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的教学设计稿

2023-05-29 乡愁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愁》的教学设计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乡愁》的教学设计稿 1

  一 教材分析

  《乡愁》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诵读欣赏课。它是一首文字浅显但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新格律诗。它语言质朴却富有生活气息,它意象简单却自有摇曳的韵致,它运笔平常却蕴含着荡气回肠的爱国情怀。从课型上看,《新课程标准》对诵读欣赏课的要求是“学生在大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从所在单元教学的总目标来看,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使学生学会在阅读中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从编者的意图来看,《乡愁》放在《散文家谈散文》《小说家谈小说》《诗人论诗》三篇极富个性的评论性文章后面,目的是将这首诗作为学生阅读实践,形成阅读感受,学会评价作品的材料。

  二 学情分析

  我们班级学生大部分来自县城的棚户区及农民家庭,他们的课外阅读积累有限,语文基础薄弱。从知识占有角度来说,他们必竟接受过八年正规的语文学习,对于诵读并积累这首诗,不成问题;从人生阅历来看,学生们缺乏深厚的感情体验,不能完全理解诗歌中逐渐递升的情感,要真正理解这首诗,必须完成情感的迁移,把余光中的乡愁变成自己的乡愁。这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了;从学生分析能力和写作水平来看,要把《乡愁》作为阅读实践材料,尝试着写评价性文章就更不容易了。我的设计理念是浅文深教,整体把握,重在领悟,将这首文质兼美的诗镌刻在学生心中。

  三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诵读欣赏课的要求及教材学情的分析,我制定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能力:学会现代文的朗读技巧,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听读,品读,想象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对作品的独特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 教学重点

  在学生反复诵读中加深体会,形成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完成本单元的主题要求。

  五 教学难点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编写说明中谈到:教师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看清教科书的编写意图及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创新性地使用教材。如果让学生写《<乡愁>诗评》太难,有四分之三的学生达不到要求,如果像以往散文或诗歌阅读那样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乡愁是…”的仿写,又没有体现出九年级学生的教学梯度,不利于学生们写作水平的提高。为此,我制定教学难点为:向朋友推荐《乡愁》诗,并说出推荐理由。

  六 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学》理论中指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生创新和智慧的欣赏者。本堂课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思想的碰撞,富有个性的品味表达,争论,点评,画面、音响等辅助手段,促进学生学习。

  七 学法指导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八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打开多媒体屏幕,播放画面。一轮皎洁的明月倒映在水中,水面波光粼动,伴随耳侧的是陈立新的《思乡曲》)

  《乡愁》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诗歌,诗行之间充溢着荡气回肠的浓浓的情绪,而这种浓浓的愁绪正是我们首先要让学生领会的东西,只有在理解这种愁绪的基础上,一切的创新才有实现的可能,为此创设情境,创设激发情境的导语很关键。

  我们班级里有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寄宿在亲戚家或是陌生人家里,有的十几天或者是一两个月才能回去一次,所以我设计的导语是这样的: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中有一些孩子离家在此地求学,今天老师想采访他们一下。“你们想家吗?”“想家的心情是怎样的?”(略)“是啊,想家。老师也想家,我从家乡来到林甸工作已经十七年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正是想家的时候。我想家中的父亲身体可好,我想院门前的柳树是否已经发芽……家中的点点滴滴都成了我最浓重的牵挂,夜不成眠时,我就在心里默念王慧敏的《想家的心情》(课件展示诗歌,师配乐诵读)

  异乡的天空/我是断线的风筝/异乡的水面/我是无根的浮萍/异乡的夜晚/月亮很瘦/如何也装不下/想家的心情/异乡的人群中/家是一团火/异乡的路上/家是一盏灯/异乡的夜晚/家是一个梦/如何也圆不了/想家的心情/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凭窗凝眸的憧憬/想家的心情/谁都能感受得到/谁也说不清

  想家的心情谁也说不清,但想家的时候,我们可以拿起电话问候一声平安,可以坐上汽车常回家看看。可是啊——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在外的游子呢?特别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之隔而亲人不得团聚,他们想家的心情才称得上真正的乡愁。下面我们就来朗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听一听他发自内心的呼唤。

  (二)初步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这首诗,画出重音、停顿,力求读准读顺,然后说说文章四个诗节分别抒发了什么情感,四个诗节的顺序可以调换吗?(在学生诵读过程中强调停顿、重音,明确”啊“的变音和叠词重音却轻读的处理)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了解了诗歌的内容,掌握了诗歌诵读的语气、语调、重音和停顿,完成了知识与能力这个教学目标,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明确了——这是一首抒发不同年龄段的乡愁诗,是按照时间顺序成文的,各诗节之间的顺序不能调换。(板书关键词)

  小时候——思念母亲

  ↓

  长大后——思念妻子 时 间

  ↓

  后来啊——孝子之心 顺 序

  ↓

  而现在——热爱祖国

  (三)合作探究

  1、捕捉细节,再读文本

  《新课程标准》第四阶段(7-9年级)的阅读要求中指出: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所以我设计的问题是,讨论:我们看黑板上作者的行文思路,作者是按照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行文的,如果我将“后来啊”改成“中年时”,将“而现在”改成 “老年后”怎么样?试读着看看。

  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抒发自己的个性解读,明确不能更改的原因“后来啊”有种绵延的哀伤,仿佛凝聚了作者一生的乡愁。诵读时语气要低沉,压抑,语速要缓慢,音调要延长。黄土的内外是天人永隔,坟墓虽矮却无家书达意,此时的乡愁更悲哀,更浓稠。“而现在”中的“而”字是转折关系,文章由乡愁升至爱国,是全诗的高潮,诵读时语调要上扬。

