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

2024-09-02 圆明园的毁灭

  贾宁《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 (一)

  主持: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亲爱的各位同行们,大家早上好。为了交流和展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成果。为了贯彻落实2011版新课标的精神理念,促进广大教师积极研究课堂教学,发现和培养青年英才教师。由全国小语会主办,福建省教育协会小语会、厦门市教育协会承办的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规模活动在全国上下喜迎十八大盛大的日子里隆重开幕了。本次活动分为厦门一中和厦门市文化宫两个会场,首先欢迎参加本会场的来宾,他们是中国教育协会小语会的协会领导崔峦老师、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曹文轩老师、协会领导柯孔标老师、协会领导李明新老师、协会领导易进老师、协会领导徐蕴老师,还有各省的教研员和协会理事,他们是杨慧老师、曲忠明老师……我们对以上的领导、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我们就要欢迎第一位上场的老师,他是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的贾宁老师,他将为我们执教的是人教课标五年级上册第二节课《圆明园的毁灭》。下面是互动时间10分钟。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

  执教:北京大学附属小学 贾 宁

  课前谈话

  师:孩子们,见到你么很高兴。知道我从哪里来吗?

  生:北京。

  师:知道我姓什么啊?

  生:贾。

  师:刚才都听到了,是吧?知道我姓什么的,我们都来打声招呼吧!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我呀,特别喜欢听声音洪亮的问好声。

  生:老师好!

  师:我们再来用自己洪亮的声音大声招呼:我们再来一遍: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贾老师好!

  师:我相信你们是真心的希望我好,所以我还想从你们问候声中听到那份的饱含深意,同学们好。

  生:贾老师好!

  师:简单的几句问好之后,我想我没现在已经是朋友啦。。那么现在我们大朋友和小朋友们,咱们玩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好,猜字谜。认真看,这个字,是你认识的。谁认识?你说?

  生:这应该是个“水”字。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你真了不起,这是一个甲骨文,看起来就像流动的水,他就是“水”字。那我们再来一个?

  生:好。

  生:这个是“山”字。

  师:哎,这个就像高高低低的山峰一样,他就是“山”

  师:行啊,我对你们刮目先看了,要不要来个难的试试?

  生:好。

  师:看清楚了啊,这个字可真是有点难。

  生:这个字可能是“十”。

  师:“十”字?

  生:没错。

  师:为什么?

  生:我看猜他是交叉十字路口。

  师:像不像?

  生:像。

  师:这才叫像啊。哎,他还真不是“十”字。

  (生笑)

  生:我觉得这个字像个“井”字”

  师:像不像?

  生:像。

  师:越说越像吧?

  师:可惜也不是,谁再来试试。

  师:你看它还像什么?

  生:我觉得有点像那个“水”十字的标志

  师:嗯,里面有个像水一样的。你们看他像不像一个十字路口?

  生:像。

  师:顺着这个思路再去想。

  师:这个路是干什么用的啊?

  生:(小声嘀咕)走的。

  师:对呀,哪个字表示走?

  生;这可能是个“行”字

  师:不是可能,你说的非常准确,它就是行字。行的本意就是路或者是路口。

  师:好的,要不要再来一个?

  生:要。

  师:但我可要提醒你啊,这个可特别的难。想猜吗?

  生:猜。

  师:想猜就要猜妥了,你可以放心,真的猜吗?

  生:猜。

  师:好,欣赏你们这点。咱们学习上就应该有这种自信心,要这种敢于挑战的精神。好,那咱们就来猜这个最难的字。请你认真看。

  生:思考。

  师:你看懂了吗?看到你们皱起了眉头,给点小提示,你们看,下面这个部分表示的是双面旗,底下两个表示很多人的使命。(听不清楚,可能出错)

  生1:有可能是“众”字

  师:哪个“众”。

  生1:群众的“众”字。

  师:哦,有很多人表示“众”,有点意思了!

