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遵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教学原则。通过创设学习词的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融入想象,自读自悟,勾勒画面,相互交流,体会意境。在自读、精读、熟读的基础上,加深体验。通过课后搜集宋词,吟诵宋词的活动,拓展学习的时空,实现“大语文”教学理念。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能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用自己的话说出每句诗的意思。
3、能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象,能体会词中所描绘的意境。
4、在感受到自然美的同时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句子里的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
根据词意,借助图画,展开想象,进行景物描写,体会词的意境美。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知诗人。
1、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大家有信心回答 吗? 听好老师的问题: 有这么一位词人,他曾醉在吴音相媚好,羡慕白发翁媪。有这么一位词人, 忧国忧民,主张抗金,报国无门,被迫归隐。有这么一位词人, 今存词629首,数量为宋人词之冠 , 以豪放为主 , 慷慨悲壮,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他就是 ——( 板书:辛弃疾)
2、你能背背他的词吗?
3、真厉害 !今天,就让我们一块穿越历史时空,回到 八百 多年前的 南宋 , 与辛弃疾同行吧!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导入新课。课前背诵已学过的词,复习词的知识。这一个学习活动主要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醒学生心中对于古诗词的沉淀,在词的情境中陶醉,让学生在深情投入的吟诵中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介绍由来,解诗题。
1、板书:《西江月 · 夜行黄沙道中》 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西江月”词牌名 “夜行黄沙道中”是词名 “夜”是时间 “黄沙道”是地点)
2、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
3、谁能说说你对“黄沙道”的了解?
你是怎么知道的?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课前查找资料进行预习,是很不错的学习方法。谢谢你为大家推荐了这样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请大家齐读课题。注意:词牌名和词题中间有个点儿,读时要有停顿。(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让我们相伴辛弃疾,与他一同走进那个月光如水的夏夜。
(设计意图:激起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三)初读,感悟诗情。
1. 大家自由读词, 要读得字正腔圆、通顺、 有 节奏。读的时候,还要仔细看看书上的插图和注释 。 自由读,开始。
2. 好,哪个同学来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他是否读正确了。
3. 读的时候,你觉得哪 个 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同学们一下呢? 你怎么知道最后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就读xian呢?这个字还有哪句诗里也这样读?(出示: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个字在古代有“显现”的意思。 经过大家的提醒,咱们再来读这首词就简单多了。词一般分上阙和下阙两部分,朗读时,上、下阙之间要停顿,
4.再请一位同学读。
5.读得正确,流利,非常好 。 这首 词 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觉?
6.老师 对 这首诗也有自己的感觉, 我 想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可以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伴着音乐,随着老师的朗读,走进那个山野夏夜 。
7.同学们,睁开眼睛 。在老师读的过程中, 你 们 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8.很好,诗中的景物很多人都看到过,但是作者却能将这些景物写成了千古传唱的名篇,这是因为作者把自己的感情都融入到了这些景物中去了。那么你们能用一个字来 表达诗人 的 内心感情 吗? 对了, “ 喜 ”。(板书:喜) 我们遍观全 词 , 其中 有“喜”字,为什么我们能感受到 词 人心中的喜悦呢? 请大家带着这个“喜”字再次品读课文, 找出你认为能体现“喜”的词句。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创设情境,把握整首词的感情基调,感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
(四) 品读,
你从哪里读出词人的“喜”?
1、(出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谁来说说第一句 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明月、树枝、乌鹊、清风、鸣蝉)
2、月是什么样的月?风是什么样的风?
多么晴朗的夏夜啊! 此 时 ,你就是辛弃疾。 炎热的夏夜 ,你 漫 步 在绿树环绕的山路上 , 遥望渐渐升高的明月,你会发现“明月 ———— ”(引读:“别枝惊鹊”)“别枝惊鹊”是说喜鹊怎么样?(明月升起来,月光惊动了乌鹊。)喜鹊被惊动会怎么样呢?(扇动翅膀离开树枝惊叫)“明月 ———— ”(引读:“别枝惊鹊”)不写“啼”而啼自现,这真是“此句无声胜有声啊!月光惊醒了睡梦中的喜鹊,使它离开树枝,那么这里的“别”又是一种什么样的 “别”呢?好一个依依不舍的“别”啊!“明月 ———— ”(引读:“别枝惊鹊”)好一幅有景、有声,更有情的画面啊!
