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题西林壁》公开课教学实录,希望对老师们的备课有帮助。
教学目标:
1、学会“壁、侧、缘”三个字词,注意区分形近字“璧、测、喙”;
2、理解诗句内容,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3、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内容,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游戏导入,讲练结合,点拨启发等。
课前准备:
1、学生背新三字经。
2、学生讲小故事。
3、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丁诗语(一位学生的名字)
生:鹿寨,唐,王维(一生领头背诵诗题,其他生跟着齐背诵);
(又一生领头)凉州词,唐,王之涣。
师:恩,哪位同学能响亮地告诉于老师,刚才背的两首古诗分别是哪两首。还记得吗?
生:一首是鹿寨,一首是凉州词。
师:恩,那么我们说,古诗是我们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艺术奇葩。他们有很多种类。有些是专门描写景物的,是写景诗 ;有些呢是送别朋友的,是送别诗 ,还有一些思念家乡的,是思乡诗。我们从一年级进校开始,就与古诗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一年级开始学古诗到三年级背古诗,现在到四年级于老师开始让你们干什么啦?(生答:默古诗)我们将会一步一步地在古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学越精。那么谁能告诉老师,我们学习古诗可以有哪些方法。
生:要理解诗句的含义
师:噢,那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说,叫“解诗意”(个别同学能说出)。谁还有好方法?
生:还要领会它的,领会它的情感。
师:噢,还要悟情感对吧,诗人写这篇作品是要表达什么情感;我们可以概括地说,就是……悟诗情(少数同学能说出)。这两个方法同学们总结地都很好,还有没有更多的好方法呀?学古诗我们必须要怎么样?
生:还要了解作品的时代。帮
师:恩,这个想法很好,这样做有助于我们更容易、更准确地理解作品。还有,我们在学古诗时首先要学会……?要有自信,大声点说出来。
生:要学会读
师:是的,非常好,学习古诗,首先要朗读,那我们用同样的三字法怎么概括啊,同学们来试试。
生:读……
师:看看之前是“解诗意”、“悟诗情”,想一想,模仿模仿,这里可以怎么来概括,
生:读诗句!
师:真厉害!你们也会填诗。所以我们学习古诗呀,有小小的三部曲,大家一起来认真读一读。
生: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 。
师:好,回答老师一个问题,仔细听了。学习古诗,我们采取的第一步是
生:读诗句
师:第二步
生:解诗意
师:第三步
生:悟诗情
师:是的。所以,做好了这三步,我们就可以和作者、诗人一起,学好、领悟这首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两首古诗。一起读课题,齐!
生:古诗两首
师:认真看于老师写课题。好,今天我们要学的第一首诗是?
生:题西林壁
师:我们说了学习古诗第一步是读诗句,其实读好诗题也是很有重要的。谁能正确地读出来。
生:(题西/林壁)
师:好,这是第一种读法。还有吗?
生:题西林壁
师:你是连着读,这是第二种读法。同学们都是怎么读的,有想法的同学都站起来读一读。
生:题西林壁(题/西林壁)。
师:噢,现在有三种读法了。还有小手举起来。
生:我也和丁思语一样,题西林壁(题/西林壁)
师:好,现在我们总共有三种读法,我们来细细体味一下,哪一种更适合,要说出理由。
生:我觉得第三种是正确的,因为“题”是一个动词,“西林壁”是一个名词。题西林壁就是说把西林壁那种景象给写出来。
师:噢你把它的意思解释出来,来作为停顿的依据。那其实我们早上预习的时候已经解释过了它的意思。“题”什么意思?
生:书写
师:很好,古人写字画画时都要“题”下自己的名字,这个“题”是写的意思,是一个动词。那么,什么是西林呢?
生:是西林寺。
师:恩,西林是一座寺庙的名称。这座寺庙在哪里呢?
生:庐山
师:是的,就在江西的庐山。在江西庐山的山顶,有一座寺庙叫西林。所以,这首诗最早是写在哪里的?
生:西林寺的墙壁上。
师:这样说来,你们觉得三种读法哪一种比较符合啦?
生:第三种
师:很好,题字后停顿,西林壁连起来读。大家一起来读一次。
生:题西林壁(题/西林壁)
师:记住了吗?好,看于老师写一写。这个题是哪个题?(生答:题目的题)对也是问题的题。再一起来读一读。
生:题西林壁(题/西林壁)
师:很好,作者是谁
生:苏轼
师:认识苏轼吗,我们以前学过苏轼的哪些诗?
生:《饮湖上初晴后雨》
师:是的,这是上个学期学的,苏轼描写西湖的诗。
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师:女生背前一首,男生背后一首,齐!
