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熟藕》阅读答案

2024-06-29 汪曾祺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汪曾祺《熟藕》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汪曾祺《熟藕》阅读答案 1

  熟 藕

  汪曾祺

  刘小红长得很好看,大眼睛,很聪明,一街的人都喜欢她。

  这里已经是东街的街尾,店铺和人家都少了。比较大的店是一家酱园,坐北朝南。酱菜里有一种麒麟菜,即百花菜,不贵,包在荷叶里。麒麟菜是脆的,半透明,不很咸,白嘴就可以吃。孩子买了,一边走,一边吃,到了家已经吃得差不多了。

  酱园对面是周麻子的果子摊。隔壁是杨家香店。杨家香店的斜对面,隔着两家人家,是周家南货店,亦称杂货店。这家卖的东西真杂。老板一天说不了几句话,跟人很少来往,见人很少打招呼,有点不近人情。他生活节省,每天青菜豆腐汤。有客人来,不敬烟,不上点心,连茶叶都不买一包,只是白开水一杯。因此有人从《百家姓》上摘了四个字,作为他的外号:“白水窦章”。白水窦章除了做生意,写账,没有什么别的事。不看戏,不听说书,不打牌,一天只是用一副骨牌“打通关”,打累了,走到门口闲着。看来往行人,看狗,看碾坊里放青回来的骡马,看乡下人赶到湖西歇伏的水牛,看对面店铺里买东西的顾客。

  周家南货店对面是一家绒线店,是刘小红家开的。绒线店卖丝线、花边、绦子,还有一种上了浆的纱条,叫做“鳝鱼骨子”,是捆扎东西用的。绒线店卖这些东西不用尺量,而是在柜台边刻出一些道道,用手拉长了这些东西在刻出的道道上比一比。

  刘老板夫妇就这么一个女儿,娇惯得不行,要什么给什么,给她的零花钱也很宽松。刘小红从小爱吃零嘴,这条街上的零食她都吃遍了。她最爱吃的是熟藕。

  正对刘家绒线店是一个土地祠。土地祠厢房住着王老,卖熟藕。王老无儿无女,孤身一人,一辈子卖熟藕。全城只有他一个人卖熟藕。煮熟藕很费时间,一锅藕得用微火煮七八个小时,这样才煮得透,吃起来满口藕香。王老夜里煮藕,白天卖,睡得很少。他煮藕的锅灶就安在刘家绒线店门外右侧。

  小红很爱吃王老的熟藕,几乎每天上学都要买一节,一边走,一边吃。小红十一岁上得了一次伤寒,吃了很多药都不见效。她在床上躺了二十多天,街坊们都来看过她。她吃不下东西。王老到南货店买了蜜枣、金橘饼、山楂糕给送来,她都不吃,摇头。躺了二十多天,小脸都瘦尖了,妈妈非常心疼。一天,她忽然叫妈:“妈!我饿了,想吃东西。”

  妈赶紧问:“想吃什么?给你下一碗饺面?”小红摇头。“冲一碗焦屑?”小红摇头。“熬一碗稀粥,就麒麟菜?”小红摇头。“那你想吃什么?”“熟藕。”

  那还不好办!小红妈拿了一个大碗去找王老,王老说:“熟藕?吃得!她的病好了!”

  王老挑了两节煮得透透的粗藕给小红送去。小红几口就吃了一节,妈忙说:“慢点!慢点!不要吃得那么急!”

  小红吃了热藕,躺下来,睡着了。出了一身透汗,觉得浑身轻松。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小红二十了,出嫁了。婆家姓翟,也是开绒线店的。翟家绒线店开在北市口。北市口是个热闹地方,翟家生意很好。丈夫原是小红的小学同学,还做了两年同桌,对小红也很好。

  北市口离东街不远,小红隔几天就回娘家看看,帮王老拆洗拆洗衣裳。

  王老轻声问小红:“有了没有?”小红红着脸说:“有了。”“一定是个白胖小子!”“托您的福。”

  王老死了。

  早上来买熟藕的看看,一锅煮熟藕,还是温热的,可是不见王老来做生意。推开门看看,王老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断了气。

