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一剪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下面就是小编整理李清照《一剪梅》教学方案,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
教学目标:
1把握李清照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
2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3体会李清照词中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解读文句,分析意境,把握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词中意境的把握品味
教学方法:联想法 比较法
教学准备:CAI课件、多媒体设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教程:
一、导入新课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因为有诗仙、诗圣、诗鬼、诗豪等一大批杰出诗人的存在,诗歌到了唐朝已发展到了颠峰阶段,于是,宋代文人另辟蹊径,发展并完善了词这一文学样式,使它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提到宋词,人们就会想到一名杰出的女性,她的出现,给森然的中国历史带来了几多水气,几多温馨,它就是被认为是婉约派词的正宗,提出“词别是一家”主张的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今天我们来学习她的一首词:《一剪梅》。(多媒体显示课题作者)
二、复习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我们在第一单元学习了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那么什么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找学生回答,然后明确)以意逆志: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知人论世: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怎样运用“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来鉴赏诗歌?首先,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的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其次,弄清作品创作的具体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另外,还要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今天我们就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李清照一首词《一剪梅》。
三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以南渡为界,前期词写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和极尽相思之苦的思妇情结;南渡之后国破家亡夫死,其词风大变,转为凄苦悲怆、哀婉动人。
四、 背景介绍
婚后不久,赵明诚即远行,李清照便写下了这首《一剪梅》寄给丈夫。
五、 赏析词作
1、诗歌鉴赏思路:找意象——品语言——析表达——评感情
2、学生诵读,品味音韵美
《一剪梅》是双调,每段有四个乐句,每句四拍,形式上与七律相近,节奏整齐。
所不同的是,它的双数句被分解成两小句,每小句四字。这两小句有时意思直贯而下,如“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有时意思或相仿或并列,如“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甚至可用叠韵,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读前一种四字句,两句间停顿要短一些;读后一种四字句,两句间停顿稍长,以造成悬念,突出下句内容的重要性。
从整首词来看,单数句应读得缓慢、悠长,双数句可以读得轻快短促,这就有了对比。
3、播放示范朗读
4.、朗读诗歌,初步体会诗歌中的情感。
(1)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什么?
明确:愁。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愁绪?
明确:①意象:红藕香残、兰舟、锦书、雁 、圆月、西楼、落花、流水
②直抒胸臆的句子: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5、赏析意境美
(1)红藕香残玉簟秋
《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绝伦,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红藕香残:
? 以点代面。荷花既已凋谢,其他草木之花就更难见到。点明了时节,
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
? 季节的变迁,还会使女词人产生丈夫离家日久的感觉使她觉得孤单
寂寞。
? 秋天来了荷花凋谢,其实也含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 玉簟秋:
暑退秋来,竹席也凉了, 不止是说天气变凉,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跟她独守空房关系倒更为密切,衬托出词人冷清与孤寂。
红藕香残玉簟秋:
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视觉、嗅觉)来表现秋的到来,那么“玉簟秋”就是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触觉)来表达秋的到来。这样一句话,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
(2)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了吗?
