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章优美段落摘抄

2022-07-26 优美段落

  鲁迅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鲁迅文章优美段落摘抄,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鲁迅文章优美段落摘抄1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

  如果黑板就是浩淼的大海,那么,老师便是海上的水手。铃声响起那刻,你用教职工鞭作浆,划动那船只般泊在港口的课本。课桌上,那难题堆放,犹如暗礁一样布列,你手势生动如一只飞翔的鸟,在讲台上挥一条优美弧线——船只穿过……天空飘不来一片云,犹如你亮堂堂的心,一派高远。

  柔和的阳光斜挂在苍松翠柏不凋的枝叶上,显得那么安静肃穆,绿色的草坪和白色的水泥道貌岸然上,脚步是那么轻起轻落,大家的心中却是那么的激动与思绪波涌。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生活如花,姹紫嫣红;生活如歌,美妙动听;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诗,意境深远,绚丽多彩。

  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长者,生活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它常常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人生的启迪。

  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包罗万象;生活是一把六弦琴,弹奏出多重美妙的旋律:生活是一座飞马牌大钟,上紧发条,便会使人获得浓缩的生命。

  生活的海洋并不像碧波涟漪的西子湖,随着时间的流动,它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浪花飞溅,时而巨浪冲天……人们在经受大风大浪的考验之后,往往会变得更加坚强。

  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未来;生活,就是用心灵之剪,在人生之路上裁出叶绿的枝头;生活,就是面对困惑或黑暗时,灵魂深处燃起豆大却明亮且微笑的灯展。

  生活是蜿蜒在山中的小径,坎坷不平,沟崖在侧。摔倒了,要哭就哭吧,怕什么,不心装模作样!这是直率,不是软弱,因为哭一场并不影响赶路,反而能增添一份小心。山花烂漫,景色宜人,如果陶醉了,想笑就笑吧,不心故作矜持!这是直率,不是骄傲,因为笑一次并不影响赶路,反而能增添一份信心。

  人生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是它的高低,而在于灵秀;人生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是它的大小,而在于及时。

  人生是美好的,又是短暂的。有的人生寂寞,有的人生多彩,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人生是一条没有回程的单行线,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所有时光前行。

  人生似一束鲜花,仔细观赏,才能看到它的美丽;人生似一杯清茶,细细品味,才能赏出真味道。我们应该从失败中、从成功中、从生活品味出人生的哲理。

  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调。

  人生的路漫长而多彩,就像在天边的大海上航行,有时会风平浪静,行驶顺利;而有时却会是惊涛骇浪,行驶艰难。但只要我们心中的灯塔不熄灭,就能沿着自己的航线继续航行。人生的路漫长而多彩:在阳光中我学会欢笑,在阴云中我学会坚强;在狂风中我抓紧希望,在暴雨中我抓紧理想;当我站在中点回望,我走出了一条属于我的生之路。

  假如生活中你失败了,请不要将忧伤的泪水写在脸上。失败也是一种收获,生活中最得要的是有一份十足的勇气和一个创业的胆量。

  希望源于失望,奋起始于忧患,正如一位诗人所说:有饥饿感受的人一定消化好,有紧迫感受的人一定效率高,有危机感受的人一定进步快。

  往事如歌,在人生的旅途中,尽管有过坎坷,有过遗憾,却没有失去青春的美丽。相信自己,希望总是有的,让我们记住那句话:错过了太阳,我不哭泣,否则,我将错过月亮和星辰。

  别在树下徘徊,别在雨中沉思,别在黑暗中落泪。向前看,不要回头,只要你勇于面对抬起头来,就会发现,分数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向前看,还有一片明亮的天,不会使人感到彷徨。

  爱心是冬日的一片阳光,使用饥寒交迫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用权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洒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场甘霖,使孤苦无依的人即刻获得心灵的慰藉。

  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阳从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

  雨改变了公园的情调,西北方向的云雾之中,是水墨画似的远山,这在园林建筑中颇被称道的“借”来。

  再没有比春雨洗浴后的青山更迷人了,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没来得散尽的雾气像淡雅丝绸,一缕缕地缠在它的腰间,阳光把每片叶子上的雨滴,都变成了五彩的珍珠。

  站在这里一看,真怪,山简直变了样,它们的形状与在平原或半山望上来大不相同,它们变得十分层叠、杂乱,雄伟而奇特。往上仰望,山就是天,天也是山,前后左右尽是山,好像你的鼻子都可随时触到山。

  这堵石壁似摩天大厦仰面压来,高得像就要坍塌下来咄咄逼人。山巅上,密匝匝的树林好像扣在绝壁上的一顶巨大的黑毯帽,黑绿从中,岩壁里蹦蹿出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

  重重叠叠的高山,看不见一个村庄,看不见一块稻田,这些山就像一些喝醉了酒的老翁,一个靠着一个,沉睡着不知几千万年了,从来有惊醒它们的梦,从来没有人敢深入它们的心脏,就是那最爱冒险的猎人,也只到它们的脚下,追逐那些从山上跑下来的山羊、野猪和飞鸟,从不攀登它的峰顶。

  只见远处有一座迷蒙的巨峰突起,周围还有几十座小石峰。仔细一看,那巨峰像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那些小峰就像抓耳腮的小猴。瞧瞧,孙悟空正领着它的孩子们向南天门杀去呢。微白的天空下,群山苍黑似铁,庄严、肃穆。红日初升,一座座山峰呈墨蓝色。紧接着,雾霭泛起,乳白的纱把重山间隔起来,只剩下青色的峰尖,真像一幅笔墨清爽、疏密有致的山水画。过了一阵儿,雾又散了,那裸露的岩壁,峭石,被霞光染得赤红,渐渐地又变成古铜色,与绿的树、绿的田互为映衬,显得分外壮美。

  我们在河边急三火四地脱光衣服,扑进小河里,立刻开始打水战,追逐嬉戏了。你看,我们分两队,一队为“敌人”一队另是“红军”。一双双小手掌把水往对方泼去,泼得人人脸上满是晶莹的水珠。水把眼睛弄模糊了,我们便各自退到一边,用手拭去,然后再猛烈“进攻”。整个小河立时一片喧哗,叫喊声,欢笑声此伏彼起,汇成了快活的交响曲。水仗打累了,就在河里追逐嬉戏。一个追,一个跑,在水里穿来钻去,小身子像条泥鳅一样滑,怎么也抓不到。河面上的欢歌笑语,在和两岸远远的荡开了。

