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辛弃疾词三首教学设计

2024-12-04 辛弃疾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二语文辛弃疾词三首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二语文辛弃疾词三首教学设计 1

  【学习目标】

  1、理解典故在表达中的作用。

  2、理解词的含义,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感受词人的思想情感。

  3、理解辛弃疾深沉的爱国激情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

  【正音正字

  麾huī炙zhì霹雳pīlì赢yíng蓦mò阑珊lánshān

  【积累词语

  八百里麾下的卢霹雳生前身后名

  【课文提示】

  1、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从小生长在金兵占领地区。20岁时,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投奔耿京为首的农民义军,为耿京掌书记。后归南宋,曾任建康府(今南京市)通判等职。在历任地方官期间,他重视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为北伐做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因此受到当权者忌恨,被罢职、闲居近20年。晚年,情势危急,又被起用,但仍不得信任,最后含恨辞世。

  2、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其词反应了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表现了他积极主张抗金、实现国家统一的爱国热忱。作品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善于用典,也善于白描,开拓了词的疆域,提高了词的表现力,成为南宋词坛最杰出的代表作家。有《稼轩长短句》集。

  【朗读课文】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课文分析】

  这是一首颇受喜爱的小令。整首词通过"不识愁滋味"的少年时期与"识尽愁滋味"的"而今"对比,抒发了郁结于胸的深沉忧愁和强烈愤懑。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于是在博山石壁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渲染"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词中前后片"愁"的含义是不同的:前者指春花秋日的闲愁,后者指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

  首句,是上片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爱上层楼",无愁找愁。

  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

  作者怀着报国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中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结句,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作者"愁"的深沉博大。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手法很巧妙,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朗读课文】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课文分析】

  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醒时听见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烤熟的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我已经成了白发人!

  陈亮是一位爱国志士,一生坚持抗金的主张,他是辛弃疾政治上、学术上的好友。陈亮与辛弃疾同是被南宋统治集团排斥、打击的人物。他俩曾经在江西鹅湖商量恢复大计,但是后来计划全都落空。这首词,可能是这次约会前后的作品。

  这首词,全是写军中生活,是写想象中的抗金军队的生活。

  上片,描写一个秋天早晨沙场上点兵时的壮盛场面。开头两句,写军营的夜与晓。首句有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醉里还挑灯看剑是写念念不忘报国。"醉里挑灯看剑"是现实醉态的写照。辛弃疾遭贬闲居,胸中郁闷,唯有借酒消愁,不觉酩酊大醉。然而酒醉之后也不忘收复大业,于是,拨亮灯光,深情的注视曾经伴他驰骋杀场的宝剑。

  从"梦回吹角连营"到"赢得生前身后名",是描写梦境。"梦回"二字点明了这一点。"梦回吹角连营",写拂晓醒来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下面三句,写兵士们的宴饮、娱乐生活和阅兵场面,词的境界逐渐伸展、扩大。"八百里分麾下炙",兵士们在军旗下面分吃烤熟的牛肉。"五十弦翻塞外声",指各种乐器合奏出雄壮悲凉的军歌。这里的"五十弦",泛指合奏的各种乐器。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出兵开战之前,充足的给养保证了将士们旺盛的士气,雄壮的塞外之音鼓舞了将士们必胜的斗志。虽未开战,但词人已表达出胸有成竹、战无不胜的信心。"沙场秋点兵"预示激战即将开始。这五个字,把雄壮威武的阵容描绘地栩栩如生。那一面面飘飞的战旗,一阵阵点兵出征的号角,一队队冲锋陷阵的人马,一把把寒光闪亮的刀枪,构成一幅庄严、肃杀的画面,显示了将士们无坚不摧的决心。

  下片,写投入战斗的惊险场面:"马作的卢飞快","的卢",骏马名。相传三国刘备在荆州遇难,的卢马载着他一跃三丈,越过檀溪。"弓如霹雳弦惊",比喻射箭时弓弦的响声如雷震。这两句,描写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它如特写镜头,使我们好像看到了的卢马在战场上风驰电掣般飞奔,义军与敌人展开激战,开弓放箭之声如霹雳轰响。"弓""马"指代武艺高强、杀敌报国的义军将士。这两句连用两个比喻生动的描绘了战斗场面的激烈,进一步刻画了冲锋陷阵、英勇无比的英雄形象,是词人早年战斗生活的.真实写照。"了却君王天下事"两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扬的神情。到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意气昂扬、抱负宏大的忠勇将军的形象。字里行间洋溢着忠君报国的理想,使词的感情上升到了极点。然而,词的最后,作者却发出一声长叹:"可怜白发生!"这句,写在南宋统治集团的压抑下,恢复祖国河山的壮志无从实现的悲愤。这一转折,使上面所写的愿望全部成为幻想,全部落空。它从感情的高峰猛的跌落下来——原来,那壮阔盛大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辉煌胜利,千秋功名,全是梦境。实际上,在苟安卖国的统治集团的压制下,作者报国无门,岁月虚度。"可怜白发生",包含着多少难以诉说的郁闷、焦虑、痛苦和愤怒啊!词人的理想是收复中原,现实却是当权者偏安江南。词人只能一声悲愤的长叹,尽吐壮志难酬的感慨。此句和首句"醉里挑灯看剑"相照应,都是描写现实,又与中间的梦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从而更有利的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

  从全词看,壮烈和悲凉、理想和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作者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在梦中驰骋杀敌,在醒时发出悲叹。这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民族的悲剧。而作者一腔忠愤,无论醒时还是在醉里、梦中都不能忘怀,是他高昂而深沉的爱国之情、献身之志的生动体现。

  这首词基调豪迈高昂,大气磅礴,艺术成就极高。其一,构思层层递进。整首词按照"醉态—梦境—现实"谋篇布局,有条不紊。梦境中又展现了"战前准备、沙场点兵、冲锋陷阵、功成名就"的多方面情形,生动的描绘了一个爱国者驰骋沙场的全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领略到作者运笔自如而又章法严谨的特色。其二,结构奇特巧妙。双调词一般是上片写景,下篇抒情。这首词打破了这种格式,首尾两句相互照应,描写现实,中间八句一气呵成,描写梦境,梦境里追忆往事,豪迈激昂,现实中壮志难酬,沉痛悲愤,二者对比鲜明,深化主题。这种奇特巧妙的结构与内容配合得天衣无缝,显示了辛弃疾在艺术上的独创精神。

  【朗读课文】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课文分析】

  译文:东风仿佛吹开了盛开鲜花的千棵树,又如将空中的繁星吹落,象阵阵星雨。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悦耳的音乐声四处回荡,玉壶在空中流光飞舞,夜晚鱼龙形的彩灯在翻腾。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她们面容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经过。我寻找她千百次,不经意间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深处。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既写出元夕之夜亲人意外相逢的喜悦,又表现出对心中美人的追求。作为一首婉约词,它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起句,极力渲染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不幕荣华,甘守寂寞的美人形象。美人形象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花千树:形容灯火之多,如千树繁花齐开。宝马雕车:指观灯的贵族豪门的华丽车马。凤箫:《神仙传》载,秦穆公之女弄玉,善吹箫作凤鸣声,引来了凤。故称箫为凤箫。玉壶:比喻月亮。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列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历的第三种境界。一篇文学佳作的艺术魅力,常常不止于它塑造的艺术形象本身具有的感染力,还表现在它在形象之外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示。王国维就从《元夕》词联想到了做学问的境界。第三课时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

  1、在《丑奴儿》中,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有什么作用?

  连用两个"爱上层楼",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少年不识愁滋味"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2、《丑奴儿》中,"欲说还休"包含哪两层意思?

  "欲说还休"包含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句,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

  3、解释《破阵子》的词语。

  ①挑(tiǎo)灯:把油灯的芯挑一下,使它明亮。

  ②梦回:梦醒。

  ③吹角:军队中吹号角。

  ④八百里:指古代的骏牛。

  ⑤五十弦:古代有一种瑟有五十根弦。词中泛指军乐合奏的各种乐器。

  ⑥的(dí)卢:一种良马。相传三国时刘备被人追赶,骑的卢一跃三丈过河,脱离险境。

  ⑦了(liǎo)却:完成。

  4、《破阵子》中的"挑灯"一词,精当在哪里?

  "挑灯"意为将油灯拨亮,用词十分精当,既点明"看剑"的时间是夜晚,又极其细致的勾勒出词人仔细端详宝剑的神态,从而显示出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杀敌报国的迫切愿望。这句虽是"醉态"描写,但醉意朦胧中抽剑在手,蕴含杀机,为全篇定下了雄浑的基调。

  5、《破阵子》中,"天下事"的含义是什么?

  "天下事"指收复中原。收复中原,不仅是君王的事,也是人民共同关心的大事。

  6、《破阵子》名为"壮词",结句却说"可怜白发生",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

  这首词题是"壮词",前面九句的确可称得上是壮词,但是最后一句使全首词的感情起了变化,使全首词成为悲壮的而不是雄壮的。前面九句是兴高采烈、雄姿英发的。最后一句写出了现实与理想的大矛盾,理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幻灭。这是陈亮的悲愤,也是辛弃疾的悲愤。

  7、《破阵子》全词十句,依文义看,前九句与末一句有什么不同?

