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的诗体现着纯真、宽容、仁爱的精神内涵。诗人追求绝对的爱、永恒的爱,在《七里香》、《一棵开花的树》等众多爱情诗中都体现了这种纯真、痴情的特点。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浅析席慕容爱情诗歌,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浅析席慕容爱情诗歌
【摘要】席慕容是台湾著名诗人,其诗歌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她的爱情诗大多蒙着一层淡淡感伤,因挥之不去的感伤而更动人心。诗人对于这种感伤格调选择原因,以及掩盖在感伤表层下的深层意蕴,和爱情诗歌总体特点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话题。
【关键词】席慕容;爱情诗;感伤
席慕容崛起于70年代的台湾诗坛,其诗歌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风靡华文世界,其作品是一版再版,掀起的“席慕容热”经久不衰,堪称当代华文文学世界一大奇观。
席慕容的诗歌代表作有《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等。纵观席慕容的诗歌:“爱的抒发已成为席慕容诗歌的第一主题”。情和爱散落在席慕容诗歌殿堂里的各个角落,在俯拾而望的情爱故事里,感伤,忧郁,怅惘,充斥其中,诗人不断地通过设置遗憾性情节,来渲染夸饰心中一个个破碎了的梦。浪漫感伤格调构成了席慕容爱情诗歌最大的特色。下面,我想就席慕容爱情诗歌走上浪漫感伤主义道路的原因,以及通过这种感伤主义格调所显现出的席慕容爱情诗歌的深沉意蕴,和其诗歌在意象的设置和语言运用上的特点进行一番简要分析。
一、浪漫感伤格调的选择
弗若伊德认为:文学是被压抑的欲望――无意识本能的满足,文学创作就是为了实现某些在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欲望,文学艺术是幼年做过的游戏的继续和他的替代。十三岁开始在日记中写诗歌的席慕容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幻想,朦胧中有了对爱和生命的最初感悟。然而,这种感悟是满含哀愁的,一如她在《时间草原》序中所言:“恍如有种悲悯从高处对我们俯视,又恍如重逢那消逝以久的美好世界,那生命初始的对一切美好事物似曾相识的乡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席慕容的心中,愁绪来自于生命的初始阶段,即使美好如爱,也必然是忧伤的,真正的情爱是由痛苦和不幸浇灌而成的罂花。可是,现实却跟席慕容开了一个多么友善的玩笑啊,她的爱情婚姻生活一帆风顺。正如她自己在《七里香》后记〈一条河流的梦〉中说:“在现实生活里,我是一个幸运的女子,因为有深爱着我的人的支持,我才能如此恣意地成长,想画就画,想写就写,做着对一个妇人来说是极为奢侈的事。我要承认,在今生我已经得到了我所一直盼望着的那种绝对的爱情,上苍一切安排都有深意,我愿意按着既定的轨道走下去,知恩并且感激。”
席慕容本身没有苦难的生活经历,但却有对痛苦的一种初始的体验。而这体验只是感性的,犹如梦中的海市蜃楼,上苍没有给她触摸的机会,即使年少时有过那么一段青涩的恋情,那种无疾而终的淡淡忧伤,犹如装饰她人生旅程的带刺玫瑰,痛并快乐着。悲喜交加的一段经历,更衍化为诗人的人生经验,成为她日后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
所以在这无法选择的矛盾困惑中,席慕容从美好的现实中沉静了下来,剥离生活表层的幸福外衣,开始对人生命运进行深层探索。所以,以《雨中的了悟》、《请别哭泣》、《为什么》为代表的席慕容诗歌大都被一层悲剧性情境所笼罩,她不断地讴歌痛苦,礼赞离别,表现出了对亏缺性情境由衷的欣赏。诗人在一段段感伤性的述说中寻找童年时期失落的梦,真诚而又热切,读来凄婉迷离,叫人潸然泪下。
二、深沉的主题意蕴
《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席慕容的爱情诗向我们奏响了一曲青春的挽歌。在挽歌声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中年女性对爱对生命的深切体悟:光阴流逝,红颜老去,有缘无份。然而,诗人没有沉浸在苦痛中而无力自拔,面对无奈和不幸,诗人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在宿命意识掩盖下坦然而又坚强的女性形象。在《回首》中,她唱道“亲爱的朋友啊 难道青鸟必要自焚才能成为凤凰 难道青春必要愚昧 爱必得忧伤”。
在席慕容所构建的一个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里,抒情女主人公大都经历了一段彻入心扉的爱情,最终在失却后的缅怀中升华了对爱的认识,最美的时光不是相爱,而是别离后的思念,而是思念中的无怨无悔。对于爱情,诗人不在乎天长地久,朝夕相处,爱因失去而美好。这在她的诗歌《盼望》中得到深刻的体现,“其实,我盼望的也不过就只是那一瞬,我从没要求过,你给我你的一生。”对于爱情,甚至是生活,席慕容更在乎的是一种内心感受,真正的爱情必须上升到精神的高度。爱是超越婚姻,拒绝物质的,爱是人们真心的付出,而且更多的只能存在于心中,现实的拥有就不那么重要了。这也如她在《江河》序中所说的“你所给我的,我已经收到了,你给我那就是我的,此生此世我会感激,我不必去跟别人抢那幅字了……”坦然,超脱的心境溢于言表。
在短暂的失去与永恒的完美中,诗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答案,这样就把对生命和爱的认识上升到一种形而上的高度。正是这超越感性的理性认识,也就完成了席慕容作为一名中年女性对时间,对生命,对爱的成熟的个人
体验。使她的诗歌实现了感性的超脱,达到了智性的高度 。
