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古时代所谓的巫、筮,包括了医药、卜筮、看相、算命,乃至包括了天文地理等等。换句话说。相当于现在的科学家。可是我们中国古代很看不起工商业,当然更看不起巫筮了。在过去巫跟医是并称的,孔子在《论语》中也说:“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巫医是个小道,是最起码的谋生技能。一个人没有恒心、没有决心、没有坚定的意志,连学巫医都做不好。这是孔子的名言。
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巫医的地位已经提高了很多,但是在社会上的行业中,还是比较低。但在我们过去的历史上,却非常注重卜筮,因为人没有办法先知,尤其对国家大事。春秋战国时代,特别是春秋时,决定一件国家大事,或者是决定一次严重的战争,都要经过卜筮。国君斋戒沐浴,一个人在宫殿里边三天或者五天七天,什么人都不见,当然后妃也包括在内,静静地祈祷,然后请太史公——管天文的来决策卜筮。换句话说,不可知的一面则以卜筮知之,这在古代是很重要的。所以你们研究《春秋》,到处可以看到卜筮卜卦的记录。有些很灵,有些也不一定灵。这个中间也有很多的道理。不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上古时候大家对卜筮的重视。
卜与占的方法不同,在上古时候是用卜——骨卜,骨卜的史料现在还有形迹可寻,考古学家可以找出来。骨卜进步到了周代,就是孔子这个时代,便有筮了。卜比较早用,那个时候恐怕还是没有统一的方法,但是政界已经用筮了,所以卜筮并称。我们这本书上有宋代的大儒朱熹先生留下来的筮法。前面已经讲过,这种筮是用一种蓍草,就像我们台湾的台风草一样,曾有一位日本人送我一束。这种草生长在甘肃一带,我们这《易经》文化,是属于西北高原黄河上流所谓的大夏文化,我们称华夏文化,就是筮草的产地。南方地势低,是卑湿之地,没有这个东西。用筮草来筮,属于数。筮的里面也有象。我们讲到《易经》有象与数,一种是看象,一种是看数。筮的时候要有一个神台子,可是丝毫没有偶像的成分,很恭敬的,也不是迷信,一定要很诚恳。烧香还是后来才有,我们烧香是印度来的,点蜡烛是我们中国的。西方的天主教也是点蜡烛的,我们小时常说“天主马利亚,只点蜡烛不带香”。天主教的点蜡烛还是从东方传过去的。
春秋战国时候就有用龟卜的。那时要知国家大事,要用千年老龟的龟壳去卜。
杀这种龟很麻烦,叫脱壳乌龟,也很残忍。先把龟用东西压起来,压得紧紧的,然后用火烧它的尾巴,当它忍受不了时,一下子窜出来,只有龟壳留下来。当然它是愤怒到极点、痛苦到极点,那种肉是不能吃的,因为它已经有毒了。我们讲生物的道理,当一个人或生物痛苦到了极点,他的生理会有某种变化。像人发了很大的脾气,马上抽血检查,血液会有毒的,而且血液也变蓝了,不是红的。所以佛家讲戒杀,不准吃肉,也是因为肉中有毒的关系。任何一种有生命的动物,当你要杀死它的时候,它都会有一种抗拒、仇恨的心理,血液里就会产生毒素,很可怕!人也一样。所以这种乌龟的肉,就不能吃了。
龟壳留下来用铜钱在里边摇,有字的一面叫陽面,没有字的一面叫陰面,六次下来构成一卦。如果三个铜钱下去出现两个陰面,一个陽面,就打一点,表示陽爻;如果两个陽面,一个陰面,就打两点,表示陰爻;如果是三个陽面,就画一圆圈,这叫重爻,也叫动爻。动就要变,陽极就会变陰。如果三个都是陰面,就打一×。×就表示交 ,表示陰极要变陽。如果六次都变陽或变陰,那叫六爻大变,那就很难办了。如果六次下来只有一爻变,假设我们投了六次都得陽爻,便是乾卦,如果第三爻是三个陽,陽极陰生,那么这第三爻便非变不可了!这样一来便成了天泽履卦。这个卦由乾卦变为履,古文叫它乾之履卦,这就叫变卦。我们平常说人不守诺言叫变卦,就是从这里来的。如果要判断一件事情的时候,便要与它的本卦参酌研究。
一般跑江湖所用的方法,例如在中华路新公园里我们所看到的,就叫六爻卦,也叫文王课,这是根据《周易》来卜的,实际上就是汉代的火珠林法。有一次钱宾四先生卜国运,就是用火珠林法。很多人问我,钱先生用火珠林法,究竟火珠林是什么?把大家考倒了。我说钱先生故作惊人之举!一般人以为火珠林失传了,事实上火珠林就是现在的六爻卦。汉代有本火珠林卜卦的书,以后失传了,现在书让里卖的卜筮正宗,就是从火珠林里头变出来的。这本书就叫《六爻卦》,也叫《金钱卜》,就是现在市面上所流行的,不过已经有了很多改进与发展。
讲到卜卦,中国历代都有很多方法,前面我们讲到过梅花易数,方法很简单,是不必卜卦的。一个人一进门,从他站的方位、看当时的时间、看穿的是什么衣服,一个卦的卦象就构成了。有时候也很灵。如听到鸟叫等等,这在中国古代叫做兆,万事都有个兆头。你说不相信吗?有时候也满怪的。譬如过年,家里供菩萨、供祖宗,烧个香,香烧完了,香烟或香灰会构成某些奇怪的图案。这些图案都代表着某种意义,有时候也非常灵,或者像香灰不倒……都是很常见、很普通的。
- 相关推荐
【易经讲解:中国历史上的巫筮】相关文章:
易经讲解:蓍筮的程序03-15
易经讲解:《易经》的数08-01
易经讲解:退藏于密08-27
易经讲解:全始全终11-06
易经讲解地心的奥秘06-19
易经讲解:五的哲学08-29
易经讲解:君子之道07-19
易经讲解:古代的祭祀08-31
易经讲解:圣人之意06-25
易经讲解:学问与治事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