  依文义看,这首词的前九句为一意,末句另为一意。前九句写军容、写雄心,都是想象之辞。末句却是现实情况,以一句否定了前面的九句。前九句写的酣恣淋漓,正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这种艺术手法,表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他的独创精神。这种表达手法,密切结合他的生活感情、政治遭遇。由于他的恢复大志难以实现,心头百感喷薄而出,便自然打破了形式上的常规。

  8、《破阵子》词人在梦中出现了两个片段:点兵和征战。任选其中一个片段,加入自己的想象,改写成现代文(80字以上)。

  9、《青玉案》是如何运用反衬的?

  这首词,着力用反衬法。上片渲染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热闹景象;下片开头,又描绘观灯女子的盛装艳服,笑语欢快的情景。这一切,都不是本篇的主要对象,而只是陪衬。最后点出"灯火阑珊处"那位忧愁、孤独、自甘寂寞的"那人",才是作品的主角。前面热闹非凡的场景,衬托灯火阑珊处的冷落;那笑语欢快的一群观灯者,衬托"那人"的寂寞孤独。但是,作者描写这样一位孤独者,用意何在?梁启超在《艺蘅馆词选》中评论说:"自怜幽独,伤心人自有怀抱。"联系作者身世看这首词大约作于被罢职闲居期间,置身热闹之外的"那人"形象里,实有作者自身的影子,或者简直就是作者人格的化身。

  10、请你在《辛弃疾词三首》中任选一首,写80字左右的赏析。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预习《虞美人》:扫除文字障碍,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以上就是为大家提供的“初二语文教案:辛弃疾词三首”希望能对考生产生帮助,更多资料请咨询中考频道。

  初二语文辛弃疾词三首教学设计 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学习目标:品悟辛弃疾的英雄情怀。

  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通过填表格方式,梳理三首词

  到1203年,64岁的辛弃疾被执掌大权的韩侂胄所起用。这之前,辛弃疾被迫退居江西乡间已有十多年了。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侂胄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1204年,辛弃疾被任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并把辛弃疾调离了镇江《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读词上下阕,很容易体会出辛弃疾悲愤之情。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写于1176年,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了,在江西担任刑法狱讼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一天,辛弃疾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愁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一个“愁”字,刻画出辛弃疾当时的心情。

  《青玉案元夕》,作者写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或二年(1175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洞察形势的'辛弃疾,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这首词,描绘了元宵佳节的一片繁华热闹景色;也点出作者所寻“那人”在灯火阑珊处。

  前两首词风格豪放,作者抒写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感情,并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进行无情揭露和批判。而《青玉案元夕》呢?作者到底在抒发怎样的情感?

  (二)探究:“那人”是谁?

  生1:作者的意中人。她是一位高贵的女性。她与众不同、非同一般。她躲开了狂欢极乐的人群,独自一人在灯火稀疏的冷僻处,有一点孤独,又自甘寂寞,不同流俗。

  生2:女人在元宵夜晚,不都出门看花灯凑热闹嘛。为什么躲到“灯火阑珊处”?是情人,很难说通。我认为是作者自己,是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又不肯与苟安者同流合污的自我写照。

  生3:我认为是作者的理想和抱负,冷清孤寂,难以难实现的收复失地的凌云壮志。

  生4:也有可能是作者一直寻寻觅觅的知音。知音难觅,知音总是不同凡俗、自甘寂寞,那个不在“蛾儿雪柳”之众、却独立在灯火阑珊处。国难当头,朝廷只顾偷安,人们也都“笑语盈盈”,有谁在为风雨飘摇中的国家忧虑?作者在寻觅着志同道合的知音。所幸,作者寻到了。

  师:“那人”还可能指什么?(看见没有人回答,继续提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此句作为做学问、成大事的第三种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此第二境也。

  王国维从《青玉案元夕》词联想到了做学问的境界,把这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即经过艰苦奋斗,目标终于达到。

  生5:老师,还可以指一种“灵感”。当我们苦苦思考一道数学题时,突然来了灵感,得到了正解。(生笑)

  师:很好,无论灵感说,还是王国维境界说,都是对原词的拓展,赋予原词以一种哲理。当然,辛弃疾无论是路过造口郁孤台、登临北固亭,还是眼见元宵节的花千树,难以忘却的总是自己的理想抱负。这让我们不仅为辛弃疾的爱国情怀而感慨万千,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三)拓展阅读

  播放《学习强国》视频:《浅斟低唱亦英雄》

  此视频,选自《中华经典资源库》,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诸葛忆兵讲解。

  诸葛教授从辛弃疾的艳情词入手,对比此类词南宋与北宋的不同,并阐释《青玉案元夕》中辛弃疾的别有寄托,即另一类的英雄怀抱。

  先是讲解内容,指出“那人”不是实写,而是虚写,用了比兴寄托和虚构象征的手法,意在阐明“那人”寄托作者的感情,是英雄怀抱的另类表达。诸葛教授深入拓展:比照辛弃疾的另外一首艳词《祝英台近晚春》,比照南宋的姜夔,周邦彦等爱国词人;追溯到屈原《离骚》,屈原曾以“臣妾”自比;引用清人周济的评价“北宋人无寄托,南宋人有寄托”。

  以《青玉案元夕》为例,通过对“那人”一句的解读,得出结论:宋词艳情词,到了南宋有变化,到了辛弃疾这样的英雄这儿也发生变化。

  布置作业:

  背过《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和《青玉案元夕》,再品悟辛弃疾的英雄情怀。

  初二语文辛弃疾词三首教学设计 3

  【设计思想】

  辛弃疾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词人,有将相之才而未展其用,将一腔忠愤寄之于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就是他的一首传世名篇。

  何谓“壮词”?教材中注释为“雄壮的词”。的确,宝剑、军营、军乐、阅兵、战马、弓弦,是多么雄壮的画面;“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何等豪壮的情感!但词人所抒发的情感果真是雄壮的吗?不!前九句词人驰骋想象,犹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翱翔天际,结句却陡然跌落尘埃,回到冷酷的现实,只能叹一声——“可怜白发生”,这是多么“悲壮”的情感!一个曾经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蹉跎一生,报国无门,只能“醉里挑灯看剑”,这是怎样的人生悲剧!

  读这首词若仅读出“雄壮”是远远不够的,“壮”中含“悲”,以“壮”写“悲”才是这首词的精髓。而要真正读懂辛弃疾,就要了解他的生平,因此需要补充一些辛弃疾的生平史料,以帮助学生知人论世。

  【教学目标】

  抓住关键词,充分发挥想象,感受词中意境;结合材料,知人论世,走进辛弃疾的内心,体悟他英雄报国无门的悲壮之感;了解辛弃疾在词坛上的成就与地位,激起对辛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知人论世,涵泳品味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壮举”导入

  辛弃疾是什么人?(学生可能会答:南宋词人)

  引导:他还是位武艺高强、侠肝义胆的英雄。补充材料:

  公元1162年,23岁的辛弃疾受北方起义军首领耿京的委派,从山东济南赴建康(今江苏南京)面见宋高宗,联络共同抗金之事。在完成使命返回山东途中,他听说叛徒张安国杀害耿京,投降金朝,起义军已溃散,便立即率领50名骑兵,深夜突入有五万之众的金兵军营中,生擒张安国,策马飞奔,星夜渡江,直到建康,将叛徒交南宋朝廷处置。

  设疑:就是这样一个能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宛如探囊取物的英雄,南渡之后的人生是怎样的呢?

  二、初读壮词

  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2.指名朗读。

  注意多音字在词中的读音,并说明理由。

  如:挑tiǎo灯的dí卢

  指导读“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节奏。

  3.齐读。

  三、品读“壮”境

  1.“壮”词是怎样的词?

  书本注释里有:壮词即雄壮的词。

  2.从哪儿读出了“雄壮”?

  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词中“雄壮”的场景、画面。

  启发学生动用各种感觉器官品析词句,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嗅其味。适时指导朗读,“品”与“读”相结合。

  如:读着“梦回吹角连营”,你听到了什么?如果把“连营”换成“众营”,效果一样吗?为什么?

  “八百里分麾下炙”,“炙”的字形,下面是一把火,上面是一片肉的样子,可见这个字的本意是什么?调动一下你的嗅觉,有什么感受?

  “弓如霹雳弦惊”,能将箭射出声如霹雳的战士该是怎样的形象?

  “沙场秋点兵”,秋天的沙场是怎样的?

  3.这些都是词人此时眼前真实的情景吗?

  4.词人为什么“看”剑?而不是“握”剑、“舞”剑、“挥”剑?