  教师总结:大家的意思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些变幻了形式出现的时间词语,一起连缀成了一条变化有致的情感线索,它牵引着读者去领悟诗人坎坷的.一生和复杂的乡愁。因为语言形式的变化,诗人的情感就呈现出了跌宕之势,诗人感情的高潮——热爱祖国,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愿望,就被烘托出来了。非常佩服大家很有个性的解读。现在,让我们再次朗诵第三节和第四节,读出思乡情感的跌宕和高潮。(指名生读后齐读)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加深文本的解读,顺序不能调换还因为空间的转换和感情的递增。(讨论时要注意品味与朗读指导相结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独特体验抒发情感,即兴诵读)

  2、联系背景,加深感悟

  我们再读文本,感情色彩增进了许多,各诗节的语气语调也有了极大的区别。但我觉得还是少些什么,少些什么呢?我们听一听余光中亲自诵读的《乡愁》,找找其中的差别。学生静听、静思、点评、分析,得出结论:余光中的诵读情绪更饱满,听起来更能感染别人,“矮矮的坟墓”用了颤音,多了一份诀别的凄凉和痛楚, “浅浅的海峡”多了一份恨别的沧桑和无助,多了一份自己的经历。(学生通过品评作者富有表现力的诵读,不仅再次强化了节奏、重音、语气和语调,而且更深刻地感受了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

  那么这份经历是怎样的?

  小组合作,共同归纳梳理课下搜集的关于余光中的资料。

  诗人的创作与他的生平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无法对诗歌有透彻的了解。写作背景一味由老师来介绍,不免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懒惰和依赖的习惯,我发动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了解余光中,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他们课外自主阅读的好习惯,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的了解。然后,老师可以再根据学生的了解情况,在课堂上作适当的补充,应该侧重于余诗的特点以及终其一生的乡愁情结。

  3、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余光中把几十年的情感沉淀下来,在十几行短诗的创作之中瞬间爆发。他许多作品都习惯于将说不清道不尽的细腻感情浓缩在几个简单的意象中,这种高度的凝练和抽象在余光中的《乡愁》中尤为明显。那么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意象?你能具体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吗?(小组分工合作:一组:第一诗节、二组:第二诗节、三组:第三诗节、四组:第四诗节,老师也参与到活动中来)

  特别说明的是:以下各组情况都是当堂生成的,“例如”是为了方便各位评委老师了解课堂情况,是根据自己的课堂讲解后生成的

  例如:第一诗节:乍暖还寒时,一盏昏黄的油灯下,一个身材瘦弱的书生正在写信,信写好了,他又读了很多遍,有泪花滴下,溅在桌上,绽成一朵花。想起母亲,他向窗外望去,凝视的双眸写满憧憬和牵挂。

  第二诗节:一个秋天的早晨,一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手拿一张窄窄的船票,步履匆匆地挤到轮船上。他的妻子站在码头上,手中挥舞着洁白的手绢,依依不舍的目光就象悠悠的流水,脉脉的晨辉……

  第三诗节:“我”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快步跑向自己家的祖屋,兴奋地推开房门,可是一切却都空荡荡的,再也看不到母亲忙碌的身影,再也听不到母亲慈爱的叮咛,再也不能享受到母亲温柔的抚摩,母亲用过的茶碗还在,母亲拄过的拐杖还在,母亲坐过的摇椅还兀自在风中摇动,但母亲却永远地去了,“我”跪倒在母亲的坟前,失声痛哭......

  第四个诗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高高的山顶上,隔着浅浅的海峡,眺望着大陆的方向,心底在一遍遍地呼唤:“祖国,母亲,我要回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传说狐狸死的时候总是朝向它出生的地方,动物尚能如此,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又怎能忍受这种痛苦的折磨呢!每当老师读到第四个诗节时,我的脑海里就会涌现出反动派元老于右任先生的画像。(课件出示于右任晚年图片)于右任先生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而当时他的妻子和长女却留在了陕西的咸阳。于右任先生到了晚年,特别想念他的妻子,想念他的女儿。他常常登上台湾的高山之巅眺望大陆,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任泪水肆意地流淌。但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却铸成他永远的遗憾!在他去世之前,曾写下一首哀诗——《望大陆》(课件出示,教师饱含深情地朗诵):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同学们,乡愁是余光中一个人的独特感受吗?“不是”“乡愁是所有台湾人共同的心声。那么让我们再次深情地吟诵这首诗,共同企盼海峡两岸早日统一!”

  我要求学生想象当时的画面,这不仅是对文本的领悟,更重要的是在假想和想象的过程中,学生加进自己的情感体验,把余光中的乡愁迁移成自己的感受,完成教学目标2,突破教学重点。

  4、归纳《乡愁》的背诵秘诀

  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助于四个意象抒发自己浓浓的乡愁。思念母亲,乡愁可人;夫爱妻恋,乡愁动人;祭母奠土,乡愁感人;愁系祖国,着笔惊人!如此动人的乡愁曲,应该背下来。不要死记硬背,看有没有好的方法帮助我们快速背诵?可以和你周围的同学讨论讨论。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出“这首诗四个诗节都很整齐,字数相等,句式一样,只是个别词语不同。”“每节诗的开头都有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其中‘乡愁是——’与 ‘在这头......在那(里)头’四次重复。”“每个意象前面的修饰语虽不一样,但都是叠词,分别为‘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还有‘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量词的使用位置相同”“每节诗都借助了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此环节是学生归纳本诗结构特点的过程,也是强化教学难点.为后文推荐理由寻找切入点。