  生2:我觉得有可能是“军”字。

  师:“军”字?越来越接近正确答案了。

  生3:我觉得有可能是“兵”字。

  师:一个人。这里有好多的士兵呢。

  生4:我觉得可能是“营”字。

  师:“营”字越来越接近。

  师:再给大家一个提示,我把它进行变化。到底是什么字?说出来。

  生:旗。

  师:真的是“旗”字吗?是旅,旅的本意就是军旅、军队的意思。 把这四个字连起来读读。

  生:旅行山水。

  师:我想你们的声音可以更洪亮一些。

  生大声朗读:旅行山水。

  师:喜欢旅行吗?

  生:喜欢。

  师:说说你都去过哪儿?

  生1:我去过东山港。

  师:能简单分享一下吗?

  生1:那里有个海滩,上面有很多贝壳,我在那里捡过贝壳。

  师:哎,童年的时候到海边捡贝壳那一定是一段快乐的时光。

  师:还有谁想说说。

  生2:我去过汕头的南澳港,那边有海,有沙滩,那边很美很漂亮。

  师:真是的,大海总是给人一种心胸开阔的感觉,有一种辽阔的意境。

  生3:我去过鼓浪屿,那边有一个日光岩,上面是鼓浪屿最高的石头。

  师:真实的,知道著名诗人舒婷吗?舒婷说鼓浪屿是自己的生命之港。

  生4:这个暑假我刚好我去过乌镇,在乌镇的小桥流水古镇中我体会到很多。

  师:你说的也跟乌镇一样的美,给人一种悠远的,飘摇的,江南特有的特色,对吧。还有谁来说说。

  生5:我去过牛头山, 那里的岱山瀑布想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你真了不起,还引用了李白的诗句来说。牛头山旁边有个牛头王的墓碑,那是著名的大书法家***写的, 那个字可漂亮了!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我也想介绍一处我很喜欢的地方。知道什么地方?

  生:敦煌莫高窟。

  师:在敦煌莫高窟,有很多精美的石雕,泥塑和皮画。在敦煌莫高窟中有一个长织洞,在上世纪初被发现后,引来的考察队、探险队纷纷而至。将洞中的几万件珍贵文献,绢画,遗物以及其他的壁画,雕塑等等都遭受遗失,造成了文化史上最大的损失。那么今天,敦煌已经成为我们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同学们有时间一定要去看看,好好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时间

  师:同学们,我们可以上课吗?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有两件事让咱们中国人特别心痛。一件是我盟刚刚提到的敦煌的蒙难,还有一件,便是——一起读。

  生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师:打开课文,自己轻声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生: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完了吗?

  师:来,一起看看这些词语。自己读读。

  生齐读:举世闻名 皇家园林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诗情画意 奇珍异宝 不可估量

  (生每个词语读三遍,师提醒读一遍即可。)

  师:谁来读读。

  师:有这么多同学想读,那就每人读一个。

  生:生个别读。

  师:读的非常正确,那都是文中的词语,在课文句子中,相信大家对他们都有一定的认识。

  师:那么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清楚了吗?谁来说说。

  生1:第一段: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哦,说的是毁灭。

  生1:第二段:圆明园有三个小园,也叫圆明三园。

  师:嗯,说的是圆明园的组成,那就叫“布局”。把这个词批注在2自然段旁。

  生3:第三自然段讲圆明园里面有什么建筑。

  师:好的,写到是“建筑。(师板书“建筑”)看谁还记得和老师一起记批注

  生:第四自然段讲的是圆明园不仅建筑宏伟,还收藏着历史文物。

  师:对“历史文物”(板书)。

  生:第五自然段: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拿走圆明园的东西,并烧了圆明园

  师:圆明园的毁灭对吗?

  生:嗯。

  师:谢谢你,说的比较准确。

  师:其实文章的1、5自然段写的都是?

  生:小声嘀咕。

  师:大声说出来。

  生:毁灭。

  师:那么2、3、4自然段括地讲?写的是?

  生:2、3、4是括地讲以前的圆明园很美。

  师:是现在的圆明园?