  补充材料:

  辛弃疾南渡后,并未受到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真正的'重用。在各地做了二十多年的文武官吏,但每任时间都不长,使他无法在职任上有大的作为,任职地点也离抗金前线越来越远。

  他曾写下著名的《美芹十论》及《九议》等奏章,向朝廷全面陈述自己抗敌救国的大策,但都未被采纳。

  他被政敌以“聚敛”等罪名多次诬陷,终在1181年(42岁)被弹劾落职。闲居在江西上饶,此词即作于这一时期。

  他一生经历南宋4位皇帝,20多位宰相,可惜他们中竟无一人在北伐上有所作为。

  请用一个词来形容辛弃疾“看剑”时的心情。

  明确:无奈、痛苦、落寞、悲愤等。

  5.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结句“可怜白发生”读出陡然下跌之感。学生散读、个别读、齐读。

  四、感悟“悲壮”

  1.此时你还觉得整首词都是“雄壮”的吗?引导学生体悟出“悲壮”。

  2.出示《鹧鸪天》,学生自由朗读。引导读出两首词在内容、情感的相通之处,再次感悟词人“壮”中有“悲”的情感。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埔?,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可惜少年英雄江湖老,从“壮岁旌旗拥万夫”到只能“醉里挑灯看剑”,从写下“万字平戎策”到只能换得“东家种树书”。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一腔悲愤,吐之于词,虽远隔数百年,我们仍然能感受到这一份悲壮。

  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破阵子》。

  五、理解身后“名”

  1.辛弃疾想“赢得生前身后名”,是希望在历史上留个怎样的名?他最终在历史上留下了怎样的名?

  由于历史的错位,他那本应紧握宝剑、杀敌立功的手,转而握起了纤纤羊毫,本该用以安邦定国的将相之才,转而在词坛上叱咤风云。国家不幸诗家幸,中国文学史上从此多了一位伟大的词人,他为中国词坛贡献了620多首经典词作。人们对他的词有很多赞誉。出示材料:

  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

  ——《四库全书总目·稼轩词提要》

  他使豪放词别为一宗,正式成派,被誉为豪放之宗;他使词一洗纤柔、浓艳之风,而多了些须眉之气、豪放之风。

  2.一个“看试手,补天裂”的英雄,只能蹉跎老去。南宋宁宗有北伐之意,重新启用64岁的辛弃疾,但不久他又遭诬陷重回江西铅山,北伐很快以失败告终。1207年农历九月初十,68岁的辛弃疾在铅山含恨去世,“临终前大呼杀贼数声”(《康熙济南府志·人物志》)。

  800多年里,无数人在怀念着这位旷世奇才。网上有一个专为纪念他而设的网站,就叫: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纪念馆。相信网站的建立者也认为“醉里挑灯看剑”六个字足以体现他一生的落寞、无奈、悲壮。出示部分网友留言:

  (1)辛公不朽。今天是您八百年祭,上炷香,愿您在天国不再愁苦。

  (2)热茶一壶,献与生不逢时者。用英雄来形容他决不过分,他一生落寞,不是无能天真,只是生不逢时。愿君来生降于治世,蒸茶煮酒,落花围棋。

  3.学生撰写一句或一段留言。交流留言。

  4.出示教师清明节在该网站上的留言。

  怀稼轩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英雄千古,荒草没残碑。

  曾记否,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匹马渡江初。

  叹此生,千古忠肝义胆,报国欲死无战场。

  追往事,今不见。

  我共君,醉明月。

  说剑,论诗,醉舞,狂歌。

  用我红巾翠袖,为君?h去英雄泪。

  君醉里重揩西望眼,道: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初二语文辛弃疾词三首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作的意思,引导学生鉴赏三首辛词的意境;

  2.理解、品味词中的千古名句;引导学生鉴赏三首辛词的表达技巧,体会作者妙手铺排,渲染气氛的笔法;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3.引导学生品味辛词的豪放风格。

  【教学重点】

  1.诗人经历的不同对诗歌表情达意的影响。

  2.引导学生鉴赏三首词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1.理解词作的意思,体会作者妙手铺排,渲染气氛的笔法。

  2.引导学生鉴赏辛词的豪放、婉约兼具的风格。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青玉案·元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初中学过的《西江月》入手,导入新课。

  二、第一教学板块——了解作者,知晓背景。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北宋已沦亡十多年,出生地早已被金兵占领。他21岁时就在家乡组织了一支两千多人的起义队伍,投入抗金斗争。次年率领队伍参加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军,任掌书记。之后,他建议耿京投归南宋,耿京采纳了他的建议,派他与南宋联系。当他南下时耿京被叛徒所杀,义军溃散。他在归途中得知此事,率50多人闯入金营,生擒叛徒,解至建康献给宋高宗。从此,在南方任事,将恢复中原的希望寄托在南宋统治者身上。到南方后,先后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滁州知州、江西提点刑狱、湖北湖南转运副使、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后被免职,闲居江西上饶。1187年,又被起任福建提点刑狱,代理安抚使。后又被谏官弹劾罢官,回上饶,徙居铅山。一住八年,1203年,起用为绍兴知州,兼浙东安抚使,知镇江府。1207年,回到铅山,9月病卒。

  他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一直存在对金妥协和坚决抗金收复中原的和战之争。辛弃疾是主战派,有出将入相之才,智勇兼备,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力主恢复,矢志不渝。但南宋小朝廷长期由主和派把持朝政,对主战派多般排挤打击,对辛弃疾这样的爱国志士,始终不敢放手使用,使一生不得重用,最终抱憾而终。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代表,是两宋豪放词派的代表,是宋词的集大成者。著有《稼轩长短句》,流传至今的词作有620多首,数量居两宋词家之冠。他的词继承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把爱国词创作推向顶峰。他的词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满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还吸取婉约词蕴藉细腻的长处,兼容众体,吸取各家之长。在豪雄英伟之气为主的同时,也不乏妩媚、清丽、娈婉之作,兼有俚俗幽默之词。形成以豪放沉郁为主的多样化的艺术风格,“足以领袖一代,雄视百家”。他的词作长于用典。

  三、第二教学板块——解词释句,整体感知。

  1.朗读、背诵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感知文本的意思,不明之处,举手提问,教师正音,并巡回答疑。

  2.强调重点词语的意思。

  3.词中的元夕具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花灯闪亮,烟花怒放,流光溢彩,舞鱼舞龙,万人空巷,美女云集,摇曳多姿,热闹非凡。

  4、上片描写了元宵佳节怎样的场面?主要从哪些方面展开具体描写的?采用了什么方法?

  提示:描写了元宵佳节的热闹场面。“花千树”夸张手法写花灯之多,“星如雨”用比喻手法写烟花之盛,“宝马雕车”写观灯的贵族女性的华贵,“香满路”写观花灯和烟花的贵族女性之众多。“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用动、转、舞三个动词写舞灯之欢。运用了铺陈手法,渲染元宵节的热闹气氛。

  花千树(花灯之多)

  星如雨(烟花之盛)

  香满路(贵族之众)

  动转舞(舞灯之欢)

  5、下片写了元宵佳节哪两种人?从哪些方面来写?表现了她们各自怎样的特点?

  提示:一是写盛妆的贵族女子,二是写作者心中关切的“那人”。写贵族女子,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他的服饰,她们戴着蛾儿、雪柳、黄金缕,表现她们妆扮的华贵和高贵的身份。二是写她们的欢声笑语,用“笑语盈盈”表现她们节日之欢。三是写她们纷纷离开后,衣香还在空中飘散。通过这些描写,进一步具体表现元宵佳节的繁华热闹。写“那人”着墨不多,既没写她的服饰,也没有写她的表情,只写了她所在的环境,是一个僻静的角落。但我们可以想象到她的表情,感受到她的品性,作者就是要表现她的自甘淡泊,不同流俗。

  6、你觉得词中的“那人”是作者的意中人,还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作者要借此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正如林升在《题临安邸》中所写:“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当时祖国的半壁江山处在侵略者铁蹄的蹂躏之下,但南宋小朝廷置沦陷的中原故土于不顾,夜夜笙歌,醉生梦死,偏安江南一隅,对力主恢复中原的爱国志士排挤打击。作者在《青玉案》一词中借盛妆丽服、一夜狂欢的贵族女子讽刺歌舞升平、不思恢复的南宋朝廷,借“那人”表明自己不愿与主和派同流合污的'政治立场和自甘淡泊的理想人格。

  四、第三教学板块——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梁启超认为最后三句“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衡馆词选》),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风鬟雾鬓的盛妆丽人纷纷走过,却都不是其意中关切之人,分明已没什么希望了,却忽然看到,在那一角残灯下,正是自己在千千万万人中所寻找与等待的那个,原来她在这冷落之处,也似有所待。“那人”是一个自甘孤独、寂寞和不同流俗的人。“那人”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词人对他的追求,怜其“幽独”,其实“别有怀抱”,含蓄的表达了词人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美好品格。

  五、第四教学板块——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提示:这两句都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前句把繁多的灯火比作千树花,后句把满天的烟花比作似雨点般落下的星星,极为形象的渲染了元宵之夜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喜庆景象。

  2.“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提示:这两句用了借代的手法,“香”“暗香”均是借体香来指代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争相去看灯、戏耍的女子,这样写含蓄而又生动,这些女子的欢闹与下文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后者的可贵。

  3、这首词在描写和抒情上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风格?

