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汪曾祺读书笔记(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汪曾祺读书笔记1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夏天》
如此平淡质朴,如话家常的文笔有几人写得如此惬意?惟恐只有汪曾祺能做到了。品读汪曾祺的散文,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如《葡萄月令》
“然后,请葡萄上架。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来,得费一点劲。大的,得四五个人一起来。“起!——起!”哎,它起来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条向三面伸开,像五个指头一样的伸开,扇面似的伸开。然后,用马筋在小棍上固定住。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呆着。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笑了,绘声绘色的描述让我似乎看到了葡萄藤老爷般呆在架子上。
这便是汪曾祺的散文所带来的感觉享受。读汪曾祺的散文处处可见这样的文笔,行文中透着淡泊宁静,即使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能被他写出不同的韵味。
如自1938年9月,日军飞机濒临昆明进行空袭,狂轰乱炸,西南联大教职员宿舍亦有被炸毁的,造成人员伤亡。汪曾祺正在西南联大学习,当时师从沈从文,后来写得小说受其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西南联大当时集中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的著名教授和专家学者,如对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史颇有研究的陈寅恪,对中国哲学史研究卓有贡献的冯友兰,新文学运动的重要人物朱子清,以及各有专长的闻一多、钱钟书、沈从文、柳无忌、叶公超、吴晗、钱穆、钱端升、张奚若、费孝通、罗隆基、潘光旦、贺麟、陈岱孙、王力、吴宓、闻家驷等。在很多名人的回忆录中,这段时间是惨淡动荡的。
汪曾祺读书笔记2
暑假里,我读了几本课外书,其中有本《小学生汪曾祺读本》对我有很大的兴趣,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汪爷爷的故事吧!
这个故事的题目是“踢毽子”,它主要描写了汪爷爷小时候和小朋友们一起踢毽子的乐趣。他们的毽子都是自己做起来的,而且鸡毛必须公鸡毛做的,如果用母鸡毛做,就会遭人笑话。大多数孩子书包里都有一两只毽子。踢毽子的花样还很多,有小中大五套踢法。踢毽子也有比赛活动,比如有你可以踢多少下到踢不准为止,看谁踢得多就算赢,还有对手照踢;成套比赛;分组赛;还有一种大集体的踢法呢,真的很有意思!在冬天的大雪天有小孩、有老人都在踢毽子,这种游戏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得到许多快乐!
看了这个”踢毽子“的故事,我觉得汪爷爷把踢毽子的动作、情形描写的很认真,很生动。汪爷爷真是一个大玩家,能够描写出符合孩子们的游戏心态,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这本书让我看得津津有味。
汪曾祺读书笔记3
汪曾祺写的书有许多,小说有:《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其中《小学生汪曾祺读本》里的《我的家乡》深深地吸引住了我的视线……《我的家乡》中汪曾祺写了他的家乡高邮。
文章的大意是这样的:汪曾祺的家乡是个水乡,家乡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叫高邮。运河里有着许多的大船;许多捕鱼的鱼鹰;许多造船修船情景;许多我在西堤上跟小朋友玩的趣事;还有许多那里的特产,例如:湖蟹、咸鸭蛋……我在看到用鱼鹰捕鱼这段描写的时候,不禁眼界大开,心里也在嘀咕着:竟然还有这种奇特捕鱼的方法。人们一般都是两条船,一条船有八只左右的鱼鹰排成阵形,捕鱼人把篙子一挥鱼鹰就纷纷跃进水里,叼着一条鳜鱼上来,捕鱼人解开鱼鹰脖子上的金属扣子,奖励它们一条小鱼,它们就会心甘情愿地又跳进水里为人捕鱼。
这种捕鱼的.方法真奇特呀!汪曾祺把高邮的特产写得很有趣,字里行间还包含着深意呢!像这句:江浙一带人见面问起我的籍贯,答云高邮,多肃然起敬,曰:“你们那里出咸鸭蛋。”好像我们那里只出咸鸭蛋似的!这句话写出了高邮不仅仅出咸鸭蛋,还出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如:秦少游,散曲作家王磐,经学大师王念孙、王引之父子……顺便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哦,我妈妈的家乡也在高邮,下次我回去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地去汪爷爷写到的地方游览一下。