  生:以前的圆明园。

  师:哦,以前的、(师随机板书)原来的、昔日的。

  师:那么就请同学们自己默读2、3、4自然段,看看从昔日的圆明园中,你们能看出什么?画出相关的句子,做一做简单批注,开始。

  生:生默读。

  师:好了,孩子们,咱们来交流交流?咱们接着说。

  生:我在第二自然段看到了“众星拱月“这个词,我能体会到圆明园园林昔日的园林是十分多的。

  师:是呀,圆明园数量很多,那是上百个圆明园,而其中的一个圆明园就占地5200余亩,相当于640个网球场啊!什么感受?

  生:我感受到圆明园非常大。

  师:用上一个四字词语,那叫做?规模——

  生:规模宏大。

  师:这不愧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生:皇家园林。

  师:好啊,咱们接着谈,从其他的四字词语,你还感受到什么?你来说。

  生:生交流第三自然段(听不清楚内容)。

  师:你看看,他从第三自然段读出了劳动人民的辛苦与艰辛。你还感受到什么?

  生:我从第三自然段体会到我们好像住在圆明园的境界里面似的

  师:陶醉其中啊,你能给我们美美地读读第三自然段吗?

  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美不可言。你来说。

  生:我也从第三自然段得到体会,圆明园有很多壮观的景象。我还觉得他们虽然以前根本没有汽车。但是他们的建筑还是一样的雄伟。

  师:你也感受到了壮观的景象很多是吗?究竟有多少呢?我们来看看。

  师:咱们中国的古代的园林建造上常常会挂上匾,有一册书叫做《圆明园则启示》,当中所记载的匾则就是数千景。当我们走进圆明园后,同学们的感受有丰富了许多,让我们把目光和脚步放慢一些,一起去欣赏欣赏。

  师生合作读。

  师读: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

  生齐读: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师读: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生齐读: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师:我刚才读的是殿堂,你们读的是?

  生齐:亭台楼阁。

  师:我读的是金碧辉煌的殿堂,你们读的是?

  生齐: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师:这个就是有所不同了,我读的是金碧辉煌的、宏伟大气的殿堂。你们读的是——

  生齐:玲珑剔透……

  生1:我们读的是玲珑剔透,小巧的亭台楼阁。

  师:读着说着,你感受到什么??

  生:这段话用了对比的手法。

  师:哟,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那对比只是这儿一处吗?那我们一起去看看。我读的是买卖街,你们读的是?

  生:山乡村野。

  师:我读的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你们读的是?

  生: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师:发现了什么?谁来说说。

  生:我发现了这两句话中用了对比的手法。

  师:真是如此。有大气的,就有小巧的。有表现热闹的,就有?

  生:象征宁静的。

  师:那接下来,同桌就像我们刚才那样,合作读读2、3两句话。你看看对比手法还体现在哪?开始

  生:同桌合作学习。

  师:好,孩子们,发现了没有?谁来第一个说?

  生:我发现白色的这些句子和黄色的这些句子,他们用了对比手法。白色的这些句子,他有仿造的东西,他是现实的。

  师:真好。是仿造现实的

  生:而黄色的主要写他是仿造想象出来的一些物体来建造出来的。

  师:接着说吧。

  生:所以我认为他们这里面有运用对比的手法。

  师:而且不仅有民族的,还有——

  生:西洋的。

  师:那现在我请两位同学合作读读这段话。请你们同桌来——

  师:那男孩读前边,女孩读后边,我相信他们的朗读能带给我们再次感受圆明园中这建筑的不一样。

  生:同桌男女生合作读。

  男生读: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女生读: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师:是呀,孩子们,你们看,这就是圆明园。(师引读)在圆明园中——

  生1:(生个别读)在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师:(师引读)在圆明园中——

  生2:(生个别读)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师:是呀,(师引读)在圆明园中——,一起来。

  生齐读: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师:漫步在圆明园中,我看到了大大小小的建筑。有大有小,你们呢?你么看到了什么?

  生1: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师:哦,你看到的是大气,小巧的。你呢?

  生:我还看到了金碧辉煌的殿堂。还感受到他宁静的山乡村野的感觉。

  师:对呀,不仅有宁静的。还有?

