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王昌龄隐居》全诗原文及鉴赏

2023-01-09 王昌龄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宿王昌龄隐居》全诗原文及鉴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题解

  这是一首山水隐逸诗,此诗写景清幽,劝勉深隐、含蓄,在盛唐已传为名篇。

  常建和王昌龄为同科进士的宦友和好友。常建只做过盱眙台尉,此后便归隐。王昌龄并未归隐。此处“题王昌龄隐居”一是指王昌龄出仕前居所,二是说王昌龄不在此地。

  全诗

  《宿王昌龄隐居》

  [唐].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释

  ①王昌龄隐居:王昌龄隐于此处的住宅。诗人住宿在这里时,王昌龄早已离开。王昌龄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开元十五年三十七岁时,与常建同科进士及第。此前王昌龄曾在石门山隐居。石门山在今安徽含山境内,诗中或是此地。

  ②清溪:流入上述石门山中的一条溪水。

  ③松际:松树的空隙里。

  ④宿花影:花影映到屋里来。长苔纹:细小的青苔痕迹。

  ⑤谢时:辞别了当时的官职而隐居。鸾鹤群:与鸾鹤为伴。鸾鹤多为仙人驾驭,这里也有与仙人为友,隐逸终生的意思。

  译文

  清溪流向深不可测的石门山谷,王昌龄隐居处只有一朵孤云。松树梢头微露出初升的明月,它洒下清辉依然是为了这位诗人。茅亭夜静花影好象已恬然入梦,栽种芍药的庭院到处是斑斑苔痕。我也要学他远离世俗去隐居呵,和那西山的青鸾白鹤结为良朋。

  鉴赏

  王昌龄“隐居处”指王昌龄出仕前的隐居处石门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境内)。王昌龄是与常建同科及第的进士,是宦友和好友。他37岁出仕,虽仕途坎坷,却终未退隐。而常建只做过盱眙县尉,此后便归隐于武昌樊山,即诗中所言“西山”。此诗大约是他辞官回乡途经石门山所作。这首诗为盛唐有名的山水隐逸诗,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均为常建的代表作品。

  全诗留恋隐居的佳境,一宿之后,也起了和他一同隐居的念头。在艺术上,极能体现常建诗“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的特点。诗人在平实的写景叙事中蕴含着深长的`比喻象征。同时,诗人抓住王昌龄从前隐居之地特有的景物,委婉含蓄地表达对王的清高的赞叹,也真诚地期望王归来。这样,使全诗即景生情,情随景迁,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首联“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写隐居的地方。清溪水流入石门山,隐居地别无他物,远望去唯有孤云。这里“孤”指主人不在,而白云向来就是和隐者联系在一起的。“孤云”,流露出对王昌龄的清高孤傲品格和隐逸生活的赞叹,读来别有情趣。

  颔联“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点出“宿”字和隐居的人。诗人夜宿他人隐居处,看到天空明月高照,想到这一片清光并非为我,而是为“君”(指王)。这就传达出山中景物似乎对王特别有情,借以婉转地点出主人对明月也应有意的意思。唐殷璠摘出此联誉为“极警策语”,实际是赞幽僻的意境和诗的兴味。

  颈联“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是写夜景的清幽。“宿”与“滋”用得较好。孤零的茅屋令诗人倍觉孤独。再看屋外却有花影相伴,确有不尽的情意。院里的药草生长得茂盛,因长久没人居住,院里路面上已滋生出青苔。

  颔联与颈联相连,共同勾画出王昌龄隐居地的典型环境。茅舍外有松树,院落里有花、有药草,还有毛茸茸的青苔。这景虽清幽却说明王昌龄隐居时的生活情趣。这些特定的典型景物的描写,自然真实,平易亲切而毫无造作之感。这美景与王昌龄的隐逸情趣深深打动了诗人,诗人内心思归的情绪为这片美景所感染。

  尾联紧承上联,写自己的归志。“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谢时去”意即辞去时俗的牵累。“鸾鹤群”即与鸾鹤为群。鸾鹤传说仙界才有,诗人与之为群,意思是隐逸的生活如同仙界一样美妙。这里用“亦”字是说自己步王昌龄的后尘,也要隐居。而实际上是诗人被宿处的佳境所感染,也起了偕隐之念。这样就委婉地讽劝王昌龄应该坚持归隐。这一联起到了篇末点题的作用。

  全诗在整体安排上极为巧妙。先远望,再近观;先写屋外,再写院落、小路;先写高处的白云、明月,再写低处的花草茅屋。层次井然有序。从写景的角度看,又朴实自然,生动传神。诗中创造的幽静、别致又富生活情趣的意境,令读者惊叹不已。

  创作背景

  常建和王昌龄是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同科进士及第的宦友和好友。但在出仕后的经历和归宿却不大相同。常建“沦于一尉”,只做过盱眙(今属江苏)县尉,此后便辞官归隐于武昌樊山,即西山。王昌龄虽然仕途坎坷,却并未退隐。此诗即作于常建辞官归隐途经王昌龄入仕前的居所。王昌龄及第时大约已有三十七岁,此前,他曾隐居石门山,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境内,即诗中所说“清溪”所在。常建任职的盱眙,与石门山分处淮河南北。常建辞官西返武昌樊山,大概渡淮绕道不远,就近到石门山一游,并在王昌龄隐居处住了一夜。他夜宿故人旧时隐居之处,触景生情,遂作此篇。

  名家点评

  明代钟惺、谭元春《唐诗归》:钟云:幽严(“隐处”句下)。谭云:是昌龄一幅小像。钟云:“为”字说林月灵妙(“松际”一联下)。

  明代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征君诗神气清朗,如此篇与《题破山寺》意趣俱到,可谓吃着丹头。地水火风皆可助我变化者,是天然学问人,刘辰翁曰:清远沉冥,不类色相,景同意别。

  清代刘邦彦《唐诗归折衷》:唐云:字字超凡。

  清代屈复《唐诗成法》:王之清才,死后松月犹若绻恋,生时不见用,此所以感而欲隐也。读此方知李颀“物在人亡”一首俗浅。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清澈之笔,中有灵悟。

  作者简介

  常建,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开元十五年(727)进士,与王昌龄同榜。曾任盱眙尉。一生仕途失意,后隐居于鄂州武昌(今属湖北)。其诗多为五言,常以山林、寺观为题材,意境清迥,语言洗炼自然,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还有一些优秀的边塞诗。有《常建集》。

【《宿王昌龄隐居》全诗原文及鉴赏】相关文章:

《宿王昌龄隐居》全诗及鉴赏12-25

《宿王昌龄隐居》全诗翻译赏析12-28

《宿王昌龄隐居》古诗鉴赏10-22

宿王昌龄隐居诗歌鉴赏10-22

《宿王昌龄隐居》的古诗鉴赏10-21

《宿王昌龄隐居》唐诗鉴赏08-24

唐诗《宿王昌龄隐居》鉴赏09-14

宿王昌龄隐居原文及赏析10-20

《宿王昌龄隐居》原文及赏析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