底掠走了什么?运走了什么?破坏了什么?烧毁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4自然段。

  这三个自然段是从几个方面来介绍圆明园的?(布局、建筑宏伟、珍贵的文物来介绍的)

  请默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从这一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什么是“众星拱月”,你能举个例子吗?

  请大声朗读第三自然段,这一段都写了圆明园中哪些宏伟的建筑?请你用红色笔划出来!

  这么多的景物,作者用了哪些关联词把这些景物一一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呢?请用蓝色笔划出来。

  请你用导游的身份看着图片给大家介绍圆明园!

  我们一起来尝试背诵吧!

  仿写:春天到了,————的花争奇斗艳、姹紫嫣红,你看:有————,也有————;有————,也有——————。园中还有————,————,————,——————。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

  这里不仅仅建筑宏伟,还收藏着珍贵的历史文物!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4自然段

  请注意第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大家注意这几个词,从这些词中我们知道这里的的文物时间之久远,藏品之丰富,价值之昂贵,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所以文中说: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这些价值连城的艺术品,那些耗尽无数人心血和智慧的宏伟建筑,都统统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了……

  3、学习第1自然段

  所以,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总结拓展:此时你站在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的确,忘记历史就是一种背叛,为了让火烧圆明园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我们时刻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4、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世上绝无仅有的圆明园就这样毁于一旦,了解了它的辉煌,更增加了我们的痛心与仇恨,不仅仅激发了我们的爱国热情,更增添了我们努力学习的斗志。)

  三、走出课文

  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希望同学们从这扇门进入,主动搜集相关的文字或者图片资料,了解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

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拱”等12个生字。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郊”等12个生字。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拱”等12个生字。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雨果曾经说过:“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

  圆明园为何受到如此的赞美?我们引以为傲的圆明园又经历了些什么,竟然变成了如今的废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了解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和遭受的苦难。

  板书:圆明园的毁灭

  二、读文识字。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

  2、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词语。教师随机指导。

  3、小组内交流,运用词语造句,借以理解。

  三、整体感知。(出示课件2)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通过阅读,你对圆明园有了哪些了解?

  2、小组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课文。

  (1)针对第2自然段。

  ①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板书:举世闻名

  举世闻名,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这个词说明了圆明园是一座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的皇家园林。

  ②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弄清楚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和分布情况,进一步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分清哪里是“月”,哪里是“星”。

  (2)针对第3自然段。

  细读第3自然段,在网上搜集资料,了解圆明园的建筑风格。

  板书:建筑风格

  ①圆明园中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边读边想象画面。(出示课件4)

  A总写:

  板书:……有……也有……有……也有……

  B举例

  板书:如,海宁的……,苏州的……,杭州的……

  ②园中不仅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出示课件6)

  代表我们民族特色的建筑,课文列举了哪些?

  课文中没有介绍的景观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

  师总结: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可以说是多种多样。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不仅有金碧辉煌的殿堂,还有山乡村野。

  当我们走进这样宏伟、精美的圆明园,心中怎能不发出这样的赞叹: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期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板书:美----赞叹

  (3)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欣赏、赞美、自豪之情。

  四、布置作业。(出示课件7)

  1、在网上搜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了解历史。

  2、继续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2、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请在圆明园前面填一个词。

  ________的圆明园

  (出示课件11)

  (举世闻名 金碧辉煌 诗情画意 建筑雄伟 万园之园……)

  二、深入领悟。(出示课件12)

  1、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出自豪与惊叹之情。

  2、这个自然段的结构是怎样的?好处是什么?

  生总结:这个自然段运用了总分的结构,第一句既是过渡句,又总领了全段。这样使段落结构清楚,让人一目了然。

  3、“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有哪些?

  板书:历史文化---珍贵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联系上下文,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运用时间顺序,点明圆明园收藏之丰富,同时也说明宝物之贵重,其价值不可估量。

  4、圆明园中的文物到底有多么珍贵,它们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请大家看一下资料:(出示课件13)

  其价值难以估量。仅圆明园内海晏堂前喷水台上的4个生肖铜首,20xx年的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9000多万元人民币。

  5、这些价值连城的“圆明园”中的文化瑰宝飘零在世界各地的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可以说一说。

  6、这些名人字画,这些奇珍异宝就曾经在我们的圆明园中。所以,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三、研读“毁灭”。(出示课件14)

  1、这“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为何只能出现在人们的梦里呢?请同学们阅读第5自然段。

  2、 联系上下文,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第5自然段中出现的时间是1860年10月6日和10月18日、19日。10月6日讲述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10月18日、19日写侵略者火烧圆明园。这两个时间点揭示了侵略者所犯罪行,令人发指。

  3、有感情地读一读让你感到愤慨、痛恨、痛惜的句子。

  重点感悟:(出示课件15)

  (1)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加点的词语体现出了什么?