  提示:

  1、托寓手法。借对元宵盛况的描写,表现那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品格,寄托作者不同流俗的理想人格,表明不与媚敌求荣的主和派同流合污、坚持抗敌报国的正义立场。

  2、善于铺陈。从花灯之多、烟花之盛、游人之众、舞灯之欢等方面表现元宵佳节的繁华热闹。

  3、对比手法。将世俗之人在元宵佳节上的表现与“那人”的表现进行对比,表现了“那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品性。

  4、豪放、婉约兼具。写的是元宵灯会的盛况,写花灯、烟花、龙灯,写贵族妇女的盛妆丽服和欢声笑语,形式上是婉约的。但表达的是不同流俗的政治理想,可谓寄劲于婉,寓刚于柔。

  六、比较鉴赏

  比较李清照的《永遇乐》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在立意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相同之处:都以元宵灯节为描写对象,但目的都不在表现节日的繁华热闹,渲染欢乐的气氛。都运用了对比手法。

  不同之处:辛词只写了今年元宵的盛况,没有回顾过去的元宵,而李词没有直接写今年元宵的繁华热闹,而重点回忆昔日元宵的盛况,因为二者立意不同,李词旨在表达身世之悲和家园之慨,而辛词则旨在表现不同流俗的理想追求,表达对奉行投降政策的南宋朝廷的不满,表达自己的政治操守和

  高洁人格。表现手法上,李词有今与昔的对比,也有我与人的对比;而辛词则只有世俗女子与“那人”的对比。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青玉案?元夕》。

  2.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间词话》)请你结合具体的人事谈谈自己对王说的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教学过程:

  一、第一教学板块——了解作者,知晓背景。(略)

  二、第二教学板块——解词释句,整体感知。

  1.朗读、背诵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感知文本的意思,不明之处,举手提问,教师正音,并巡回答疑。(指导:上片要读得铿锵有力,节奏要快,表现作者当年的豪迈气概。下片要读得低沉,节奏要稍慢,“却将”和“换得”二词重读,要读出愤懑之意。)

  2.强调重点词语的意思。

  3、整体感知

  提示:全词主要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上阙追忆少年旧事,豪壮而有英雄气;下阙写老而坐废的现实感慨,渐入沉郁顿挫,有壮士暮年之叹。

  三、第三教学板块——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1.春风春风不染白髭须:春风吹绿枯草,却不能使白须转黑。欧阳修有【圣天忧】词:好景能消光景,春风不染髭须。

  2.“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提示:辛弃疾曾经上奏疏论平定金人方略,今存《美芹十论》、《九议》等,耿耿忠君报国之心可鉴,然而一切进言都付诸东流,所以这两句大有英雄不得不放弃壮年抱负终老田园的落寞与悲愤,正如余陛云所言“有英雄种菜之感”。

  3、“追往事”中的“往事”主要指什么事?作者追忆这些往事要表达什么意思?

  提示:“往事”指上片第一句的参加领导抗金义军,第二句说的率领50精兵闯金营,活捉叛徒张安国,第三、四句所说的南奔时与金兵互相射杀的情形。追忆这些往事,一是为了表明自己年轻时以身许国、矢志抗金的政治理想,二是为了与下文的被闲置而难展抱负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4、“叹今吾”中的“叹”的内容是什么?“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提示:“叹”的内容有二:一是“春风不染白髭须”,即年纪老大,一生的宏愿没有机会实现了。二是自己被闲置田园,无处施展抱负。“却”表达作者壮志未酬却被闲置的幽愤和憾恨。

  四、第四教学板块——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1.“燕兵夜娖银胡录,汉箭朝飞金仆姑”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你还能举出几例来吗?

  提示:“燕兵夜娖银胡录,汉箭朝飞金仆姑”用的是互文,意思是当初率领万众南下渡江之时,部队和金兵朝夕战斗,互相射杀,一路飞箭不停,表现了紧张而又惨烈的战斗情景。所谓“互文”,就是在连贯的话语中,上文省了下文出现的词,下文省了上文出现的词,参互成文,合而见义。

  例如:

  ⑴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当窗亮敞,对镜顾影是理云鬓,帖花黄的共同条件,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

  ⑵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意思是:“将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

  ⑶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怆。

  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意思是“无论在朝庭为官,还是不在朝庭做官,都一样忧国忧民。”

  2、本词上下两片感情基调有何不同?全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提示:明确:本词概括了一个抗金名将的悲剧命运,上片追忆青年经历,格调雄壮,气壮山河;下片感叹年老闲散,伤心透骨。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该词先回忆将青年时期参加义军抗击金兵和率军闯入敌营活捉叛徒的壮烈场面,表现青年时期以身报国的政治理想,与现在年纪老大、闲置田园的现实处境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今昔

  对比,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理想成空的幽愤和悲叹,使主题更加鲜明突出,使作者的感情抒发得更加深沉感人。

  五、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鹧鸪天》

  2.分析《鹧鸪天》中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教学过程:

  一、第一教学板块——了解作者,知晓背景。

  这是一首登临怀古诗。怕登临的地方就是“江西造口壁”。所怀的古指40年前的当朝旧事。据有关记载: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十月,金兵侵入江西,隆祐太后从洪洲(今江西南昌)沿赣江南逃,先乘船逃至造口,后转陆路流亡到赣州。当时,金兵追太后御舟至造口时,对这一带地方大肆蹂躏,广大人民群众遭到血腥的劫掠和屠杀。40年后,作者在任江西提点刑狱的时间里,来到这惨烈史事的见证地,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写下此词。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二、第二教学板块——解词释句,整体感知。

  1.朗读、背诵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感知文本的意思,不明之处,举手提问,教师正音,并巡回答疑。(指导朗读:开头四句触景伤情,回忆往事,朗读时节奏要慢,要抑扬顿挫,读出悲愤之意;“多少”“望”、“可怜”、“无数”等词要重读。过片“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表达对历史发展总的趋势的自信,节奏要快,“遮不住”和“毕竟”两词要重读。最后两句感情又出现逆转,表现作者对时局的隐忧,要读得轻而绵长。)

  2.强调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可怜:值得怜悯。

  ⑵长安:代指都城汴京。

  ⑶江晚正愁余:愁,使……悲愁,使动用法。

  3.背诵默写《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三、第三教学板块——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1.“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句中加点的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提示:如今,长安只能引颈以望,而且远望不到了!那重重叠叠的连绵不尽的青山遮住了视线,也阻断了建功立业的进取之途!“望”“可怜”两个词写出了无限的忠诚,无限的惆怅、无限的感愤!

  2.如何理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的意思?

  提示:从字面上来理解,满含人民血泪的江水滚滚东流而去,是重重的青山所无法阻挡的,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这两句诗含蓄地传达了词人对抵抗外敌,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

  3.“山深闻鹧鸪”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提示:天色渐渐暗了,黄昏悄然来临,深山中又传来鹧鸪鸣叫,声声悲鸣,吟唱出词人惊悸不安,忧心忡忡的复杂心情。

  4、上片第二句概括什么了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句中的“行人”包括哪些人?“多少”怎样理解?

  提示:概括了当年千千万万民众的种种灾难,表达了作者对金兵猖獗、国耻未雪、朝廷无能的满腔悲愤。这里的“行人”包括当时无数逃难的民众,也包括后来经过这里悲叹往事的爱国志士,自然也包括作者自己。“多少”一是说明受苦受难的民众之多,二是表明民众所受灾难之多、苦难之深,三是表明作者悲愤之强烈。

  5、上片的“望”和“可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提示:“望”表达了作者对已经沦陷而没有收复的故都和中原的怀想,“可怜”在这里应理解为“可惜”,表达了作者想望故国却被重重青山遮挡的遗憾和忠愤之情。

  6、“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怎样理解?句中的“青山”和“东流去”是否另有所指?此句现在有何含义?

  提示:这两句字面意义是:无数青山可以遮挡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深层意思是:南宋的主和派可以设置重重障碍阻挠爱国民众和爱国志士爱国行动,但阻挡不了他们对中原和故都的关怀思念,侵略者可以征服南宋的领土,但征服不了南宋爱国民众和爱国志士收复中原的愿望和决心。这里的青山比喻南宋投降派和侵略者,东流之水比喻爱国民众和爱国志士,“东流去”比喻正义的方向。这句现在的含义是:历史的潮流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

  7、:与“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相比,“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江晚”和“山深”有什么深层含义?