  小红正在坐月子,来不了。她叫丈夫到周家南货店买了一对“大八”,到杨家香店“请”了三股香,叫他在王老灵前点一点,叫他给王老磕三个头,算是替她磕的。

  王老死了,全城再没有第二个人卖熟藕。

  但是煮熟藕的香味是永远存在的。

  (选自《长江文艺》)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作品开头写“刘小红长得很好看,大眼睛,很聪明,一街的人都喜欢她”,说明王老也不例外,他和小红之间有深厚的情谊。

  B.本篇文章以华丽的语言写风土人情,为小说中的人物出场做好环境的渲染、气氛的烘托,是一种别致的铺垫。

  C.小说还以调侃的笔调写了周家南货店的老板——有点不近人情的守财奴,毫无趣味的吝啬鬼,外号“白水窦章”。

  D.王老死后,小红坐月子不能来,叫她丈夫给王老磕三个头,算是替她磕的,可见小红对王老的孝心和情谊。

  E.刘小红婚后回娘家,王老与她的一段对话显得有些不合情理,应该只有父母才能问及,王老这样问有些不合身份。

  (2)汪曾祺的小说颇有其师沈从文先生的遗风,具有一种散文化的风格,请结合文本分别从语言、情节、人物三方面分析这一特色。(6分)

  (3)小说结尾说“但是煮熟藕的香味是永远存在的”,请结合作品分析“香味”有哪些内涵?(6分)

  (4)小说的主人公是王老,但刻画刘小红的文字偏多,请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8分)

  【参考答案】

  (1)选CD。选C得3分,选D得2分,选A得1分(A项,他们之间有深厚的情谊太绝对,只能说他们之间有可能有深厚的情谊;B项,本篇文章以淡雅的笔触摹写风土人情,而非华丽的语言;E项,刘小红婚后回娘家,王老与她的一段对话初读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情理,细读却发现其中饱含两人之间深厚的忘年情谊。)

  (2)①语言淡雅、朴素、自然、洁净,却又韵味十足。

  ②情节结构从容舒缓、散漫随便,没有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小说先以刘小红起头,却不接下去写刘小红,而是宕开一笔,写街上的各家店铺,然后才是刘小红家的绒线店,最后才写到卖熟藕的王老。

  ③在塑造人物方面,人物着色浅淡,绝少铅华,不作故意的褒贬和抑扬。如作者以调侃的口气写到“白水窦章”,说他是有点不近人情的守财奴,但也绝非大奸大恶之人。(每点2分,每点答出部分关键词即可)

  (3)(6分)①熟藕的香味;

  ②美好甜蜜的生活;

  ③人与人之间美好真挚的情感;

  ④勤劳善良的品质;

  ⑤淳朴的民风。(结合文本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6分)

  (4)(8分)①小说叙写小红得了伤寒,王老到南货店买了蜜枣、金橘饼、山楂糕给送来,小红最终因吃了熟藕得以好转,间接表现王老的的热心善良。

  ②作者描写小红帮王老洗拆衣服的细节,表现王老对小红有父母亲人般的关爱。

  ③作者记述王老与婚后小红的一段对话,从正面表现王老对小红有着父亲般的关爱。

  ④作者明写刘小红,暗写王老,使小说更有情趣。

  ⑤小说用更多笔墨描写小红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淳朴民风以及人情之美。(一点2分,答出任意4点8分)

  汪曾祺《熟藕》阅读答案 2

  熟藕

  汪曾祺

  刘小红长得很好看,大眼睛,很聪明,一街的人都喜欢她。

  这里已经是东街的街尾,店铺和人家都少了。比较大的店是一家酱园,坐北朝南。这家店卖种酒,叫佛手曲。一个很大的方玻璃缸,里面用几个佛手泡了白酒,颜色微黄,似乎从玻璃缸外就能闻到酒香。酱园里有一种麒麟菜,即百花菜。不贵,有两个烧饼的钱就可以买一小堆,包在荷叶里。麒麟菜是脆的,半透明,不很咸,直接就可以吃。孩子买了,一边走,一边吃,到了家已经吃得差不多了。

