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渭城曲》原文及注释赏析1
【原文】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①,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②。
【注释】
①渭城:秦朝都城咸阳所在地,东汉时并入长安县。位于今日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朝雨:早晨的雨。浥:湿润。
②阳关:古代关口名,在玉门关以南,位于今天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古董滩附近。
【译文】
渭城中的尘土被清早的细雨湿润,旅舍周围的柳树颜色青翠崭新。殷勤地请您再喝完一杯酒,向西走出阳关就难觅往昔友人。
【赏析】
《渭城曲》“安西”指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其统辖范围包括今天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及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一部分。从题材来看,《渭城曲》属于送别诗。从体裁来看,这既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歌词。《渭城曲》千古传诵的魅力,正与它的题材和体裁密切相关。
作为一首送别诗,《渭城曲》是诗人送给即将远行的朋友的作品。这四句诗,同时又是依照一定曲调声腔唱出来的歌词。歌唱的场合,就是送别的宴会。“渭城”表明了将行之人的'出发地。“朝雨浥轻尘”似乎象征着送别宴会时的气氛,已经由觥筹交错的热烈,变为诚挚叮咛时的稳重。第二句的“客舍”从侧面点醒“送别”之意。“柳色新”既从实处写出了“朝雨浥轻尘”中的景色,也暗用了《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典故,专门蕴含着“远行”的意思。
第三句“劝君”二字引出了诗人与朋友的互动活动。“更尽一杯酒”的“更”字用得十分精妙,暗示宴会已经进行了不短的时间,而诗人与朋友似乎就要分手告别。第四句的重点在“无故人”。人们往往把此句解读为对独身的慨叹,这种理解固然没错,却未必能够完全展现诗句的意思。
我们要注意到,《渭城曲》是在送别宴会上唱给远行者听的。在生活的盛唐时代,“西出阳关”虽然路途遥远艰苦,却也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元二既然能够出使安西,必定胸怀抱负而且才能出色;王维为他送行作,没有理由在最后引起令人不愉快的情绪。《渭城曲》还有一个名字叫《阳关三叠》,有观点认为此诗后三句要反复演唱。如果第四句真的只是感叹远游者出关后难逢知己,那么连续歌唱的效果就太压抑了,显然与诗中前两句营造的清新氛围不符。
“西出阳关无故人”固然指出远行者在西域不能像此日宴会时一样,与老朋友把酒倾诉。但“无故人”只是说没有老朋友,并没有笃定不会遇到新朋友。“西出阳关”既是远行者建功立业的开端,又何尝不是结识新朋友的起点呢?结合第三句蕴含的“劝君”深情来看,“西出阳关无故人”更像是诗人在与朋友相视一笑中达成的默契;他们都渴望在新天地中开辟自己的事业,诗人羡慕朋友先获得了机会,于是略有些自嘲又充满向往地表示:“老兄你在西域成就功业,老朋友们都没这个机会,只能在这里为你送行啦!”这种进取共勉的精神,恐怕才是盛唐才俊的典型气象。《渭城曲》问世后,广为传诵演唱,也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中的积极精神能令当时的人们产生共鸣吧!
王维《渭城曲》原文及注释赏析2
古诗信息
《渭城曲》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全诗以洗尽雕饰、明朗自然语言抒发别情,写得情景交融,韵味深永,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落成之后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并成为流传千古的名曲。
【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诗题又名“送元二使安西”。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元二奉朝廷之命出使安西都护府,王维到渭城为之饯行,因作这首七绝。
作品原文
渭城曲⑴
渭城朝雨浥轻尘⑵,客舍青青柳色新⑶。
劝君更尽一杯酒⑷,西出阳关无故人⑸。
【注释】
⑴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即秦代咸阳古城。
⑵朝雨:早晨下的雨。浥(yì):润湿。
⑶客舍:驿馆,旅馆。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⑷更尽:再喝干,再喝完。
⑸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古代通西域的要道。故人:老朋友。
【译文】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作品赏析
白居易《对酒五首》之一有“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的句子,且注明“第四声即‘劝君更尽一杯酒’”。王维的这首诗之所以另有一题为“阳关三叠”,是因为咏唱时,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都再唱。然而,有人认为仅有末句重叠三唱。按白居易所说的“第四声”,则应是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重叠。不然“劝君”一句不可能为“第四声”。由于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在唐代便被谱成了《阳关三叠》,后来又被编入乐府,成为饯别的名曲,历代广为流传。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氛围。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而送别的时候,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原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是作者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此刻,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常会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写惜别,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会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关心,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他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不仅仅只是属于行者的。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王维《渭城曲》原文及注释赏析3
《渭城曲》
[唐]王维
原文: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1、浥轻尘:雨后尘土被沾湿,不再飞扬。浥:沾湿,湿润。柳色新:柳树上尘土被雨水冲尽,在晨光中愈显清新,故云“柳色新”。
2、更:再,再次。
3、阳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因居玉门关之南得名。汉代置,为古时通往西域的重要关隘。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送别绝句,当时便谱曲传唱,号为“阳关三叠”。白居易《对酒五首》中有“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句,可见传唱之盛,影响之大。写这首诗时,王维初次领略了塞上风光,政治理想破灭后的悲观情绪一扫而光,心境犹如开阔辽远的'塞外一样,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调。诗乃送别友人所作,首二句写景,暗寓依依难舍之情。末二句直接抒情,友人将赴边远之地,诗人既恋恋不舍,又能以豪放语解脱伤感:再喝一杯酒吧,出了阳关便没有老朋友陪你喝酒了,所以要喝个痛快啊!既表现了殷殷友情,又开朗乐观,摆脱了一般送别诗中灰色的伤感,犹如一缕清风,使人觉得精神为之一爽。正因如此,这首诗才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至今传唱不衰。
【王维《渭城曲》原文及注释赏析】相关文章:
王维渭城曲原文及赏析04-06
王维《渭城曲》原文及赏析04-10
王维的诗《渭城曲》11-28
王维渭川田家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唐代04-18
唐诗三百首之《渭城曲》赏析08-19
唐朝诗人王维《桃源行》原文、注释以及赏析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