  提示:“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一句表达的是一种乐观的情绪,这是作者对历史发展的整体趋势的认识。但现实毕竟是严峻的,当时南宋朝廷日益腐朽,投降派毕竟在朝廷之上占了上风,所以作为爱国志士不可能没有担忧,这就是“江晚正愁予”表达的情感,也就是说,这表现了作者对时局的隐忧。“江晚”、“山深”不只是写眼前时间和景物的变化,而且似乎喻指了南宋政权的日益腐朽和倾颓。

  四、第四教学板块——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1、这首词的开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提示:开篇用了比兴手法。罗大经《鹤林玉露》云:南渡之初,虏人追隆佑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由此起兴。辛弃疾登上郁孤台,回想四十七年前金兵长驱直入江南、江西腹地,南宋几乎灭亡之事,从奔腾的清江之水,想到了当年隆佑太后一行匆匆逃窜的踪影,以及因家国破乱而洒下的痛楚之泪。由水及泪,意象转换极为自然。开篇运用比兴手法,以眼前景道心上事,达到意内言外之极高境界。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明确:主要运用了比兴手法(借景抒情)。全词写眼前景,说心中事,以清江之水比喻民众之泪,以青山比喻南宋朝廷和侵略者,以东流水喻指正义的方向,以江晚和山深喻指南宋政权的日益腐朽和倾颓,表现了对国事艰危的沉痛追怀,抒发了对靖康以来失去国土的深情萦念,收到了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

  五、布置作业:

  1.熟读并默写辛弃疾词三首。

  2.完成课后练习第三、四题。

  初二语文辛弃疾词三首教学设计 5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赏析辛弃疾的两首词作,进而感受体会豪放诗词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两首辛词的意象选择、意境营造、手法使用、情感表达等特点,感受豪放词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鉴赏诗词的浓厚兴趣,丰富自身的情感世界,提高文学修养。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作品中情景交融、借古抒怀、运用典故等手法,体会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情感。

  难点:豪放派作品“豪放”特点的具体体现。

  【学法提示】

  1、查阅相关资料,结合知识链接,了解辛弃疾生平、作品及其风格;

  2、请同学们运用“阅读六字诀”(查、划、写、记、练、思),反复诵读,分析词作借景抒情、借古抒怀、善于用典的手法,自主完成词作的知识建构体系;

  3、通过比较鉴别,体会豪放词作的特点,感受诗词风格的多变性。

  一.导入:(创设情境)(2分钟)

  在中国文学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他,行伍出身,以武起事,22岁率义军抗金,怒闯金营,只身擒贼,带大军回归南宋,一展沙场赫赫英姿;

  他,智略超群,以文成名,45年思北伐报国,深谋远虑,美芹十论,洒满腔爱国热血,徒留文坛千年叹息。

  他,就是“烈日秋霜、忠肝义胆”的南宋词人辛弃疾。这个文武双全、剑客豪侠一般的人物,用自己手中的刀剑书写了一部抗金的不朽传奇。但南归之后,流年如水,壮志成灰,他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和遗憾的叹息。

  二.引入:(回归问题)(3分钟)

  这是郭沫若评辛弃疾的对联,请谈谈这一副对联写出了辛弃疾哪些方面的特点。

  “铁板铜琵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典故:“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辛弃疾曾向朝廷呈现“美芹十献”。

  “黍离”——对国家残破,昔盛今衰,今不如昔的哀叹。

  上联——谈写作风格(豪放)下联——写内心情感(胸怀天下国计民生,收复故土壮心不已)

  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他将自己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永远留存在历史里,也将“豪放”二字镌刻在了自己的诗词中。

  三.下面我们就来解读辛词,分析辛词“豪放”的风格具体在词中什么地方体现出来的。

  “初悟豪放”(小组拓展、归纳展示)

  (围绕“写景、叙事、记人、用典、抒情”四要素,讨论后展讲两首辛词的知识建构体系)

  拓展学习六字诀:“纳、练、思、展、问、演”(注意课堂氛围)(8—10分钟)

  学生活动:展讲知识结构清单,描述画面,谈读词感受,寻找词作中有代表性的词语。

  小组互评发言,表现优秀者加分。

  呈现教师建构模型

  参考答案:《水龙吟》

  1、写景:找出文本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有什么特点?(空间——辽阔时间——久远)

  天、水、山、落日、高楼、鸿雁——楚天、清秋、无际、遥远

  2、叙事:如何理解词作中作者的奇怪举动?

  看了吴钩:以物喻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

  拍遍栏杆:发泄胸中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抑郁苦闷之气。

  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没有人是他的知已。愁之深,愁之大。希望有人来帮助他解除心头的郁结,然而又有谁能来给与他慰藉呢?

  3、用典:以古比今、议古论今

  季鹰归未(休说):既写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又表明了自己不会像张季鹰那样置国事于不顾而隐居的责任感。

  求田问舍(羞见):作者一生以功业自诩,忧国伤时,表明自已矢志恢复山河的雄才大略。

  树犹如此:光阴虚度,恢复无期。国事依旧不可收拾,自己的夙愿依旧不能实现的感慨。

  4、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

  希望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抱负无法实现的失意和感慨;英雄志士有志难酬、报国无门、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以及词人诚挚的爱国情怀。

  作者写景、叙事从何处着眼?(宏大、久远)体现了怎样的特点?——豪放

  四.讨论:同样登临观景,下面几位作者的情怀各有什么不同?风格有何不同?区分依据是什么?

  “再悟豪放”(拓展训练、合作评价)(10分钟)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煜《相见欢》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温庭筠《梦江南》

  梳洗罢,独依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着眼点:空间——辽阔时间——悠远

  教师引入:豪放与婉约有着不同的情怀。豪放的视野更加宽广深远,极目千里,大气磅礴;婉约的视野显得较为窄小,着眼于眼前的风花雪月、儿女情长。豪放的人大多有一种英雄情结,有远大抱负,胸怀天下;婉约的人多数冲淡平和,委婉含蓄,安于生活。婉约之人纵使观察到了生活中的大江大河,往往也会将它化为心底的柔情一波。

  五.深化:“豪放”风格有哪些不同于“婉约”风格的特点?(共性问题,规范指导)(10分钟)

  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豪放”的特点:

  意象选择:景物——名胜古迹、高山大川事物——金戈铁马、战场风云

  人物——英雄豪杰、历史人物(博大)

  意境营造:深远宏阔,高亢雄浑,纵横开阖,气象峥嵘,慷慨磊落。(豪迈)

  题材范围:国家大计、民族兴衰、人民疾苦、怀古咏史、个人抱负等皆可。

  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

  语言特点:精确、跳荡、质朴、洒脱、节奏急促。(大气)

  表达技巧:大笔勾勒,朴实明快,熔写景、抒情、议论为一炉,结构上跳跃动荡、纵横潇洒,形成一种开阔健朗的艺术境界,格调清超豪迈。(自由)

  情感抒发:豪爽旷达、酣畅淋漓、直抒胸臆、思想深邃、情趣高雅。

  学生活动:课前抄写的词作属于什么类型?判断标准是什么?

  六.归纳汇总:(意义提升、体验成功)(5分钟)

  清朝评论家沈去矜说:“词不在大小浅深,贵于移情,晓风残月,大江东去,体制虽殊,读之皆若身历其境,惝恍迷离,不能自主,文之至也。”

  凡事过犹不及,必须守持其度。王国维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所以,豪放与婉约,只有风格不同,没有高下的区别。豪放是一种心态,是一种胸襟气度。豪放之妙,存乎一心:意之所至,天地亦能为之小,介子方能容须弥;气之所至,纵贯岁月跨长河,古今亦可成须臾。豪放者气度超拔,胸藏雄兵百万,天下之事尽归我之掌握;豪放者不受羁束,脑中包罗万象,自然万物皆可出笔端……

  豪放成就豁达的性格,豪放铸成壮丽的人生。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历史变革的关键时期,时代的浪涛呼唤更多的弄潮儿。希望我们同学在生活中能多一点豪放,少一些忸怩;在写作中多一点阳刚,少一点柔媚。

  豪则天地无限宽,放则人生自在行!

  七.课后延伸:同是军旅题材的作品,品读苏轼《江城子》与岳飞《满江红》,从诗词的意象选择、意境营造、语言和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等角度,分析它们与辛弃疾《破阵子》的异同之处。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初二语文辛弃疾词三首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赏析词作时清晰的思路。

  2.学习本文赏析诗词的方法,尝试自己赏析古代诗词。

  说明:

  古代诗词以其高度概括的内容、凝练含蓄的语言和真挚纯美的情感,成为文学领域里最为璀璨夺目的明珠。我国自古就有诗教的传统,“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好的诗歌,都是感情强烈、想象丰富、语言凝练、韵律和谐、意境优美的,在陶冶性灵、净化情感、磨砺节操、启迪思想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古代诗词毕竟离我们有些遥远,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大都停留在读读背背上,这对继承传统文化是有碍的。究其原因,主要就在学生不会欣赏,不知如何欣赏古代诗词。这篇文章无疑就是一个指向标,它是被誉为“词学宗师”的著名词学家夏承焘先生的一篇赏析短文,选自《唐宋词欣赏》。本文最可贵的是出自一位大师之手却毫无学究之气,文字朴实而流畅,思路平易而清晰,对于初中生学习古代诗词的鉴赏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教师在教学中,可把此文看作用件,引导学生学会赏析诗词应当有清晰的思路和详实的分析,还要学会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明确了本文写作思路和学习本文赏析诗词的方法的基础上,尝试着做一些古代诗词的赏析。

  2.难点:作者如何选择赏析的角度,如何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来。

  说明:

  在努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今天,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诗词鉴赏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而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一方面要从典范的文章中学习方法,另一方面需要学以致用,比葫芦画瓢,由浅入深反复训练,所以教学的落脚点应当是学生学会赏析古代诗词,所以作为重点。学会鉴赏前提是能准确的理解本文的鉴赏方法,大师是如何选取角度分析的,为什么要这样分析,这就是难点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自读辛词

  尝试评析 课件出示辛弃疾词作《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要求学生自行朗读三至五遍,然后就这首词或从整体上或从某一处做一些简单的评析。放声朗读三五遍,试着说出自己对辛弃疾这首词的大致感悟。这首词难度不大,学生可以通过多遍的朗读,对这首词由一个整体而初步的理解,为下面的学习做准备。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体会,可以调动他们的已知,以便下面的`深入学习。

