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领域中,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阅读答案1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节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下列句中加粗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
B.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C.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D.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下列不属于“此余之所得也”的“得”这一项的是:()
A.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B.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C.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D.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6、对这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C.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惜。
D.平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7、翻译下列句子。(10分)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为不在也。(5分)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5分)
答案:
4.A 5.A 6. C
7、翻译下列句子。(10分每题5分)
① 古代的人对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往往有收获(心得),因为他们探求思考深入而且广泛。
②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并且谨慎采取的啊。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阅读答案2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26题
【选篇一】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选篇二】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①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苏轼《喜雨亭记》)
【注】①荐:频仍,屡次。
1、对下列句子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所以:的原因。
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
C、农夫相与忭于野 忭:喜乐。
D、以属客而告之 属:通嘱,叮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B、(1)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2)竞周容以为度
C、(1)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1)而人之所罕至焉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吾以名吾亭
B、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
C、商贾相与歌于市
D、古人之观于天地鸟兽,往往有得
4、下列对选段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游褒禅山记》的选文部分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先写游山洞的心得,再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B、《游褒禅山记》选段中,作者认为要观赏到非常之观,必须要有志向,要有能力毅力,还要有所凭借,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C、《喜雨亭记》第三段把议论寓于对话之中,句末一个反问句,强化了文眼之意。第四段以歌作结,引出给亭命名的缘由,照应首段,全文结构谨严。
D、《喜雨亭记》第二段中所写的那场三日乃止的甘霖让当地官民兴奋异常,作者为此也特意建造了一个亭子,并命名为喜雨亭,体现了作者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3分)
译文:
(2)是岁之春,雨麦于歧山之阳,其占为有年。(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D 2、C 3、A 4、C
5、【参考译文】
(1)后世人弄错了它的流传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
(2)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一场麦雨,占卜的结果以为是丰年之兆。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阅读答案3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节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拥:持、拿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房舍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
答案:C/舍:筑舍定居。
11.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到后洞“游历艰难”的一组是
①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③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④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⑤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⑥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⑥
答案:B/②写前洞;⑤写“我”还有力量游历,火把还足够照明;⑥写华山洞命名的原因。
12.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A. 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中志最重要。
B. 文章指出探求只要尽了志与力,即使不能到达险远、非常之境,也没有什么可悔的。
C. 作者赞美古人求思之深之广的治学精神,旨在批评当时浅尝辄止的浮泛不实的学风。
D. 平坦和近旁处,游览的人就会多;比喻如此去治学,其学问当然就难有深度和广度。
答案:C/文章没有直接“批评当时浅尝辄止的浮泛不实的学风”。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3分)
译文: 探询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喜好游历的人也不能穷尽。
⑵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分)
译文: 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因而不能穷尽游洞的快乐。
- 相关推荐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翻译02-28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注释08-16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节选)08-05
《游褒禅山记(节选)》阅读及答案08-04
《游褒禅山记》阅读题及答案12-05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及试题答案03-28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及赏析03-24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翻译及赏析04-22
《游褒禅山记》课文翻译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