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最终失败,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我们一起来了解他的镇江脱险是如何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爱国英雄文天祥镇江脱险,欢迎大家阅读!
爱国英雄文天祥镇江脱险
状元出身的文天祥,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从宝祐四年(1256年)考上状元走上仕途,直到咸淳十年(1274年),经过近二十年的起起落落,他还只是一个不大的地方官———赣州知州。当时的南宋政权已风雨飘摇,气数将尽,而把持朝廷的重臣是一些唯利是图、贪生怕死、屈膝投降的贾似道之流。也就是在当年(咸淳十年)六月,元世祖忽必烈正式发布平宋诏书,随后元军大举进攻南宋,在攻破湖北襄阳后顺汉水,沿长江一路势如破竹,直杀到江苏常州、苏州一带,逼近京城临安。此时度宗皇帝已死,四岁的恭帝即位,权力落在太皇太后谢道清手里。危急之时,朝廷乱作一团,毫无御敌之策,只想一味退让乞和。
在内忧外患、大厦即将倾覆之际,身处江西赣南的文天祥于德祐元年(1275年)正月十三,同时接到朝廷的两道诏书,一是太皇太后谢道清下的《哀痛诏》,命全国各地起兵勤王;一是下达给他本人的专旨,命他“疾速起发勤王义士,前赴行在”。朝廷勤王诏书下达各地,然而起兵响应者寥寥,真是“干戈寥落四周星”。国家危难之际,方显英雄本色。文天祥积极筹划勤王起兵之事,招募了以赣州和家乡吉州(今江西吉安)为主的义兵共三万人。他率领勤王军几经波折于德祐元年(1275年)八月底才到达临安,并迅速派兵开赴前线抗元。
随着常州、苏州、余杭独松关失守,于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十八,元军三路大军在临安北郊皋亭山会师,距临安不到三十里。太皇太后谢氏不采纳文天祥的救亡抗战建议,一心只想乞降议和保留赵氏宗室,已丧失了民族大义,忘记了那些为国捐躯的忠勇之士,派人到元军大营送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元军首领兼右丞相伯颜指名要宋朝右丞相陈宜中去洽谈投降事宜,而贪生怕死的陈宜中连夜逃回浙江永嘉清澳老家。谢太后无计可施,在危难之时想到了文天祥。正月十九日早晨,谢太后任文天祥为枢密使,中午即升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要他代替陈宜中代表宋廷与元军洽降。
正月二十日,文天祥与左丞相吴坚、同知枢密谢堂、安抚使贾余庆、中贵官邓惟善,来到设在皋亭山因明寺的元军大营。文天祥是坚定的抗战派,他是来谈判的,而不是来洽降的。伯颜威逼恐吓文天祥,他毫不畏惧,大义凛然地与伯颜据理力争,质问伯颜为何违约攻打宋朝。气急败坏的伯颜失信将文天祥扣留在元营,将其他的宋朝和议的官员放回。左丞相吴坚等人私下与伯颜洽降好后,带着降表回到临安,谢太后按伯颜的要求做了改动,第二天又由吴坚等人带到元营,伯颜接受了降表,宣告南宋正式投降。
文天祥来到大营时,仪式已经结束,但得知安抚使贾余庆已顶替自己当上了右丞相,并领头向元朝呈降表献国土,顿时勃然大怒,一通痛骂贾余庆等宋朝官员卖国叛逆,连在场的元营官兵都不得不心生敬佩。二月初五,六岁的小皇帝恭帝率领百官,拜表祥曦殿,宣布退位,向元朝乞为藩辅。二月初八,伯颜命令宋朝官员贾余庆等五人作为“祈请使团”去大都确认受降的合法性,就在船要开动之时,伯颜突然决定要文天祥一同北上。
文天祥被逼无奈跟随“祈请使团”沿运河一路往北来到镇江。跟随文天祥上路的有十一人,那是路分金应,总辖吕武,帐前将官余元庆,虞候张庆,亲随夏仲,帐兵王青,仆夫邹捷、李茂、吴亮、肖发,此外,还有一位义士杜浒。一路上走了十天,元兵戒备森严,文天祥他们无法找到脱逃的机会。现在到了镇江那是最后一次脱逃机会,因为镇江位于江南运河的北端,濒临长江,再往北去,就进入了元朝控制的地界,脱逃的希望也就荡然无存。
在二月十八日晚,文天祥不愿跟贾余庆等使团成员住在镇江府衙内,托故返回船上,住在运河岸边一个叫沈颐的乡绅家中。虽有元兵守卫,但不像府衙森严。文天祥找机会与杜浒、余元庆密谋脱逃之事,通过分析,决定逃往长江北岸宋军把守的真州。