  初读课文

  理清思路

  1.请同学仔细阅读每一段文字,要求:

  (1)根据路标词划出段中层次。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所写内容。

  2.请同学交流自己初读圈划的结果,理清本文总分总的行文结构。

  1.自读课文,圈划路标词,比如“首先”、“次写”、“最后”、“第二句”、“既”、“也”、“不但”、“而且”等 。

  2.交流各自读后成果,谈谈自己理解的行文思路。学生写文章也好,做赏析也好,很多时候是不知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也就是没有思路,理清文章的思路,能让学生对文章行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对他们学会鉴赏有极大的帮助。

  再读课文

  归纳方法 在学生概括每段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作者赏析辛弃疾这首词作时的角度和方法。

  1.要求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赏析的角度。比如第一段从内容、背景、选材三个角度做简要评析等。

  2.通过提问,让学生交流,比较彼此学习发现,明确文章赏析的角度和方法。

  圈划、批注、交流,最后总结归纳课内所得赏析方法。这一环节的学习是关键,老师需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做细致的分析和归纳。让学生明确,作者是从词作的写作内容、写作背景、选材角度、写作特色、表达情感等多角度,抓住关键词语,逐句进行赏析的。

  精读文章

  比较研讨

  1.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同样是总写,写法是有差异的,要求学生能通过比较发现不同。

  2.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赏析词作的上下阕,同中有异,要求学生能分析出异同来。

  预设:作者写作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如同样总写,首段侧重在内容和背景交待上,末段侧重在特色和思想情感分析上。通过这样深入的分析、比较,学生才会真正深入了解作者灵活多样的赏析角度和方法,为他们能自己做鉴赏开启思路。

  课堂训练

  学习反馈 选做:

  1.从前面学过的古诗词中任意选择一首,从内容、选材、写作特色、表达情感等任一角度或多角度进行简单赏析。

  2.仿照本文最后一段做小结式赏析。 学生按要求自选诗词,口头做赏析训练。 学是为了用,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希望学生对所学有所巩固,并能学以致用。

  初二语文辛弃疾词三首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辛弃疾的三首经典词作,掌握其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辛弃疾词作中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特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感受辛弃疾词作中蕴含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悲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

  辛弃疾简介

  词作精选三首:《青玉案·元夕》、《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词作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难点:分析词作的艺术手法,如象征、比喻、借景抒情等,以及辛弃疾词风的独特之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辛弃疾词作原文及注释材料

  相关历史背景资料

  朗读音频或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故事导入:讲述辛弃疾生平的一个小故事,如他少年时勇闯敌营、擒拿叛徒的'事迹,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辛弃疾作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的身份。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0分钟)

  辛弃疾简介:简述辛弃疾的生平、主要成就及词风特点。

  时代背景:介绍南宋时期的社会状况,特别是与金朝的对峙,为理解词作中的爱国情怀奠定基础。

  三、词作学习(每首词约15分钟,共45分钟)

  1. 《青玉案·元夕》

  朗读与感知:播放朗读音频,引导学生跟读,感受词的韵律美。

  内容解析:分析词中描绘的元宵夜景和“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深层含义。

  艺术特色:探讨词中的象征手法和对比手法。

  2.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情境再现: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古代战场的场景,帮助学生进入词境。

  情感分析:分析词中表达的壮志豪情与壮志未酬的悲愤。

  艺术手法:讲解词中的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

  3.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思考“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到“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的心路历程。

  深度解读:分析词中“愁”的多重含义,以及辛弃疾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感悟。

  语言品味:欣赏词中简洁凝练的语言风格。

  四、小组讨论与分享(15分钟)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词进行深入探讨,准备分享内容。

  分享交流:各组派代表分享对所选词作的理解、感受或新发现的艺术特点。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

  总结:回顾本课学习的三首词,总结辛弃疾词作的主要特点和情感基调。

  拓展:推荐辛弃疾的其他经典词作,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进一步了解辛弃疾的文学成就和人生经历。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背诵本课所学的三首词。

  2. 撰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辛弃疾词作中某一情感或艺术特色的理解。

  教学反思:

  课后收集学生反馈,评估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对辛弃疾词作情感和艺术特色的理解程度。

  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调整后续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古典文学的学习中有所收获。

  初二语文辛弃疾词三首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辛弃疾的三首经典词作,掌握词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辛弃疾词作的意境、情感及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感受辛弃疾词中蕴含的爱国情怀、壮志未酬的悲愤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

  《青玉案·元夕》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三首词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及情感表达。

  难点:深入分析辛弃疾词中的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及如何通过词作体会词人的内心世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词作原文、注释、背景介绍、配乐朗诵等)

  学生预习材料(词作原文、注释)

  分组讨论问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故事导入:简述辛弃疾生平,特别是其作为武将出身却以词名世的独特经历,激发学生兴趣。

  目标设定: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初步感知(10分钟)

  配乐朗诵:播放三首词的配乐朗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

  自主阅读:学生自由朗读词作,结合注释理解大意。

  三、深入解读(20分钟)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三组,每组负责一首词,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青玉案·元夕》:词中描绘了怎样的节日景象?词人通过哪些细节表达了对理想伴侣的追寻?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中“梦回吹角连营”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境?如何理解“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壮志?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与“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变化?

  小组汇报: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适时补充、点评。

  四、艺术鉴赏(10分钟)

  修辞手法分析:选取词中的典型例句,分析比喻、象征、借代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

  情感与意境:引导学生探讨辛弃疾词中常见的情感主题(如忧国忧民、壮志难酬)和意境营造(如豪放不羁、深沉内敛)。

  五、拓展延伸(5分钟)

  比较阅读:简要介绍辛弃疾与其他宋代词人的风格差异,如苏轼的豁达、李清照的婉约,鼓励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比较。

  创作尝试:鼓励学生尝试模仿辛弃疾的风格,创作一首简短的词,表达自己对生活、学习的感悟。

  六、总结回顾(5分钟)

  知识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三首词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及情感表达。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思考辛弃疾词作给予我们的启示,如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与不屈,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等。

  七、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三首词。

  完成一篇关于辛弃疾词风的小论文,字数不少于300字。

  准备一个关于辛弃疾词作的PPT,用于下节课的小组展示。

  教学反思:

  课后,教师应及时收集学生反馈,评估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对辛弃疾词作的理解深度、情感共鸣以及创作尝试的质量,以便调整后续教学策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初二语文辛弃疾词三首教学设计 9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辛弃疾的三首词,即《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清平乐·村居》。

  精准理解三首词中重点字词的含义,流畅准确地翻译词句,清晰把握词的基本内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深切体会词的韵律美与节奏感,培养语感,深入感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仔细品味词中的语言,学习词人运用的多种写作手法,如对比、白描等,提高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深入研讨辛弃疾词的风格特点以及其在不同词作中所表达情感的差异与共性,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深刻感受辛弃疾词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怀、壮志豪情以及对生活的细腻感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困境,从词人的经历和情感表达中汲取精神力量,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透彻理解三首词的内容与主题,深切体会辛弃疾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的情感变化。

  深入赏析词中的精彩语句,熟练掌握词中运用的各种写作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如《破阵子》中虚实结合的手法、《丑奴儿》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清平乐》中白描手法的精妙之处等。

  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三首词,能够准确地传达出词中的情感。

  2.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辛弃疾复杂的情感世界,尤其是他在壮志难酬背景下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如《破阵子》中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所带来的情感冲击。

  全面体会辛弃疾词风的多样性,从豪放与婉约兼具的风格中,准确把握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并能与其他词人的风格进行比较分析。

  引导学生将对词的理解与自身生活相联系,深刻感悟古典文学作品对现代生活的启示与价值,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诵读法: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个别朗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词的音韵美和情感表达。

  2. 问题引导法: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词的内容、情感和艺术手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3. 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词中的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碰撞。

  4. 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5. 比较分析法:将三首词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在主题、风格、写作手法等方面的异同点,加深学生对辛弃疾词的整体认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1. 多媒体展示辛弃疾的画像,教师简单介绍辛弃疾的生平经历,重点强调他作为南宋爱国词人,一生渴望收复失地、建功立业,但却命运多舛,始终壮志难酬的境遇。

  2. 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辛弃疾词三首,激发学生对这位伟大词人作品的学习兴趣。

  (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20 分钟)

  1. 朗读与正音(5 分钟)

  教师范读全词,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初步感受词的豪迈气势。

  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之间互相纠正读音错误。

  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如“麾(huī)下”“炙(zhì)”“的(dì)卢”等字的读音,以及词中节奏的把握,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2. 字词释义与翻译(5 分钟)

  结合课下注释,学生自主理解词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如“醉里”“挑灯”“梦回”“连营”“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塞外声”“沙场”“点兵”“马作的卢飞快”“霹雳”“了却”“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等。

  学生尝试逐句翻译词的大意,教师进行补充和纠正,确保学生准确理解词句意思: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在战场上阅兵。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

  3. 内容与情感分析(8 分钟)