  酱园对面是周麻子的果子摊。其实没有什么贵重的果子,不过就是甘蔗(去皮,切段)、荸荠(削去皮,用竹签串成串,泡在清水里),再就是百合、山药。

  周麻子的水果摊隔壁是杨家香店。杨家香店的斜对面,隔着两户人家,是周家南货店,亦称杂货店。这家卖的东西真杂。红蜡烛。一个师傅把烛芯在一口锅里一支一支“蘸”出来,一排一排在房椽子上风干。蜡烛有大有小,大的一对一斤,叫做“大八”。小的只有指头粗,叫做“小牙”。纸钱。一个师傅用木槌凿子在一沓染黄了的“毛长纸”上凿出一溜溜的铜钱窟窿,是烧给死人的。明矾。这地方吃河水,河水浑,要用矾澄清了;炸油条也短不了用矾。碱块。这地方洗大件的衣被都用碱,小件的才用肥皂。浆衣服用的浆面——芡实磨粉晒干。老板一天说不了几句话,跟人很少来往,见人很少打招呼,有点不近人情。他生活节省,每天青菜豆腐汤。有客人来,不敬烟,不上点心,连茶叶都不买一包,只是白开水一杯。因此有人从《百家姓》上摘了四个字,作为他的外号:“白水窦章”。“白水窦章”除了做生意,写账,没有别的事。他不看戏,不听说书,不打牌,一天只是用一副骨牌“打通关”,打累了,他伸一个懒腰,走到门口闲着。看来往行人,看狗,看碾坊放青回来的骡马,看乡下人赶到湖西歇伏的水牛,看对面店铺里买东西的顾客。

  周家南货店对面是一家绒线店,是刘小红家开的。绒线店卖丝线、花边、绦子,还有一种扁窄上了浆的纱条,叫做“鳝鱼骨子”,是捆扎东西用的。绒线店卖这些东西不用尺量,而是在柜台边刻出一些道道,用手拉长了这些东西在刻出的道道上比一比。刘小红的父亲一天就是比这些道道,一面口中报出尺数:“一尺、二尺、三尺……”绒线店还带卖梳头油、刨花(抿头发用)、雪花膏。还有一种极细的铜丝,是穿珠花用的,就叫做“花丝”。刘小红每学期装饰教室扎纸花,都从家里带了一箍花丝去。

  刘老板夫妇就这么一个女儿,娇惯得不行,要什么给什么,给她的零花钱也很宽松。刘小红从小爱吃零食,这条街上的零食她都吃遍了,但是她最爱吃的是熟藕。

  正对刘家绒线店的是一个土地祠。土地祠厢房住着王老,卖熟藕。王老无儿无女,孤身一人,一辈子卖熟藕。全城只有他一个人卖熟藕,谁想吃熟藕,都得来跟王老买。煮熟藕很费时间,一锅藕得用微火煮七八小时,这样才煮得透,吃起来满口藕香。王老夜里煮藕,白天卖,睡得很少。他的煮藕的锅灶就安在刘家绒线店门外右侧。

  小红很爱吃王老的熟藕,几乎每天上学都要买一节,一边走,一边吃。小红十一岁上得了一次伤寒,吃了很多药都不见效。她在床上躺了二十多天,街坊们都来看过她。她吃不下东西。王老到南货店买了蜜枣、金橘饼、山楂糕给送来,她都摇头不吃。躺了二十多天,小脸都瘦长了,小红妈非常心疼。一天,她忽然叫:“妈!我饿了,想吃东西。”

  妈赶紧问:“想吃什么?给你下一碗饺子面?”

  小红摇头。

  “冲一碗焦屑?”

  小红摇头。

  “熬一碗稀粥,就麒麟菜?”

  小红摇头。

  “那你想吃什么?”

  “熟藕。”

  那还不好办!小红妈拿了一个大碗去找王老,王老说:“熟藕?吃得!她的病好了!”