  板书:侵略者的贪婪、残暴、无耻

  (2)大火连烧了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出示课件16)

  ①思考:圆明园中化成灰烬的是什么?

  (建筑艺术的精华 文化艺术的瑰宝 中华民族的尊严)

  ②圆明园就这样在三天的大火中化为灰烬,就这样不再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就这样只能浮现在我们的`梦中。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我们华夏儿女的损失吗?

  四、品读体味(出示课件17)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板书:圆明园的损失巨大,无法估量

  (2)这一句中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你们的内心是怎样的感受?

  板书:痛惜、痛恨、悲哀

  五、感悟写法(出示课件18)

  这篇文章题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的篇幅却是描写昔日的辉煌,你觉得这样写合适吗?

  (这样写可以说是匠心独运。课文以大量的篇幅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我们更加热爱圆明园,以圆明园为骄傲。而就是这个我们引以为傲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肆意掠夺、践踏,这更能激起我们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的热爱。)

  六、小结。

  面对帝国主义的欺凌,面对风雨中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振兴中华,自强不息,我们责无旁贷。

  七、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

  2、预习《木笛》这一课。

  板书设计:

  略

  教学反思:

  1、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通过抓重点句子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我通过让学生用不同方式的阅读,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恨、对祖国的热爱,以及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自学来解决生字词、来把握课文的内容。同学们又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了整合,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3、 美中不足的是在学生课堂展示收集的资料的过程中,我的引导有不到位的地方,对部分应该深化的内容,没有深化到位。

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10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

  能力目标

  理解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大的篇幅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思品目标

  体会作者的情感,产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及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象,知道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怎样毁灭了圆明园。

  教学难点:

  懂得“作者写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先用较大的篇幅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查阅资料:

  收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出示圆明园图片)同学们,你们熟悉这幅图吗?(板书:圆明园)圆明园为什么会成为这样?(学生结合课前收集资料谈,板书:的毁灭)

  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市西郊。这是一座建筑宏伟的皇家园林,是清政府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和耗费巨额资财,前后共用了150年修建而成的。这座中外闻名的园林,竟在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疯狂抢劫后的纵火焚毁,变成了一片废墟。今天,让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重温《圆明园的毁灭》这段历史。

  观察课题,这两个“圆”和“园”的位置能互换吗?为什么?

  二、检查字词

  1.出示疑难生字:毁 剔 瑰 烬

  读准字音: 瑰 剔。

  2.出示形近字,理解字义,然后组词。

  剔踢 煌蝗 烬尽 你用什么好方法能记住它?考考同桌。

  3.词语理解

  (1)出示:圆明园 万春园 长春园

  皇家园林 众星拱月 举世闻名 不可估量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 诗情画意

  流连其间 奇珍异宝 烟云笼罩

  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艺术的精华 化为灰烬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些词语,谁读给大家听?

  (2)重点词语理解

  众星拱月:群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灵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而使透空明晰。形容精工制作、内部镂空的工艺品。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举世闻名:举,全。全世界都知道,形容名望极大。

  (3)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环绕(围绕)宏伟(雄伟)

  估量(估计)奉命(遵命) 任意(随意) 珍贵(宝贵)

  反义词:损失(收获)破坏(建设)

  销毁(保存)精华(糟粕)

  三、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弄清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想想课文分几部分?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四、学习第一段

  自由读第一段,第一段写什么?“不可估量”说明了什么?

  齐读第一段,为什么用感叹号?怎么读?

  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造成了如此大的损失?相信大家通过下节课的学习一定会找到答案。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1题。

  第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板书:损失不可估量)

  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播放圆明园今日场景的配乐录像)

  看着这些断壁残垣大家有什么感受?谈一谈。(3—5人)

  今天,让我们走进昔日这座举世闻名、辉煌无比的皇家园林,去倾听它的诉说。

  二、研读课文

  轻声读课文,看看历经劫难的圆明园向我们诉说了什么?听了它的诉说,你对圆明园有了哪些了解?请大家边读边画下感受深刻的句子,并在旁边做一些批注。(学生自学,教师深入其间,观察、询问、倾听、启发。)

  (在学生认真自学之后,指几名学生说一说。然后,抓住圆明园“诉说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

  (一)昔日辉煌

  1.学习2自然段。

  指名朗读,请同学们画出圆明园由哪几部分组成?