  几个小朋友光着小脚丫,正冒着大雨踩水玩呢!唱歌的是红红,她一边唱,一边用双手接从天而降的雨水。跟在她后面的小雨和丁丁一边“啪哒啪哒”的踩着地上的雨溪,一边有节奏地摆动着胳臂,还不时仰起头,任凭雨水劈头盖脸的冲刷。这时,我心里痒痒的,急忙甩掉鞋子,挽起裤脚,冲出房门。刚跑到红红的身后,“扑通”一声,我摔了个仰面朝天,溅起的水花纷纷落到红红身上。红红转过身,“嘻嘻嘻”的笑着说:“快打落水狗!”说完,用脚划起水向我击来。我顾不得爬起来,连忙用双手捧起水向红红的脸上扬去,嘴里还乐呵呵地大叫着:“来呀!来呀!”红红招架不住了,“哎呦,妈呀”地叫着,急忙用手挡住脸,扭头向后退去。“援军来了!”随着欢快的叫声,小雨和丁丁向我发起了攻击。我立即手脚并用,把一道道水柱向小雨和丁丁泼去。“嘻嘻嘻——!”“哈哈哈——!”茫茫的雨幕中回荡着我们愉快的笑声。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鲁迅文章优美段落摘抄2

  1)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2)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3)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4)“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5)“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6)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7)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8)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9)“人都到那里去了?”

  10)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11)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12)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13)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4)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15)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象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16)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17)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18)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9)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20)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鲁迅文章优美段落摘抄3

  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鲁迅

  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

  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被别国所注意。——鲁迅

  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鲁迅

  勇者举刀向强者——鲁迅

  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鲁迅

  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鲁迅

  以无赖的手段对付无赖,以流氓的手段对付流氓。——鲁迅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鲁迅

  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鲁迅

  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鲁迅鲁迅警句精粹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鲁迅

  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鲁迅

  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鲁迅

  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鲁迅

  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鲁迅

  空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么来的,它始终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鲁迅

  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鲁迅

  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鲁迅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鲁迅

  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光。(鲁迅)

  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者听过的缘由,但决不会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者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见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鲁迅)

  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鲁迅)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

  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有破绽也不妨。做作的写信和日记,恐怕也还不免有破绽,而一有破绽,便破灭到不可收拾了。与其防破绽,不如忘破绽。(鲁迅)

  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鲁迅文章优美段落摘抄4

  鲁迅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象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赏析】

  《雪》散文是鲁迅先生在《野草》中的一篇文章。鲁迅先生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冬天初像意境的唯美画面,这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是难得的。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幅山水画:在白雪皑皑的冬天,一个稍嫌破旧的老房子独座旷野,黑褐色的墙上朝上推开了一扇木质窗户。朝窗户内看去,沿窗台摆放了一张四方桌,桌前搁置的是一方端砚、一架毛笔,在桌子的另一边摊放着一叠毛边稿纸。桌旁坐着一中年留须男子,身着蓝布棉袄,一手扶在桌上,一手却搭在窗台上,正扭头朝窗外注视。如果你能看清他的表情了,则会发现他时而木然,时而眉头紧躇,似乎在思索什么事情。窗外雪花纷纷飞扬,甚至有一两片飘落在中年男子的手上,但丝毫不见他动弹一下,仿若他就是一尊雕像般。他在思索什么?他仿佛看到在不远处有一群永远也不怕冻着的孩子们正在嘻闹,他们正在推着一个雪人。然而,这孩童的嘻闹声却并没让他感到半点生趣,反而让那个世界更显得安静。

  鲁迅先生在文章开头是以南方的雨开头,来衬托北方的冰雪之坚硬。谈的是雪,却用雨作铺垫,用雨绵软、单调来衬托冰雪坚硬、冰冷与有力。作者对雨的温软无力表示出哀伤之情,“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随后,他在文章中却勾画出南方下雪的视觉美。雪中有花、有蜜蜂嗡嗡、有画得美人一般的雪人。而雪人却独自坐在晴天与寒夜中变得面目全非。然后作者笔锋一转,描述北方的雪,如粉、如沙、如精灵般漫天奋飞,寥寥数语,读者看到的只是满天飞舞的絮雪,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描写。在文章结尾,作者将雪比为死掉的雨,化为雨的精魂。

  本文是作者在1925年1月写的,如果我们认为鲁迅先生有心情来描写风花雪月的,那会让鲁迅先生不能安卧于地底下,只怕会从地下爬出来罢。1925年1月,当时正处于北伐革命的前夜,国共两党结成统一战线,革命形式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鲁迅当时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反动势力猖獗,斗争极其激烈。作者在全文描述了三种雪:一是尚未化为雪的“暖国的雨”;二是滋润美艳之至的“江南的雪”;三是孤独、自由、奋飞向上的“朔方的雪”。用大量的篇幅描写被化妆、快速融化的“雪罗汉”。我查阅了一些别人对本文的读析,大部分的读者认为作者是通过描述南方的雪,从而表露出自己对南方的局势朝着好的一面发展殷切向往。而通过描写北方的雪则是对北方局势的不满,并认为要像北方雪一样通过奋斗来争取自由。

  鲁迅文章优美段落摘抄5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1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2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3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4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鬼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5。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着许多蛊惑6的眼睛。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

  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7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围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8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9。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10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创作背景

  此文写于1924年9月的北京。当时,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相互勾结实行统治的情况下,中国北方的民主革命处于低潮。同时,“五四”退潮后新文化战线发生了分裂,思想界起了巨大分化,原来“同一战阵中的伙伴”,“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而且北京的文化界和教育界又掀起一股提倡国粹、整理国故,妄图将青年重新拉回故纸堆的复古思潮。面对这些社会的变故和强大的统治势力,作者鲁迅不免孤寂、彷徨,时而感到一种“成了游勇,布不成阵”的苦闷,但他没有丧失勇气和信心,一方面急切地找寻生力军,一方面孤军奋战,坚忍地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这篇散文诗,正是作者在这种思想情感所作。

  整体鉴赏

  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七自然段)写室外景物,第二部分(第八至第十自然段)写室内景物。

  第一段没有从较大场景着笔写秋夜,而是劈头一句即以奇特的重复修辞格凸现枣树,如奇峰突兀,赫然而立,十分醒目。这种特写镜头式的表现手法既强调了两株枣树傲然独立、凛然不可侵犯的精神风貌,又形成了全文整体意境中的骨脊,特别鲜明突出。

