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简介

2023-05-28 徐志摩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徐志摩简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徐志摩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1]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家世背景

  明正德年间,徐松亭在硖石经商,家居于硖石,为硖石徐氏分支之始祖。徐志摩即其族人。

  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清末民初的实业家,徐氏世代经商,早年继承祖业,独资经营徐裕丰酱园。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合股创办硖石第一家钱庄——裕通钱庄,后又开设人和绸布号。成为远近闻名的硖石首富。

  清光绪[xù]二十三年(1897 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按族谱排列取名徐章垿,志摩是在1918年去美国留学时他父亲徐申如给另取的名字。说是小时候,有一个名叫志恢的和尚,替他摩过头,并预言“此人将来必成大器”,其父望子成龙心切,即替他更此名。

  徐志摩是徐家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公子哥的生活。沈钧[jūn]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琼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文学历程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

  1923年春,徐志摩在北京办起了俱乐部,编戏演戏,逢年过节举行年会、灯会,也有吟诗作画,徐志摩出于对印度诗人泰戈尔一本诗集《新月》的兴趣,提名借用“新月”二字为社名,新月社便因此而得名。同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诗评》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

  1925 年以前,徐志摩自己除了作诗以外,还联络新月社成员从事戏剧活动。10月,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同年任北京大学教授,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

  1926年4月1日,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这时,闻一多已由美国回国并参加了《诗镌》的编撰工作。除第三、四两期由闻一多和第五期由饶孟侃负责编辑外,其全各期均由徐志摩主编。发表的《诗刊弁言》和《诗刊放假》也是徐志摩执笔。《诗镌》的撰稿人努力于中国新格律诗的创作和关于诗艺的探讨,所以《晨报诗刊》的创办,标志着诗歌流派——新月诗派的形成。同年与陆小曼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7] 教授。创办《新月》杂志。

  1927年春,新月社一些成员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及其它种种原因,纷纷聚集到上海。此时,徐志摩也与陆小曼结婚并移居上海。徐志摩四处访友,奔走联络,与闻一多、胡适、邵洵美、梁实秋、余上沆、张禹九等在上海环龙路环龙别墅办了新月书店,由胡适任董事长,余上沆任经理,后由张禹九接任。同年,徐志摩也出国游历英、美、日、印等国。

  1928年3月,徐志摩一边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等校担任教授工作,一边又创办了《新月》月刊。同年11月6日,作《再别康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新月》一共出刊四卷四十三期。

  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

  1931年1月20日,徐志摩与陈梦家、邵询美、方玮德等又办了一个《诗刊》季刊,徐志摩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出了四期。

  罹难

  1931年11月19日早8:00时,徐志摩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

  他要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者举办中国建筑艺术的演讲会。当飞机抵达济南南部党家庄一带时,忽然大雾弥漫,难辨航向。机师为寻觅准确航线,只得降低飞行高度,不料飞机撞上开山(现济南市长清区崮云湖街道办事处境内),当即坠入山谷,机身起火,机上人员(两位机师与徐志摩)全部遇难。关于他遇难的原因,除直接原因林徽因外,还与陆小曼迟迟不肯答应北上,以及大雾影响、主机师王贯一前晚准备女儿婚事忙到很晚,飞行时精神太差有关。蔡元培为其写挽联: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2]

  徐志摩逝世后,新月派为梁实秋、胡适等人所左右,到了1933年6月1日,《新月》出至四卷七期而停刊。在《新月》出版期间不仅刊出新月派成员的著作,其中也有郁达夫、巴金、丁玲、胡也频等思想倾向进步的作家作品。不过,这已是新月派活动的后期,后期新月派,其成员虽各有差异,就其整个政治倾向而言,却是日趋反动。但是新月派从事诗歌创作,研讨新诗的这条“连索”似乎还没中断。

  综上所述,从新月社的成立及至新月派的形成和它的主要活动(尤其是文学方面的活动),徐志摩在其中都起着主角的作用,他确实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他对新诗发展曾经起过一定的推动和影响作用。但是,他们过分地追求形式和格律,又走向歧路,尤其是徐志摩到后期思想和创作都发生危机。

