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读后感

2021-05-26 陶渊明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读后感(通用12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读后感1

  你可曾去过这样一个地方?

  那里环境优雅,景色秀丽,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主平等,风俗淳朴,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令人神往,在陶渊明笔下,我看到了那样的地方。

  放下书,闭上眼,我来到了这个地方,随渔人泛舟而行,览周遭之景。

  清澈的溪水蜿蜒流动,水面时不时跃起几只鱼儿,仿佛在热情的向你问好,两岸是茂密的桃花林,似红云,似晚霞,若是你在空中轻嗅一下,若你在空中轻嗅便可感受到空中花香。

  渔人泛舟,我览湖光,看到青草的葱绿,花朵的芬芳,伴着潺潺的流水,整体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令人身心愉悦,愿长此久居。

  随着渔人的步伐,来到一座山前,山前有一个小口,里面有光亮,许是好奇心太过强大,我们竟从小口中进去了,随着越走越深,小口逐渐变得开阔敞亮。令其震惊不已,原来这里别有洞天。

  一条僻静的石子小路,两旁有一丛丛的翠竹随风摇曳,一排排桑树拼命伸展出绿油油的枝条,向行人热情点头招手,继续向前走,看见了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里面时不时还会有几只青蛙跳上岸,“呱呱”的叫着。纵横交错的小径一直蔓延到黛绿的山下,远处白墙灰瓦的村落上空吹烟缭绕,小鸡在地上歌唱,小狗在路上笑,人们在田间耕种,老人小孩儿都是高高兴兴的样子。

  不知是渔人太引人注目还是怎样?桃源人发现了渔人,问他从哪里来?渔人告诉了他,桃源人邀请他到家里做客,盛情款待,桃源村里的人,也来打听情况,说他们为何来这个地方,桃源人和渔人一番交流后,在各家待几日,便离去,走之前,桃花源里的人还特意告诉他:“不值得告诉外界的人。”渔人不以为然,出此地后,找到了他的船,便到处在路上做记号,告诉外人,有这样一个地方,可是没有一个人能找到,刹那间,我睁开了眼。

  回顾现实,我内心有异样之感,不知是对陶渊明所处乱世的同情,还是对桃花源的向往亦或是其他说不出道不明的感情?

  我同情陶渊明所处的乱世,战争频发,在短短21年间就发生了60场战役,任谁看到桃花园这样的世界,再看到陶渊明所处的乱世,都会对桃花源向往。我不禁想到了曹操的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句诗形容陶渊明所处的乱世再合适不过了。我想就是因为生活在战乱的年代花源这样的地方,令我向往,可能是因为现在社会的阶级分化,尔虞我诈,亦或是其他的纷扰,让我向往桃花源的社会平等,和平安宁,高下对比,怎能不向往?

  现实中不可能有桃花源那样的世界,因为现实总会有残酷的一面,而桃花源就成了历代志士仁人的精神栖地。

  现实也不会像陶渊明所处的乱世战争频发,因为有无数的英雄为我们的世界披荆斩棘。疫情期间,无数的英雄,为了我们,赶赴一线,同病魔进行斗争,他们随时都有牺牲的危险,可仍然坚持着。

  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我们现在的世界不必为压迫剥削而烦恼忧愁,那为何还有许多人沉迷玩乐?不珍惜这样的生活呢?所以珍惜当下美好生活,努力学习,争取让国家和世界更加美好吧。

  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读后感2

  前段时间我们学了文言文《桃花源记》,读完这篇文言文,我不禁想起了在外婆家无忧无虑的好时光。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桃花林,中有一河,河上有渔。虽然是文言文,但意思很明确,它让我们跨越千年的光阴,感受这桃林的美。桃花林中并没有生长着其他的树,这是仅属于桃花的天地,只有各色各样的粉,纯净,没有一丝杂质;“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简简单单的十七个字,却描绘出了桃花源里的场景。场地开阔,房子没有外面的世界那般东歪西倒,田地很肥沃,偶尔会看见几只田鼠在里面穿梭自如;池塘很干净,没有什么烂树枝烂叶,池塘边上放着几个渔网,桑树长得很茂盛,可以看见几只鸟儿在上面张望;竹子有很多,一支支又粗又高,沙沙作响;“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多像外婆家的情景啊!老人们坐在门口,享受的着日光浴,眼神慈祥地看着在那忙着抓蝴蝶的孙子孙女。人到晚年,还有着儿孙陪伴,这应是最幸福的事了吧!