  (四)拓展延伸

  1、推荐《乡愁》,阐述理由

  《乡愁》选择了四个独特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个意象不仅含蓄深刻,富有美感,而且与作者的经历紧紧相连,富有时代与历史气息,是诗人对乡愁的独特感受。那么同学们,如果让你们向朋友推荐这首诗,你打算怎么写推荐的理由?学生思考后发言。(强调有自己的独特感悟,富有个性)

  例如:我推荐余光中的《乡愁》,我推荐的理由是:它将抽象的乡愁化为具体的意象,感染力很强。乡愁本身是难以表现的情绪,诗人从广远的空间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借助他们把乡愁表现得深刻感人。

  我推荐的理由是:《乡愁》中的四个意象典型而贴切,虽然简单却自有摇曳的韵致,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例如“邮票”让人联想到寄信、写信,联想到信上倾诉的思念,联想到孩子想家的心情,联想到母亲凝眸的眼睛,联想到寂静的深夜,一轮明月下,母子天各一方的思念。

  我推荐的理由是:《乡愁》形式整齐,节奏感强。这首诗四个诗节都很整齐,字数相等,句式一样,只是个别词语不同,结构均衡匀称,每节诗的开头都有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其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四次重复,形成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

  ......

  2、归结所得,深刻领悟

  同学们的推荐理由中包含了你们自己对这首诗的独特评价,读文章的时候,不仅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还要了解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要善于独立思考,有不拘于前说的精神。乡愁是一生的文化,老师相信,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你们对《乡愁》这首诗还会有更深刻的领悟和认知,因为好诗是不倦读的。最后让我们在罗大佑的《乡愁四韵》中,再次领悟感受一下余光中的乡愁吧!让我们在心中默默地期盼,台湾早日回到母亲的回报,千千万万个台湾人民不再饱受思乡之苦。

  教师的总结是对本课教学重点的再次强调,同时也教会了学生读书的方法,为今后孩子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乡愁四韵》的播放,渲染浓浓的愁绪,与课堂开头相呼应,使这首文质兼美的诗歌深深地隽刻在学生们的心理。

  (五)作业(选择其中的一项完成,体现分层教学的特点)

  1、搜集以“乡愁”为主题的诗歌(古诗与现代诗均可),按照意象进行分类

  2、比较阅读席慕容的《乡愁》,从思想内容、结构形式、写作手法等方面,找其共同点,辨其不同点,品其表达效果。(从主旨、意象、意境等方面把握。)

  3、尝试着写一首“乡愁诗”的评论文。

  (六)板书设计

  小时候——思念母亲 时间顺序

  长大后——思念妻子 空间转换

  后来啊——孝子之心 情感递增

  而现在——热爱祖国

  《乡愁》的教学设计稿 2

  一、教学目标

  1 把握诗中的意象

  2 能够结合诗中的意象构设画面,体悟诗中作者的感情

  3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能找到记忆的恰当方法

  4 能够结合该篇自己创设意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理解诗中的意象,有感情地朗读

  难点:学以致用,自如想象,创设新意象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课前播入《乡愁》曲,创设氛围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一:同学们有没有三五天或较长时间的离开家、离开过父母?你想家了吗?想家时是什么感受?生列举,师述同感,引出小诗:

  “……异乡的路上,家是一盏灯;异乡的夜晚,家是一个梦,如何也圆不了,想家的心情。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凭窗凝眸的憧憬;想家的心情,谁都感觉得到,谁也说不清。”——王慧敏《想家的心情》(媒体配乐)

  是啊,想家的心情,谁都说不清。同学们想家的时候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呢?(媒体示图)尤其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的阻隔,亲人们长期不得相见,那才是真正的愁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

  导入二:,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下面我们来看一首台湾当代诗人的思乡之作。

  (二)了解余光中

  1 学生根据所积累的资料,简要地介绍。

  2 补充(媒体示):

  余光中祖籍大陆。1928年生于南京,1949年去香港,1950年去台湾。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一往情深,承继了传统文化中乡愁这一永恒的主题,写出了新意;另一方面,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不免经常流露出来(是他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对此,他在一篇散文中曾不乏风趣幽默地说:大陆是母亲,台湾是老婆,香港是情人,美国是外遇。

  代表作《乡愁》、《乡愁四韵》,《春天,遂想起》,被称为乡愁诗人。

  (三)听录音,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

  1 明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深沉中又略带哀伤,所以朗读时的速度就是——缓慢的。

  2 生小声朗读,边读边标出节奏和重音(“/”、“·”)

  师巡回,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小时候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新娘∕在那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外头我∕在这头

  母亲∕在里头 大陆∕在那头

  3 请学生个别朗读,要求有感情地朗读

  并适当指导:

  第一、二节,语速慢,读出思念之情

  第三节,注“呵”的变调,应读为轻声,读出适当的颤音(生列离别)

  第四节,音调上扬,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要一字一顿。

  4 齐读

  (四)解读全诗,以便更有感情地朗读

  1 整体感知

  你投入了怎样的感情去朗读?(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作者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2 细细体会

  (1)诗人的这种感情是不是突发偶感?

  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这一点,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 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2)这种感情看得见吗?