  第二段写深秋的夜空,作者先点出并且突出了它的“奇怪而高”,难以捉摸的特点。然后写天空与人间难以弥合的距离,突出了它对人间的冷漠无情。再写天空“闪闪的鬼眼,冷眼”,更写出了天空的阴险狡诈,对人间的敌视态度。最后写天空”自以为大有深意”,其实是隐藏杀机的微笑。把繁霜洒在野花草上,自然是天空对人间生命的虐杀。这一段既是对深秋夜空自然景色的描写,又用拟人手法巧妙地勾勒出夜空阴险丑恶的神情,象征了北洋军阀统治及一切恶势力的黑暗、残忍、狡诈和冷酷。

  第三段作者以简约而异常形象的笔触刻划了小粉红花的形象,善良、弱小而富有美丽的梦幻,她出身低微,不知道名字,而又十分柔弱。这是一个可爱而又可怜的形象,象征了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以及许许多多倍受恶势力摧残压迫的弱小者。对小粉红花的描写,不仅寄寓了作者对弱者深深的同情和鼓励,而且有力地衬托了枣树的刚强性格和韧性的战斗精神。

  第四、五自然段是对枣树的赞美,是全篇的核心。作者饱含深情,不惜笔墨塑造枣树这一战斗者的形象。他泡经沦桑:不仅经繁霜的虐杀,还有孩子们来打枣,甚至给他留下皮伤;他清醒冷静: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也知道落叶的梦,他知道有希望,也有困难,因而,他不靠虚妄的幻想支撑自己,而执着于现实的战斗;他顽强不屈:他认准敌人,绝不放过,“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及其帮凶月亮;他坚韧不拔:不管情况有什么变化,面对顽敌“他都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映着许多蛊惑的眼睛”,绝不轻易退下来。正是有这样的无畏而富韧性精神的战士,貌似强大的敌人天空“不安了,仿佛想离开人间,避开枣树”,“月亮也窘得发白”,继而“暗暗躲到东边去了”。作者把憎恨和鄙夷刺向那夜空,把强烈的激情和赞美给了枣树,这是对韧性战斗精神深情的礼赞。那一无所有,无私无畏,满身伤痕而又不屈不挠的战士形象,给处在黑暗重压下的人们以力量的象征,这也是作者鲁迅韧性战斗精神的写照。

  在对室外景物描写之后,一个转折过渡段,写夜游鸟和自己的笑声。夜游鸟指猫头鹰一类,从上下文的联系中可以理解为是枣树的助威者,是死寂的暗夜的破坏者。在重如磐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暗夜里,虽有枣树的默默地战斗,仍不免有孤独奋战的沉闷感,而夜游鸟“哇的一声”战叫如一道闪电,撕开了厚重的夜幕,如一声惊雷,震响在渺渺长空,陡然增添了战斗者的生气,与此紧密联系的是作者的“夜半的笑声”,如果说夜游鸟的叫声是反叛者的呐喊,那么,作者的笑声则是胜利者的宣言,在这回应在夜空中的笑声里,有对恶势力的嘲弄,也有对战斗者的赞叹。这人的笑声与鸟的叫声相应和,给以力量和希望。

  文章最后三段着重写小青虫,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调,称颂小青虫为追求光明而不惜牺牲的精神,虽然小青虫有些莽撞,有的被烧死,有的“在灯的纸罩上喘气”,但作者对它们的斗争热情充满了敬意,因为时代需要的是“不问成败而要战斗的人们”,所以作者对小青虫活着的表示敬意,死了的表示祭奠。作者对小青虫的描写也进一步衬托了枣树的成熟、执着和刚强。表现了作者寄希望于广大的如小青虫一样的青年,更快地成长起来,同枣树一样进行更有力的战斗。

  作者通过对秋夜所见所感的抒写,刻画了枣树敢于正视现实、敢于反抗恶势力的韧性战斗精神,表达了对恶势力的憎恶和蔑视、对弱小的被压迫者的同情,以及对追求光明的奋斗者的热诚赞颂。在艺术上,作者刻意将景物人格化,并借景物所赋予的特定象征意义,触及时事,借景抒怀,托物寓意,使其既符合自然景物的特征,又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作者还采用环境烘托、正反形象对比等多种手法,着力塑造枣树的形象,从而深化了主题,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性。

  鲁迅文章优美段落摘抄6

  著名作家王蒙老师,谈到他对读书的体会时说,在读书到中发现人生,发现人生的美的体会,别人体会出来了,而自己却还没有体会出来。最近,读完了一百五百页的鲁迅作品,包含《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朝花夕拾》几大块。

  我读《野草·淡淡的血痕中》有两段,大概是和自己的生命经历联系在一起起来,感到下面的句子很给我做人的力量。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他看透了造化的把戏;他将要起来使人类苏生,或者使人类灭尽,这些造物主的良民们。

  造物主,怯弱者,羞惭了,于是伏藏。天地在猛士的眼中于是变色

  特别是读到在天地在猛士的眼中于是变色,试想想,天地之中,有一些真正的猛士们,实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为世界做出了特异的贡献,而自己和他们比起来,内有羞惭。从鲁迅的教导里,知道做人还是要勇敢一些,不要那么地怯弱,向前勇敢地走出一小步,就会有生命的亮色,就会有我所希望的奇迹出现!

  《呐喊》有一篇《社戏》,这篇我读出和我共鸣的地方很多。

  这篇小说开始的时候,鲁迅先写了一段他第一回在朋友的见议下,去剧院看了一回北京戏的情景。

  有这样一个小细节:戏文已经开场了,在外面也早听到冬冬地响。我们挨进门,几个红的绿的在我的眼前一闪烁,便又看见戏台下满是许多头,再定神四面看,却见中间也还有几个空座,挤过去要坐时,又有人对我发议论,我因为耳朵已经喤的响着了,用了心,才听到他是说“有人,不行。”

  这一段,鲁迅把一个用心听人讲话这个看似简单而并不简单的事情,这么具体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这让我联想到,平常和朋友讲话,如果不用心听,是听不见的。或坐在音乐厅里欣赏音乐,如果走神了,歌唱家唱的什么歌曲,根本听不见的。这个用心包括读书,或给学生上一节课,或要一个人面对的所有事情,只有用心的时候,效果就会明显的不一样,可以说,会格外的神奇地好。