生:(大部分都能背出来)
师:那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宋代苏轼的另一首诗,叫做《题西林壁》。首先来了解一下苏轼。
生:苏轼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书画家、文学家、美食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
师: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出示幻灯片)谁来读一读。
生:《题西林壁》为苏轼47岁时所作。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离任黄州、就职汝州时,登上江西庐山,前后历时十余天,从山南到北,从山上到山下,跋山涉水,游览了庐山诸峰。然而,庐山的真面目是什么样的呢?诗人在思索着、探求着,一个深刻的哲理也随之在心中孕育着,因此写下此诗。这首诗的成因,和他对佛学的深入探索是分不开的,也是他总结庐山之游的绝唱。
师:绝唱是什么意思呀
生:绝笔
师:绝唱的“绝”是指最后,而绝笔的绝不同,并不一定代表最后,而更多是指最好。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读一读课文,让我们一起跟着苏轼来品味庐山。
生:(自由读)
师:请几位同学来读读看,这首诗怎么读。
生:(生1读)
师:读的真有感觉,你们听出来他是怎么停顿的?我们有223,43,他是哪一种呢?
生:43
生:(生2读)
师:陆冰是哪一种呢
生:223
师:你们觉得哪一种比较舒服,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还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呢?
生:我觉得是223;我觉得是43……
师:那么于老师告诉大家,是223。用斜杠在书本上划出来,大家先自由朗读。再站起来读一读。
生:(生1读)
师:于老师发现她读古诗的韵味非常足,拖得长长的。各人有各人的读法,但是你们有没有听出来刚才读的有一点小问题在哪里?
生:声音有点哑;最后有地啊没气;句子拖得太长。
师:于老师听出来了,刚才有个字读错了。这个字怎么读?(板书:岭)
生:lǐng
师:那放在句子里读读看。
生:横看/成岭(lǐng)/侧成峰
师:再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生:(生2读)
师:读出了一种很洒脱的感觉。来掌声送给他。让我们一起来度一读,把自己对于这首诗的感觉读出来。
生:(全班读)
师:一起进入课文,苏轼看庐山是怎样看的?
生:横看,侧看,远看,近看,向上看,向下看
师:想一想,向上看和向下看还可以怎么说
生:向上看是仰望;向下看是俯视
师:作者从这六个角度看庐山,他看到的庐山是怎么样的?再仔细读一读课文。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岭和峰有什么不同,岭是高的还是低的,看一看这两张图片。
生:岭是连绵起伏的,锋是高耸直冲云霄的。
师:很好。也就是说从不同角度看庐山,庐山是不一样的。同学们想不想从不同角度观赏一下庐山(出示幻灯片)
生:哇!
师:这是横着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
生:哇!
师:这是侧着看,是什么?
生:是高耸的山峰
师:这是远看,庐山怎么样?
生:朦朦胧胧
师:近看呢?轮廓
清晰可见,生:
师:抬头看怎么样?
生:看到了瀑布,感觉庐山很高
师:低头看呢?
生:可以看到宁静的小溪
师:你们用自己的语言连起来来说说看,从六个角度看庐山,庐山各有什么特点?
生:(生1)从远处看,我觉得了庐山朦朦胧胧;从近看,庐山看的清清楚楚。
(生2)横看连绵起伏,侧看直入云霄。
(生3)从高处往下看,小溪潺潺,从低处往高处看看,连绵飞瀑。
师:可以联想到礼拜描写瀑布的一首诗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现在我们想象着画面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句诗。
生:(齐读)
师:那为什么从不同角度看庐山,就会有不同的面目呢?
生:答案藏在第二句
师:好读一读,谁来说说看
生:因为他站在庐山里面看,所以看到的庐山不一样。
师:好,这个“缘”是什么意思。看一下老师怎么写。
生:缘分的缘,缘故的缘,原因的缘,
师:对吗。原因的原始草原的原。在这句诗里是缘分的意思吗?
生:不是,因为的意思
师:对,这里的缘有点特殊,是通假字,什么是通假字呢,古代的时候写字有点乱,经常把两个读音相同的字经常换着用。这个“缘”在古代就是这个原,意思就是因为。那么,我什么在庐山里看庐山,就会看到不一样的庐山呢?
生:(生1)因为看的角度不同
(生2)我觉得是因为庐山很大,一眼是望不到边的
师:如果在庐山里面看,只能看到庐山的某个角落,而不能看到庐山的“真面目”,庐山的“真面目” 是指什么?
生:庐山的全貌。
师:对很好,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过类似的经验或感觉呢?我们看不清的仅仅是庐山吗?
生:有。
师:所以告诉我们看待事情,做事情时要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有一句话叫当局者迷……
生:旁观者清!
师:有时候我们分不清楚人、事的好坏,只因我们是当事人。
师:最后,一起来背一背。
生:(基本能背出来)
师:好下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再见!
生:于老师再见!
- 相关推荐
【《题西林壁》 公开课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题西林壁》教学实录12-06
《题西林壁》教学实录10-12
苏轼《题西林壁》教学实录04-16
《题西林壁》教学实录3篇12-06
《题西林壁》课堂实录12-29
(集合)《题西林壁》课堂实录10-11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04-16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05-08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