  要把这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抽象的情感具体地表达出来,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借助了一些形象的事物,也就是借助了意象,什么是意象?(P108)意象就是诗中的形象。

  找一找,这首诗借助什么样的意象表达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情?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 想象构图

  其实诗人是巧妙地运用了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托物寄情。诗是精当而储蓄的`艺术,只懂得这四个意象还不够,还应根据意象想象诗歌表达的具体内容(诗中有画)

  (1)教师用语言描述自己读第一节诗后脑中出现的画面。

  深秋的傍晚,村口,小路向远方延伸……

  一位少年,目光坚定,背着一个大包,步履匆匆……

  一位母亲,满脸伤感,提着一个行李箱,吃力地跟着……

  只听见他们脚下的落叶嚓嚓地响。

  到了分手的路口,不能再送了。少年停了下来,母亲也缓缓放下箱子。

  母亲盯着少年的脸,悠悠地说:“别忘了来信。”少年用力点点头。片刻,母亲再次提起箱子,慢慢递给少年:“路上小心,晚上不要忘记加衣服……”少年没有回答,提起箱子转身走向前方。

  母亲还在原地,她的眼光随着少年的背影一起一伏。母亲久久伫望,目光深情而又专注,夕阳的余辉给她的面孔添上了一圈朦胧而美丽的光晕……

  解析:母子别——邮票小小,含情依依。(媒体示)(朗读时注)

  (2)学生轻读,作画(媒体音乐)

  (3)说一说,适当评论(学生自评,师评结合)

  明确:

  第二小节:夫妻别——船票窄窄,相思殷殷。(媒体示)

  妻子是相约一生共白头的亲人,新娘是自己一生最欣赏的亮丽风景。朗读时应注意那淡淡的哀愁中的丝丝温馨和似水的柔情。

  第三小节:生死别——坟墓矮矮,哀痛深深。(媒体示)

  第四小节:诗人在他的诗《从母亲到外遇》中这样写道:“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故土……我离开她时,才二十一岁呢!再还乡时已六十四岁。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故国别——海峡浅浅,乡愁浓浓(媒体示)

  (4)结合媒体所示,问:第四小节表达的情感,跟前三节比有何不同?

  前三个意象联结的是亲情、爱情,这节连接的是爱国情。

  感情的升华——诗人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之思:此时犹如乐曲达到高潮!所以要读得荡气回肠,一波三折。特别是最后一句要一字一顿,语调上扬,“在——那——头”要气流不断,读出激昂慷慨之感。

  《乡愁》的教学设计稿 3

  一、唤起体验,读出情感

  有人说,诗歌是无谱的音乐,欣赏音乐要用心聆听,整体感悟,这是很有道理的。我们不能把音乐拆成音符碎片来欣赏,诗歌阅读与欣赏也该这样,要注意对诗人整体情绪的判读。这一环节,由聆听歌曲或者引用爱国诗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了解背景和自由朗读中贴近作品贴近诗人,能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1、播放歌曲《祖国之恋》或者用与爱国有关的古诗词导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对祖国的热爱。

  2、自由朗读这首诗歌,感受诗人抒发的情感。

  3、一首优秀的诗歌,往往会集中抒发人类的某种美好情感,而这种情感的爆发,可能有一个具体的诱因,比如受到欺负(杜甫的茅屋被风吹破,茅草被抢)或情绪受到触动(徐志摩告别心爱的康桥)。那么,你认为是什么诱因使艾青爆发出如此炽烈的爱国之情?

  (根据诗歌创作的时间,学生应该能联系时代背景感受到诗人的创作激情。)

  二、入情入境,读懂意象

  (即“饱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

  1、诗人是用怎样的方式来爱的?诗人用了“嘶哑”这个形容词,你会联想到怎样的形象?从中你体会到诗人什么样的情绪?”

  2、诗人挚爱着的是一块怎样的土地?其歌唱的内容包括哪些?

  学生交流后明确:(关键词句)

  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这四个意象前面都加了长长的修饰语,诗人对土地的热爱就是通过这些意象和关键的修饰语来表达的,这些地方要读重音。

  探究质疑。

  3、诗人为什么把自己比作一只鸟,而不是一片云,一棵树?

  提示: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个意象。《诗经》的第一首便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此后鸟的意象便逐渐具有了更多的意蕴,不单以双鸟、孤鸟来比喻欢爱相亲或者别离,更常常是一种不受羁绊、超然高举的自由生命的`象征。搜索与“鸟”有关的诗句,读一读。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古诗十九首》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从此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金陵驿》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诗人对祖国、对土地、对民族的热爱,已到了不知如何倾诉的地步,他也就借用鸟的简单朴素的语言倾泻他的爱情。虽然已不能再唱出美妙悦耳清亮动听的情歌,但这“嘶哑”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来的,是对土地的义无反顾的.真诚执著的爱。

  虽然我们与诗人不同时代,但我们从朗读中会深切感受到那个时代诗人沸腾的热血。

  三、把握节奏,读出韵味

  1、如果让你来朗读这首诗,你觉得诗中哪一处最有起伏跌宕的感觉?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正当我们为诗人不断的歌唱所吸引时,没料到诗篇陡然来了一个大的转折,有何深意?

  2、这样的爱该用怎样的语调表现出来呢?

  3、一首优秀的诗歌中总有几个句子能特别打动你。打动你的原因,就是情感真挚。这首诗中,表达感情最深切的是哪一处?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们怎样理解诗人眼里的泪水?