  生:热闹的。

  师:你呢?

  生:我还感受到了有根据古代诗人诗情画意建造的那些很美的景物。

  师:还有那些现实中的?

  生:还有那些现实中的仿照安澜园建造的。

  师:是呀,孩子们,你们看,这大大小小,虚幻,现实,古今中外的建筑,就集中在这一座圆明园中。面对这样一座园林,我们怎能不发出这样的感叹。自己来读读。

  生:(齐读)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师:谁想读出自己的感受?来,那个女孩,请你读。

  生1:(情感朗读)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师:啊呀,真是画卷徐徐眼前开,人间天上筑起景。谢谢你。谁还想来?

  生2:(情感朗读)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师:真是极境极仙,美不可待。难怪文中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好咱们接着看。从其他地方你还感受到什么?

  生:我从第四自然段中感受圆明园中有很多的财宝。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的?读给我们听听。

  生:我从“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中感受到的

  师:真是这样的,孩子们你们看这个“上至”、“下至”抓的多好啊?文物之多,历史之久,尽在其中。

  (音乐起)欣赏视频。

  师:慢慢几千年,中华民族积累了无数的奇珍异宝。每一件都折射着我们不朽的历史。这些奇珍异宝就珍藏在圆明园中。所以文中才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生:博物馆,艺术馆。

  师:孩子们,课文中就是从这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然而,他昔日的辉煌,那是说也说不尽,倒也道不完的呀。比如说,在我读到的相关资料中,有人这样描述:说圆明园从大自然中汲取最赏心悦目的东西,从而组成了一个最动人的园林。那么,此时你还想会用怎样的语言描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大家可以充分利用手上的资料,用几句话写在练习单上。开始。

  生:开始自由创作。

  师:(随机提醒1)请同学们注意书写的姿势,把头抬起来。哎对,头摆正,肩放平。

  师:(随机提醒2)作为高年级的同学,我们在注意书写美观的同时,还得注意速度。

  (用时大约4分钟)

  师:好了,孩子们,我们就先写到这里。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如何描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生1:交流:昔日的圆明园是一座规模宏伟的,美轮美奂的皇家园林。那里的奇花异草点缀着圆明园金碧辉煌、壮丽浓烈。

  师:评价:好一幅壮丽的圆明园啊,谁再来分享?

  生2:交流:圆明园不仅有人造景观,还有自然景观。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他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精华。更是一副美轮美奂的画卷。

  师:字里行间渗透着赞美之情。来,我们在一起来看看这个同学所写。

  师:你来读。

  生:昔日的圆明园美景数不胜数。园内的小园林变化多端,各有各的特点。到处都是奇花异草,十分迷人。

  师:你们看,能够看的出来,他提取了课文的资料。而且将他们整合起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尤其是这些语言多么精彩,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书写,大家看到,整齐美观。我相信能够代表咱们班同学的书写水平。

  师:同学们,其实很多你们的描述中,还用到了诸如此类的词语,真的是很精彩。这规模宏伟的圆明园不但如此,而且期间还遍布植奇花异草。这所有的一切,构成了一座美轮美奂的人间天堂,真不愧是万园之园。然而,这昔日所有的辉煌,在1860年10月,都被付之一炬。

  (视频引入,拨动文字背后的情感。)

  师:好,同学们,带着你们此时此刻的心情,自己读读第5自然段。

  生:生自由读第5自然段。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英法联军简直就是一群强盗。当他们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的时候。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

  生:统统掠走。

  师:孩子们,你们恨不得把他们打到,恨不得……我们再来读一遍。

  师:引读: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

  生:统统掠走;

  师:那名贵的书画,珍贵的典籍不复存在。实在运不走的——

  生: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师:那精美的雕塑,金铜利器不复存在了。最后,他们竟然——

  生:任意破坏、毁掉。

  师:那民族建筑,西洋景观不复存在。难怪文章作者在开篇便这样感慨到:——一起读。

  生齐读: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能体会到你们的心情。作者也正是带着这样的心情写下了两个“不可估量”

  师板书:不可估量。

  师:好,孩子们,学到这儿,你读懂了什么?课文题目明明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却用这么多笔墨写昔日的辉煌,为什么呀?

