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2024-08-07 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歌饮湖上初晴后雨是著名的诗人苏轼的作品,苏轼也被人们称为“东坡居士”。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诗歌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翻译以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

  1、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2、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3、奇:奇妙。

  4、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知识扩展:苏东坡一生到过几个西湖?

  ■熙宁四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迫离开京城,赴杭州担任通判。任上,苏东坡写下描写西湖景色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元四年,苏轼以龙图阁学士出任杭州知州,发现日夜思念的西湖,已是荒草丛生、湖水干涸、到处淤泥,水光潋滟早已无处寻找,山色空蒙也非复往昔。面对衰败景象,苏东坡没了闲情逸致,下决心疏浚西湖

  ■元六年,苏轼被外放,担任颍州知州。颍州城西北也有一西湖,长十里,广二里,景象极佳,苏东坡常宴赏于此,留下许多题咏。他曾将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相媲美,感叹“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看到这首脍炙人口的咏西湖诗,人们可能自然而然地会联想起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确,在杭州的人文景观与民间传说中,有大量与苏东坡有关的遗迹:六桥烟柳的苏堤、鲜美的东坡肉……但最为著名的,大概还是西湖。正是苏东坡在杭州为官时,组织人力兴修水利、疏浚西湖,才给后人留下了这一处美景。如果没有苏东坡,很难想象今天杭州的西湖会是什么样的景象。

  苏东坡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在各地为官。但有趣的是,他的足迹所到之处,往往都会有个“西湖”。对于这种巧合,古人曾有诗言: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汝颍及罗浮。东坡原是西湖长,不到罗浮那得休。诗中道出了苏东坡为官所到的三处西湖:杭州(钱塘)、颍州(汝颍)、惠州(罗浮)。其实,苏东坡一生所到过的西湖,还不止这几处,而且这些地方都与苏东坡的命运息息相关。

  • 相关推荐

【诗歌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相关文章: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09-21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09-14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04-24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讲解02-20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意思09-15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意苏轼07-26

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意苏轼11-15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译文苏轼11-19

【通用】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04-24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诗词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