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课堂上,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有些问题,如果能够换一种问法,对于孩子理解课文,启迪心灵,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老师带领学生理解完第三段的第一句后这样问到:课文还展示了圆明园的那些景观?
生: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安澜园
师:你去过哪些地方,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生:我去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我搜集了几副照片,看这是什么地方?谁来介绍一下
生: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看这一副图,这是雷峰夕照,谁来介绍一下
生: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这些景观是搬到圆明园来得吗?
生:不是
师:蓬莱瑶台,到那里有什么感受?武陵春色这是根据诗人的__________建造的。
老师的这些问题太零碎了,可以整和成一个问题:园中的景观都是怎么来得?画出有关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园内景观来源于不同的渠道,而且风格各异。然后,再让他们欣赏这些风景图片,让他们的内心涌动一种美感。这样,他们对圆明园的美就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 相关推荐
【谈杜鹃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相关文章:
《圆明园的毁灭》10-21
圆明园的毁灭06-11
圆明园的被毁灭资料10-26
圆明园是被谁给毁灭的06-28
圆明园如何毁灭10-19
圆明园毁灭的资料11-05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11-25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02-19
《圆明园的毁灭》的说课稿02-23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