  (经过思考、探究,学生有能力理解这泪水中饱含的深情。“深沉”一词也许还不足以表达爱的炽烈程度,于是,其后紧跟的沉重的省略号,似乎涌动着潜流地火般的激情,更为沉重地叩击着我们的心房,激起我们持续的共鸣,留下不尽的余韵。)

  4、所谓“诗歌”就是“诗”与“歌”的联姻,这首诗在音乐性上虽然不如古典诗词,无固定的节律,不押韵,但其内在情感的旋律节奏非常鲜明。这个内在的节奏就呈现为情感的变化。试着画出诗人情绪起伏的走势图。(请学习小组共同完成)

  抗争炽烈

  悲愤憧憬

  忧患执著

  我们在诵读时要随着诗中感情的起伏体会内在的节奏,诗歌的韵味就自然流露了。读时将自己想象成诗人,沉浸到诗人创作时的情境中。

  四、情绪对接,强化体验

  祖国是亲爱的母亲,为了她,有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都在所不惜,一首首诗,就是献给祖国的铮铮誓言。如果让你抒写对祖国的热爱,会用什么样的诗句?

  (为了点燃学生尝试写诗的热情,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读诗的目的是指导学习,指导生活,仿写诗句,就是将诗作的情感体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通过积累筛选,升华情感,建构起人文底蕴。

  在读诗的过程中,我们与诗人的心是相通的,我们读懂了诗人殷殷的赤子情怀,祖国之爱在我们的心中,也就如潮水般奔涌──

  五、写作特色

  1、设喻。

  2、结尾升华主题。

  《乡愁》的教学设计稿 4

  一、导入新课(课前播放毛啊敏演唱的《乡愁》,创设情景)

  据说毛啊敏在中央电视台一次大型晚会上演唱这首歌时,曾使全场观众潸然泪下。这收首歌何以如此感人?让我们带着这一疑问一起走进《乡愁》

  作者余光中简介(大屏幕显示)

  二、诵读乡愁

  1、生自由朗读,根据课文提示划分节奏,把握感情基调。

  2、师示范朗读后,师生共同总结朗读要求(感情深沉 语速舒缓)

  3、生朗读(齐读、分组读或指名个人读)

  三、解读乡愁

  (一)、欣赏图文并茂的录音朗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他是通过哪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

  2、分析四种意象,每种意象各寄托了作者怎样的乡愁?

  3、想景悟情,通过想象,演绎诗歌内容,感受表达诗人情感。

  (二)、欣赏诗歌

  这首诗美在哪里?从结构、修辞、意境等去欣赏。

  (三)背诵诗歌

  四、拓展训练

  1、仿句,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具体的事物为“乡愁”打个比方

  乡愁是 。

  2、诗词积累,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名诗名句。

  附:板书设计

  邮票- 母子分离对母亲的'思念 家愁

  乡 船票 - 夫妻分离对妻子的依恋

  愁 坟墓 - 母子死别对母亲的追念

  海峡 - 离开大陆对故土的眷恋 国愁

  托物 寄情

  《乡愁》的教学设计稿 5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进而对诗歌作出正确的评价。

  教学难点 :

  通过品味语言来鉴赏诗歌。

  教学角度:

  语言品味课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回忆、背诵写“乡愁”的`古诗词导入 。

  二、 朗读

  1,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

  2、朗读指导。语调深沉;语速舒缓;感情真挚

  3、分四小组朗读余光中的《乡愁》,学生评点。

  4、指名读席幕容的《乡愁》,师生共同评点。

  5、学生自由朗读体会。

  三、 品味

  1,找出第一首诗中相同位置的字、词、句,进行归类、品析。

  用“_____美,美在_____”这一句式把品析的结果说出来。

  《乡愁》的教学设计稿 6

  预习积累:

  1、搜集余光中及其诗作的有关文学知识。

  2、朗读《乡愁》并加以赏析。

  相关课程标准: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体会和推敲重点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1、诵读全诗,感受作者的思乡愁绪和爱国情怀。

  2、鉴赏诗歌,把握诗歌“超现实想象”的特点。

  评价任务:

  1、开展阅读、朗诵活动,把握诗歌朗读方法和技巧。

  2、反复吟咏,体会诗歌独特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

  教学过程:

  一、《乡愁》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郭风的《长江》和袁鹰的《筏子》,这两位作家分别借长江和漂浮于黄河之上的筏子赞美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和勇敢机智的劳动人民,在这“千古涛声”里,更有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浓浓的思乡愁绪和深沉的爱国情怀。(板书:余光中)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母亲原籍江苏,故有“江南人”之称。当代著名诗人、作家。1948年余光中随父母迁香港,第二年赴台湾。主要诗作有《乡愁》《当我死时》《等你,在雨中》等;诗集有《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蓝色的羽毛》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的抒发了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并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播放朗读视频《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请说出你的感受。

  学生回答后归纳过渡:作者把浓浓的思乡愁绪物化为可观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抒发了诗人浓郁的思乡愁苦之情。当这种愁苦之情达到极致而无以释怀的时候,诗人便想到了死――生不能回家,死了便把我葬在长江与黄河之间,葬在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下面我们共同学习余光中的《当我死时》。(板书课题)

  了解写作背景:1966年的一个寒夜,受聘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文系当任副教授的台湾诗人余光中,抑郁寡欢,临窗西望,思念着遥远的祖国,想起自己的经历:自从1948年7月离开大陆迁居香港以后(第二年又到台湾求学),秋风落叶已经有十七回了。二十岁离国,三十七岁怀乡,还不知何日是归年呢。多愁善感的余光中想到了人生的大限,希望自己死后葬身在祖国的土地中,于是他写成这首《当我死时》。

  展示并解读学习目标:

  1、诵读全诗,感受作者的思乡愁绪和爱国情怀。

  2、鉴赏诗歌,把握诗歌“超现实想象”的特点。

  二、朗读感悟:

