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这是游子他乡思旧之作。先由清明后花落写起,接着叙游子悲愁。“曲岸”、“垂杨”两句道离愁,“楼空”两句写别恨。下阕开头“闻道”紧承“燕子能说”,揭示“空楼”中佳人目前处境:“帘底纤纤月”月不圆人也不团圆“料得明朝”又翻出新意:果真能见,但她可望而不可及。吞吐顿挫,道出佳人难再得的幽怨。此首艳情之作写得缠绵婉曲,哀而不伤,用健笔写柔情,堪称杰作。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①
辛弃疾
野塘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②,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③,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注释]
①东流:池州的东流县。
②刬(chàn)地:宋时方言,相当于“无端地”。
③“楼空”句:苏轼《永遇乐》:“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④绮陌:多彩的大道。
①东流:池州的东流县,今安徽贵池。
②野棠:野生的棠梨。
③云屏:云母镶制的屏风。
④刬(chàn)地:宋时方言,相当于“无端地”。
⑤楼空:苏轼《永遇乐》:“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⑥绮陌:多彩的大道。繁花的街道,宋人多用以指花街柳苍。
⑦纤纤月:形容美人足纤细。刘对《沁园春》(咏美人足):“知何似,似一钩新月,浅碧笼云。”
⑧华发:花白的头发
【译文】
野塘花儿飘落,匆匆又过了清明时节。东风欺凌着路上的行客,竟把我的短梦惊醒。一阵凉气吹来,向我的孤枕袭来,我感到丝丝寒意。在那弯曲的河岸边,我曾与佳人举杯一起饮酒。在垂柳下,我曾在此地与佳人离别。如今人去楼空,只有往日的燕子还栖息在这里,那时的欢乐,只有它都作见证。听说在繁华街道的东面,行人曾在帘下见过她的美足。旧日的情事如东流的春江,一去不回,新的遗憾又像云山一层层添来。假如有那么一天,我们在酒宴上再相遇合,她将会像镜里的鲜花,令我无法去折。 她会惊讶我又白了头发。
【译文二】
野海棠花纷纷飘落,又匆匆地过了清明时节。东风无端地惊扰我的美梦,冷气侵袭云屏褥枕让我畏怯。在弯曲的河岸一起举杯,把马儿系在杨柳树腰,就在这东流村我曾和她告别。如今是人去楼空,当时情景只旧时燕能记得。
听说在繁华街道东头,行人经常看到,她的眉毛像纤纤弯月。旧恨如不断奔流的一江春水,新恨重重像云海群山千万叠。如果在今后有一天,能和她在宴席前重见,她会像镜中花虚幻难折。她也应吃惊地问我:近来又添了多少白发?
【评点】
本篇为词人重经东流追忆当初一段爱情经历,抒发悲恨之情的词。
上片写暮春夜在凄清孤馆回首往事。前三句点明时间,野海棠花纷纷飘落,又匆匆地过了清明时节,为全文笼罩上一层伤感而又悲凉的气氛。“又”字表明不是第一次过来,上次也是这个季节来到。“刬地”两句融情于景,意思是:东风无端地惊扰我的美梦,冷气侵袭云屏褥枕让我畏怯。“客梦”点明是旧游之梦,“一枕寒怯”点出自己的孤单,同时又暗示前次曾在此地欢会。最后几句是词人对往事的追忆。曲岸、垂杨都在眼前,往日举杯畅饮,“垂杨系马”的情景历历在目,而人却不知何处了,大概只有似曾相识的飞燕,呢喃地向人倾诉,惋惜不已。这五句将词人的惜别感伤表现得含蓄而委婉,今日不得复见的愁思弥漫字里行间,在辛弃疾的词中绝少有这样的含悲之语。
下片描写女子的娇美,并抒写寻觅不见的惆怅。表现了词人对这位青楼女子的深情,以及英雄迟暮的悲愤。前三句是侧面写女子的貌美。“绮陌”二字点出女子出身青楼;“纤纤月”形容女子眉毛细长。“旧恨”两句写词人此时的心情,旧恨如不断奔流的一江春水,新恨重重像云海群山千万叠,叫人怎么能够忍受?末五句是词人想象以后两人相逢的情景,即使再有机会相见,恐怕她已是他人妇了,终是镜中花,难以复得了。那时,她也许会吃惊地问我:近来又添了多少白发?词人以想象中的敷衍语,抒发了两人深挚之情,令人觉得无限悲凉。
全词内涵深永,情调悲婉沉郁。
[赏析]
这是游子他乡思旧之作。先由清明后花落写起,接着叙游子悲愁。“曲岸”、“垂杨”两句道离愁,“楼空”两句写别恨。下阕开头“闻道”紧承“燕子能说”,揭示“空楼”中佳人目前处境:“帘底纤纤月”月不圆人也不团圆“料得明朝”又翻出新意:果真能见,但她可望而不可及。吞吐顿挫,道出佳人难再得的幽怨。此首艳情之作写得缠绵婉曲,哀而不伤,用健笔写柔情,堪称杰作。
这首词是淳熙五年(1178年)春天写的。上片点明时间,描述旅途苦况,“曲岸”以下三句回首往日之幸福艳遇,歇拍两句翻用苏轼《永遇乐》句子而别出新意。下片前三句表明对方已为青楼女子,想象她的美貌及寻觅不见的怅恨。词人融自己身世与其间,虽为爱情词,却有郁勃之气。尤其是“旧恨”三句,更是“矫首高歌,淋漓悲壮”(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据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作者于淳熙五年(1178)自江西召为大理少卿,观其词意,当是作者年轻时到过池州东流县,结识一位女子,两情相洽,十分款曲。此次途经这里,重访不遇,有感而作。若此,本词之意脉便可寻绎了。作者从豫间(南昌)调往临安(杭州)去就任大理寺少卿,舟行途中经过东流县,题于某村的墙壁上。词中写他重游旧地,想起“垂杨系马”曾和一个女子在这里分别,抒发了心中热烈的感情,也寄寓了自己的理想。正是由于南宋当局的阻挠,他那收复失地的美好憧憬,像在下片中所说的“镜里花难折”一样,难以实现。“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又叠”两句,把他南归后十多年来政治活动中的许多感慨和怨恨都凝结在里面了。辛弃疾很少写自己的爱情经历,偶一为之,也迥异别家,带有一种击节高歌的悲凉气息。
【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宋词赏析及注释翻译】相关文章: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辛弃疾诗词赏析09-04
李清照《念奴娇 春情》宋词赏析及注释翻译07-31
念奴娇辛弃疾翻译06-01
念奴娇·梅_辛弃疾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08-27
念奴娇梅辛弃疾译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