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题西林壁

2022-11-07 题西林壁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 题西林壁,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题西林壁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⑶各不同:各不相同。

  ⑷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⑸缘:因为;由于。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翻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名句赏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畅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挥毫写下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中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

  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名家点评

  宋·姚宽:《感通录》云:“庐山七岭,共会于东,合而成峰。”因知东坡“橫看成岭侧成峰”之句,有自来矣。(《西溪丛语》)

  清·王文诰:凡此种诗,皆时性灵所发,若必胸有释典,而后炉锤出之,则意味索然矣。(《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卷二)

  现代·游国恩等:此诗的“理”是“局外人有时会比局中人更容易看到事物的真相”。(《中国文学史》)

  现代·徐中玉:此诗说明“局中人常常看不清事物的全貌和真相,就是由于受到认识条件限制的缘故”。(《苏东坡文集导读》)

  现代·吴熊和等:善状目前之景,又妙寄物外之理,两者融洽无间。(《唐宋诗词探胜》)

  现代·毛谷风:此诗反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宋人七绝选》)

  现代·郑孟彤:此诗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意思”。(《中国诗歌发展史略》)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等。元丰三年(1080)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

【古诗题西林壁】相关文章:

《题西林壁》 古诗12-05

古诗《题西林壁》12-05

题西林壁古诗12-05

题西林壁的古诗12-05

题西林壁古诗12-05

古诗题西林壁07-28

《题西林壁》古诗08-10

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08-23

题西林壁古诗的道理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