要逃往江北,最重要也是最大的难题是先要搞到船。而船被元军征用和管制,找船十分困难。为了找船只和向导,杜浒和余元庆每天喝酒装成疯疯癫癫,来麻痹元兵的注意。功夫不会白费。杜浒结识了一个养马的老兵,每天请老兵喝酒,还送钱送物,老兵答应带路做向导。余元庆也有收获,遇到一个故交,此人正是为元军管船的,且忠于宋廷,愿意为救文丞相竭尽全力。余元庆也承诺事成之后为他请封承宣使,并赠银千两,还答应让文丞相给他写个批帖,作为日后凭证。镇江夜晚实行宵禁,夜里出逃遇到元兵就只有束手就擒。但天无绝人之路,在二月二十七日,沈颐家里忽然来了一个专管宵禁的小官刘百户。杜浒与他套近乎,同他结拜为兄弟,拉他到妓舍喝酒玩乐,得知夜晚提着官灯就可随意往来,并约好后天晚上刘百户送官灯给杜浒一起去妓舍逍遥。
船有了,向导有了,官灯也找好了,事不宜迟,文天祥决定二月二十九日夜间行动,并派出两人先到船上去,约好在甘露寺下等候。
到了二十九日,大家已经做好了夜间行动的准备,不料到了午时,元军突然命令文天祥过江去瓜州,从瓜州启程北行,而此时住在衙府的“祈请使团”成员已到了瓜州。文天祥没有别的办法,决心抗命,推脱说时间太晚,来不及收拾,要求明日渡江。刻不容缓,今夜必须逃走!如果大家一起走目标太大,决定分头行动。除了先上船的两人,还有十人,就分三人先去向导老兵家等候。
文天祥等七人借感谢房主为由当晚摆酒设宴,请看守的元军官王千户作陪。席间先后将房主沈颐、王千户等人灌得酩酊大醉。正准备乔装打扮出发之时,一随从报告说向导老兵假装喝醉酒倒在床上不起来。文天祥一听就知道是向导老兵做局讨价还价,马上叫那两人把向导老兵架了过来,在他的腰间系上三百两银子。向导老兵顿时喜笑颜开醒了酒,答应带路出门。
在夜半二更时分,杜浒的结拜兄弟刘百户派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提着官灯来了。杜浒急忙喊出向导老兵,带上少年就走。文天祥闪身跟出了门,随从们也一个个自黑暗里跟上。乍暖还寒的春夜,异常紧张的一伙人跟着官灯一气穿过三四条小巷,没有遇到任何人查问,走得很顺。到了人家渐尽处,杜浒给了少年一些银子打发他回去,说明天把官灯还他。接着杜浒提着灯,和向导老兵走在前头,众人跟进,眼看即将走出市区。就在此时,大家心头一沉,发现元军在市井尽头的路口拴了十来匹马,设置了哨卡。所幸元兵睡得很死,马的动静也不大,余元庆潜行到元兵近处,挥手指引文天祥一行十人悄悄上前,一个个踮着脚尖绕过马群,侥幸又闯过了一生死关。走在荒凉的野地,大家疾步赶到江边的甘露寺下,心情稍稍放松,便把向导老兵打发回去,开始寻找渔船渡江。
大家左寻右等都不见船的踪影,如果天亮了,即使上了船也难逃元兵的追击,只有投江自尽,葬身鱼腹了。正在焦急万分之际,终于看到余元庆和先期上船的两人把船开来了。这又是一次绝处逢生,文天祥一行立即上船向上游驶去。船拐出江湾,但见江面停满了元军的船只,绵延数十里。他们的小船驶得步步惊心,一路硬着头皮从元兵的船旁经过。船到七里江,忽然遇到元军的巡差船,喝问是什么船,并往前开过来。大家惊魂未定,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正逢江中退潮,巡查船搁在浅滩处动弹不得,又恰遇江上忽转东南风,小船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顺风向真州方向快速前进。大伙到了距城门五里地的江边上岸后谢过艄公就急奔真州,宋军守将苗再成亲率将校出城相迎。经历了重重艰难险阻,文天祥终于逃出了虎口,暂时回到宋军的守土。
短暂的安顿并没有完全脱离危险,因误会和谣言,文天祥一行又不得不从真州逃亡,过扬州、高邮、泰州,于三月二十四日到达通州(今江苏南通),至此他们才算真正脱离了危险。一路上几经生死劫难,文天祥一行十二人,死的死,逃的逃,最后只剩下文天祥、杜浒、张庆、夏仲、吕武、邹捷六人。在休整了近一个月后,文天祥一行离开通州坐海船从海上回到了东南沿海,来到流亡政权所在地福安(今福建福州)。从此以后,文天祥又举义抗元,屡败屡战,于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二十日,在广东海丰五坡岭被俘,于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大都柴市英勇就义。次年,由张弘毅等义士携文天祥遗骸归葬家乡庐陵(今江西吉安市青原区)富田的鹜湖之原。一代抗元英雄终于魂归故里,长眠于生他养他的土地。
