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经典教案

2020-10-13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文情并茂的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以下是课文经典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生字,正确读写“不可估量、损失、皇家园林、象征、宏伟“等词语,理解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感情,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1、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感情,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全文背诵有一定难度,应分散难点,讲究方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插图)请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圆之园”的圆明园。

  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墙断壁,那么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儿?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想知道吗?我们读懂了课本上的内容,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板书课题。)

  二、阅读、识字、探究、感悟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语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明确读的要求,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

  (抽卡片、开火车读、比赛读等多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默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4、读了课文,你们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自由质疑,学生能解答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说,教师不作具体的解答。)

  5、对比感受,体会“置身幻想境界中”这句话。

  (现实生活中没有“蓬莱”、“武陵”,是人们根据想象建成的,所以会有“置身幻想境界中”的感受。教师读这一段,请同学们充分展开想象。)

  6、指点:

  古代劳动人民多了不起,他们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创造力,当你了解圆明园的灿烂文化和辉煌景观之后,你对它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可自由发言,进行德育渗透,结合学生回答。

  板书:

  爱。

  7、课文二、三、四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8、交流体会圆明园上怎样被毁灭的?

  学生畅所欲言,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恨。

  9、练习感情朗读。

  10、齐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有多大?

  (理解“不可估量”,联系时代背景,进行思想教育。)

  三、拓展与巩固

  1、关于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呢?和同学们讨论讨论,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

  2、总结谈话:

  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你们还想了解什么?下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讨论,好吗?

  拓展阅读:《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精读课文,它的教学主要目标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历史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他们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并且能背诵课文。而通过朗读、学习,想象当年圆明园的辉煌景观,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是这一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朗读,第一课时总体上就一个“读”字,让学生反复读通读顺文章,并且能在流利地读后说出自己的一些感受。经过读这一个阶段,学生对于课文能做一个整体的感知,因此都有话可说。由于第一课时所打下的基础,到上第二课时时就方便多了。下一步就是让学生深入到课文中去,感受圆明园惜日的辉煌历史。在这一部分我主要是通过在朗读的基础上加上图文结合的方法来让学生了解、感悟。当同学们对祖国的壮丽山河发出由衷的赞叹时,我顺势引出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部分。同样的,也是运用朗读重点句子和出示图片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这一国耻,同学们通过朗读和观看录象,对于圆明园的毁灭基本能产生较大的感触,并且对于侵略军的可耻行为纷纷表示愤怒。接着,我问道:“从当时的璀璨文化,到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课文插图上的几段残垣断壁。回首历史,让我们扼腕叹息,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干什么呢?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点什么?”从中引导学生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他们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最后,我提出要求:让我们回到刚才同学们都感受颇深的句子上,进行对比读,再一次的见证圆明园由辉煌到毁灭的转变。整一节课在学生的朗读声中结束。

  通过这一次的教学,我明白到了“读”在语文课真正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上师生就是通过朗读来进行交流的,只要读通读顺,学生就有话可说,有感可想。这是最大的收获。今后我将继续在课堂上遵循“以读为本,以读导学”的新课堂理念。同时为了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与热情,我还会尽力地根据课文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形式朗读。如个别读、分角色读、评读、竞赛读、仿读、表演读等。其中评读是让学生对教师或同学的朗读内容作出评价,指出优点或不足之处。既评朗读的情感,又评朗读技巧,让学生在自评或他评中找到朗读的感觉,逐步形成良好的朗读意识。在朗读技巧上,我还应该作具体的指导,使学生知道重音、停顿、快慢、高低在朗读中如何随着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变化。

【《圆明园的毁灭》经典教案】相关文章: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学案设计01-10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15篇06-30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八篇06-02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6篇05-06

关于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六篇08-17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范文7篇08-07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合集五篇07-31

有关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五篇07-27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模板9篇07-25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范文8篇07-25

《圆明园的毁灭》教材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