  提问: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描写了哪些场景?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上阕主要描写了醉态中的回忆场景,包括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等一系列战前准备活动,营造出一种豪迈、雄壮的氛围;下阕则描写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和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生动地表现了战斗的激烈和迅速,而“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则由理想的高峰陡然跌入现实的深渊,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进一步提问: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词人怎样的情感?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归纳,让学生体会到词人虽有一腔报国热血和豪迈的壮志,但面对南宋朝廷的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只能在回忆与幻想中寻求慰藉,其内心充满了无奈、悲愤与失落。

  4. 写作手法赏析(2 分钟)

  引导学生分析词中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指出上阕的回忆场景和下阕的战斗场景多为虚写,是词人对往昔军旅生活的追忆和对理想战斗的想象,而“可怜白发生”则是实写,将理想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哀,使词的情感表达更具感染力和冲击力。

  (三)《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学(20 分钟)

  1. 朗读与正音(3 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词,教师强调“谙(ān)”字的读音。

  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读出词中的情感变化,尤其是上下阕不同的语调。

  2. 字词释义与翻译(5 分钟)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重点字词,如“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qiǎng)说愁”“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等。

  学生自主翻译词意: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3. 内容与情感分析(10 分钟)

  提问:词中的“愁”在少年和成年时期有何不同?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之间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少年时期的“愁”是无病呻吟、为赋新词而强说的闲愁,是一种对生活的懵懂和故作深沉;而成年后的“愁”则是经历了人生的坎坷、仕途的不顺、国家的.忧患等多重磨难后真正的忧愁,这种忧愁深沉而复杂,难以言表,只能以“天凉好个秋”这样看似平淡的话语来含蓄表达。

  进一步提问:通过这种对比,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各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总结归纳,让学生体会到词人对自己年少无知的自嘲,以及对成年后历经沧桑、报国无门的无奈与悲哀,深刻感受到词人情感的深沉与内敛。

  4. 写作手法赏析(2 分钟)

  分析词中对比手法的运用,通过少年时期“为赋新词强说愁”与成年后“欲说还休”的鲜明对比,生动地表现了词人在不同人生阶段对“愁”的不同体验和感悟,使词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情感表达更加深刻有力。

  (四)《清平乐·村居》教学(15 分钟)

  1. 朗读与正音(3 分钟)

  教师播放轻柔舒缓的古典音乐,学生配乐朗读词,感受词的清新自然、闲适平和的意境。

  教师纠正个别读音错误,如“翁媪(ǎo)”“剥(bāo)莲蓬”等。

  2. 字词释义与翻译(4 分钟)

  学生借助注释理解重点字词,如“清平乐”(词牌名)“村居”(题目,意为乡村生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中儿”“正织”“小儿”“无赖”“溪头”“卧剥”等。

  学生逐句翻译词意: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3. 内容与情感分析(6 分钟)

  提问: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主思考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词中的画面,教师进行引导和补充,让学生体会到词中描绘了一幅乡村田园生活的美好画卷,有低矮的茅屋、清澈的溪流、翠绿的草地,还有和睦的一家人,大儿子勤劳劳作,二儿子心灵手巧,小儿子天真可爱,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宁静、祥和与幸福。

  进一步提问:从这幅画面中可以感受到词人怎样的情感?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词人对这种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南宋时期,这种田园生活成为词人心中的一片净土,表达了他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

  4. 写作手法赏析(2 分钟)

  讲解词中白描手法的运用,如“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几句,简单几笔就勾勒出乡村的自然环境和人物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纯真,使读者如身临其境,感受到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五)三首词的比较与总结(10 分钟)

  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三首词在主题、风格、写作手法等方面的异同点。

  主题方面:《破阵子》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丑奴儿》侧重于抒发个人的人生感悟和忧愁;《清平乐》则描绘了乡村田园生活的美好,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三首词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辛弃疾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思考。

  风格方面:《破阵子》豪迈悲壮,气势磅礴;《丑奴儿》深沉含蓄,情感内敛;《清平乐》清新自然,闲适平和。辛弃疾词风兼具豪放与婉约,在这三首词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写作手法方面:《破阵子》运用虚实结合;《丑奴儿》采用对比手法;《清平乐》使用白描手法。这些写作手法都恰到好处地服务于词的主题表达和情感抒发,使词作各具魅力。

  2.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补充,加深学生对辛弃疾词的整体认识和理解,让学生明白辛弃疾这位伟大词人能够根据不同的题材和情感表达需求,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创作出风格各异、内涵丰富的词作,其文学成就和艺术价值值得深入探究和学习。

  (六)课堂练习(10 分钟)

  1. 设计一些与三首词内容、情感、写作手法相关的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如: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下一句是(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愁”指的是( )。

  请简要分析《清平乐·村居》中白描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完成练习后,同桌之间相互批改,教师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七)课堂小结(5 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三首词的主要内容、情感表达、写作手法以及辛弃疾词的整体特点。

  2. 强调辛弃疾词的重要价值和意义,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诵读辛弃疾的其他词作,深入体会其词中的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古典文学素养。

  (八)作业布置(5 分钟)

  1. 背诵并默写辛弃疾词三首,加深对词句的记忆和理解。

  2. 选择一首辛弃疾的词,写一篇 300 字左右的赏析短文,要求从内容、情感、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五、教学资源

  1. 多媒体课件,包含辛弃疾的画像、三首词的朗诵音频、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等,用于辅助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2. 制作课堂练习试卷,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学生对辛弃疾词三首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和体会,能够较好地把握词的内容、情感和写作手法。在朗读环节,学生能够逐渐读出词的韵味和情感,但部分学生在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的准确性上仍有待提高。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思维活跃,但个别小组的讨论深度不够,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启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古典文学的学习中有所收获,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初二语文辛弃疾词三首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诵读并背诵辛弃疾的三首代表性词作《青玉案·元夕》、《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理解词中关键词汇及典故的含义,掌握辛弃疾词作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情境模拟、诗词朗诵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辛弃疾词中的情感世界与时代背景;运用思维导图整理词作的主题、意象及表现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理解辛弃疾作为爱国词人的家国情怀与壮志未酬的悲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三首词的基本内容、情感表达及艺术特色。

  难点:深入挖掘词中蕴含的深层情感与时代背景,把握辛弃疾词风的独特之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词作原文、注释、背景介绍、音频朗诵等)

  小组讨论任务卡

  辛弃疾生平简介视频

  思维导图软件或纸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播放辛弃疾生平简介短视频,简要介绍其生平事迹、创作背景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对辛弃疾词作的兴趣。

  初步感知(10分钟)

  播放三首词的音频朗诵,要求学生闭眼聆听,感受词的韵律美与情感色彩。

  学生自主阅读词作原文,结合注释理解大意,标记不理解的词句。

  深入解读(20分钟)

  分组学习:将学生分为三组,每组负责一首词,通过小组讨论解决注释中的疑问,分析词的主题、意象、情感及表现手法。

  小组汇报:每组选派代表分享学习成果,教师适时补充、纠正,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作的深层含义。

  情境模拟(10分钟)

  选取《青玉案·元夕》中的场景,让学生分组进行情境模拟表演,通过角色扮演体会词中人物的情感与氛围。

  讨论《破阵子》中的'战争场景与《南乡子》中的历史典故,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元素如何服务于词作的主题表达。

  艺术特色分析(10分钟)

  引导学生归纳辛弃疾词作的艺术特色,如豪放而不失细腻、善用典故、情感深沉等。

  使用思维导图软件或纸笔,共同绘制辛弃疾词作艺术特色概览图。

  拓展延伸(5分钟)

  分享辛弃疾其他著名词作片段,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更多辛弃疾作品,加深对这位伟大词人的认识。

  引导学生思考辛弃疾词作对现代人的启示,如家国情怀、个人奋斗等。

  总结回顾(5分钟)

  总结本课学习要点,强调辛弃疾词作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

  布置作业:背诵三首词,撰写一篇关于辛弃疾词风的小论文,要求结合具体词句进行分析。

  课后反思:

  收集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辛弃疾词作的理解程度与鉴赏能力的提升情况。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思考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提高课堂互动性。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不仅掌握辛弃疾三首词的具体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维度的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爱国情怀。

  初二语文辛弃疾词三首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辛弃疾的三首经典词作《青玉案·元夕》、《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掌握词中的重点字词和典故。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辛弃疾词中蕴含的爱国情怀、壮志未酬的悲愤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

  背诵三首词,理解词意。

  分析词的意境、情感和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辛弃疾词中的深层含义和复杂情感。

  鉴赏词的艺术特色,如比兴、象征、用典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词作原文、注释、背景介绍、配乐朗诵等。

  学生预习材料,包括词作原文及注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关于辛弃疾生平的短视频或讲述其生平故事,激发学生对辛弃疾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导入:你们知道辛弃疾除了是南宋著名的将领外,还是一位杰出的.词人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三首经典词作。

  二、词作学习(30分钟)

  《青玉案·元夕》

  朗读与感知:播放配乐朗诵,学生跟读,感受词的节奏和韵律。

  理解词意: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词意,讨论“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深层含义。

  艺术分析:分析词中的比兴手法和象征意义,如“宝马雕车香满路”与“灯火阑珊处”的对比。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陈同甫与辛弃疾的友谊及创作背景。