轻:轻手轻脚。怕惊动别人、小心翼翼。
独: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借泛舟以消愁,非闲情逸致的游玩。——背面敷粉的写法,其正面意思是,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该多好啊!过去和夫君双双泛舟,充满诗情画意,今天独自击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
(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一个倒装句,其意味是什么? 顺序: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思及谁寄锦书来 谁——赵明诚
谁寄——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无边的月色正如无尽的相思。
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不管白日月夜,无论舟上楼中,萦绕于词人心头。
(4)花自飘零水自流
? 写眼前之景,花落水流,与“红藕香残”、“独上兰舟”相拍合
? 花飘水流,是物的自在之态,女词人见此景象,极为伤怀,但花和水却
不理会她的情怀,依旧不停地飘落,不停地流逝。
象征人生、年华、爱情、离别——
? 无可奈何花落去
? 水流无限似侬愁
(5)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领略词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所表露的旖旎、纯洁、心心相印的爱情。
? 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 写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及到对方,深知这种
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的,足见两心相印。
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深化:诉说此情已由思而化为愁。
(6)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情”要用“计”消除,可知其重。又“无计可消除”,可知其深。 ? 化用范仲淹在《御街行》中的句子:“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 李清照将这句化得出奇了: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把愁说成是一种能够
运动的有形之物,更为出奇的是它的运动方式。
? 愁锁眉间,是感情的外露;愁思在心,才是感情的根源。先下眉而后上
心,似乎不合常理,但正表现了作者极力排解愁思,要舒展愁眉却令心头更觉愁苦的情态。
? 一“上”一“下”,加上“才??却??”的句式,令人感到愁思
转移之快与难于排解的无奈。字眼平常之极,却给读者留下无止境的遐想。
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相思之情无法排遣。
“才——却——”有连接关系,表现“愁”运动之速,而愁从可见的眉间藏到心头,更使人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诗人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幻起伏,真实形象,给人以遐想。
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6、总结
红藕香残玉簟秋, → 勾勒环境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叙写情事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神驰遐思
花自飘零水自流, → 借景抒情
此情无计可消除,直抒胸臆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的寂寞相思之情。
六、拓展阅读
《声声慢》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
阅读《一剪梅》和《声声慢》两词,两篇中都写“愁”绪,乍一看是相同的,而细细品味,我们便可发现这“愁”的内涵是不同的,正所谓“一般愁字别样情”。细品两词,体会两者之愁有何区别?
1、 在这两首词中,作者都用了直抒胸臆和融情于景两种抒情方式,我们先来看看浸染词人愁情的景(意象)?
花:
《一剪梅》:“红藕香残”、“花自飘零水自流”
“红藕香残”从色彩上、气味上写出了荷花的清丽,即使飘零水上,仍是一幅轻盈雅致的图画。
《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菊花本是秋令之花,令人伤感,虽然满院盛开,可由于自己憔悴瘦损,也没有心情去摘花赏花。花向来喻女子,此处指词人如今孤独寂寞,没有人欣赏、没有人守护,正是李清照不幸遭遇的现实写照。
(相同的意象不同的意境)
雁:
《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没有,说“谁寄”,即是无人寄也。――相思之情。
《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
“雁”未必相识,却说是“旧时相识”,这里寄寓着作者两层感情:雁足传书为古诗词中常用之典,此指夫亡之痛;秋雁北来,写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
2、 找出两词中直抒胸臆的词句,说说它们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明确:《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情:离愁别绪,难舍难分,爱之愈深,思之愈切,这是一种甜蜜的相思之愁。
(两处闲愁:可见两心如一,心心相印)
《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家国之思、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小结:
《一剪梅》和《声声慢》虽然都是李清照写愁的名篇,然而我们从对比中可以发现,两者“愁”的内涵是不同的。
这是一首相当富有诗情画意的词作。词人越是把她的别情抒写得淋漓尽致,就越能显出她的夫妻恩爱的甜蜜,也越能表现出她对生活的热爱。此外,这首词在意境的刻画,真挚、深沉情感的表述,以及语言运用的艺术上,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词作笔调清新,风格细腻,词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李清照不愧为婉约词之正宗!
布置作业:
搜集李清照的有关作品,进一步体会“易安体”的艺术风格。
- 相关推荐
【高中古词《一剪梅》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古词《一剪梅》李清照教学设计04-17
《一剪梅》教学设计04-19
《一剪梅》经典教学设计04-18
《一剪梅》教学设计案例04-17
李清照《一剪梅》详细教学设计04-24
《一剪梅》教学设计案例分享04-19
《一剪梅》教学设计(精选7篇)08-28
李清照《一剪梅》教学设计及反思04-17
李清照《一剪梅》优秀教学设计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