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中描写小石潭清幽寂静的环境,含蓄反映了作者寂寞的处境,悲愤、哀怨的心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石潭记写作特点,一起来看一下吧。
构思新巧,结构严谨。
作者以游踪为序,采用移步换形、依序写景的手法组织材料。写小石潭,先写“声”(水声),后写“形”(潭中景物),写潭中景物又先写“近观”(水、石、树、鱼),后写“远望”(水源),最后概写环境,引发感触。这种构思既新颖,又自然,真是匠心独具。文章按游览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然后描写潭中景物(水、石、树、鱼),再写小潭源流(溪身、溪岸)及潭中气氛,最后记录了同游者,使全篇游记结构完整。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际,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佩环”,但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围抱,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触景伤情。作者离开国都长安来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习惯。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抓住特征,细致描绘。
这篇游记描绘景物抓住特征,既肖其貌,又传其神,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如临其境。例如写潭西南边的小溪,作者连用了“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三个比喻,把小溪的特征形象地再现出来,非常真切。
此文的语言极为精美。
如“皆若空游无所依”,既正面写出游鱼的自由自在,又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语言极为精练。“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翠”写颜色,“蒙络摇缀”写形貌,“参差披拂”写动态,寥寥数语,写得宛如图画。用“如鸣佩环”的比喻形容水声悦耳,用“心乐之”的主观感受启动读者的兴趣,然后写“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用比喻“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石底卷出水面的形状,给读者的印象非常鲜明突出。而“斗折蛇行”四个字,却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静态和动态,含义丰富而并不深奥。“明灭可见”,用光线的明暗来说明视线和溪身的交错,说明水面的光亮。“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作者巧妙地把“佁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动静结合,尤能显出鱼的活泼。“似与游人相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更把游鱼的那种闲适、轻快、灵敏、活泼的神态写得维妙维肖,语言简洁而又丰富,细致而又生动,用短句产生节奏感,读起来悦耳动听,字里行间还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
拓展阅读:《小石潭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用法和重点句的翻译。
2、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特征,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3、理解作者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怨愤抑郁的心情。
【流程一:自主学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
篁竹()珮环()清冽()为坻()
为嵁()佁然()俶尔()翕忽()
二、题解和作者
1、“记”是古代一种,以(填表达方式)为主,相当于今天的文。
2、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代家、家和思想家,与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并称“刘柳”;与……并称“唐宋八大家”。柳宗元参与革新,遭反对而惨败,后被贬永州司马,10年间写了许多优秀的散文和诗歌,最著名的是《》,本文是其中的第四篇。
三、知识清单
1、解释加点的字词
心乐之水尤清冽卷石底以出
可百许头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2、辨析一词多义
⑴以:①全石以为底②卷石底以出③以其境过清
⑵而:①潭西南而望②乃记之而去
⑶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明灭可见
⑷清:①水尤清冽②以其境过清
⑸游:①皆若空游无所依②同游者
3、找出下面词类活用的词并加以说明
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⑵皆若空游无所依
⑶斗折蛇行
⑷其岸势犬牙差互
⑸凄神寒骨
⑹心乐之
⑺近岸,卷石底以出
【流程二:文意探究】
一、阅读课文,用原文回答问题
1、文章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从文中“”和“
”两个句子空游看得出。
2、文章按照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
3、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用了什么手法?找出文中相应的动词。
4、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从哪些方面来写了小石潭?
5、小石潭的源流溪身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6、在观赏景物的时候,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
二、主旨把握
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将自己的心情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渗透着自身的感受和情怀,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流程三:能力修炼】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关于小石潭记的写作背景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此间共写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小石潭记》中景语即情语,“悄怆幽邃,凄神寒骨”处的描写,情景交融,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小石潭记》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第29卷(中华书局1974年版)
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怪异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纷至沓来,美不胜收。《始得西山宴游记》与《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并称为《永州八记》
- 相关推荐
【小石潭记写作特点】相关文章:
小石潭记写作特色09-13
小石潭记的写作顺序09-16
《小石潭记》写作手法06-02
小石潭记写作背景09-25
《小石潭记》的写作手法06-07
浅谈《小石潭记》的艺术特点08-20
小石潭记的写作手法和写作特色04-26
小石潭记08-29
《小石潭记》01-20
《小石潭记》习题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