  朗读与感知: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词的豪迈与悲壮。

  情感分析:分析词中表达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悲愤,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艺术手法:探讨词中的用典和虚实结合的手法。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导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中的烦恼与忧愁。

  朗读与感知:学生分组朗读,感受词的深沉与含蓄。

  理解词意:结合注释理解词意,讨论“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与“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的对比。

  哲理思考:引导学生思考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对人生的态度。

  三、小组讨论(10分钟)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首词进行深入分析,从意境、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派代表分享小组观点。

  四、拓展延伸(5分钟)

  辛弃疾其他词作欣赏:简要介绍辛弃疾的其他经典词作,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写作练习:以“我心中的辛弃疾”为题,写一篇小短文,表达自己对辛弃疾及其词作的理解和感受。

  五、课堂总结(5分钟)

  总结本课学习的三首词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及蕴含的深层含义。

  强调辛弃疾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六、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三首词。

  阅读辛弃疾的其他词作,选择一首进行赏析,并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辛弃疾的三首经典词作,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分享观点,提高了课堂活跃度。

  课后作业的设计旨在巩固课堂所学,并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文学素养。

  初二语文辛弃疾词三首教学设计 12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背诵辛弃疾的三首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准确理解三首词中的重点字词、诗句的含义,掌握词中的典故运用及其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与深沉情感,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语感和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词的意象、意境,学习通过意象把握作者情感的方法,提高诗词赏析水平。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与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诗词的独特见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辛弃疾词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怀、壮志难酬的悲愤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三首词的主要内容,体会辛弃疾在不同时期的心境与情感变化。

  品味词中的精彩词句,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等,分析其语言特色与表达效果。

  掌握词中典故的运用,如“八百里分麾下炙”“生子当如孙仲谋”等典故的出处、含义及在词中的作用,体会辛弃疾借古讽今、以典抒情的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

  深入体会辛弃疾词中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感及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理解其复杂的心境与深沉的思想内涵。

  引导学生在诵读与赏析过程中,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与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情趣与文学素养,使学生能够将诗词中的情感与自身的生活体验相结合,产生共鸣与思考。

  三、教学方法

  1. 诵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如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个别诵读、集体齐读等,让学生在诵读中初步感知诗词的韵律美、节奏美,体会作者的情感,为深入理解诗词奠定基础。

  2. 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资源,如图片、音乐、视频等,创设与诗词内容相契合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词中的意境,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对诗词的理解与记忆。

  3. 问题引导法: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逐步深入解读诗词文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与体会,相互启发,共同完成对诗词的赏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探究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1. 播放一段有关辛弃疾生平事迹的视频短片,展示辛弃疾在南宋时期的政治、军事活动以及他的文学成就,让学生对辛弃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认识。

  2. 提问引导:“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你们对辛弃疾有了哪些印象呢?他在你们心中是一个怎样的人物?”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与想法。由此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辛弃疾词三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

  (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20 分钟)

  1. 作者及背景介绍(3 分钟)

  简要介绍辛弃疾的生平经历,重点强调他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却遭受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排挤与打压,壮志难酬。

  说明本词的创作背景,是辛弃疾与陈亮(陈同甫)志同道合,相互唱和之作,表达了他们共同的政治理想与爱国情怀。

  2. 初读感知(5 分钟)

  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感受词的豪放风格。

  学生自由朗读,初步理解词的大致内容,思考:这首词描绘了怎样的场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 文本解读(10 分钟)

  词句赏析:逐句分析词中的重点词句,如“醉里挑灯看剑”,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醉酒之中仍不忘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梦回吹角连营”,让学生理解作者对往昔军旅生活的追忆与怀念;“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讲解其中的典故运用,感受军营生活的豪迈与热烈;“沙场秋点兵”,体会“秋”字所营造的肃杀、悲壮的氛围;“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分析这两句对战斗场面的生动描写,体会其紧张激烈的节奏与气势;“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前九句的壮志凌云与最后一句的悲愤无奈形成的强烈反差,深刻理解辛弃疾壮志难酬的痛苦心境。

  情感探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思考辛弃疾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壮志难酬之感?结合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南宋朝廷的偏安一隅、主和派的得势以及辛弃疾自身的遭遇等因素对他情感的影响,培养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4. 诵读巩固(2 分钟)

  请几位学生个别诵读,教师进行点评与指导,要求学生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词中的情感变化与豪放风格,全体学生再次齐读,加深记忆。

  (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20 分钟)

  1. 背景介绍(3 分钟)

  介绍本词的创作背景,辛弃疾在镇江知府任上,登上京口北固亭,面对眼前的壮丽山河,感慨万千,创作了此词。此时的辛弃疾虽已年迈,但仍心系国家安危,渴望收复失地。

  2. 朗读与初步感知(5 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正音。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思考:词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与作者的情感有何关联?

  请学生个别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总结朗读要点,如节奏的把握、情感的表达等。

  3. 文本分析(10 分钟)

  上阕赏析:引导学生分析上阕中“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提问学生作者“望神州”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让学生体会作者对沦陷国土的深切思念与对南宋朝廷偏安的不满。接着分析“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讲解其中的典故运用(化用杜甫诗句与苏轼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这几句词通过对千古兴亡的感慨,表达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与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下阕赏析:重点赏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几句,先让学生解释词句的意思,然后提问:辛弃疾为什么要称赞孙权?他借孙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理解辛弃疾以孙权为例,讽刺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怯懦无能,表达自己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渴望南宋出现像孙权那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来领导抗金复国的愿望。

  4. 诵读与体会(2 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词意与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词,体会辛弃疾词的豪放与深沉,可采用配乐朗读的方式,增强朗读的感染力与艺术效果。

  (四)《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学(15 分钟)

  1. 创作背景介绍(3 分钟)

  讲述辛弃疾在带湖闲居期间,游览博山时创作了此词。此时的他远离政治舞台,内心充满了忧愁与无奈,但又无法直白地表达出来。

  2. 朗读感悟(5 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思考:这首词与前面两首词在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

  教师范读,强调词中的情感转折与语气变化,如“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这几句的轻松、诙谐,与“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深沉、凝重形成鲜明对比。

  3. 文本剖析(5 分钟)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对比少年与成年时期的“愁”,讨论“少年愁”与“成年愁”的内涵有何不同?少年时的“愁”更多是一种无病呻吟、故作姿态,而成年后的“愁”则是经历了人生的挫折、政治的失意、国家的忧患等多种因素后的深沉、复杂的愁绪,这种愁绪难以言表,只能以“天凉好个秋”这样看似平淡的话语来表达,却蕴含着无尽的感慨与无奈。

  情感深度挖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究辛弃疾为什么会有“欲说还休”的情感?这种情感反映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理解辛弃疾在南宋朝廷的政治环境下,报国无门,又不便直言的痛苦与矛盾,体会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

  4. 诵读与总结(2 分钟)

  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词,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本词通过简洁质朴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辛弃疾人生经历与情感变化,体现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

  (五)综合比较与拓展延伸(10 分钟)

  1. 综合比较(5 分钟)

  引导学生对三首词进行综合比较,从创作背景、情感表达、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例如:三首词的创作背景分别反映了辛弃疾人生的不同阶段与境遇,从而导致其情感表达各有侧重,《破阵子》侧重于壮志难酬的悲愤,《南乡子》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英雄的呼唤,《丑奴儿》侧重于人生感慨与内心的矛盾;在艺术手法上,三首词都运用了典故,但典故的运用方式与作用又有所不同,《破阵子》中的典故多为描述军旅生活与表达壮志豪情,《南乡子》中的典故主要用于借古讽今与表达历史沧桑感,《丑奴儿》则通过简洁的对比与含蓄的表达来传达情感等。

  2. 拓展延伸(5 分钟)

  推荐学生阅读辛弃疾的其他词作,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进一步感受辛弃疾词的风格与魅力。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我眼中的辛弃疾”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辛弃疾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与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

  (六)课堂小结(5 分钟)

  1. 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辛弃疾三首词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诵读辛弃疾的词作,深入体会古典诗词的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七)布置作业(5 分钟)

  1. 背诵并默写辛弃疾词三首,加深对诗词的记忆与理解。

  2. 选择三首词中的一首,写一篇 300 字左右的赏析短文,要求从语言、意象、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五、教学资源

  1. 多媒体课件,包含辛弃疾生平事迹介绍、三首词的文本展示、相关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料,用于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趣味性。

  2. 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如《宋词鉴赏辞典》《辛弃疾词编年笺注》等,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专业的参考与指导。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学生对辛弃疾词三首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与体会,能够较好地把握词中的情感与艺术特色。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高,可能是问题设置不够合理或引导不够到位;在诗词赏析过程中,个别学生对典故的理解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古典文化知识的积累与讲解。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古典诗词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乐趣,提升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

  • 相关推荐

【初二语文辛弃疾词三首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初二语文《背影》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05-18

辛弃疾的词特点08-02

辛弃疾的婉约词08-14

辛弃疾词的风格09-11

辛弃疾词风格10-31

辛弃疾的词集锦06-02

初二语文《背影》教案教学设计06-15

初二语文《背影》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09-01

[精选]辛弃疾写的豪放词06-28

辛弃疾写的豪放词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