  1、范读,播放朗读视频《当我死时》,感悟思乡之苦:

  以观看祖国地图代替回乡,以埋葬于祖国大陆而满足。

  2、朗读,体会题目的含义和诗的层次:

  “当我死时”是一种时态的交代,也是想象的起点和抒情的前奏。

  诗的前半部分属于虚写,后半部分写实,虚实结合。

  3、赏读,把握赏读基调:

  全诗宜使用低沉的语调诵读,感情丰沛,语气舒缓,重点副词、形容词重读。

  在感情处理上,虚写部分还要读出一种满足感,写实部分还要有一种伤感。

  4、吟读,领悟诗歌的`节奏之美:

  以诗行为朗读停顿的基本单位,读出诗歌的节奏美。

  5、书写、积累以下生字词,完成《语文助学》“学习测评”第1―3题。

  三、诵读赏析:

  1、赏葬地之美:

  诗人为什么选择葬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长江与黄河是祖国的象征,滔滔的长江水、黄河水是祖国灵动不息的声音,长眠于地下能够聆听祖国脉搏的跳动,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葬在最美最母亲(名词用作形容词,温暖慈爱的意思)的国度里,实现了自己回归祖国的愿望,思乡之切溢于字里行间。

  ――这是诗歌“超现实想象”之一。

  2、赏葬态之美:

  “白发盖着黑土”是一幅色彩对比鲜明的特写镜头,葬在最美最母亲的国度犹如睡在母亲的怀抱里,视死如睡,把整张大陆视为坦然睡去的大床,这是从视觉写睡去的悲壮美;把滚滚长江、滔滔黄河朝东不息的涛声视为永生的两管(量词)安魂曲,是何等的坦然,何等的乐观,抒写出了深邃的眷恋家乡之情,这是从听觉写睡去的坦然美。

  ――这是诗歌“超现实想象”之二。

  3、赏满足之美:

  死亡本来是痛苦的、可怕的,但在余光中这里却变成了一种满足,条件是什么呢?是安葬的地方,只要安葬在长江与黄河之间,安葬在祖国大陆。活着的时候不能够回乡,只指望死后的安葬,寄托于死后的落叶归根,所以,死成了一种幸福,一种满足,把大陆视为“最纵容(动词用作形容词)最宽阔的床”,写出了极度自由舒坦的理想境界。

  ――这是诗歌“超现实想象”之三。

  4、赏通感之美:

  “用十七年未魇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是作者用味觉形容视觉的贪婪,把无形的思乡爱国之情化为可观的看地图来代替回乡,这一奇特的想象,把渴望叶落归根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再现了语言艺术的通感美(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这是诗歌“超现实想象”之四。

  5、赏典故之美:

  作者生于南京,而写回家却落脚于重庆。原因是作者在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的江北悦来场曾读过中学,更主要的是重庆是一个多山多树多鹧鸪的地方。鹧鸪常在春雾迷蒙的林中啼唤曰:“行不得呀,哥哥!”南宋词人辛弃疾曾有名句“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表达思乡愁绪,作者正是利用“鹧鸪”这一特定物像表达了“啼鸟唤人归”的回乡情怀。

  ――这是诗歌“超现实想象”之五。

  归纳主题:作者写葬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的是“我”的体魄,而更是“我”的一颗思乡爱国之“心”。(完成板书)

  四、朗诵诗歌

  完成《语文助学》“感知探究”第1、3、4题。

  《乡愁》的教学设计稿 7

  教材分析

  乡愁作为人类普遍的一种情结,是诗歌创作历久常新的主题之一,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余光中的《乡愁》便是其中情意深长动人的一曲,因为他抒写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年代由于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 念之情,更是漂泊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诗人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一组意象,层层推进,生动形象地抒发了乡关之思、故国之恋。全诗构思精巧,复沓手法以及叠音词的运用更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品悟,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爱国之情。

  2. 通过比较赏析,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意象美。

  3.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鉴赏能力,激发学生表达情感的欲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去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和把握诗中的四种意象。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 听一听: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间多媒体播放音乐)

  导语:同学们,你们从刚才的音乐中听出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呢?(乡愁)是的,游子思乡、故土难忘,这是人类的普遍情感。由于政治原因,台湾海峡将台湾与大陆阻隔半个多世纪,台湾人民对大陆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对两岸和平的渴望日趋强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作——《乡愁》。(板书课题、作者,多媒体显示全诗)

  二 、 读一读:感受诗味,体会诗的情感美。

  ⒈ 教师示范朗读。 (多媒体配乐)

  ⒉ 学生自由朗读,师指导、解疑。

  ⒊ 学生试读课文。

  ⒋师生点评指导。

  板书: 母子别 新婚别 生死别 故园别

  ⒌ 把握诗歌主题。

  ⑴设疑:大家读过不少抒写乡愁的诗,与一般乡愁诗相比,这首诗在情感上有什么突出的地方?从哪儿可以看出?这一处该怎样读?

  ⑵补充资料图片,进一步体会两岸同胞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⒍深情齐读诗歌。

  三.议一议:比较鉴赏,体会诗的意象美。

  1.出示改诗,引导学生比较、品评。(多媒体显示)

  设疑:

  ⑴乡愁是一种大家都可能曾经体验过可又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读了原诗,你觉得余光中是怎样将乡愁形象地展现出来,使你对乡愁有了一些具体的感觉?(运用了几种具体的事物来表现)

  ⑵乡愁怎么是邮票、坟墓?这些事物会使你产生怎样的联想?老师改写的诗有没有这种效果?