  《社戏》这篇,鲁迅写了他十一二岁时,和双喜阿发等,划着小船离开平桥村,到了五里远的赵庄,赵庄有一个小舞台,晚上演戏。

  鲁迅的心中,因为他有一种博大的爱心,能把自然山水之美,人的朴实善良之美,风土人情之美,很形象具体地写出来,写出人物的一言一行,就能把有对人性之美淋沥尽致地表达出来。

  文中写到: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以上鲁迅写月夜行船,用动作声音来表达,用嗅觉,视觉等,我每读这样的文字的时候,明白鲁迅是怎么用感官来表达他那所感受到的一切美的点点滴滴。

  以上特别是写快到赵庄的时候,听到了横笛的声音,鲁迅用了两个词宛转悠扬就把当时他听到横笛悦耳的声音表达出来了,他听到横笛的音乐声的时候,让他的心也能变得沉静起来。

  我也有过这样听音乐的感受。比如我听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还有关牧村、李谷一等歌唱家演唱的歌曲时,听着,感到我的心变得沉静起来——这也说明好的音乐作品,是滋润人的灵魂的,是能够净化人的灵魂的审美效果。

  《社戏》,鲁迅写母亲的句子,并不多,我感受到了鲁迅的母亲对儿子的鲁迅纯真之爱。

  鲁迅开始向母亲要求,要晚上去外村看戏,因为他们都是年小的孩子,母亲很不放心。文中写道:“母亲又说是若叫大人一同去,他们白天全有工作,要他熬夜,是不合情理……”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我读到这些孩子去赵庄看戏船行到快到平桥——这是夜半三更的时候,三更是子时,一点至两点的时候。鲁迅的母亲还没有睡觉,因为还很年少的鲁迅还没有回来,就一直站在桥角等鲁迅回来,我读写一段文字的时候,想到了天下母亲对女儿是怎么一种爱,是真正付出的一种爱。

  社戏写他们返回时,属于小孩子们干的事情。把船靠近岸停了船,摇船的人肚子饿了,摇不了船,想找些什么吃的,如摘汉豆烧的吃,冒出了这些想法。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这个阿发因处年还尚小,并不知道他家的,摘了让他的母亲知道会多少不高兴。这些他连想都不给时间想,就这么干了,一个简单的原因是他家的汉豆大。

  他们摘了六一公公家的汉豆,第二天见到了鲁迅问到。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豆可中吃呢?"

  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一般的农村人小孩子如果真偷摘了他家的什么,被主人拉住了,会又打又骂,和鲁迅小说六一公公这个待小孩子宽厚是两回事。

  社戏这篇出了人性之美,像阿发六一公公及鲁迅的母亲,让我感受到了人性中共有一些美德,待人宽厚的很多地方,就是今天能感动我心灵的。

  鲁迅是一位有真情的人,所以他写出这样一篇美文。特别是能把母亲待他的爱那细节能不忘记,写在他的作品中,也让我多回想一些母亲待我的爱的小事,把母爱留在我的心中,或写在我的文章中。

  故事新编理水,是鲁迅根据大禹治水的故事改编的小说。文中有一段话,也深深地教育了我。

  禹给皋陶说。“做皇帝要小心,安静。对天有良心,天才会仍旧给你好处。”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人做事的一个原则,皇帝做事都要小心,我一个小老百姓更应小心一些为好,为什么要小心,就是人不能忘本,忘乎所以,或悲观失望,或不清醒的盲目骄傲,对自己不能有任何自满情绪,而是应放在一个小学生的位置,只有这样才合适。我很喜欢这个安静,取掉杂念,才会在自己的工作方面或爱好的方面,有一点小进步。对天要有良心,这个天并不是抽象的天,或说对身边的好友,或对自己的小同学,要用爱的心待之,就是说做人的天地良心应永存在自己心中,或给自己找到一位好老师,以他们的好行为做为自己为师学习的榜样,对天地有良心,自己也能得到天地保佑。

  关于对希望的理解。故乡中写道: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读上面的文字,能感到鲁迅对希望的看法,希望最后也会化为无,还给无。

  但却不是说人在活着的时候,不要追求希望了,按鲁迅的意思就是不管能不能最终实现,这不是主要的,关键的是要让心中存有希望,然后总在做事,总在百折不回的努力,鲁迅看重的是这种生命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结局相同,而过程却是不相同的,生命的意义就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鲁迅散文诗《野草》有一篇过客,细读很有趣味。

  翁——对了。那么,我可以问你到那里去么?

  客——自然可以。——但是,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要走到一个地方去,这地方就在前面。我单记得走了许多路,现在来到这里了。我接着就要走向那边去,(西指,)前面!

  (女孩小心地捧出一个木杯来,递去。)

  客——(接杯,)多谢,姑娘。(将水两口喝尽,还杯,)多谢,姑娘。这真是少有的好意。我真不知道应该怎样感激!翁——不要这么感激。这于你是没有好处的。

  客——是的,这于我没有好处。可是我现在很恢复了些力气了。我就要前去。老丈,你大约是久住在这里的,你可知道前面是怎么一个所在么?

  翁——前面?前面,是坟〔3〕。

  客——(诧异地,)坟?

  孩——不,不,不的。那里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常常去玩,去看他们的。

  小孩子单纯,她出她对前面看到的真实的话:“那里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常常去玩,去看他们的。”

  而过客也同样已经看到了前方是坟,既然这样了,为什么老翁他住下来歇息,不要他走路,他还不顾一切地向前走路,这就是说这位过客看重的还是一种走路中所要传达的是一种行走的过程中之美。

  读这篇过客,让我从中悟出生命本身是过程中之美,或给学生能成功地上好一节课,或自己读了一本好书,或和好友在一起一次有趣味的交流等,总之,时间就在瞬间,瞬间成为永恒,看重过程,看看瞬间,坚信,我同样会为社会为自己创造出有意义的一切来。

  鲁迅的朝花夕拾有一篇《藤野先生》,多年以前读过,给过我人生努力的力量。

  文章结束有一段,给我以意味深长地思考。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回忆起我自己多少瞬间,也有过犹如鲁迅一样,想偷懒一下,不要做什么事情了,鲁迅在他的人生中一定很多他精神方面的人生导师,他看到了他老师的墙上相片相貌时,竟对他产生那样一种努力的力量。