文天祥生平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末期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19岁时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中选吉州贡士。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初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
二十岁考取进士第一,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德祐元年(1275年)闻元兵东下,在赣州组织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任右丞相,出使元军议和,被扣留。后于镇江脱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1278年被俘,后来被押送到大都(今北京),在监狱关了三年。元军屡次劝他投降,都被他坚决拒绝了。1283年1月9日,文天祥慷慨就义,时年四十七。
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最终失败。1276年奉诏入福州,任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往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筹饷以继续抗元战争。秋,元军攻入福建,端宗被拥逃海上,在广东一带乘船漂泊。1279年被俘,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早期经历
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道号文山、浮休道人。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相貌堂堂,身材魁伟,皮肤白美如玉,眉清目秀,观物炯炯有神。在孩提时,看见学宫中所祭祀的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画像,谥号都为“忠”,即为此高兴,羡慕不已。说:“如果不成为其中的一员,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他二十岁即考取进士,在集英殿答对论策。当时宋理宗在位已很久,治理政事渐渐怠惰,文天祥以法天不息为题议论策对,其文章有一万多字,没有写草稿,一气写完。宋理宗皇帝亲自选拔他为第一名。考官王应麟上奏说:“这个试卷以古代的事情作为借鉴,忠心肝胆好似铁石,我以为能得到这样的人才可喜可贺。”宝佑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不久,他父亲逝世,回家守丧。
开庆初年(公元1259年),元朝的军队侵伐宋朝,宦官董宋臣对皇上说要迁都,没有人敢议论说这是错的。文天祥当时入朝任命为宁海军节度判官,上书“请求斩杀董宋臣,以统一人心”。因不被采纳,就自己请免职回乡。后来逐渐升官至刑部侍郎。董宋臣又升为都知,文天祥再次上书一一列举他的罪行,也没有回音因此出外任瑞州知州,改迁江南西路提刑,升任尚书左司郎官,多次遭台官议论罢职。担任军器监并兼任代理直学士院。贾似道称说有病,请求退休,用以要挟皇上,诏令没应允。文天祥起草制诰,所写文字都是讽刺贾似道的。当时起草圣旨诰命的内制沿袭要呈文稿审查,文天祥没有写,贾似道不高兴,命令台臣张志立奏劾罢免他。文天祥已经几次被斥责,援引钱若水的例子退休,当时他三十七岁。