  2.学生思考、交流、发言。

  ⒊引导学生理解何谓意象。

  明确:诗歌一般是通过创设意象来抒发情感的,创设意象就是借助某一事物,把自己的感情寄托于 其上加以表达的写作手法。在这首诗中,作者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事物上,使说不清道不明的乡愁变得具体可感了,并且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⒋美读:想象情景,体会情感,读出韵味。

  四.写一写:拓展迁移,体验人生的情感美。

  1.请根据以 下情境,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仿照诗句,用具体的事物来抒写乡愁。

  ①情境:中秋月圆之夜,作为一名住宿生,当你独处寝室,这时,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生自创。

  2.学生思考、创作、交流,师生共同点评。

  五.布置作业。

  1. 背诵这首诗。

  2. 仿写诗歌。

  板书设计

  乡愁 (余光中)

  母子别 邮票

  新婚别 船票

  生死别 坟墓

  故园别 海峡

  《乡愁》的教学设计稿 8

  一、教材内容分析

  《乡愁》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是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作品,诗中表现的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乡愁。《乡愁》借助时空的变化来推进诗情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情思念。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可感的意象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是一首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是一首如泣如诉、动人心魄的真挚情诗。意象独特,构思精巧,形式完美,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给我们极强的审美感受。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诗人以独特的意象抒发思乡之情的手法及借助时空变化来推进抒情的特色。

  2、通过诵读品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准确理解诗歌的主题。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一周回家一次,对“乡愁”有较深的感受。

  2、学生都是十四五岁的学生,思维活跃,语文学习兴趣较浓厚。

  3、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能感受浓浓的乡愁。

  4、学生结合以前讲过的诗歌鉴赏技巧,能够理解和感悟本诗。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自主学习策略,学生提前预习,掌握字词,初步感受本文情感。

  2、合作交流策略。

  3、以问题研究和学生活动为中心的策略。

  4、学教并重。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

  资源准备:自制的《乡愁》ppt

  六、教学过程

  (一)走近乡愁(循环播放《故乡的原夜》的曲子)

  对于背井离乡、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回家”是他们最大的愿望、最美的梦想。然而,因为种种原因,一些人却有家不能回、有亲不能见,于是,就有了那一首首流传千古、满载思乡之情的诗章。今天,我们一起欣赏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大屏幕显示课题)

  (二)倾听乡愁(循环播放《故乡的原夜》的曲子)

  1、首先我们一起熟悉本文的作者。(点击余光中)

  余光中,当代著名诗人。祖籍福建,1928年生于南京,1950年赴台。但他却与大陆有割不断的血脉联系。《乡愁》就是诗人思乡的代表作。现在,我们一起倾听《乡愁》。

  2、多媒体播放《乡愁》(在听的过程中,仔细体会诗中蕴含的感情)

  3、深情的诵读,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乡愁。朗读是语文的基本功之一,读诗,更要注意把握节奏和重音。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斜线表示停顿、着重号表示重音。我先为大家诵读一遍。

  4、我们再次倾听《乡愁》,同学们可以小声跟读。下面分组朗读,注意感情。

  (每组推荐一个同学,朗读可一人独立完成,也可两人或三人合作)

  (三)品味乡愁

  1、诗人借助时空的变化层层推进诗情,请把表示时间变化的词找出来。

  明确:这四个词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板书)。

  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人生的四个阶段。而这四个阶段,恰恰是诗人的整个一生。

  2、整首诗都是围绕着乡愁来写的。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诗人为何有这么多的乡愁?如果他不曾远离亲人和家乡,会不会有这么多的愁绪呢?

  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远离故土,所以,这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3、乡愁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诗人却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把乡愁形象化,请同学们找一找,这首诗用了哪些具体事物表现乡愁?

  明确:作者用比喻手法,把浓浓的乡愁浓缩在四个具体的事物上: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板书: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4、这些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邮票:(返回画面,女同学读一节)小时候离家读书,外出求学的少年思念母亲,可路途遥远,只有让这枚小小的邮票把心中的思念带给远方的母亲。真是邮票小小,含情依依。(板书:邮票小小,含情依依)。

  船票:(返回画面,男同学读第二节)长大后,为生活所迫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那缕缕的乡愁,只能寄情于那窄窄的船票。真是船票窄窄,相思殷殷(板书:船票窄窄,相思殷殷)

  请同学们结合画面,仿照前两节的形式,用自己的话把三四节的内容讲给小组里的人听。(学生发言后,老师可做总结)

  坟墓:(教师读第三节)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乡愁都有所寄托与排遣。可是,当诗人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时,却再也看不见母亲慈爱的笑容。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永远的隔开了。所以坟墓矮矮,哀痛深深!(板书:坟墓矮矮,哀痛深深)

  海峡:(齐读第四节)而现在,这浅浅的海峡,又把我与祖国隔开。它阻断了多少亲人的团圆梦,它又使多少人骨肉分离;这浅浅的`海峡之水,是游子的思乡之泪,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乡愁之泪!所以海峡浅浅,乡愁浓浓(板书:海峡浅浅,乡愁浓浓)到这里,诗人把乡愁推向极至,暗示了只有祖国统一,心中的乡愁才得以了结。由个人的思乡念亲推广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小结:诗人从生活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物象来寄寓情感。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屏幕显示: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浓浓夫妻情(屏幕显示:夫妻情),坟墓虽矮,却是生死别(屏幕显示:生死别),海峡虽浅,更使游子乡愁无尽(屏幕显示:故乡情)。看似平常、单纯的事物,蕴涵着饱满的诗情。这就是诗人常用的技巧之一:托物寄情(板书:托物寄情)。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把抽象的感情表达的形象、具体。

