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王昌龄《送韦十二兵曹》原文及注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品介绍
《送韦十二兵曹》的作者是王昌龄,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0卷第26首。
原文
县职如长缨,终日检我身。
平明趋郡府,不得展故人。
故人念江湖,富贵如埃尘。
迹在戎府掾,心游天台春。
独立浦边鹤,白云长相亲。
南风忽至吴,分散还入秦。
寒夜天光白,海净月色真。
对坐论岁暮,弦悲岂无因。
平生驰驱分,非谓杯酒仁。
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看君孤舟去,且欲歌垂纶。
注释
1、兵曹:官名。即兵曹参军事,掌兵事。
2、缨:套在马颈上的革带,驾车时用。弓!申指拘系人的长绳。
3、检:犹约束。
4、展故人:省视、看望老朋友。
5、念江湖:指心在江湖之上。江湖,指隐士遁迹之处。
6、“富贵”句:谓将功名富贵看得象浮尘一样。
7、戎府掾:军府中的属员。指任兵曹参军事。
8、“心游”句:用汉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仙事,意谓身在戎府,心向往入山寻仙。
9、悲岂:全诗校:“一作歌起。”
10、驰驱:本谓策马奔驰,引申为奔走效力。分:职分。
11、“非谓”句:不是为流连杯酒而存在。仁,犹“存”。
12、出处:犹进退、去就、仕隐。
13、伸:展开,施展。
14、且欲:将要。垂纶:即垂钓。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约757)唐代诗人。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三年后北归。公元748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在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
繁体对照
《送韋十二兵曹》王昌齡
縣職如長纓,終日檢我身。
平明趨郡府,不得展故人。
故人念江湖,富貴如埃塵。
迹在戎府掾,心遊天台春。
獨立浦邊鶴,白雲長相親。
南風忽至吳,分散還入秦。
寒夜天光白,海淨月色真。
對坐論歲暮,弦悲豈無因。
平生馳驅分,非謂杯酒仁。
出處兩不合,忠貞何由伸。
看君孤舟去,且欲歌垂綸。
赏析
这首诗以深情而含蓄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韦十二兵曹在江边分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离别的愁绪。
首句“醉别江楼橘柚香”,既描绘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也暗示了离别宴上的情谊深厚。橘柚之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感,也象征着友情的芬芳与美好。同时,“醉”字说明了双方在离别前的依依不舍,通过酒来缓解离愁。
次句“江风引雨入舟凉”,自然景物的描绘与情感巧妙结合。风雨入舟,不仅带来了身体上的凉意,更隐喻了离别后心境的凄凉与孤独。江风、雨、舟,构成了一幅凄清的离别图景,强化了离别的哀愁情绪。
第三句“忆君遥在潇湘月”,转而写别后的想象与怀念。潇湘之地,自古便是文人墨客抒发离愁别绪的典型意象,这里的“月”不仅代表时间的推移,也是思乡怀人的传统象征。诗人设想友人身处遥远的潇湘之地,在月光下独自思念,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意境。
末句“愁听清猿梦里长”,以“清猿”这一传统文学中象征离愁的意象收尾,不仅描绘了友人在梦中被猿声惊扰,难以成眠的情景,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对友人深切的挂念和无尽的忧愁。这句诗将离别后的孤独、寂寞和无尽的思念之情推向了高潮。
- 相关推荐
【王昌龄《送韦十二兵曹》原文及注释】相关文章:
从军行王昌龄原文及注释02-15
王昌龄《巴陵别刘处士》原文及注释11-16
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古诗原文09-17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原文及赏析07-04
杜甫《房兵曹胡马》原文和译文09-28
韩愈《答张十一功曹》唐诗原文及注释10-19
放歌行王昌龄唐诗及注释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