  生1:作者就是想给后面铺垫,说后面是怎么样辉煌的东西被毁灭的。

  师:是的,这是他的理解。

  生2:作者这样写,是因为要写出他的辉煌,然后后面要写成圆明园的毁灭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生3:其实呢,他是用了很鲜明的对比。用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和他后来被毁掉形成了对比。

  师:师总结,孩子们,你们所说,正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用大量笔墨写昔日的辉煌,从而更加衬托出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那么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在下节课你们的语文老师会带着大家再进一步了解圆明园文化内涵过程,会注重写作手法,会有更深入的认识。

  师:好,这是今天的作业,谁来读一读。

  生1:

  作业一:.抄写文中生字新词。

  作业二:.对比课文和你所搜集的资料,写下你对圆明园的补充描述。

  师:好的,因为刚才我们课堂上还有很多同学的写作没有来得及收尾,所以我把它补充成今天的作业。下节课,我们还可以来交流。你们看,通过一整堂课的学习,我们只是了解了圆明园的皮毛而已。我们的圆明园那是说不尽,道不完的。如果大家有时间去北京的话,你们亲自走进圆明园,我相信那里的每块石头,每棵树木,每一种花草会无声地告诉大家这么多……那么多……

  师: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生沉浸在课堂中。

  师再次高声说:下课,同学们。

  生:起立。

  师:谢谢我们同学,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师:跟台下的在座老师说再见。

  生:老师们再见。

  桂梅《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二)

  一、 “走近圆明园”

  师:我写三个字,大家注意看,跟着读(板书“圆明园”)。(自读后齐读)看到这三个字,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眼前出现了圆明园里美丽的景色,以及奇珍异宝。

  生:我眼前出现了英法联军抢劫、毁坏圆明园的情景。

  生:在我的眼前圆明园是残垣断壁。

  师:(出示文字课件:走近圆明园)课前我们已经走近圆明园——读了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以及雨果致巴特莱德的信。你有哪些感受?

  生:通过读书,我知道了圆明园不愧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生:我很生气,英法联军太可恶了,竟然把圆明园珍藏的宝物抢的抢,砸的砸,毁的毁,多可惜呀。

  生:圆明园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被毁灭了,最后只化作一片灰烬,我愤怒!我想,如果有可能应该修复它。

  师:是啊,圆明园被烧、被毁,让我们进一步思考: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学生若有所思)带着思考,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出示文字课件:“走进圆明园”)

  二、 “走进圆明园”

  (一) 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

  师:课件(五幅圆明园废图)这是——

  生:圆明园的废

  师:这一座座废已经在风雨中伫立144年然而却只圆明园的一角。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吗?(学生举手要说)

  师:把这种感受带到歌中读一读。

  生:(低沉、缓慢)“圆明园里,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

  师:让我们走进这个古老的故事。打开书,齐读课文第段。

  生:“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提示学生读时注意文化”一词)

  师: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就说明它一定有不可估量的值。请用“……是……也是……”这个句式,说一说。

  生: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价值,也是……(没等该生说完,学生都笑了。)

  生:毁灭怎么能说是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呢?应该把“毁灭” 去掉,这样说:“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价值,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价值!”

  生:词语重复了,应该简洁:“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上不可估量,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同学们表示同意,听课老师面露微笑。)

  师:昔日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使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板书“不可估量”)的价值?结合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说一说。(提醒同学们注意:这一段描写,用上了好多连接词,说的时候尽量用上它们。)

  生:读了2-4自然段,我体会到了圆明园当时的辉煌。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板书“有……也有……”)

  生: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还有根据古代诗人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板书“有……也有……还有……”)

  生: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板书“不仅

  有……还有……”)

  生: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特别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珍异宝。

  师:从先秦到清朝大约多少年的时间?

