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遣兴》是辛弃疾一首有名的小词,选自《稼轩长短句》。词人借醉酒而大发牢骚,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和自身处境的不满。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伤感和愤慨,呈现出词人的耿介、旷达的性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辛弃疾西江月遣兴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西江月 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西江月·遣兴》
少年时的我,也曾十分的喜欢辛弃疾,尤其喜欢这首词。当时觉得他就是潇洒:“醉里”都能“贪”欢笑,连“愁”都没“功夫”!谁还能有他潇洒呀?
而今已过不惑的我,却能读出他的无奈,甚至从他的字里行间觉出他的压力以及他减压的误区来——瞧我,似乎也有点职业病了!开开自己的玩笑,何妨!
因酒而醉,本身就是无奈;醉里贪笑,醒时如何呢?难!醒时能笑,也用不着去贪了。没有功夫去发愁,如果不是醉里,那当然不错了!可惜只是借酒消愁,因醉而“无”愁!更难受的是,身醉而心明,那份无处宣泄的愁就变成牢骚了:觉得连古人都一无是处,今人呢?哪敢说呀!压力依然未解。
昨夜松边醉倒,可怜!不是倒在自己的床边,而是荒郊野岭的松边,无人可说的夜里只好问松了!更可怜的是,豪放的老辛兄弟竟然也如此自作多情:以为无情的松树会用情来搀扶!还好,发现不是,终于连推带气将不值得依靠的松搁置一边去了——算是还有点救。
给老辛兄弟的处方:来俺压力管理中心吧!看在你满腔报国之心的份上,还有你的才气,俺就免了你的挂号费了。
赏析:
这首词题目是“遣兴”。从词的字面看,好象是抒写悠闲的心情。但骨子里却透露出他那不满现实的思想感情和倔强的生活态度。
这首词上片前两句写饮酒,后两句写读书。酒可消愁,他生动地说是“要愁那得工夫”。书可识理,他说对于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这是什么意思呢?“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出自《孟子》。《孟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尚书·武成》一篇的纪事不可尽信。辛词中“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两句,含意极其曲折。他不是菲薄古书,而是对当时现实不满的愤激之词。我们知道,辛弃疾二十三岁自山东沦陷区起义南来,一贯坚持恢复中原的正确主张。南宋统治集团不能任用辛弃疾,迫使他长期在上饶乡间过着退隐的生活。壮志难酬,这是他生平最痛心的一件事。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心境中写成的,它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大事和个人遭遇的感慨。“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就是曲折地说明了作者的感慨。古人书中有一些至理名言。比如《尚书》说:“任贤勿贰。”对比南宋统治集团的所作所为,那距离是有多远呵!由于辛弃疾洞察当时社会现实的不合理,所以发为“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的浩叹。这两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不要相信古书中的一些话,现在是不可能实行的。
这首词下片更具体写醉酒的神态。“松边醉倒”,这不是微醺,而是大醉。他醉眼迷蒙,把松树看成了人,问他:“我醉得怎样?”他恍惚还觉得松树活动起来,要来扶他,他推手拒绝了。这四句不仅写出维妙维肖的醉态,也写出了作者倔强的性格。仅仅二十五个字,构成了剧本的片段:这里有对话,有动作,有神情,又有性格的刻划。小令词写出这样丰富的内容,是从来少见的。
“以手推松曰去”,这是散文的句法。《孟子》中有“‘燕可伐欤?’曰:‘可’”的句子;《汉书·二疏传》有疏广“以手推常曰:‘去’!”的句子。用散文句法入词,用经史典故入词,这都是辛弃疾豪放词风格的特色之一。从前持不同意见的人,认为以散文句法入词是“生硬”,认为用经史曲故是“掉书袋”。他们认为:词应该用婉约的笔调、习见的辞汇、易懂的语言,而忘粗豪、忌用典故、忌用经史辞汇,这是有其理由的。因为词在晚唐、北宋,是为配合歌曲而作的。当时唱歌的多是女性,所以歌词要婉约,配合歌女的声口;唱来要使人人容易听懂,所以忌用典故和经史辞汇。但是到辛弃疾生活的南宋时代,词已有了明显的发展,它的内容丰富复杂了,它的风格提高了,词不再专为应歌而作了。尤其是象辛弃疾那样的大作家,他的创造精神更不是一切陈规惯例所能束缚。这由于他的政治抱负、身世遭遇,不同于一般词人。若用陈规惯例和一般词人的风格来衡量这位大作家的作品,那是不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的赏析】相关文章: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赏析11-13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的赏析08-23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的赏析【热】10-19
西江月遣兴辛弃疾注音08-02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拼音10-08
西江月遣兴辛弃疾答案09-25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全文及鉴赏08-20
西江月辛弃疾原文及赏析07-20
西江月词辛弃疾赏析07-09
辛弃疾的西江月古诗赏析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