3、辛弃疾除了听到乌鹊受惊拍打翅膀的声音和不安的惊叫,还听到了什么声音?徐徐凉风伴着这种叫声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这真是恬静的山野夏夜啊!看到这明月渐升、喜鹊翻飞,听到蝉唱声声,怎么不让夜行山道的词人为这份恬静优美心喜呢?让我们读出词人的行在美景中的喜吧!(齐读一、二句。)
4、听着蝉叫虫唱,感受迎面吹来的徐徐凉风,多么的惬意啊! 你深深地吸上一口气 ,闻到了什么?(出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5、自由读这两句,你读出了什么?(稻子扬花飘香。很多青蛙都在叫。 快要丰收了。)稻花飘香,丰收在望,这真是让人心喜的事儿啊!谁能来读出这种丰收的喜悦?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读了这两句,你有什么问题?(“说丰年”?都有谁在说丰年?他们又在对谁说丰年?)出示:说话训练。指名完成对话。读这两句。人人都展望着丰收,都流露出了抑制不住的喜悦。带着这种喜悦,我们6、读读三四句。
辛弃疾走上幽静的山路上,任明月相伴,感微风清凉,闻稻花飘香,听蛙鸣丰年,这是多么令人喜悦的夏夜山路行啊!让我们齐读上阕,读出词人的一喜再喜吧!(齐读上阕。)
7、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小常识,在水稻扬花的时候来一场及时雨是再好不过了!瞧,天变了。(出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天怎么变了?刚才还是月明星稀、清风徐徐,现在却只有“七八个星”,说明什么?(飞来几片乌云遮住了天空,星少了,天气变化快。)是啊,夏天的乌云飘到哪儿,哪儿就很快地会下暴雨。那么,“两三点雨”又是什么样的雨呢?
8、天要下大雨了,正在山路上的辛弃疾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他应该怎么办?(出示: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你从这两句中知道了什么?正在他要找地方避雨的时候,旧时的茅店出现在他的面前,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还用担心淋雨吗?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啊!让我们带着这份喜悦来读这两句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用语言描绘明月无言,清风无声的情景,体会黄沙岭的夜晚是寂静中的热闹。)
( 五 )指导吟诵。
1.同学们,《 西江月 · 夜行黄沙道中 》品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那无边的欢乐,那么你们能连起来读一读吗?
2.听得出,你们已经陶醉在 恬美幽静 的意境之中了,你们的思绪也随着那 皎皎 的 月光飞 到了 迷人的黄沙道 中了。
看,明月高悬 , 绿树环绕 。 乌鹊翻飞 , 蝉儿轻叫 。 辛弃疾夜行山道 ,不禁高兴地 吟 道――全 词 (学生齐读)
闻 , 稻香扑鼻 , 丰收在即 ;听, 蛙鸣齐唱 , 喜讯远传 。 辛弃疾夜行山道 ,不禁欢快地唱道――全 词 (学生齐读)
顺也!遂也!骤雨将至,茅店立见,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辛弃疾夜行山道,不禁兴奋地唱道 —— 全词(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再次升华情感。)
(六)课外拓展
这就是 夜行山道中那 喜悦的 辛弃疾 ,这就是 夜行山道中辛弃疾 的喜悦。
1、 辛弃疾 一生 向往着国家统一 ,垂暮之年自荐备战 ——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 辛弃疾空怀一身将相之才,报国无门百折不回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3、 辛弃疾一腔壮志难以酬, 被迫隐居无奈闲适 —— 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4、 辛弃疾一生注重安定民生, ——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 可是国已破啊! 目睹了北方战乱之苦的辛弃疾,此时此刻最渴望的是什么?(要是北方的老百姓 能够像南方一样,人人都能生活得如此安定恬美多好啊!要是处处都能这样稻香蛙鸣多好啊!)走在山道上的他还能为北方的老百姓做些什么吗?( 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 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 。)
5、 看来,这山野的闲适并不是他想要的真正的闲适。他多么希望自己的报国之路会像这旧时茅店一样,路转溪桥 —— (忽见)。他多么希望国家的安宁也会像这旧时茅店一样,路转溪桥 —— (忽见)。 此时此刻,你们能读出爱国词人对 喜讯 的那一份 希望与期待 吗?
(设计意图:了解时代背景,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情感。)
(七)作业:
1、改写诗歌:
观察课文插图,想象自己是诗人,把诗歌改写成一篇短文
2、搜集辛弃疾的诗词,并积累名句
(设计意图:用自己的视角去解读这首词。积累古诗词。)
【板书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热爱大自然
喜 企盼丰年
关心人民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实践的过程中我觉得有这些可喜之处:
1、我让学生通过读、交流、讨论与作者建构对话的空间,在此基础上感受、体验黄沙岭的美妙夜色,并由此感悟词人的心境,使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思想启迪,得到情感熏陶。
2、在读懂词的环节上,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新方式。
3、读透诗词。这不仅可以引领学生去领略古诗词中所展现的无限风光,又可以使学生徜徉在这种浓浓的古诗词的氛围中,与时空对话。甚至是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历史,走进诗词人,走进他们的心灵。把诗词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
感觉每个学生对诗词都有了自己不同程度上的新的收获,但也留下了很多的遗憾之处:
1、在本节课上学生基本上能对诗词读得入情入境,但是在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文章时,有一些同学能想象到,却表达不出来,或表达得不好。
2、教学时间显得紧张,总觉得有太多的东西要探究,课上的时间又不能让我们面面俱到。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注意协调、解决好这个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经典教学设计04-18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理念04-24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名师教学设计04-21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教学设计04-12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03-24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名师教学设计04-19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范本03-27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理念04-24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范例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