  徐志摩与陈毅的故事

  1926年1月,为纪念列宁逝世两周年,陈毅写了一篇《纪念列宁》寄给徐志摩,“为的使列宁纪念能在善于反宣传的《晨报》上吐露一点消息”,结果却引起编辑徐志摩的反感。徐志摩回应了一篇《谈革命》,说列宁是“一个造警句编口号的圣手”,又说陈毅是“弄弄火,捣些小乱子”,是“盲从一种根据不完全靠得住的学理,在幻想中假设一个革命的背景”。

  对徐志摩的文章,陈毅称其“词旨渊懿,极尽讽刺挑拨之能事”。于是,他又写了一篇《答徐志摩先生》发表在《京报副刊》。文章中,陈毅认为徐志摩已经不是单纯的“诗人”或“诗哲”了,而是“完全研究系化了”,这只要从他“推论孙文先生是俄国籍人,我们便可领教诗人笔下的锋芒与阴隐”。最后,陈毅还说:“徐先生不要责备共产党人铁的心,铁的手,你且看帝国主义与军阀的宝刀,与学士文人们的刻薄的刀笔罢。”“像徐先生这样的一个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真值得我来教训一番了!”

  彼时,陈毅以“我认识我自己,我更认识我的国家、我的世界”来“教训”已经成为“研究系”吹鼓手、“一个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先生们”的徐志摩,同时也捎带批评了“研究系”大腕梁启超等,认为他们“得了研究系的睁眼不顾事实一派家传,否认由经验而得来的革命教训”,这“经验”就是由俄国十月革命所开启的中国国民革命运动的事实,所谓“全世界人类中以工农为最多最受压迫,尤其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工农更堕在十八层地狱的最底一层。试问工农问题不解决,所谓问题能够解决么?”“我们再问,翻开一部人类的历史,所有的革命运动,谁不是仗着贫苦的工农为主力军?列宁知道这个,运用他独特的天才,根据马克思主义,创为工人与农人联合的革命,以决然断然的态度去求实现——果然奴隶们翻了身。”

  陈毅还现身说法,讲述了一段自己的认识过程,也是他心路历程的剖析,这难能可贵。他说:“我从农村跳入当铺里当学徒,由当铺出来进学校,小学、中学、专门工业学校,而后到欧洲成为一个产业工人,勉强又在洋学校里见识了一下。回国仍然受债主、土豪、劣绅、军阀、洋奴等人物压迫。一个人当然可以沉默了事,或者抱着女人老于山林。但是为了一般民众,就完全不能沉默,尤其要完成革命工作,自己就不能不起来奋斗。尽管有了这样的决心,中间还经过几次周折。第一是在与军阀周旋的时候,第二是沉湎于文学生活的时候。前者当然是积极堕落,后者何尝不是消极堕落,想以眼泪或笔墨不取悦权贵,至多替弱者表同情罢了。幸而我觉悟了,知道一个人不能完成社会的改造,决不能完成自己。要完成自己只有从抛弃个人主义做起。所以这时我才将一切抛弃,营我的党的生活。”

  多年后,徐志摩早已化成青烟,陈毅则成为上海市的市长。此时,徐志摩的遗孀陆小曼生活在上海。徐志摩罹难之后,陆小曼的生活逐渐陷入困境,只能不时卖画聊作生活补贴。上海解放之后,在著名画家钱瘦铁等举办的一次画展上,陆小曼也展出了她的画作。然而,她没想到,这几张画竟改变了自己后来的生活境遇。原来,画展当天,陈毅也来到了现场,来到了陆小曼的画作展示区。他凝视着陆小曼的画,觉得十分清新。这时,有人告诉陈毅,陆小曼就是徐志摩的夫人,陈毅马上说:“我曾有幸听过徐志摩先生的讲课,我是他的学生,陆小曼应是我的师母了。”当陈毅得知陆小曼生活艰难的情况后,感慨不已。后来在陈毅的关心下,陆小曼成为上海中国画院的一名画师,从而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也就此摆脱了生活的困难。

  徐志摩林徽因的故事

  一、康桥之恋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再别康桥》

  1920年秋,徐志摩满怀热忱,不惜放弃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转而投奔英国的罗素,为的是想向他学习哲学。可是事与愿违,罗素早已人去楼空,已赴中国讲学。