  王老挑了两节煮得透透的粗藕给小红送去。小红几口就吃了一节,妈忙说:“慢点,慢点,不要吃得那么急!”

  小红吃了熟藕,躺下来,睡着了。出了一身透汗,觉得浑身轻松。

  小孩子复原得快,休息了一个星期,就蹦蹦跳跳去上学了,手里还是捧了一节熟藕。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小红二十了,出嫁了。婆家姓翟,也是开绒线店的。翟家绒线店开在北市口。北市口是个热闹地方,翟家生意很好。丈夫原是小红的小学同学,还做了两年同桌,对小红也很好。

  北市口离东街不远,小红隔几天就回娘家看看,帮王老拆洗拆洗衣裳。

  王老轻声问小红:“有了没有?”

  小红红着脸说:“有了。”

  “一定会是个白胖小子!”

  “托您的福。”

  王老死了。

  早上来买熟藕的人看看一锅煮熟藕,还是温热的,可是不见王老来做生意。推开门发现,王老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断了气。

  小红正在坐月子,来不了。她叫丈夫到周家南货店买了一对“大八”,到杨家香店“请”了三炷香,叫他在王老灵前点一点,还叫他给王老磕三个头,算是替她磕的。

  王老死了,全城再没有第二个人卖熟藕。

  但是煮熟藕的香味是永远存在的。

  (有删改)

  阅读题目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条街上的零食她都吃遍了,但是她最爱吃的是熟藕”一句既衔接了上文内容,又引出了熟藕摊和王老。

  B.小说叙写刘小红生病时,“街坊们都来看她”,从街坊们对孩子的关系,透露出这里民风的淳朴和生活的祥和。

  C.尽管王老待刘小红亲如女儿,但刘小红婚后回娘家时王老对她的询问并不符合身份,这也让小红倍感尴尬。

  D.小说中王老和刘小红之间超越普通邻里的情谊,可以用费孝通《乡土中国》中“血缘和地缘”的相关理论解读。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塑造人物主要用侧面描写手法,以辛辣讽刺的笔调突出“白水窦章”的刁钻刻薄,与充满人情味的王老形成鲜明对比。

  B.小说以“熟藕”作为全文的线索,串联起了王老和刘小红之间的忘年交情谊,也寄寓了作者对真挚情感、美好人性的赞美。

  C.小说结构从容舒缓,看似随意实则精致。如小红丈夫置物祭奠的情节,就串联了前文所写的杨家香店、周家南货店等元素。

  D.本文与沈从文《边城》都善于描写富有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把世俗、繁琐的生活诗意化,展现了温情、美好的民俗画卷。

  8.小说中“熟藕”与刻画人物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

  9.汪曾祺曾说自己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请分析本篇小说的散文化特点。

  参考答案

  6.C

  7.A

  8.①熟藕的制作过程表现了王老的勤劳敦厚。煮藕时间长,王老夜里煮藕,睡得少,吃苦耐劳。

  ②送熟藕的情节表现了王老的热心善良。在刘小红生病的时候,王老特意挑了了两节煮透的熟藕,可见其对小红的关切。

  9.①取材于生活小事,叙写平凡人生活的小片段,又能以小见大地反映小说主题。

  ②结构松散,淡化情节。文章开篇引出主要人物后,花大量笔墨描写了东街的店铺,又由店铺引出主要人物。情节上不追求作品的冲突和戏剧性,营造了安宁和睦的氛围。

  ③语言淡雅朴素、平实自然,叙述自由散漫,充满生活趣味。

【汪曾祺《熟藕》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汪曾祺《熟藕》阅读答案优秀01-06

汪曾祺《冬天》阅读答案01-31

汪曾祺《仁慧》阅读答案02-24

汪曾祺《跑警报》阅读答案02-25

汪曾祺《葡萄》阅读练习及答案05-27

汪曾祺《故乡的食物》阅读答案06-08

《看麦熟》阅读答案12-30

汪曾祺小说《陈泥鳅》阅读答案10-26

汪曾祺《岁月钟声》原文阅读练习及答案04-12

汪曾祺《岳阳楼记》阅读答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