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登鹳雀楼教案

2024-11-17 王之涣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著名作品,关于唐诗登鹳雀楼教案要怎么写呢?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3、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重难点:通过朗读,体会诗句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录音机、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揭题导入,简介诗人

  1、板书:鹳雀(齐读)指名读,用字理识字方法教学“雀”并扩词。 出示图并介绍:鹳雀是一种鸟,形状像鹤。

  2、古时候,有许多的鹳雀喜欢停歇在一座楼上。因此人们把这座楼叫鹳雀楼。(板书:“楼”)用字理识字方法教学“楼”字并描红“楼”“雀”。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登)齐读课题。这首诗是谁写的?你对王之涣有那些了解?(教师板书作者名)并补充:唐代诗人王之涣从青少年起就勤奋读书,刻苦写作。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写的这首古诗深受人们的喜爱。(出示古诗)

  过渡句: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 自读全诗,初步感知

  1、自读古诗,把字音读准。

  2、教师范读,注意古诗的节奏。

  3、指名读诗句,正音。

  三、 创设情境,理解诗意

  1、哪些诗句是描写诗人看到的?哪些是想到的?(板书:看、想)

  2、同桌讨论:诗人看到了什么?想想自己能读懂哪些词或诗句的意思。遇到不懂的词打个标记,还可以问问前后桌的同学。

  3、汇报读懂的词,提出不理解的词,师生共同解决。

  ? 白日:傍晚的太阳 依:依靠尽:完了,不见了

  (傍晚的太阳慢慢落下山去,不见了)

  ? 入海流:黄河水流呀流,流到哪里去呢?(流进大海里)这就是“入海

  流”。

  ? 比较“入”与“人”

  4、指导朗读,集体评议(太阳是怎样落山的?黄河水是怎样流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5、多美的景色呀,我们一起把它画下来。(师生共同合作画简笔画)

  过渡句:傍晚的太阳慢慢落山了,天边的云彩笑红了脸。滚滚的黄河水像千军万马似的,飞快的向大海奔腾着。看到如此壮美的景色,诗人会想些什么呢?

  6、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齐读)

  ? 你读懂了哪个词句?诗句中的哪个词表示很远很远?

  欲:想要 千里目: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 为什么要看到更远的地方,要再上一层楼呢?(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7、简笔画把诗人得位置画下来。(师生共同完成)

  8、诗人站在楼上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学生想象并发言: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像黄河水一样奋勇前进;要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做更多的事;要看到更远的地方,一定要爬上更高。)

  四、指导背诵,巩固理解

  1、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连老师也被感染了,情不自禁想说几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起去感受那壮美得景色。(配乐朗读)

  师诉:一轮红日正伴着火一般的晚霞,笑眯眯的回家了,滚滚的黄河水像千军万马一样奔腾着涌向大海。让人不禁想起“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时间像黄河水一样,流逝了再也不能回头。人生要有意义,就必须奋力进取,才能获得成就。要想看得更远,就必须再登上一层楼。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吟诵这首诗。(齐读“登鹳雀楼”)

  2、背古诗(边想自己画的画,边背诵)。

  五、拓展延伸,积累古诗

  1、古诗擂台赛:背一背关于王之涣的古诗。

  2、小结:同学们真能干,能背那么多王之涣的古诗。当然,除了王之涣之外,还有很多的诗人,他们也写了很多经典的古诗,希望同学们多读书,多学知识,让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看)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想)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 相关推荐

【唐诗登鹳雀楼教案】相关文章:

唐诗《登鹳雀楼》教案09-16

唐诗《登鹳雀楼》教案设计10-04

《登鹳雀楼》王之涣唐诗07-28

王之涣唐诗《登鹳雀楼》08-19

唐诗登鹳雀楼 王之涣08-08

唐诗王之涣登鹳雀楼09-12

唐诗登鹳雀楼的意思08-23

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诗11-16

登鹳雀楼唐诗赏析07-30

唐诗登鹳雀楼王之涣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