  一张名人的相片,或一段名人名言,或大自然万物任取一——都能给我力量重新唤醒人生的信心。

  在校园三廊走廊上,我多次经过李书记的门口,无意中向办公室内一望,看到了李书记办公室的墙壁上,挂着一幅精气神十足有虎虎生命动感的大字:“天道酬勤”。我每看到了,就想它其中的意义。有一个周四下午第四节课,李书记组织校里的读书会,读书会上,听到了李书记谈他读书,都是新书一本接一本,深感到自己不始李书记读书快理解得精准,想李书记也一定是是用这几个字来激励自己,就联想到了自己身上那些懒惰的地方,这时候,那个懒字就想让它离我远去。

  当我有的时候,也害怕做事难,不知从什么地方开始,想起了老子道德经中教导的句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虽然自己的人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跎岁月,却还是愿意从零起步,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之路。

  老子道德中有一段名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它大致的意思是: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 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

  说明万事起于忽微,量变引起质变!这样去思考时,做成一件极微小事情也有它藏着的很大的意义,从很小地方开始起步吧

  老子还有一段名言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师法的是大地万物,而地师法是天,而天师法的是道,道师法的是自然,确实大自然万物是很美的,一花一竹都能成为人的审美对像,也是也人法师的老师。

  我从鲁迅菜野先生这篇,感到找到一位精神方面的老师,指导自己,特别是我不想做事的时候,想一想曾教过我的老师,给过我的教导,都会让我的人生产生一种正能量,让我做成一些我想做的事情。

  野草中,还有一篇好的故事,给我以创作好故事的想象力,打开我的思路。

  我在朦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我仿佛记得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我也学习鲁迅看见我好的故事,它有时间空间(地点),有物有象,有人有事,当我用心看的时候,宛诺就在我的面前。

  有一年春天的一天早晨,我到学校上班,走出小院子大门的时候,无意间向东方望去,东方天穹上,正有一轮犹如红玟瑰般罗裙色的太阳,正在冉冉升在天空一两丈竹杆子多高了,它那温暖的光,洒在我全身,感到全身温暖,让我想到了母亲小时候在冬天晚上为我烧的热土炕睡在上面的那种温暖我的感觉;像母亲那温暖的双手,冬天的时候,为我做好了一件棉衣,穿在了我的身上,冬天的寒冷离我全部远去了。

  那一年春天早晨的太阳那么温暖,那么明亮,我看到了太阳天天升起,天天落下去,一阴一阳地发生着变化,我感到了我的人生也会在悄悄地变化,看到了那么滚园光亮的春天的太阳,我当时感到人生中有一种永恒的希望永存,就像这春天的太阳一般。

  我会记得我的爷爷待我的恩情。有一年一个炎热的夏天的中午,在爷爷的小院子一块长白石头前,爷爷问我:“你什么时候到外边去?”“我明天一早。”爷爷把十元钱放在了我的手上,说:“这是我给我娃的一点路费线。”这一个瞬间,让我记住了我的爷爷待我的爱,虽然爷爷现在坟前的野草长很高了,坟前两棵松树长很高了,却一年四季长青,让我记住了我的爷爷,这是我的一个好的故事,它永远在展开中,没有结束,这样好的故事还很多很多,还有我在6264学校所体会到的数不清的好故事。

  受鲁迅好的故事的启发,我愿意找到我人生中更多好的故事,特别在我人生命运转折的关键的时候,那些帮助我拉过我一把的好朋友,我永远记得你们待我的恩情!

  有时候,以为世界上全是丑恶的故事,没有正义和非正义,没有事非,只有假丑恶,远离弃了真善美人类美好的品德,不能只看一个方面,一阴一阳为之道,事物都是两个方面的,当我读了鲁迅好的故事的时候,又想到了我人生体会到的好的故事,是成千成万,看见我人生的好故事,那一瞬间对我于我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情啊,我看到了美好世界一切,犹如到达了天堂般美的世界。

  我在读李白的诗中,曾读出过人生时间的变化。比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样的变化对每一个人都是如此公平,这叫让我反思时间对于人一个的宝贵性。

  李白身上有一种积极进取的上进心,他发出了让多少文人志士心跳动的句子。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在另外一首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特别读到最后两句的时候,我的心中的天眼突然一个明亮,细细地想,每一个人生都有些得意的时候,也有失意的时候,有路走的时候,有无路走的时候,有人生高潮的时候,也有人生低潮的时候,真时考验一个人的灵魂,人生的一正一反是人生中必然,看透后,也不过如此。

  李白除过对人生有过这样的体会,但李白本身那种努力精神是天下的诗人们比不上的。

  原来我不懂,以为李白是一个写诗的天才,后来看到了一个资料,李白写诗,曾模仿了他当时认为好的诗两千多首。

  李白的一首诗,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我在读鲁迅写的散文诗希望,感到李白的精神和鲁迅的精神有一曲同共之处,让我的心弦颤动了起来。

  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而忽而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

  我早先岂不知我的青春已经逝去了?但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坠——的蝴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

  虽然是悲凉漂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

  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

  我读鲁迅这篇希望,也希望自己找到人生身外的青春,如太阳月亮大地大海春天的百花,百鸟嘲凤优美的乐曲声,万古不弯的优美爱情乐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人在生理年龄上会苍老起来的,可是人在心理年龄上可以做到永远青春长在,永远有一颗青春的心态,这全在心意。

  鲁迅作品会给当今人一些反思的。

  比如我,对教学,对自己一些爱好的事情,比如说音乐文艺等,

  总认为自己还不懂,那怎么办呢?读鲁迅小说狂人日记,给了我方法论的思考。

  读鲁迅狂人日记读出了惊人的智慧句子。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这篇所谓狂人日记,实际上是一位能看透社会本质的人,鲁迅借狂人,一位精神病患者写的日记,照原文抄录了一遍,文中写的一切与鲁迅本人无任何联系,这是鲁迅创作小说的一种手法罢了。

  鲁迅的作品中,总爱写到月光,狂人日记第一节就是:

  天晚上,很好的月光,为什么很好的月光,这说明这位狂人,在明亮的月光中,人特别沉静,对当时社会的反思对自己的反思都越发地清楚起来,如用光一般明亮。

  第二节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

  我明白了。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

  特别最后两句,鲁迅对小孩子有不好的看法的地方。小孩子身上坏的地方是从哪里来的?狂人的话,真是一针见血,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

  这也说明了一个人成长是教育、环境和自己内因努力的结果。

  三节:晚上总是睡不着,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鲁迅对中国四千年历史的研究,得出了他自己的看法。