三、精心的意象营制
在席慕容为我们构筑的诗意世界里,既有感觉的流露,又有智性的思索,在感性和智性的交融中,更通过对颇具象征性的意象的设置,扩充了诗歌的内涵,又丰富了诗歌的美感,达到一种如古人所言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境界。对意象的精心营制,是席慕容诗歌的一大特色。
《文心雕龙神思》篇:“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一直以来,中国诗学传统就非常重视意象的设置,把意象的设置作为文学的首术,甚至把意象运用的好坏作为品评文学作品优劣高下的标准参物。席慕容继承了这一优秀的诗学传统,非常重视意象的选择和设置。她的诗歌常用“莲”作为主要意象体,通过“莲”这一意蕴深厚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对爱的哀婉忧伤和纯洁至美的深切体念。在《莲的心事》里,她写道“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莲”。诗人直接就将自己比作一支盛开的夏莲,一支鲜艳绽放,又在翘首等待的莲,莲在诗人的笔下,已经被充分的人格化。诗人借莲这一意象抒发了自己隐秘的心事。对爱的渴望,然而囿于传统的束缚,又只能等待,在不忧不惧中,在一种心静如水的淡定矜持中,等待男人的欣赏,采摘,然而最终还是错过了。是谁的过错呢?在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女主人公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虽然缺乏一种大胆主动的精神,但是在她身上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中国传统的女性形象,美丽、静穆,矜持。借助“莲”这一古典意象,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由衷的欣赏和思慕之情。在《缘起》中的“荷”,《一棵开花的树》中的“树”,特别是《十里香》中繁复的意象组合,这些意象的设置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关于情和爱的无限遐想,具有一种“言外之味,弦外之音”,更给席慕容凄婉的诗歌殿堂里抹上一层典雅柔婉的色调。
四、独具的语言特色
诗所以为诗,取决于语言。优秀的诗人都热衷于对诗歌语言的探求,席慕容的诗歌取得巨大成就和她对诗歌语言的独特性探求是分不开的。欣赏批评席慕容的诗歌,对她的语言特色的探讨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在语言的使用上,席慕容的爱情诗歌语言是细腻隽永,平缓单调的。她大量地从古代诗歌语言当中吸取丰富的养分。在《生离别》中,她写道;“悲莫悲兮,生别离”古词汇的使用更使我们感受到抒情主人公的情之深,悲之重,暗通了中国古代的怨妇之悲。给诗歌的浪漫感伤格调更增添一种沧桑之重。读来毫无不顺之感,迎合了中国传统的诗歌美学特征。
在传统的选择中,她又摒弃华丽典雅的用语,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深广的意义。在《悲歌》中:“今生将不再见你,只为再见的已不再是你,心中的你已永不再现,再现的只是些沧桑的日月和流年。”寥寥几笔,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给我们叙说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故事。男女主人公由最初的相爱到最后的相离。以及离别后的心理状况,透过这种心理,我们又感受到了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能为力,时间流逝是生命所不能左右的痛苦。诗人在这简单明畅的语言中宣泄了自己的真情。不管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都给读者以无限宽广的想象,从而也就很好地实现了话语容量的最大化。
席慕容还非常注意诗歌语言的纯洁性,完全拒绝粗俗、丑陋、恶的语汇。即使是表现感伤,忧郁的情绪,她都会选择一些清新,干净的语词,如:青春、年华、梦、山川、浮云等。在语言上对美的追求,丰富了整个诗境的美感,显现出唯美主义色彩,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五、结语
席慕容的诗歌为当代华语文学涂上浓郁一笔,不管是在主题的提炼还是语言的使用和意象的选择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造诣。诗人在对爱的感伤体验中升华了对爱的认识,使我们可以在这欲望横流的社会重拾对爱的信心和希望,席慕容的诗歌也成为了一代人的精神慰藉品,其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参考文献】
[1]尉天骄主编. 台港文学名家名作鉴赏[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邱运华. 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 2006.
[3][法]波德莱尔著. 恶之花[M]. 郭宏安译. 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5.
- 相关推荐
【浅析席慕容爱情诗歌】相关文章:
席慕容的诗歌09-05
席慕容的经典诗歌01-29
席慕容诗歌精选08-21
有关席慕容的诗歌10-16
席慕容的优秀诗歌03-27
席慕容最经典的诗歌09-04
席慕容经典诗歌及赏析11-12
席慕容雨后诗歌07-09
席慕容的经典诗歌大全11-11
席慕容乡愁的诗歌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