  无奈,徐志摩退而求其次,决定拜访文学家狄更生。人生地不熟的他,想到司法总长林长民现在也在伦敦讲学,便决定让他代为引荐。

  从此,他的生命里迎来了他的那道“天上虹”,亦是他的初恋——林徽因。

  那个情窦初开的美丽的姑娘,像一朵清纯的白莲花,静静地盛开在康河的湖面,开在多雾多雨又多情的伦敦。17岁的她,也怀揣一颗少女的心,希望能在这个美丽的城市,邂逅一段浪漫的爱情。“理想的我老希望着生活有点浪漫的发生,或是有个人叩下门走进来坐在我对面同我谈话,或是同我同坐在楼上炉边给我讲故事,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要来爱我。我做着所有女孩做的梦。”

  然后,一位风流倜傥、英俊潇洒的青年仿佛听到了她的心声,生生闯入了她的心扉。而一切,来地又是那么地突然、那么地热烈。

  康河的温柔,需要你和它贴得很近,很近。于是妹妹她船头坐,哥哥他来撑长篙。两人在康河的柔波里,纵情地游玩。他们一起看榆树上的夜莺歌唱,看夕阳下绚丽的云彩,看夜空中斑斓的星光。一起谈天说地,谈浩瀚的文学艺术,谈异域的风土人情,谈多雨的如同伦敦一样浪漫且忧郁的江南。

  最让两个人投机的话题还是文学。雪莱、济慈、拜伦、曼殊斐尔的诗歌让他们如痴如醉。从此,两人内心的情感,都开始倾向于分行的抒写——诗歌。

  我总觉得初恋,得加上诗歌,这样才完美。美丽的诗歌,就像调味剂,让初恋更鲜,更浪漫。

  情到深处难自拔。为了能扫除在追求林徽因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他决定与张幼仪离婚。

  被爱情冲昏头脑的是徐志摩,而不是林徽因。从容理智的林徽因,做了人生之中最重要的决定!没有一个拥抱、没有一声告别,匆匆地离开了热情似火的徐志摩、离开这座被徐志摩的热情灼伤的城市。

  当得知林徽因不辞而别,已回中国,徐志摩自然苦恼不已。已被凉水冲得异常清醒的徐志摩,决定暂留伦敦。也就在这段时间,徐志摩的诗歌才情,才像倾泻的瀑布,一发不可收拾。“我一辈子就只那一春(1922年)...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曾经有多少个清晨,我独自冒着冷,去薄霜铺地的林子里闲步——为听鸟语,为盼朝阳,为寻泥土渐次苏醒的花草,为体会最细微最神妙的春信。”

  1922年9月,徐志摩回国。

  二、知难而退

  “我倚暖了石栏的青苔,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月下待杜鹃不来》

  短短数月,却已斗转星移,物是人非。

  都说男女之间是否谈得来,一看眼缘,二看兴趣。对建筑都有强烈爱好的林徽因和梁启超的二公子梁思成相恋了。

  两人亦是早有类似“媒妁之言”的。早年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与梁启超就已谈及了这门婚事。

  看到自己的初恋,现在已心有他属,徐志摩痛苦至极。但得知他们尚未订立婚约时,他觉得还可以为之奋斗一下。

  徐志摩的一举一动,让他的老师梁启超感觉事情有些微妙。于是便向他的学生写信:“万不容以他人之痛苦,易自己之快乐...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婉言相劝徐志摩放弃追求自己的“准媳妇”。

  未曾料想,徐志摩却极力反驳:“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者...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

  看来这个学生是“孺子不可教也”,不同意老师的观点不说,还全盘否定,针锋相对。也让梁启超着实头痛。

  但是林徽因和梁思终究成还是经受住了徐志摩的层层考验。著名作家梁实秋曾说:“徐志摩时常至松坡图书馆去做不受欢迎的第三者...梁不耐受到骚扰,遂于门上张贴一纸条,大书:lovers want to be left alone(情人不愿受干扰)。徐志摩只得怏怏而去,从此退出竞争。”

  徐志摩失掉了幼仪,也失掉了徽因。

  他不仅失去了婚姻,从此也失去了爱情。

  三、旧情复燃

  “桃花早已开上你的脸,我在更敏锐的消受你的媚”——《春的投生》

  春天都是温暖的,春天亦是充满希望的。

  1924年4月12日,著名诗人泰戈尔访华。在这人间四月天里,他们又迎来了重逢。

  在泰戈尔从上海转至北京后的数十天行程里,貌美如花的林徽因全程陪同。而作为随行的翻译,徐志摩也时刻追随在泰戈尔的左右。

  “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徐志摩,有如苍松竹梅的一幅三友图。”林徽因美若梅花,徐志摩虚心若竹,泰戈尔苍劲如松,三人所到之处,无不引人注目,一时成为京城美谈。