  桃源代表着人们内心对世间美好的向往,抱有对世间的期待,是精神世界中为自己对世界保持阳光心态的一片小天地,一个伊甸园,在现实社会的丑恶和黑暗下,这片桃源更像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仙境。我的妈妈心里就有这片不染的桃园,我曾问她:你看过无数疾苦与病痛,经历各种痛苦与不公,无奈,你怎么还能这么乐观,单纯?妈妈说她心里有伊甸园,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向往,无论经历多少磨难,总会想到伊甸园里是美好的,完美的。我们虽然身处在各种不幸与痛苦中,但只要我们的精神处在心中的桃源,就不会感到绝望,这是一根精神支柱,可以让我们活得更加乐观,自在。

  我愿在外婆家的桃花源里不长大,享受儿时的一切。也愿我和我的妈妈心中都有不谢的桃花园!

  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读后感3

  你是否明白“世外桃源”这个故事?它就是出自这篇课文。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使是在最痛苦时候也能找到完美的因素。”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期望寄托在完美的憧憬之中,《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梦想的追求和渴望。

  我最喜欢的就是二三段,因为它描述出了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桃源里的人都很勤劳、好客。里面的人都很孝顺父母,疼爱孩子,使孩子和老人都很欢乐,这是我们此刻的人也很难做到的一点,很多中年父母都不懂得尊重老人,不抚养自我的父母,上父母自我抚养,有些大人还将成绩或体弱多病的孩子交给老人带,却不支付一点钱给老人。更有些大人还把小孩送去做童工。桃花源里的人遇到远方的客人,他们“没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皆出酒食”他们都会用最好的食物去接待客人,这也是我们此刻人做不到的一点,经常来了客人就是一般般的对待。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在当时具有的鲜明的社会现实意义,并且千百年来一向吸引着人们。

  经过《桃花源记》,作者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乱,滑剥削,共同劳动,风俗淳朴,人人安居乐业的梦想社会,寄托了他自我的憧憬和追求,在必须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同时对当时的黑暗实实也是一种批判和否定。

  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读后感4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一段的意思是这样的:“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就出现了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好像隐隐约约有些光亮。渔人就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他又往前走了几十步,眼前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其中来往工作的人,男男女女的穿着全都跟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孩子,都安闲快乐。”

  每当读到这一句时,我总是爱在脑海中想象出桃花源的样子,并想象自己身处其中,怡然自得。桃花源不正是人们心目中的一片乐土吗?于是有了“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和“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的故事。看完之后,我忍不住想,为什么渔人能在无意间进入桃花源,而太守和南阳的刘子骥带了那么多人那么仔细的找却找不到呢?

  会不会是因为渔人心无杂念而其他人却心怀不轨?太守可能这样,但“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他也会这么想吗?由此我又想到了一篇叫做《xx》的故事,故事是说一位农夫一不小心把自己的铁斧掉进了河里,招来了赫尔墨斯,赫尔墨斯捞上了一个金斧和银斧,农夫却只要他的那把铁斧,赫尔墨斯被他感动了,于是把三把斧子都送给了他。另一位农夫听了很羡慕,却因为贪心变得一无所有。这不正像我们身边的一些人吗?贪得无厌,于是变得庸俗,小气,被人看不起。看到成功了的人便百般嫉妒,也去效仿他们,结果和太守一样“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出口”了。

  而那些人们口中的高雅之士,有多少是真正的“高雅之士”呢?

  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读后感5

  怀着小小的激动心情,我阅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么美丽、祥和的世外桃源,深深的.吸引了我。

  有时候我也不时的在幻想,要是有一天我也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那该是多么美好啊。可是那就是仅仅只是幻想,当我缓过神来,就会有一种道不明的失落感,人类的破坏,人类的不和谐,造成现实社会已经冷冰冰的了。在那个黑暗,腐败的社会中,‘桃花源’的确是人们向往的地方,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仿佛我已经深入其中。小溪两岸群山连绵,顺着小溪走,一个神秘的地方出现了,桃花盛开,到处生机勃勃。那粉红色的桃花一朵紧挨一朵,挤满了整个枝丫,羞羞答答地互相簇拥着,它们像一群顽童,争先恐后地让人们来观赏自己的艳丽丰姿。小草带着泥土的芳香钻了出来,一丛丛,一簇簇,又嫩又绿花儿也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探出了小脑袋;小朋友们都脱掉了笨重的冬衣,换上了既轻便又鲜艳的春装;小鸟们从家里飞了出来,唱着动听的歌。