汪曾祺读书笔记4
近来读书颇多,主要以散文为主,也兼读些小说。因其中汪曾祺先生的《受戒》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受戒》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如同品了一杯淡淡的清茶,口有余香。总体来说,无论文笔还是故事都写得很美,有点沈从文小说《边城》的感觉。小说里世界仿佛梦里桃源,只是里面人并非为了避世,而是本来就生长在那里,俗世中人有的他们都有,甚至比俗世中人更自由,更快活。
文章采用的是回忆式开头:“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他是十三岁来的。”这与法国作家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的开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早早就躺下了。”颇为神似。不知道汪曾祺先生创作此篇时是否受到了这位法国文豪的启发。如果是,那么此作可以说既有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的诗情画意,又有西方意识流的不拘一格,堪称是一篇中西合璧的文学佳作。
在《受戒》中,明海的家乡管“出家”叫“当和尚”,感觉就像我们今天去“当老师”、“当记者”、“当编辑”似的。只是一种可以赚钱的职业,并没有太多神圣的味道。而且明海出家是早就计划好了的,因为他家田少,老大、老二、老三就足够种的了,他是老四。于是在他七岁那年,家里人便决定让他当和尚。当和尚也是靠他舅舅的关系。文中说道:“当和尚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吃现成饭,哪个庙里都是管饭的。二是可以攒钱,只要学会了放瑜伽焰口,可以按例分到辛苦钱。积攒起来,将来还俗娶亲也可以;不想还俗,买几亩田也可以。”换做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包吃包住,收入不菲,工作不累。”这样好的工作,就连明海自己也觉得在情在理。这是小说的第一部分,也可以说是“受戒”的缘起。
到了小说的第二部分,女主角登场了,文章写道:“到了一个河边,有一只船在等着他们。船上有一个五十来岁的瘦长瘦长的大伯,船头蹲着一个跟明子差不多的女孩子,在剥一个莲蓬吃。明子和舅舅坐到船里,船就开了。”这个女孩子就是小说中的女主角,这一段描写确实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边城》中那只渡船上的老爷爷与翠翠。也许这篇小说起初就是汪曾祺向其恩师沈从文的敬礼之作吧。
在船上,女孩问明海是要去当和尚吗?明海点头。女孩问明海当和尚要烧戒疤,怕不怕?明海含糊地摇了摇头。女孩又问,你叫什么?明海。在家呢?明子。小明子,我叫小英子!我们是邻居。我家挨着菩提庵。——给你!小英子就把吃剩的半个莲蓬扔给明海,小明子就剥开莲蓬壳,一颗一颗吃起来。这就是小明子与小英子的第一次邂逅。一个小和尚和一个小女孩的懵懂爱情就此泛起了涟漪。
汪曾祺读书笔记5
你们看过《小学生汪曾祺读本》吗?大部分人都看过吧!这整本书,都是写作者小时候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叫《捉虫小记》,这个故事是讲作者小时候去捉天牛、蟋蟀甚至还捉弄土蜂!同学们你们觉不觉得作者小时候很顽皮呢?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作者不论是运用四字词还是总结开头结尾都很恰当,生动,而且描写事物以及动物还很具体,这让我心眼里佩服他。就拿我最喜欢的《捉虫小记》打比方吧!里面有一句叫做”听,瞿瞿瞿瞿,哪里?这儿是的,这儿了!用手掏,手扒,水灌,嚯,蹦出来了。顾不得螺螺腾拉了手,扑,追着扑。
这句描写就是蟋蟀的叫声,和作者想捉住蟋蟀的起劲儿心,这句话不但把蟋蟀的叫声描写得很详细,还把找蟋蟀及抓蟋蟀的过程描写得很具体。再比如有一段话“那棵大垂树上常常有天牛,有时一个,两个的时候更多。他们总像又一桩事要做,六只脚不停的运动,有时停下来,那动着的便是有节的触须了。这句话写的就是天牛所在的地点以及习惯和个数,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个故事后,是不是也感觉作者不但善于总结还爱发现?
是啊!生活处处有发现,世界还有很多奥妙等着人类去发现呢!
【汪曾祺读书笔记(通用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