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起用为荆湖南路提刑。因此见到了原来的宰相江万里。江万里平素就对文天祥的志向、气节感到惊奇,同他谈到国事,神色忧伤地说:“我老了,观察天时人事应当有变化,我看到的人很多,担任治理国家的责任,不就是在你吗?望你努力。”
率军勤王
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文天祥被委任为赣州(今江西境内)知州。
祐元年(公元1275年),长江上游告急,诏令天下勤王。文天祥捧着诏书流涕哭泣,派陈继周率领郡里的英雄好汉,同时联络溪峒蛮,派方兴召集吉州的士兵,各英雄豪杰群起响应,聚集兵众万人。此事报到朝廷,命令他以江南西路提刑安抚使的名义率军入卫京师。他的朋友制止他说:“现在元兵分三路南下进攻,攻破京城市郊,进迫内地,你以乌合之众万余人赴京入卫,这与驱赶群羊同猛虎相斗没有什么差别。”文天祥答道:“我也知道是这么回事。但是,国家抚养培育臣民百姓三百多年,一旦有危急,征集天下的兵丁,没有一人一骑入卫京师,我为此感到深深地遗憾。所以不自量力,而以身殉国,希望天下忠臣义士将会有听说此事后而奋起的。依靠仁义取胜就可以自立,依靠人多就可以促成事业成功,如果按此而行,那么国家就有保障了。”
文天祥性格豁达豪爽,平生衣食丰厚,声伎满堂。到这时,痛心地自己贬损责罚自己,把家里的资产全部作为军费。每当与宾客、僚属谈到国家时事,就痛哭流涕,抚案说道:“以别人的快乐为快乐的人,也忧虑别人忧虑的事情,以别人的衣食为衣食来源的人,应为别人的事而至死不辞。”
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八月,文天祥率兵到临安,担任平江府知府。当时因为丞相陈宜中没有返回朝廷,所以没有受到派遣。十月,陈宜中至,于是派遣去任职。朝议中刚刚擢升吕师孟为兵部尚书,封吕文德为和义郡王,想以此寻求和好。吕师孟更加傲慢骄横、放肆。
苦战东南
文天祥辞别天子,上疏说:“朝廷姑息、牵制的意向很多,奋发、果断处事的例子很少,请求处斩师孟作为战事祭祀,用以鼓舞将士们的士气。”又说:“宋代接受五代分裂割据的教训,削除藩镇,建立郡县城邑,虽然一时完全革除了尾大不掉的弊端,但是国家因此渐趋削弱。所以到一州就攻破一州,到一县就攻破一县,中原沦陷,悔恨、痛心哪里还来得及。现在应当划分天下为四镇,设置都督来作为它的统帅。把广南西路合并于荆湖南路,在长沙建立治所;把广南东路合并于江南西路,在隆兴建立治所;把福建路合并于江南东路,在番阳建立治所;把淮南西路合并于淮南东路,在扬州建立治所。责令长沙攻取鄂州,隆兴攻取蕲州、黄州,番阳攻取江东,扬州攻取两淮,使他们所辖的地区范围广、力量强,足以抵抗敌兵。约定日期,一齐奋起,只前进,不后退,夜以继日,图谋复地,敌兵兵力众多,但力量分散,疲于奔命,而我宋朝民众中的英雄豪杰,于其中等待机会攻敌,这样的话,敌兵就容易被打退了。”当时朝议以文天祥的议论是疏阔,难以实行,因此,他的上书没有结果。
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十月,文天祥到平江,元兵已从金陵出发进入常州。文天祥派遣他的将帅朱华、尹玉、麻士龙与张全援助常州,行到虞桥,麻士龙战死,朱华率领广南军队,战于五牧,被打败,尹玉也打败了,争相渡水,扒张全军中的渡船,张全的士兵斩断他们的手指,都淹死了,尹玉率领残兵五百人夜间发起战斗,到第二天早晨都战死了。张全不发一箭,逃跑退却了。元兵攻入常州,占领了独松关。陈宜中、留梦炎召令文天祥,弃守平江,退守余杭。
出使元营
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正月,文天祥担任临安知府。不多久,宋朝投降,陈宜中、张世杰都走了。朝廷继续任命文天祥为枢密使。不久,担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作为使臣到元军中讲和谈判,与元朝丞相伯颜在皋亭山针锋相对争论。伯颜发怒拘捕了他,同左丞相吴坚、右丞相贾余庆、知枢密院事谢堂、签枢密院事家铉翁、同签枢密院事刘祒,向北至镇江。文天祥与他的侍客杜浒等十二人,于夜间逃入真州。苗再成出来迎接他,高兴得流着眼泪说:“两淮的士兵足可以兴复宋朝,只是二制置使有些矛盾,不能同心协力。”文天祥问道:“这个计谋是从哪里来的呢?”苗再成回答说:“现在先约淮西兵赶赴建康,他们必然全力以防御我们淮西的士兵。指挥东面各将帅,以通州、泰州兵攻打湾头,以高邮、宝应、淮安兵攻打杨子桥,以扬州兵攻打瓜步,我率领水军直捣镇江,同一天大举出兵。湾头、杨子桥都是沿长江的脆弱之军,又日夜希望我们军队攻来,攻打他们,定会很快取胜。一齐从三个方向进攻瓜步,我自己率兵从长江水面中以较少的士兵佯攻,虽然有智慧的人也不能预料到这一点。瓜步攻下后,以东面的军队入攻京口,西面的士兵入攻金陵,威胁浙江的后退之路,那么元军的大帅就可以生擒了。”文天祥对此大加赞扬,随即写信送两个制置使,派遣使者四面联络。
