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诗深刻的主题,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
2、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能力、品味语言的能力、自学探究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
3、深刻理解作者的乡关之思、怀亲之情、及更为深沉的爱国情怀,将感情上升到激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教学重点:体会意象和构思对表达乡愁的作用。
教学难点:对诗中四种意想的体会和把握。
教学过程:
(课前3分钟播放歌曲《想家的时候》,创设氛围。
一、 导入新课。
故乡,是每个离家的人都魂牵梦绕的地方,它是起点也是终点,是开始也是结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诗——《乡愁》,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 1928年出生于南京, 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
三、听录音朗读,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划分诗的节奏。
四、分析、解读本诗。
1、这首诗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抒发诗人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2、要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感情具体表达出来,就要借助意象,意象就是诗中的形象。请同学们帮老师找找看,这首诗借助什么样的意象表达这浓浓的思乡之情?(板书: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诗中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乡愁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想景悟情,再现诗中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生六人一组,师来回巡视,具体指导。)
(通过联想,演释诗的内容:小时候,作者出外求学,当夜静时总想起母亲,就拿笔写信,望着那小小的邮票,他希望这邮票能带去他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后来他渐渐长大了,成家立业了,为了养家糊口,外出工作。每当要回家时,望着那窄窄的船票,想着新娘做好了可口的饭菜在家等待着;后来作者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母亲却在一方矮矮的坟墓里,作者心酸极了,那种辛酸是无法言喻的。而现在,作者己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站在台 湾的高山上,眺望祖国大陆:这浅浅海峡饱含着多少人的辛酸泪水,什么时候祖国才能统一啊!板书:思乡、怀亲、爱国)
阅读实践(一)
1.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期望。
B.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C.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
D.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
2.简要分析余光中的《乡愁》中叠词运用的作用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感情基调应该是什么?
4.把乡愁推向顶点的是哪一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余光中的《乡愁》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其乡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诗中用了那些巧妙的比喻?有什么表达效果?
阅读实践(二)
《西部,秦腔一样的母亲》
野渡/文
秦腔一样的母亲不唱秦腔
却有秦腔一样的色和味儿
三分陕南秋熟的柿子
三分渭北苹果的飘香
三分大红的黄河滩枣
再有剩下的一分
就是我从未磨灭过的念想
我记得茅店月下的温差
把母亲的深恩滋养
我记得板桥霜上的脚印
敲打出的节奏
还是那样地夸张
那就是秦腔一样的母亲
用秦砖汉瓦作梆板
用秦岭山风作月琴
给我唱出的粗犷童谣
童谣里的那颗心
长在我的身上
而我竟不知道
自己的心该长在何方
我没有娶秦腔一样的新娘
只把母亲
留在了秦腔的土地上
到现在
我多想吼几句秦腔
可母亲和我
永远地隔了一道墙
(选自《诗歌广场》2013。野渡,即敖维老师,当代直觉浪漫主义诗人)
朗诵回答:
1, 这首诗歌也描述了一个故乡,它在哪里?是怎样的一个故乡?
2, 这首诗里也有一位母亲,结合诗句说说她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3, 举例说说诗歌语言上包含了哪些修辞手法?
4, 你是怎样理解诗歌的最后四句含义的?
5, 你能说说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么?
【乡愁导学案】相关文章:
《乡愁》导学案09-23
《乡愁》 导学案10-19
《乡愁》的导学案09-25
乡愁导学案免费09-27
《乡愁》高效导学案07-15
《乡愁》课文导学案11-16
乡愁导学案及答案08-31
人教版乡愁导学案09-09
课文《乡愁》导学案10-23
余光中 乡愁的导学案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