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评课稿

2020-11-03 乡愁

  《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下面是乡愁评课稿,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乡愁》是一篇怀念祖国、渴望回归大陆的爱国诗章,余光中先生以民谣的歌调,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出四个具体的物象,把绵绵的乡愁、无限的愁思注于笔端,把乡愁的产生,乡愁的无奈,巧借“距离”表现出来,倾诉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王老师的《乡愁》这一课,整节课教者都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以读为主,以读促思

  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领会课文潜在内涵的重要途径。王老师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途径地读,达到了以读增智、以读悟情、以读促思、以读代讲的效果。同时又通过学生动人的朗读,教师感人的导语,以情动情,以声传情,营造了浓厚的情感氛围,整堂课的教学,学生始终沉浸在对乡愁的感悟之中。这堂课的设计思路:听读:感受—朗读:理解—演读:想象—比读:发现—创读:创造。新课标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而诗歌又是最富情感的语言。因此,在以上四个环节中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情。这首诗的“情”就重在“乡愁”上。整个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一名参与者、引导者、学习者。阅读过程是师生共同感悟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王老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真话、诉真情,将个人的阅读体验与作者的情感体验融为一体。

  第二、处理好学生、教师、作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王老师贯穿在课堂中的一条主线就是让学生去阅读去品味。在听读时,她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听诗,用简洁的文字说感受;在朗读时,她让学生把各自放进诗歌中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把诗歌的语言变成学生自己的心声。而且阅读本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许多好作品不是作者写出来的,而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劳动的结果。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应该把迎合当作尊重,也不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作者,须知:书在谁的手里,谁就是书的主人。因此,王老师让学生去多读反复读课文,这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劳动。

  第三,处理好阅读和生活的关系。

  文学是生活的反映,阅读是生活的组成部分,阅读和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所以应当树立为人生而阅读的观念,既要关照别人的生活,更要关注自己的生活;既要为今天的应试去认知和理解,更要为明天的发展去批判和创新。金开诚先生指出: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徐老师让学生用“乡愁是~~~~~”的句式说一句话就是一条有效途径。另外,王老师让学生选一小节用语言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也很有创新意识,和新时代的生活生动有趣的联系起来。当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被感性的文本升华时,抓住学生感情的火花及时点火,让学生有倾诉的机会,有成功的体验,诗情自然喷薄而出了。

  总之,王老师的这节课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独创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重要之点,一切以学生读为主,没有雕饰之意,一切顺乎自然,清新流畅。就在这看似教者无为的课上,实现了师生的共同精彩。我们教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寻求最佳的教学思路,多角度、多层次地鉴赏,有的放矢,让学生发现作品的审美价值,从中悟出诗歌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拓展阅读:乡愁阅读习题与答案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分别写什么内容?

  2.诗中运用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有什么共同特征?

  3.下列对诗歌含义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强烈要求两岸统一。

  B.诗中表达的'思念之情超越了意识形态,表达的是人类固有的美好情感。 C.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是意象,不是几种纯然的客观事物。 D.全诗只有四节,却跨越了无数的岁月,笼罩了现实世界的氛围。

  4.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的期望。

  B.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C.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

  D.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

  5.摘录诗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说说诗歌是怎样层层深入地抒发爱国之情的。

  6.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诗人采用了哪些具体意象,将它变为具体可感的?

  7. 诗歌中所选取的一组意象间是并列还是递进关系?请简要说明。

  答案:

  1.童年时代的母子分离;青年时期的夫妻分离;中年时期的母子生死之别;现在游子与大陆的隔离。

  2.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形象都是“我”的“乡愁”的物化,是离别的见证。诗人从生活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一组意象,作为抽象的情绪“乡愁”的客观对应物,从而避免了抽象、枯燥,起到了具体、生动的效果。

  7.这些意象,从感情的抒发来看,是层层推进的。邮票、船票、坟墓等三个意象,不过是铺垫,末节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它所抒发的爱国主义深情,比起前面三节的乡关之思、怀亲之情,具有一种崇高美,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意对即可)

【乡愁评课稿】相关文章:

《乡愁》评课11-23

《乡愁》公开课评课05-15

孙权劝学评课稿11-02

游子吟评课稿11-02

陋室铭评课稿11-04

《题西林壁》评课稿12-17

《老舍的幽默》评课稿09-29

河中石兽评课稿11-02

《河中石兽》评课稿11-05

《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11-24

《乡愁》公开课教案 《乡愁》名家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