  种子在合适时间和温度条件下就会发芽。而徐志摩心里那颗“已然死亡”的爱情种子,遇到了久违的雨露,又开始悄悄地在心底骚动不安。

  5月8日,是泰戈尔的64岁生日。为了庆祝诗哲的生日,两人更是出演了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林徽因饰演公主齐德拉,徐志摩则扮演能帮公主变换美丑的爱神。两人精彩的演出,加上流利的全英文对话,泰戈尔自是喜上眉梢,对徐林也都是赞赏有加

  当得知徐志摩一直暗恋着身边这位林大美人的时候,泰戈尔也是成人之美,牵线搭桥,做起了媒人。

  可是,林徽因始终不为所动。无奈,老诗人也不好强人所难,即兴做了一首小诗,赠与徐志摩和林徽因:“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它们之间的微风叹了一声:唉!”

  四、分定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偶然》

  恐于徐志摩对林徽因的情感纠缠,在泰戈尔走后,林长民决定让女儿和梁思成赴美留学。他倒也不失风度,和徐志摩一同游湖,劝慰这位忘年之交。

  人生若只如初见。两人见面之中最难忘的也莫过于第一次见面和再见。

  临走之前,林徽因和徐志摩单独见了最后一面。现在已经无法得知当时他们具体讲了些什么,只知道那是一个夜晚,还有,他们要分定了方向。

  徐志摩在他的诗歌《偶然》中这样写到:“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而林徽因也在诗歌《那一晚》中记录了这次和徐志摩难忘的分别:“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1924年6月,林徽因携梁思成启程前往美国。

  至此,徐志摩和林徽因两人千里迢迢,天各一方。距离遥远地能装下一个浩瀚的太平洋。所有关于他们爱情的那些情感因素也从此分定了方向。

  1926年10月3日,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完婚。

  1928年3月21日,林徽因和梁思成也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婚礼。

  五、保持友谊

  “吹下一针新碧,掉在你窗前;轻柔如同叹息——不惊你安眠!”——《山中》

  时光渐长,感情渐淡。数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人释怀。他们在后来的情感上一直保持了那“真”,保持那份纯洁地、难能可贵的友谊。

  1930年林徽因得了严重的肺病,身体瘦得只剩皮包骨。在徐志摩的提议下,梁思成把妻子送到了香山疗养。

  在香山的那段时间,林徽因为了精心养病,暂时抛却了繁重的工作。也正是这段难得“清闲”的时间,她开始走上写诗之路,从此也成为了一名诗人。

  作为朋友,徐志摩时刻惦记着林徽因的病情。他常写诗给她,为林徽因带来不少精神的慰藉。

  六、怀念故人

  “更何况永远照彻我的心底;有那颗不夜的明珠,我爱你。”——《你去》

  1931年11月19日,随着济南开山那声隆隆的爆炸声,诗人徐志摩是永远地在空际云游去了。

  为了纪念这位朋友、亦是曾经深爱过她的徐志摩,林徽因让梁思成在失事现场捡了一块飞机残骸,并且永远地挂在自己卧室的墙上,以作纪念。

  作为纪念,当然还得有文字。林徽因在同年12月7日公开发表《悼志摩》一文;在1935年12月8日又发表《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你问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这首诗《别丢掉》写于1932年,是林徽因对于徐志摩《山中》和《你去》两首诗的隔空回信:“志摩,你向黑夜要回了‘我爱你’那一句话,但是你忘了,山谷中已经有了那回音,山谷中还有你那想念的徽因。你的话——我爱你,永远在落满红叶的香山回荡,也永远在我的心里回荡!”

【徐志摩简介】相关文章:

徐志摩的简介06-08

徐志摩原配夫人简介10-09

徐志摩陆小曼简介10-13

徐志摩再别康桥简介及原文04-11

徐志摩性格01-06

对徐志摩的评价06-09

徐志摩《残破》04-14

徐志摩《去吧》06-07

徐志摩《云游》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