文天祥没有到的时候,扬州有逃跑归来的士兵说:“朝廷秘密派遣一丞相进入真州劝说投降来了。”李庭芝信以为真,认为文天祥劝降来了。派苗再成迅速杀掉文天祥。苗再成不忍心杀他,欺哄文天祥到相城垒外,把制司的文书给他看,把他关在门外。好久以后,又派两批人分别去窥测证实天祥是否是来劝降的,如果是劝降的就杀了他。两批人分别与天祥谈话后,证实其忠义,都不忍心杀他,派士兵二十人沿路护送至扬州,四更鼓响时抵达城下,听等候开城门的人谈,制置司下令防备文天祥很严密,文天祥与随从听说后相互吐舌,于是向东入海道,遇元兵,躲入四围土墙中得以免祸。然而,因为饥饿而走不动路,于是向樵夫们讨得了一些剩饭残羹。走至板桥,元兵又来了,众人跑入竹林中隐伏,元兵进入竹林搜索,抓住杜浒、金应带走了。虞候张庆眼睛被射中了一箭,身上两度挨箭,文天祥两次都未被发现,得以脱身。杜浒、金应拿出身上的金银送给元军,才被放回,雇募二个樵夫抬着坐在箩筐里的文天祥到高邮,泛海坐船至温州。
领兵抗元
文天祥听说益王未立,于是上表劝请即帝位,以观文殿学士、侍读的官职召至福州,拜右丞相。不久与陈宜中等人议论意见不统一。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七月,于是以同都督职出任江南西路,准备上任,召集士兵进入汀州。十月,派遣参谋赵时赏,咨议赵孟溁率领一支军队攻取宁都,参赞吴浚率一支军队攻取雩都,刘洙、萧明哲、陈子敬都从江西起兵来与他会合。邹洬以招谕副使在宁都召聚兵众,元兵攻打他们,邹洬兵败,同起事率兵的人刘钦、鞠华叔、颜师立、颜起岩都死了。武冈教授罗开礼,起兵收复了永丰县,不久兵败被俘,死于狱中。文天祥听说罗开礼死了,穿起丧服,痛哭不已。
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正月,元兵攻入汀州,文天祥于是迁移漳州,请求入卫朝廷。赵时赏、赵孟溁也率兵归来,唯独吴浚的士兵没有到。不久,吴浚降元,来游说文天祥。文天祥派人缚起吴浚,把他吊死了。四月,进入梅州,都统王福、钱汉英专横跋扈,被处斩了。五月,迁出江南西路,进入会昌。六月,进入兴国县。七月,遣参谋张汴、监军赵时赏、赵孟溁荣等率大军进逼赣城,邹洬率领赣州各县的军队攻取永丰,他的副官黎贵达率领吉州各县的士兵攻取泰和。吉州八县克复了一半,仅剩赣州没有攻下。临洪各郡,都送钱劳军。潭州赵璠、张虎、张唐、熊桂、刘斗元、吴希奭、陈子全、王梦应在邵州、永州等地起兵,克复数县,抚州何时等人起兵响应文天祥。分宁、武宁、建昌三县豪杰,都派人到军中接受调遣参战。
元军江南西路宣慰使李恒派遣士兵入援赣州,而自己率兵在兴国进攻文天祥的据点。文天祥没有预料到李恒的兵突然攻至兴国,于是率兵撤退,靠近永丰的邹洬。邹洬的军队已在他的前面溃败,李恒于是穷追文天祥至方石岭。巩信坚守拒战,身中数箭,死了。到达空坑,士兵都被打败溃散,文天祥的妻妾子女都被抓住。赵时赏坐在轿子中,后面的元兵讯问他是谁,赵时赏说“我姓文”,众兵以为是文天祥,活捉了他返回军营,文天祥因此得以逃脱。
彭震龙、张汴等死于军中,缪朝宗自己上吊死了。吴文炳、林栋、刘洙都被抓住带回隆兴。赵时赏怒骂不屈服,有的多次被抓来的,往往很快放掉,说:“小小的签厅官,抓来有什么用呢?”因此得以逃脱的人很多。到行刑的时候,刘洙多次辩解,赵时赏呵斥他说:“死了算了,何必这样呢?”于是林栋、吴文炳、萧敬夫、萧焘夫都不能免难。
战败被俘