  跟着陶渊明的踪迹,我们来到了充满和平宁静的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好一幅和平宁静的景象。土地平坦宽阔,肥沃的土地上种满了庄稼,年轻的小伙子下田耕种,不畏炎热,都在努力的为自己的生活播种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除了那可爱的桃花,还有一群群小动物,小鱼和小虾嬉戏着,来来回回,都好像在寻找自己的好朋友,有时候还朝着我们眨眨眼。啊,桃花源里的池塘真绿,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涟涟秋水,给人几丝凉意;瞧!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把桃花源人们的幸福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设酒杀鸡作食’对于一个外来人,老百姓们热情招待他,热热闹闹,并没有觉得他是个外人,会给人们带来伤害,他们那么淳朴,善良,可是这个武陵人却不记恩德,恩将仇报,妄想打扰他们的安宁生活,以为可以得到一大笔财富。他们自私自利,见利忘义,只活在钱财之中。我们用心想想,在现实社会中,这种人有吗?多吗?确实,多。多的数不胜数。社会上正是有了那么多这种人,社会才变的那么乱。如果现实社会中的人们,都能为他人着想,为他人考虑,不要只想着自己,那么‘桃花源’将不再是梦想,而是现实。

  想到这里美好的感觉戛然而止,黑暗已经笼罩了整个天空,笼罩了人们的心灵。我们不应该让黑暗继续蔓延下去,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一份子,我们应该担当起保护家园的责任,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只有欢笑,没有压迫,没有家破人亡,每家每户都是如此的幸福,把那些邪恶,肮脏的思想通通从灵魂里清楚。

  作为现代的中学生,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自己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读后感6

  读过《桃花源记》的人都知道,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亦真亦幻、美丽无比的地方。

  人间最美是田园,桃花源是我向往的地方,那里的人们生活富足,相处和谐,是一块人间的乐土。

  陶渊明的写作很艺术。开头“忽逢桃花林”中的“忽”,给人一种身处梦境的感觉。第二段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这句话很奇妙,仿佛隔绝外界和桃花源的就是一座小小的山。是不是说,桃花源距离我们并不远,只要跨过那座小山,我们都可以拥抱桃花源。

  桃花源是个理想的地方。他们热情好客,看见渔人来了“设酒杀鸡作食”,这是丰年待客之道。桃花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是真实可信的——“先世避秦时乱”。如果当时的人找得到这么一个地方,谁都会这么想。

  尾声用真实历史人物作证,故事显得亦真亦幻,传奇色彩浓郁。

  网上有谣言说:桃花源是个鬼地方。此话怎讲?说什么桃花是避邪所用。他们喝的酒吃的肉,都是活人祭奠的;他们几百年不换衣裳,衣裳也是活人烧给他们的……简直是“鬼话”连篇。

  学习历史的我们知道,陶渊明当时战乱贫穷的现实很是不满,他就虚构了一个理想社会——世外桃源。至于有人觉得从秦朝到东晋,历史过去了好几百年,怎么可能“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已经有学者指出,这只不过是陶渊明著文时的疏误,我们不必太较真。

  现代人,都一窝蜂地往城里钻,城里有什么好?精神紧张白天黑夜忙得不可开交。孰不知,人间最美是田园。你看那桃花源风景美如画,你看那田间地头的绿色无公害蔬菜人人夸,你看那桃花源家家户户有余粮有酒喝有肉呷,你看那桃花源老人小孩都乐呵呵……

  读着《桃花源》,走进桃花源,人间最美是田园。

  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读后感7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

  我踏着小碎步,吟着“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那“桃花源”不觉已呈现在我面前。

  放眼望去,满山遍野之中桃花的身影分外妖绕,沐春临风,和颜悦色,向人们展示着娇美的身姿。

  一株桃树,托起一团花瓣、像姑娘扬起的笑脸,粉红粉红,洋溢着青春的光彩。又仿佛一位位美若天仙,有点羞涩的少女,含羞绽放,使人情不自禁地想多看几眼。有了星星点点绿叶的陪衬,显得更美了。