  5、让我们再一次倾听《乡愁》(多媒体播放《乡愁》)

  6、下面,我们带着感情来背诵这首诗。之后,每组推荐一个代表为大家背诵。

  (背诵可一人独立完成,也可两人或三人合作)

  (四)感悟乡愁—ザ杂诔て谄泊的游子来说,家园的影子最让人牵绊,乡愁更是挥之不去,

  (五):作业:

  1、熟读、背诵余光中的《乡愁》。

  2、搜集并整理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板书设计

  乡愁

  小时候——邮票小小、含情依依、母子情

  长大后——船票窄窄、相思殷殷、夫妻情

  后来——坟墓矮矮、哀痛深深、生死别

  现在——海峡浅浅、乡愁浓浓、故乡情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乡愁》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对于这首诗歌的学习,我既没有要求学生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也没有概括诗歌每节的内容,而是按照“听读——诵读——解读——欣赏——拓展”这样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品味诗歌的意向美,发现诗歌的结构美,使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的层次……

  《乡愁》的教学设计稿 9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诗人把乡愁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

  3、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意象,体会感情。

  【难点】

  理解意象,感悟情感,激发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回忆王致远的《秋思》由古代的乡愁引入现代诗人的乡愁。

  二、播放录音

  听读感悟,说出作者的.情感基调。(忧郁深沉)

  三、自由朗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初步感受作者的浓浓乡愁。

  四、品位诗句

  1、作者在文中以多少幅画表达乡愁?(四幅具体生活画面)

  让学生理解“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

  2、学生口述四个画面:

  ⑴ 幼年求学,母子分离。

  ⑵ 成年后,告别妻子,背井离乡。

  ⑶ 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

  ⑷ 同胞难得相间见,国家不能同意。

  五、情感深化,领悟主旨

  六、拓展

  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情。

  《乡愁》的教学设计稿 10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下第一课,也是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是以爱国和思乡的新诗,而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正是一首表现爱国思乡主题的诗歌,篇幅短小,节奏和谐,内容浅显又意味深长,特别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诵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领会优美意境,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课前都能自觉的完成字词和诵读预习。但对于如何把感情融入课文进行朗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关于诗歌的意象比较抽象,不好把握,学生也缺少相应能力,这是学习本课应重点突破的地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3.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味诗歌抒发的思乡情愁。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2、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乡愁》的教学设计稿 1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将诗歌意象与生活情景的联想相结合,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抓住这首诗“真挚的感情、鲜明的形象和优美的韵律”这三个明显特征,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现代诗歌的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深切感受诗人的思乡爱国之情。

  2.培养学生分析现代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感受并理解诗歌优美的韵律。

  [教学方法]

  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手段,综合运用反复诵读、师生互动和教师总结归纳的方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结合学生刚刚学过的《静夜思》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两首诗,指出“乡愁”在中华儿女的身上代代相传,而台湾人民的思乡之情更深切、更感人,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先齐读,再听配乐朗诵,找出差别,然后请一两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诵,听后师生一起评价,特别注意朗诵时的语气和节奏。

  提问: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发乡愁?(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作者是如何安排这些形象的?(以时间为顺序)

  二、师生互动,想象构图

  1.教师范读诗歌的`第一节。

  (1)让同学们联系自己在外上学、思念母亲的实际情况理解诗歌内容。

  (2)请同学说出自己的联想。

  2.请同学朗读诗歌的第二节,教师进行指导。

  (1)构建生活场景理解内容。

  (2)补充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加强同学们的语文知识积累。

  3.请同学深情地朗读诗歌的第三节,教师进行指导。

  (1)让同学们想象三五十年之后,母亲去世后自己的内心感受,加深对诗歌第三节的内容理解和情感体味。

  (2)回顾前三节意象选择的典型性,加深学生对作文选材典型性的认识。

  4.第四节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也是同学们在内容理解上的重难点。

  (1)首先应对学生进行引导:作者思念故乡、想念亲人,那为什么不回到他们身边呢?仅仅是由于有一道台湾海峡吗?

  (2)再从作者生世和写作背景出发,结合生活中的事例,使同学们真切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和企盼祖国早日统一的强烈愿望。

  三、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课堂练习]

  结合自己的真情实感,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模仿造句。

  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

  乡愁是故乡那条永远流淌的小溪

  乡愁是别离时妈妈不断的挥手

  乡愁是远走时父亲在车站久久的站立

  [课堂小结]

  正是由于具备了真挚的感情、鲜明的意象和优美的韵律,余光中的这首小诗才会成为海峡两岸广泛传颂的名篇,这也正是我们分析不少现代诗歌的重要途径。

  [课后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乡愁》和《夜雨寄北》这两首诗。

  ★板书设计

  时间 空间乡愁

  小时候母子异地邮票

  长大后夫妻分离船票真挚的感情

  后来坟墓内外坟墓鲜明的意象

  现在海峡两岸海峡

  乡愁是…… 数量词 叠词

  我在这头  ……在那头 优美的韵律

【《乡愁》的教学设计稿】相关文章:

乡愁教学设计02-15

《乡愁》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1篇)08-25

《乡愁》教学设计(通用10篇)06-25

《乡愁》公开课教学设计稿(精选10篇)11-05

《乡愁》教学设计思路(通用6篇)05-24

席慕容《乡愁》教学设计(通用10篇)07-29

乡愁教学流程02-06

《乡愁》教学反思11-03

乡愁教学反思11-04

《乡愁》教学实录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