  对社会对历史如果不懂,那么就去研究吧,读中国的历史方面的书或看反映历史的电影,都能看出些意思来。

  古是今,今是古,历史是一面镜子,从中能看出一个人胜败是怎么一回事。

  对求知不懂的地方,也是需要研究,向他人学习,或读书,或从生活中体会,都能明白一些。

  比如一位爱好作曲的人,如果不懂作曲是怎么一回事,那么就去读作曲方法的书,或听成千上万首音乐作品,脑中的音乐语言就会多起来的,加上学得一定的作曲方法,那么要写出一首曲子自然不成问题的。

  教育也是一样,有它的原则要求,如果不懂得,就去研究教育,学习古今中外的教育法,学习儿童心理学,就去亲近自己的教育对象,用爱心亲近小学生的办法,走近小学生的世界,这样才能上好一节课,学生才会慢慢地接受老师,并听老师的给正面教育的一切

  我在读鲁迅的作品中,发现鲁迅的作品,和现实生活保持一定的温度,他是从人性这个根本上看待人,也反思自己。

  鲁迅的一件小事,是我在少年时代读过的一篇小说,当时把这篇作品一个字一个字背了来。

  我从乡下跑进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我从农村来到城市,不了解城市的时候,有也过鲁迅的看法,比如城市人与人之间很冷漠,住在一个楼房的人之间互不打招呼,永远陌生人一般。

  一件小事中的情节: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是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

  “您怎么啦?”

  “我摔坏了。”

  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

  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车夫和我对那个跌倒的年大的女同志完全是两种态度。一个是并没有多少文化的人,一个是当时的所谓知识份子。

  鲁迅看到了车夫对那个年大的女同志的关心,心灵受到了很大感动。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这里给我的启发,发现人性中的美是通过具体实在的事,从人关心人帮助的动作中获得的。这也说明了一个作者,要写出好作品,先感动了自己,然后才能感动读者。

  这篇通过鲁迅的反思,说明鲁迅关注的人性中美好的地方,难能为普通人写作,为一个车夫写作,写出了一件极小的事情,车夫把撞倒的一个人扶起,找一个小医院给包扎,这小中并不小,正如一滴水看到大海,一件平凡的小事中,看到车夫助人如自己那种平常的美良之心。

  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煞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2)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一九二〇年七月

  鲁迅在这篇文章结束的时候写下了上面的句子,联想到我在生活中同样有过这样人与人之间除过冷情一面而是给于一定照顾关心的人和事,却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鲁迅朝花夕拾有一篇阿长与《山海经》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⑴我那隐鼠⑵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这位阿长,平时对鲁迅的管教很负责,把一些旧的规矩,一点一滴的教给鲁迅。

  鲁迅喜欢看一本《山海经的画》的书,长妈妈帮助买到了,当面送在鲁迅的手上,可以想到这位长妈妈是怎么有一种有远见目光的人,对鲁迅的读书是极重视的人之一。

  另外还帮助鲁迅买了四本书。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⒄而舞”的刑天⒅。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⒆和《毛诗品物图考》⒇,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从长妈妈给鲁迅买的四本书,鲁迅把它当作心爱的宝书,坚信这些书,应是鲁迅读到的好书,滋润了鲁迅的精神,从鲁迅一生的作为中,能看出最早读过的书对他的影响。

  这篇结束的两小段: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我怎么很受一种特别的感动,也是我对这位长妈妈的敬意,她并不是一位文化程度很高的人,却能买好多本书给鲁迅,鲁迅因为对长妈妈心怀一种敬意,写下了这篇文章,多少年过去,让喜欢鲁迅作品的人读到这么一篇,想鲁迅长妈妈今何在,却把这样温暖的美的文字留到了世界上,让喜欢读书的人,特别读起来温暖。

  总之,以上读鲁迅的作品,让我在读书中,发现了鲁迅的人生是怎么一回事,发现了鲁迅精神是怎么形成的原因,也从读鲁迅的作品中,发现了我自己的人生,发现了所有人性共同相似之处,发现了人性中美的地方,用鲁迅的话结束我的读书体会,生活中有数不清的美好的小事,在于用发现美的双眼把它发现出来,把它看得清清楚楚,因为它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鲁迅文章优美段落摘抄7

  民国十八年,上海十六铺"新化园"推出了一出名为《女吊》的地方戏。一时之间,报纸媒体,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女吊》戏文的宣传。

  《女吊》来源于浙江一带,是有名的地方戏。《女吊》和别的戏曲不一样,除了要求戏子身穿红衣,站在几米高的桌子上翻转扭身,更主要的是在表演的时候,整个戏院一片漆黑。

  在众多的戏曲中,《女吊》无疑以恐怖刺激,花样别致吸引了观众的眼球。短短几天时间,戏票便出售一空,甚至连一些名人政要也闻讯而来。

  开戏的那天,戏院里早早的便坐满了人。随着凄婉的伴奏响起,《女吊》戏缓缓开场。

  表演《女吊》的戏子是"新化园"的名角--段红娘。戏院在报纸宣传上说。为了演好《女吊》,段红娘不但苦练功夫,更是拜神求佛。因为,关于《女吊》早有传言,演出的时候,稍有不慎便会引鬼上身。

  漆黑的戏院里,只有舞台周缘亮着两盏微弱的光灯,段红娘身穿红衣戏服,踩在三米高的桌子上翻转舞动。她娇小的身躯一步一步向上攀伸,两只手紧紧揪着吊在戏院天顶上的红绸带。

  所有观众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段红娘把两条红绸带套在自己脖子上。只见段红娘的身体直直垂了下来,像是一具吊死的尸体。

  戏院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如此精彩的演出,让他们大饱眼福。

  直到舞台上的戏院老板秦舒大声哭喊着让伙计们上台取下段红娘脖子上的红绸带,底下的掌声才停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惊叫与震撼。

  段红娘真的吊死在了上面。

  全场顿时一片哗然。

  鲁迅文章优美段落摘抄8

  探长苏澈翻看了一下段红娘的舌头,然后在她的脖颈部比划了一下。段红娘双眼凸出,舌根断裂,后颈有明显的交叉印记,显然是被红绸带吊体而死。

  对于现场的调查,很快有了结果。现场观众证明,段红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自己把红绸带套到脖子上吊死的。

  问题就出在这里,既然段红娘知道自己是在演戏,她又怎么会真正把自己吊死?