  生:可能800年吧。(学生又七嘴八舌猜1000年、1200年等。)

  生:我估计怎么也得两千多年吧。

  师:你很会说话,“两千多年”的“多”就要多出好几百年,经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大约是两千三百多年的时间。想想会有多少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

  生:在2000年4月,北京保利集团以将近4000万港元将其中的虎首、牛首、猴首买回,使他们重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教师趁机选择几幅名画和几件珍宝让学生目睹感受,学生流露惊奇神色。然后让学生带着感受读第四自然段。)

  生:我了解到圆明园中有许多小园。我对海宴堂最了解。在海宴堂门前的水池内,有12只生肖铜像……

  生:圆明园在北京的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近春园组成,此还有许多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师:有谁查资料知道圆明园的面积有多大吗?

  生:好像5200多亩,350公顷。

  师:据老师了解占地面积有458.9公顷。一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大家会算,那么我们就来估算一下,看看我们这个大会堂,大估计一下圆明园相当于多少个大会堂?

  生:起码800个。(学生纷纷猜测1000、1500多个等)

  生:我看得有9000个这么大的面积呢!

  师:是的,圆明园的面积相当于一万多个会堂这么大(学生发出感慨)可见圆明园有多大。你想,这么大的面积上,这些大园以及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是多么壮丽的景观!

  师:圆明园里所拥有的国宝用一个词来括那就是——

  生:应有尽有、不计其数、成千上、数不胜数……(学生依次说出)

  生:所以我们说“圆明园不愧是举世闻名的最大的博馆、艺术馆”。(让全体学生读这句话)

  师:那好,请回过头来再读课文,通过你的读让我们感到,它的的确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引领学生注意体会那些连接词,读出一种自豪感。学生读。)

  师:继续谈——

  生:圆明园著名的景点就有40处呢。这40处景观也是“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比如有“平湖秋月”,有“西峰秀色”,有“曲院风荷”

  生:圆明园中有“观澜堂”,有“君子轩,还有“关帝庙”。

  生:圆明园中不仅有“映水兰香”,还有“南屏晚钟”。

  师:下面我们只选20处景观的名称,请大家读一读:正大光明、天图画、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汇芳书院、映水兰香、北远山、西峰秀色、四宜书屋、平湖秋月、蓬莱台、别有洞天、坐石临流、曲院风荷……

  生:光读这20景的名称就需要这么长时间,如果一景一景参观得需要多少天啊。我看得一个月。

  师:下面,我们就到三处风景名胜参观参观。你可以选择一处说说感受。

  生:“蓬莱瑶台”在云端里若隐若现,仿佛人间仙境!

  生:“平湖秋月”在夜晚的灯光映衬下感觉很朦胧,住在那里一定会做美梦。

  生:“雷峰夕照”中的雷峰塔真高,直冲晚,真壮观啊。

  师:这美丽迷人的景色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国大作家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怎样的呢?拿出雨果写的文章,有选择地读一读。

  生:“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琅,饰黄金,施以脂粉。……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生:“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也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洲文明的地平线上见的亚洲文的剪影。”

  师:好,我们再一齐读读雨果的话——

  生:“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师:书中括地说——

  生:“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师:现在,回过头来再读课文,让我们一起和你陶醉在这恍若月宫的圆明园中。(人读,美读课文2-4段。)

  师:把书上括圆明园的两句话也用“是……也是……”连起来变成一句话。

  生:圆明园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也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师:面对这人间奇迹,你心中一定升腾起一种情感,正如雨果形容的那样——“虽然是皇家园,可是岁月创造的一切最终都属于人类的。”以,此刻在你心中,圆明园拥有的是什么?

  生:劳动人民艺术、智慧的结晶。

  生:其实就是一种无比的自豪感。 师: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这句话。(即:“圆明园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也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师:那么,圆明园所拥有的浓缩成一个词是什么?

