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有主要的意义、用意或目的或者主张,主意等含义,也指主要的旨意;中心意思的含义。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从军行王昌龄其四主旨,欢迎阅读与收藏。
边塞诗
是唐代诗歌的主要 ?题材。以边塞军旅 生活为主要内容, 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代表诗人: 高适、岑参、王昌 ?龄等。
作者简介
王昌龄,边塞诗 人,字少伯,江宁人。 其诗含蓄、深婉、浑 厚、明快,有“诗家 夫子王江宁”的称号。 其七绝与李白齐名, 被世人誉为“七绝圣 手”。现存诗一百八 十余首,明人辑有 《王昌龄集》。
文题背景
《从军行》是汉代乐府《平调 曲》名,内容多数写xx的`战 斗生活。王昌龄的《从军行》 沿用乐府旧题来表现唐代的边 塞生活,是由七首七言绝句联 缀而成的组诗,每首诗分别选 取征戍生活的某一场景,来表 现征戍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这 里选取的是其中的第四首,写 西北边塞战士艰苦奋战的高昂 斗志。
初步感知
从军行(之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王昌龄) 漫天的阴云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湖上阴云漫天,遮蔽了远处雪山,遥望来路孤 城玉门关,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铠甲,古代兵士穿的战衣
古代通往西北的边 塞关口,在甘肃省这里借代侵袭西北边境的敌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戍边将士们在黄沙大漠身 经百战,金甲磨穿,不灭 强敌,誓不归还。 诗中表现了戍边将士的豪 情壮志。全诗格调悲壮, 充满着英雄主义的气概。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边地之景:荒凉 思归之情:深切 久戍之苦:残酷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破敌之志:豪壮
小结
全诗前两句是铺垫,是烘托,是渲染; 后两句是抒情,是显志,是歌赞。景中 寄情,以实代虚;情中有物,以实化虚。 整首诗不仅格调高昂豪迈,蕴含深邃, 而且用语也十分洗炼、精道。
欣赏练习 对下列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青海长云暗雪山”一句写青海湖上 空浓云密布,使雪山也显得暗淡无光。 展示了戌边将士恶劣的生活环境。
B.“孤城遥望玉门关”一句写边塞的遥 远及戌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写战争的频 繁和残酷。
D.“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写戌边将士 有家不能归的怨愤之情。
王昌龄《从军行》(青海 长云暗雪山)主要是表现 戍边将士( C)
A.艰难困苦的生活
B.出生入死的经历
C.报国御敌的壮志
D.思念家乡的感情
扩展资料: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诗人在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 “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
盛唐优秀的边塞诗有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是因为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
【从军行王昌龄其四主旨】相关文章: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03-22
从军行王昌龄其四11-12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赏析07-28
从军行王昌龄其四注释11-12
从军行王昌龄其四原文11-12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意思11-11
从军行王昌龄翻译其四11-10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赏析11-10
从军行其四诗意王昌龄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