  第一个发现段红娘吊死的人便是戏院的老板秦舒,因为这出《女吊》戏。本身就有很多忌讳。所以对于段红娘的演出,他是忧心忡忡。当段红娘把红绸带套到脖子上,演出成功完成后,他发现段红娘神情有些不对,再一看,段红娘的舌头竟然翻到了外面。他便慌忙喊人救人。

  最后,秦舒说的一句话引起了苏澈的注意。

  早知道《女吊》是鬼戏,没想到真的招了鬼,段红娘,你可死得冤啊!

  事情的确很奇怪,如果段红娘不是自杀,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她自己把自己吊死了呢?难道真的有鬼驱使着段红娘把自己吊死了?

  不。世界上怎么会有鬼魂?简直是无稽之谈。苏澈断然否定了这种推断。

  段红娘的死,很快传遍大街小巷,各种传言,风生水起。

  通过调查苏澈了解到,段红娘以前是唱越剧的。自从越剧开始在上海流行,各地女班蜂拥而来,本来只有二十多家的越剧班一下增加到了三十几家。对手的增加,自然预示着生意冷淡,生活窘迫。所以,为了拉拢生意,段红娘才和秦舒商景,要唱《女吊》。

  《女吊》戏,是段红娘跟随一名姓李的老太太学的。当时和段红娘一起去学《女吊》的还有戏院里另外一名叫春梅的戏子。

  苏澈的怀疑对象第一个便对准了春梅,可惜通过审问,春梅根本就没有作案时间。最主要的一点是,段红娘是自己把自己套进红绸带里的。

  最后,苏澈决定去拜访那位教给段红娘《女吊》戏的李老太,也许能找到一丝线索。

  天黑的时候,苏澈找到了李老太太的住址。

  对于苏澈的到来,李老太太似乎早有准备。她告诉苏澈段红娘只是跟自己学戏,其他的一概不知。苏澈还想问什么,李老太太却下了逐客令。

  离开李老太太家里,苏澈不觉又来到了"新化园"。因为段红娘的事情,这里被警署暂时休停。

  徘徊片刻后,苏澈刚想离开,却看见一个身穿红色戏服的女人走进了戏园里。

  苏澈不觉有些奇怪,于是便跟了过去。

  女人转身的时候。借着月光苏澈清晰地看见,前面的女人竟然是段红娘。

  他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等回过神的时候,女人已经不见了。

  鲁迅文章优美段落摘抄9

  回到警署,苏澈依然惊魂未定。他可以确定,在"新化园"看到的女人就是段红娘。可是,段红娘已经死了,尸体都是自己亲手检验确认的。

  会不会是段红娘的孪生姐妹?这个想法很快也被否定了,因为段红娘的户籍资料上显示,她是独生女,根本没有其他姐妹。

  整个事情陷入了重重迷雾中,苏澈甚至开始怀疑,段红娘的死是否和鬼魂有关?

  就在苏澈一筹莫展的时候,警署里的电话响了。

  在十六铺后面的老城巷里,有人报警,发现一具老太太的尸体。

  老城巷,老太太的尸体?苏澈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他放下电话,急匆匆地赶了过去。

  果然,和苏澈想的一样,发现的尸体正是李老太。令苏澈感到意外的是,李老太太的死和段红娘的死几乎一模一样,都是吊死在两条红绸带上面的。

  根据检验,李老太太的死亡时间就是在苏澈离开后大约半个小时,她的后颈部有明显的绳索淤痕,可以断定是被人勒死后吊在红绸带上所致。

  更让苏澈倒吸冷气的是,有目击者称,事发前,看见一个身穿红色戏服的女人慌慌张张从李老太太住处离开。

  苏澈想起了那个在"新化园"看见的酷似段红娘的女人,她穿着红色的衣服,时间也吻合。或许,那根本就是段红娘的鬼魂,她从戏院舞台上飘下来,然后尾随着自己,来到现场杀死了李老太太。

  可是,她的动机又是什么呢?

  李老太太的房间里也没有什么可疑线索,收拾好现场,苏澈便带着人离开了。

  走到警署门口的时候,苏澈看见"新化园"老板秦舒正好从警署走出来。

  秦舒是来请求开放"新化园"的,两天的休停让他快苦到了家。可是,警署署长说,除非《女吊》的案子破了,要不然,恐怕这"新化园"是开不了门了。

  谈话期间,秦舒还提到了另外一件事情。"新化园"因为休停。所有工作员工都回家了,只有一个看门的老胡。昨天夜里,老胡听见戏园舞台上有动静。他以为进了贼,便拿了根棍子寻了进去。

  结果,老胡看见一个红衣女人站在舞台上摆弄着身段,虽然门口离舞台有段距离,但是老胡还是清楚地看见,那个红衣女人就是死了的段红娘。

  听到这个消息,苏澈心里有所触动。看来,昨天晚上看见段红娘鬼魂的人不止他一个。

  最后,他决定晚上夜探"新化园"。

  鲁迅文章优美段落摘抄10

  天黑后,苏澈悄悄潜进了"新化园"。

  按照老人们说的说法,亡灵如果含冤而死,那么便会一直徘徊在死去的地方。如果昨天那个女人真的是段红娘的鬼魂,那么她今天晚上一定还会出现。今天,苏澈无论如何也要搞清楚,昨天遇到的女人到底是不是段红娘的鬼魂?

  夜色下的"新化园",一片寂然。空荡荡的舞台上,只有些许月光投射在上面。

  苏澈虽然不信鬼神,但是最近接二连三的诡异事件,让他有些动容。

  段红娘的尸体因为案子没破,所以一直放在舞台旁边的道具房里。此时,苏澈的目光一直盯着道具房的门帘。

  果然,蹲守了一个多小时后,一个人影从外面走了进来。借着微弱的月光,苏澈看见那个人竟然是春梅。

  就在苏澈纳闷的时候,道具房里悄然走出一个女人。她俨然就是死了的段红娘。

  春梅看见段红娘,登时吓得跪到了地上,不住地磕头。

  段红娘冷冷地看着她,然后问她,为什么要害死我?