  生:我想是结晶。(生也有说是智慧、创造的等等)

  生:是文化!(在互相议论中,学生脱口而出。)

  师:对,是“文化”,而且是价值不可估量祖国文化!(回扣“不可估量”)请理直气壮地告诉自己以及天下所有的

  人——“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学生朗读时语气各有不同)

  (二) 体会圆明园的“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然而(引读课文)1860年,10月6日——

  生: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师:结果——

  生:“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出示课文第一段,学生朗读,并再次注意体会“不可估量”一词。)

  师:英法联军是怎么做的?浏览第5段,用书上的词语括。

  生:英法联军是“统统掠走”,“任意毁坏”,“放火焚烧”。

  师:“统统”掠走,是怎么“掠”?

  生:要能拿的,就全部拿走,一个也不留。

  生:就是能抢就抢,拿不动的就用车运。总之片甲不留!

  师:有没有查到资料的,举个例子说说?(学生没有说的)那好,我这里有一段真实的资料,请读一读——

  生:参与劫掠的英法军官、牧、记者回忆——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夺取财宝,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

  师:把感情带到课文中再朗读这句话。

  生:“他们把凡是能拿走的统统掠走……”学生个个表情严肃)

  师: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毁坏?熏是怎么“毁”?

  生:不走就砸,摔。拿不走也不中国留着,都给弄坏。

  生:我知道他们用枪捣毁大镜子,把上好的花瓶瓷器等随便往地下一扔……(教师再次出示资料,学生——)

  生:侵略者除了大肆抢劫外,被他们糟蹋了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房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可超过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将不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得满目疮痍。

  师:有感受吗?(学生纷纷点头)好,再带着感受朗读这句话。

  生:“……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提示学生朗读“破坏”“毁掉”时,要表现出一种无奈、气愤、痛心的语气。)

  生:这还没完,敌人为了销毁罪证,放火把圆明园烧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只剩一片灰烬!

  师:一天多少小时?(学生答24小时) 师:三天三夜多少小时?(学生答72小时)

  :一小时多少分钟?(学生答60分钟)

  师:三天三夜多少分钟?(学生答:4320分钟,有的学生动笔计算。)

  师:4320分钟是多少半分钟?(学生回答640个半分钟)那么会烧掉些什么?

  师: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比如“平湖秋月”只需几分钟。(放无声录像,是大火焚烧圆明园的镜头)“火烧”半分钟,想象会烧掉什么?(全体静默,出示画面:烈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半分钟。)

  师:这半分钟,感觉长吗?(学生答感觉长)

  生:会掉许多精美的建筑物和画家、书法家的作品。

  生:会烧掉许多华丽的丝绸和衣服。

  生:会烧掉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奇珍异宝。

  师:把这8640个半分钟加起来,想象一下。而且是在一万多个会堂这么大的地方同时燃烧8640个半分钟啊。

  生:圆明园本来是在北京西北郊,可大火笼罩了整个北京!所以,可以想象出圆明园这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是怎样化为灰烬的。

  师:那就把感受带到课文中再读!

  生:“1860年,10月6日……”(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段)

  师:至此,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没有了”--(把黑板上的连接词前面加“没”“了”。一边添加一边让学生跟读。比,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也没有了……,没有了……还没有了……)

  师:下面出示书中的句子,请同学们用变化了的连接词再说话。

  生: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生: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还没有了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生:园中不仅没有了民族建筑,还没有了西洋景观。

  生: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没有了,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奇珍异宝也没有了。

  师:还可以换一种说法,比如,金壁辉煌的殿堂——

  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也没有了”!

  生: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也没有了,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都没了。

  师:很好,你把这句最后的“还”换成“都”更准确了。(练说其他句略)正是(放映李大的诗句)——

  生:“圆明两次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深沉地朗读李大的诗句)

  师:作为法国人的作家雨果,是怎么看待自己国家的行为呢?(默读雨果的文章,找出文中的句子括。)

  生:“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生:“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雨果”

  师:带着这样的感受再回过头来读全篇课文!(采用教师引读的形式,师生一起用上“没有了……也没有了……”等连接词,对全篇课文进行创造性地朗读。)

  师: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60年10月6日。就是从这以后,圆明园化为一片灰烬,什么都没有了。(教师慢慢擦黑板,只留课题,其余都擦去,稍留残迹,全场沉默。)

  师:现在圆明园什么都没有了,那么,留给你的是什么?(指着课题问)

  生:这样宏伟的建筑毁于一旦,我只有难过呀!