  出示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的周围。

  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画“众星拱月”的各种园子。

  指名读,指导朗读,想象圆明园的规模宏大。

  出示:圆明三园全景图

  请看,这就是昔日规模宏大、布局精妙的圆明三园。

  出示文字补充材料,说明它的建筑总面积和水域面积。

  师范读2自然段,引导学生想象感受圆明园的规模宏大、布局精妙。

  生练读,注意体会。指名读。

  2.学习3自然段。

  轻声读课文,圆明园规模宏大,圆明园的里面又是什么样子呢?(圆明园内的建筑、景观丰富多彩)

  默读思考:圆明园内丰富多彩的建筑景观,主要有什么特点?批注在旁边。

  同学交流。指名汇报:规模不同 象征不同 创意不同 风格不同

  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读出来。

  指名读相关句子。

  随机出示

  圆明园中,有……也有……;有象征着……也有象征着……。园中许多景物都是……还有……。园中不仅有……还有……

  指导朗读,完整地体会圆明园中建筑宏伟繁多,风格特点各异,建筑艺术登峰造极。

  师引读(红字)。(启发学生领悟这个自然段先具体后总结、先描写后议论抒情的表达顺序。)

  3.学习4自然段。

  出示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过渡句。说明4自然段要写圆明园珍贵的历史文物。)

  圆明园都有哪些珍贵的历史文物?读一读,画下来。

  出示

  有上自……下至……还有……。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指名读,齐读。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史名人书画,”年代久远,种类繁多,可称作“奇珍异宝”。)

  指导朗读,体会圆明园中历史文物众多且渐渐珍贵无比、价值连城。

  为什么课文结尾将圆明园概括为“园里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全文第二段从三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辉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把这种自豪骄傲读出来,把这种对祖国的热爱读出来!练习读。

  指3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2、3、4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领悟这三个自然段从不同方面记叙的顺序。

  (二)惨遭毁灭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规模宏大、建筑宏伟、收藏着无数珍贵历史文物的圆明园,却被英法联军毁灭了……

  1.学习5自然段。

  出示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3000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自由读,谈谈感受。

  再读,体会带点字的意思。从中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默读5自然段,把你认为最能突出英法联军罪行的词语画出来,然后尝试有感情朗读课文,准备交流。

  (“掠”、“毁”、“烧”。“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凡是”和“统统”二词说明侵略者什么都拿,毫不留情。而且“拿不动的”也不放过,还用车拉,牲口搬运。还有“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任意”一词突出表现了侵略者的暴行,想怎样就怎样。“为了销毁罪证”,他们在园内放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使得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很快化为灰烬。)

  外国侵略者掠走的是什么,搬运的又是些什么,任意破坏的是什么,毁掉的又是什么?找出相关内容交流汇报。

  (这一设计仍然以读为主,通过自读自悟让学生理解文中的语言文字,使学生的情感由刚才对圆明园灿烂文化的热爱过渡到对侵略者的痛恨上来。)

  2.同学们,我们不愿看不忍看又不能不看,让我们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吧!

  播放电影中英法联军抢掠、焚烧圆明园时的一段录像。

  学生谈观后的感受。

  (师介绍补充资料《圆明园之火》)同学们,我们的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这群强盗烧毁了。

  指导朗读,深刻体会侵略者的野蛮、贪婪、暴戾恣睢和中国人的愤恨、痛惜与无奈。

  3. 在1860年中国的土地上,侵略者为什么竟敢如此胡作非为,为什么中国军队不进行抵抗?为什么侵略者敢于销毁罪证?为什么?这究竟是为什么?

  生讨论交流,指名回答。

  小结:清朝政府腐败无能,清军守军望风而逃,留守者自杀,留居者避匿……致使圆明园的毁灭,造成了祖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深刻地体会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激起小学生不忘国耻,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读书的远大志向。)

  4.将1、5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领悟课文首尾照应的关系。

  (三)问题探究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应重在写“毁灭”,为什么却用较大的篇幅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默读课文,边读边揣摩作者布局谋篇的写作思路,领悟作者运用对比形式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文本从课题看,应重在写“毁灭”,但实际上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从而使毁灭更让人触目惊心,让人无限惋惜,这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三、真情表达

  出示圆明园的废墟图:现在你站在这片废墟前,你心中想的是什么?有人要重建圆明园,你有什么看法?

  (在这两个问题的争论中,让孩子们真正的去关爱我们的祖国,达到真正的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目的。)

  1.课文学到这里,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内心都无法平静,此时此刻,你一定会有许多感想,把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下来吧!

  2.指名读自己所写内容,生欣赏、评价。

  3.教师小结,升华情感:这把火,烧毁了园林艺术的瑰宝,这把火烧毁了建筑艺术的精华,但这把火烧不毁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更烧不毁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

  四、布置作业。

【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2.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3.圆明园的毁灭语文教学设计

4.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5.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6.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7.《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设计

8.《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上一篇:《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500字 下一篇: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