  春梅摇着头,哭着说,没有,不是我害你的。我真的没有。

  看到这里,苏澈站了起来,走到了舞台上。

  舞台上的段红娘对于苏澈的到来显得很是慌乱,而苏澈此时也发现眼前的女人根本不是段红娘,她只不过是和段红娘长得有些相像。

  经过审讯,苏澈知道女人名叫何三姑,她本是附近何村的一名普通村民。两天前,一个老太太找到她,给了她一大笔钱,请她帮忙晚上约春梅来"新化园",然后问她是不是害死了段红娘。

  经过春梅证实,她的确收到了一封信。让苏澈惊奇的是,那封信竟然是李老太写的。

  事实证明,让何三姑帮忙的老太太正是李老太。

  就在苏澈无法理解李老太的用意何在的时候,春梅道出了隐情。李老太一定以为是春梅杀害了段红娘,所以才会让何三姑假扮段红娘吓唬她。因为在跟李老太学戏的时候,段红娘深受李老太的喜欢,甚至想收她为义女。

  可是,当苏澈问起何三姑昨天晚上有没有来"新化园"的时候,何三姑却矢口否认。

  苏澈愣住了,如果何三姑昨天没有来,那么老胡晚上遇到的那个女人是谁?难道真的是段红娘的鬼魂?想到这里,苏澈身上一阵寒噤。

  鲁迅文章优美段落摘抄11

  在秦舒的一再请求下,警署署长同意取消"新化园"的休停令。

  "新化园"的戏文宣传开始出现在街头。当然,他们主打的戏种依然是《女吊》。

  因为段红娘的事情,再加上《女吊》戏的诡异与神秘,很快,戏票便被抢售一空,甚至连一些外地戏迷也闻讯而来。

  对此,苏澈颇有不满,但是秦舒说观众喜欢,没有办法。再说,戏院还得生存,虽然段红娘死了,但是还有春梅。虽然,春梅学的还不太好,但至少可以顶事。

  秦舒说的不错,《女吊》的演出很成功,春梅没有出事。于是,在散场的时候,秦舒告诉观众,《女吊》会在"新化园"长期人驻。

  走到后台,春梅正在卸妆。

  秦舒把一把大洋放到春梅面前说,这是你的酬劳。

  春梅伸手去拿,秦舒却抓住了她的手,问她,想要更多的吗?

  春梅点了点头。

  秦舒抓住春梅的手,他的眼里闪出了异样的目光。

  这天晚上,秦舒异常高兴。特意喝了点酒,他望着前面亮着灯火的春梅房间,一股热浪升腾上来。

  砰,砰,秦舒用力敲了敲门。

  门动了动,自己开了。

  秦舒愣了愣,走了进去。

  春梅坐在床上,背对着他。

  秦舒一把抱住了她,嘴里轻轻地说,段红娘死了,李老太死了。只有你一个人会演《女吊》,跟着我,我保准把你捧红。

  春梅还没有动,秦舒有些奇怪,他把春梅的身体转过来一看,登时吓呆了。

  眼前的人哪里是春梅,赫然就是死了的段红娘。

  秦舒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抬眼望去他看见床帘旁边直直地立着一个人,她脸色惨白,竟然是春梅。春梅头发披散着,衣服上血迹斑斑,似乎已经死去。

  段红娘站了起来,开始大声狂笑,边笑边说,你利用我的生命来满足你的私欲,你牺牲我,想捧红春梅,想让自己的戏园扬名,我要你们都死......

  秦舒跪到了地上,疯了一样磕着头,嘴里不停地求饶,红娘,我错了。我错了。你放过我吧!是我换了你表演用的红绸带,我求你了。

  这个时候门被推开了,苏澈走了进来。他看着秦舒惊慌失措的样子,冷笑了一声,秦老板,你终于承认了。

  (六)

  段红娘的死一直让苏澈找不到突破口。惟一的解释是段红娘表演《女吊》的时候,一定会有什么保护措施。

  如果段红娘不是自杀。那么她死亡的关键便是那两条吊住她的红绸带。

  证物显示那两根红绸带是标准的丝绸,如果把人吊在上面,根本不可能完成演出。于是。苏澈把怀疑的目光对上了秦舒。

  苏澈也不相信,秦舒会杀害自己戏院的名角。但是,"新化园"的再次开放,春梅的上台让苏澈隐隐明白了一个问题。旧人离开,新人上位。所以,苏澈对春梅的怀疑依然没有消除,因为段红娘死后,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春梅。可是,无论从哪方面调查,都没有找到春梅作案的直接证据。并且很多证据显示,春梅跟段红娘的死一点都没关系。

  偶然一次调查,苏澈发现秦舒以前竟然是唱女声的,尤其是表演反串,那身段神情简直出神入化。于是,一个推断出现在苏澈的脑子里。为了能让自己的戏院火起来,不惜杀死自己的名角,然后让《女吊》以神秘诡异扬名。接下来,再推出春梅。那么必将大赚一把。想到这里,一切自然顺理成章。

  为了让秦舒认罪,苏澈想出了利用何三姑假扮段红娘的方法。当然,这一切少不了春梅的配合。果然,做贼心虚的秦舒交代了一切。

  他和段红娘本来商量好利用假死,让《女吊》戏在自己戏院里火起来。为此,他特意给段红娘设计了两条容易断裂的红绸带。

  在段红娘临上场的时候,他忽然想如果段红娘真死了,那么《女吊》的戏才是最大的轰动。再者是因为段红娘成名已久,性格不免有些傲慢。于是,他悄悄地把那两条特制的红绸带换掉了。

  当天晚上,他假扮成女人的样子动手杀死了李老太,当时目击者看到的红衣女人其实就是秦舒。他之所以要杀死李老太,原因有两个。第一,他担心段红娘把他们的计划告诉过李老太,所以他希望段红娘的所有线索都断掉;第二,他害怕李老太把《女吊》戏再教给别的戏子。

  为了让整个案子看起来迷雾重重,他便在戏院里穿上段红娘的衣服装神弄鬼,老胡看到的女人其实就是秦舒故意假扮的。秦舒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可是当做贼心虚的他看见和段红娘九成像的何三姑,再加上假死的春梅,他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

  案子水落石出,如果不是李老太让何三姑从中插上一脚,也许苏澈早就抓住了秦舒的狐狸尾巴。当然,他也要感谢李老太,如果不是她,自己怎么可能利用何三姑,让秦舒交代一切呢?

【鲁迅文章优美段落摘抄】相关文章:

鲁迅文章优美段落摘抄加赏析03-31

鲁迅文章优美段落10-30

文章优美段落摘抄10-18

鲁迅文章经典段落摘抄集锦07-20

优美文章段落摘抄10-19

优美文章的段落摘抄09-20

优美文章段落的摘抄09-20

优秀文章的优美段落摘抄09-14

文章优美的段落摘抄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