  生:留给我的是愤恨!

  师:那就请你愤恨地表达吧。(用不同的语气进行朗读训练)

  生:我很无奈。

  师:那就请你“无奈”地说一说。(同一个句子,读出的是无奈的语气。)

  生:有泪水,有叹息,有无奈,有痛苦……(学生分别说出自己心中的感受,并带着属于自己的感受朗读这句话。)

  师:最后,请全体同学把这句话告诉自己,告诉天下所有的人!(学生读略)

  三、“走出圆明园”

  生:(教师再次呈现诗歌并朗读)“圆明园里,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

  师:这痛苦的耻辱一直刻在我们心里整整144年了,让我们走出圆明园(出示文字课件)。我想,无论怎样,我们走出历史的阴影。

  师:现在,让我们假设一下历史,回到144年前做一次小小的体。如果你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国之君——“帝”,如果你是辅皇帝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如果你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士兵,如果你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在北京的老百姓……

  面对英法联军火烧明园的行径,你会怎么做?请自己选择一个角色静静想一想,一会儿请你实话实说。(学生讲其中的一个角色的时候,老师紧紧围绕这个角色进行讨论,直到完了再讲下一个角色。)

  生:我是当时的皇帝,但我没有兵权,我的兵权掌握在老佛爷慈禧的手中。我会号召所有的百姓团结起来,即使用长、弓箭,也能对付洋枪洋炮。只要团结,就有希望。

  师:虽然你的皇权掌握在慈禧手中,但你善于发动群

  众--了不起的皇帝。

  生:假如我是帝,我不会建造圆明园。我会把所有的钱用作军费。当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时,我会派出军队与他们战斗。如果打不赢,我会与他们谈判。

  生:如果我是朝中大臣,我会给皇帝建议,派人去留洋,学成归来后制造自己的枪炮。

  生:我是北京城的一位老百姓,我会动员号召其他百姓团结起来与敌人抵抗。

  生:假如我是士兵,我会和他们血战到底。即使我牺牲了,我的身体也要倒在圆明园里成为敌人的绊脚石!

  师:给自己掌声,为自己喝彩。(生鼓掌)但遗憾是,历史不能假设。请读下面的词条——

  生:圆明园是皇帝享用的。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无奈,只好带着慈禧等仓皇逃跑了。 生:焚毁圆明园的前几天,英法联军列队入城,清军士兵夹道跪。英法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军阀混战时期,一军阀又进行洗劫,圆明园最后只剩几块残垣断壁。据说,中国人龚橙——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是火烧圆明园的帮凶,是他带的路。

  师:当我们的思维视角停留在一个方面的时候,我们的思考就会停止。刚才的体验只是让我们正视一下历史。读了上面的词条,现在,再读“圆明园”这三个字的时候,难道你心中仅仅是自豪和愤怒吗?

  生:说不出来的滋味。

  生:我悲愤!隘愤的是我们自己的少数人怎么会这样!我的心里好像被插了几刀,很难过。

  师:我看到同学们的表情很复杂,正如刚才同学说的,心中的滋味复杂了。学习一篇课文,最重要是要打开思路、学会思考。

  现在就要离开圆明园。那么,请闭上眼睛,课前你眼前出现的是废,是火焰,那么,现在,你的心中,圆明园仅是废、是火焰吗?圆明园在你心中是什么形象?

  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圆明园是我们的耻辱。

  生:我认为是中国人民的警示牌……

  师: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有着5千年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会被几千个强盗杀到京城?圆明园烧掉的究竟是什么?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也许今天的学习只是给同学们打开了一扇小小的门,希望大家从这扇门出发,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这才是这两节课的学习的真正的目的。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实录04-18

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实录04-09

《圆明园的毁灭》经典教学实录04-09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02-08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06-30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与评析03-23

小学《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03-24

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实录04-21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与教学实录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