文天祥召集残兵奔赴循州,驻扎于南岭。黎贵达暗中阴谋投降,被抓住杀了。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三月,文天祥进驻丽江浦。六月,入船澳。益王死了,卫王继承王位。文天祥上表自责,请求入朝,没有获准。八月,加封文天祥少保、信国公。军中瘟疫又流行,士兵死了几百人。文天祥唯一的一个儿子和他的母亲都死了。十一月,进驻潮阳县。潮州盗贼陈懿、刘兴多次叛附无常,为潮阳人一大祸害。文天祥赶走了陈懿,抓住刘兴,杀了他。十二月,赶赴南岭,邹洬、刘子俊又从江西起兵而来,再次攻伐陈懿的党羽,陈懿于是暗中勾结张弘范,帮助、引导元军逼攻潮阳。文天祥正在五坡岭吃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出现,众士兵随从措手不及,都埋头躲在荒草中。文天祥匆忙逃走,被元军千户王惟义抓住。文天祥吞食脑子(即龙脑),没有死。邹洬自刎颈项,众士兵扶着他至南岭才死。僚属士卒得以从空坑逃脱的人,至此时刘子俊、陈龙复、萧明哲、萧资都死了,杜浒被抓住,忧愤而死。仅有赵孟溁逃脱,张唐、熊桂、吴希奭、陈子全兵败被活捉,都被处死
文天祥被押至潮阳,见张弘范时,左右官员都命他行跪拜之礼,没有拜,张弘范于是以宾客的礼节接见他,同他一起入厓山,要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父母,还教别人叛离父母,可以吗?”因多次强迫索要书信,于是,写了《过零丁洋》诗给他们。这首诗的尾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笑着收藏它。厓山战败后,元军中置酒宴犒军,张弘范说:“丞相的忠心孝义都尽到了,若能改变态度像侍奉宋朝那样侍奉大元皇上,将不会失去宰相的位置。”文天祥眼泪扑簌簌地说:“国亡不能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敢怀有二心苟且偷生呢?”张弘范感其仁义,派人护送文天祥到京师。
文天祥从容殉国
文天祥在路上,八天没有吃饭,没有死,才又吃饭。到达燕京,馆舍侍员殷勤、陈设奢豪,文天祥没有入睡,坐待天亮。于是移送兵马司,令士卒监守他。当时忽必烈多次搜求有才能的南宋官员,王积翁说:“南宋人中没有谁比得上文天祥的。”于是派遣王积翁去传达圣旨,文天祥说:“国家亡了,我只能一死报国。倘若因为宽赦,能以道士回归故乡,他日以世俗之外的身份作为顾问,还可以。假如立即给以高官,不仅亡国的大夫不可以此求生存,而且把自己平生的全部抱负抛弃,那么任用我有什么用呢?”王积翁想与宋官谢昌元等十人一起请释放文天祥为道士,留梦炎不同意,说:“文天祥放出后,又在江南号召抗元,置我十人于何地?”此事于是作罢。文天祥在燕京共三年,忽必烈知道文天祥始终不屈,同宰相议论放了他,遇上有人以文天祥起兵江南西路的事为借口,结果没有被释放。
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福建有一僧人说土星冒犯帝坐星,怀疑有变乱。不久,中山有一狂人自称“宋主”,有兵千人,想救出文天祥。京城也有未署名的书信,说某日火烧蓑城苇,率领两侧翼的士兵作乱,丞相就没有忧虑了。当时大盗刚刚暗杀了元朝左丞相阿合马,于是命令撤除城苇,迁徙瀛国公及宋宗室到开平,元朝廷怀疑信上说的丞相就是文天祥。
元廷召见文天祥告谕说:“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然而忽必烈还不忍心,急忙挥手要他退去。有的说应该答应文天祥的要求,诏令可以。不一会儿又下诏加以阻止,文天祥已死了。文天祥临上刑场时特别从容不迫,对狱中吏卒说:“我的事完了。”向南跪拜后被处死。几天以后,他的妻子欧阳氏收拾他的尸体,面部如活的一样,终年四十七岁。他的衣服中有赞文说:“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忠义至尽,仁也就做到了。读圣贤的书,所学习的是什么呢?自今以后,可算是问心无愧了。
- 相关推荐
【爱国英雄文天祥镇江脱险】相关文章:
爱国英雄文天祥诗选07-18
爱国英雄文天祥的事迹06-16
爱国英雄文天祥的故事07-24
南宋爱国英雄文天祥的英雄事迹07-31
文天祥的爱国诗07-18
文天祥的英雄事例05-13
文天祥英雄故事10-27
文天祥英雄故事08-19
像文天祥一样的爱国民族英雄09-22
文天祥爱国英雄事迹:留取丹心照汗青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