  一朵朵美丽的粉色桃花真是千姿百态,让人看了眼花缭乱。那一朵桃花像在枝头沉睡着,这一朵桃花像在她和她身边的一只小蝴蝶交谈;那一片桃树和桃花像一朵绯红的云;这一片桃树和桃花在唱歌"沙,沙,沙……"

  我站在丛中,任由那轻柔的春风拂过我的脸颊,任由那和煦的阳光穿过我的指缝,任由那零零星星的桃花瓣洒在我的肩上,我全然不顾。我已被这美景陶醉了,仿佛自己就是那桃花,慢慢悠悠地飘落在地上,碾作尘,化为泥。

  这美景,使人沉醉,也使蜂蝶陶醉。这不,一只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使我不禁想起了“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诗句。是啊,这样的美景,蝴蝶都不愿走了。

  当夕阳的第一丝光线照耀了大地,我准备回家了,却又依依不舍,我只好在心里说:“别了,‘桃花源’”。

  我忽然悟出了什么:那花瓣娇小柔弱,一碰就掉了,可是,正是许许多多这么娇小,柔弱的花瓣,艰难地撑起了一片美丽的风景。这不正是在鼓励我们吗?

  我望着桃花,会心一笑,灿烂的笑容,如一朵绽放出笑脸旺盛的桃花。

  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读后感8

  一片漫无尽头的桃林,桃花如雨般飘洒,林子的尽头是溪水发源的地方。前方小山林被薄雾笼罩,看不真切,其中透出一束光亮,指引人走进虚无的世界,一片安静祥和,充斥着欢声笑语,没有纷争和战乱,这,便是桃源?我有些迷惑,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场美梦,无论梦中的景象如何的迷人,等到你一睁开眼,便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过过眼云烟罢了。而比起患得患失的梦,我更喜欢眼前触手可得的美好。

  世外桃源的美好的确令人向往,即使明知是梦,也仍旧有人愿意舍身赴一场。但我不一样,我宁愿只要眼前简简单单的美好。“不求独避风雨外,只笑桃源非梦中。”

  我认为,美好可以有很多种,可以在我们的身边,不一定非要穷尽一生寻找一个如世外桃源 般的地方。美好,无处不在:美好,可以是与家人在一起放松的闲谈;美好,可以是与挚友一起开怀大笑;美好,可以是刚好买到一直想看的一本小说;美好,可以是连续几天的大雨迎来彩虹;美好,可以是一直以来的努力被认可……美好,就在我们身边。不要等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现实虽然没有梦境那样让人心生向往,但它真实;现实也许黑暗,但并非寻不到莹莹光亮。

  比起梦里没有纷争的桃花源,我更喜欢吵闹与欢笑并存的现实生活;比起避世隐居的桃花源,我更喜欢隐于生活中,既与世无争亦与人为乐;比起那杳不可得的桃花源,我更喜欢眼前简简单单的幸福。“身在无间,心在桃源。”只要融入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热爱生活,就在哪都像身处桃花源一样。

  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读后感9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幼时,读不懂陶渊明,更读不懂这千古名篇——《桃花源记》。如今细细品味,猜想着那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地方啊!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躺在两棵桃树中间的草地上,手上捧着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清风徐徐,任凭那无数片桃花瓣飘落在自己身上。树上的花想来更加美丽,定是白的似雪、粉的似霞了。桃树叶有的已经长大成型,摸上去油亮油亮的;有的如花苞般蜷缩在一起,朦朦胧胧,像是刚睡醒小孩的眼睛。一觉睡醒,身上早已盖了一层厚厚的桃花被了吧。真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啊。

  夏天,是生机盎然的季节。偌大的桃花园绝对是个天然的“避暑山庄”。瞧!桃树长的多旺盛啊,树叶竟是那样密,密的漏不下一丝阳光。偶尔微风吹过,树叶摇曳,把阳光剪的支离破碎,阳光便从树缝儿里掉到地上去了。

  桃花源多美呵!美得让人不可思议,让人逐渐怀疑事件的真实性。自从《桃花源记》被现代人译出来后,震惊中外。全世界的人都纷纷寻找桃花源的所在地;有的人甚至想去创建一个“桃花源”。为了寻找它,我们踏遍了千山万水,尽管我们心知肚明,那很可能只是徒劳,只是陶老先生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的一种精神寄托罢了。

  等我们累了、乏了、悔了、恨了,重新踏上归航之时,回到家乡之时。我们这才幡然醒悟,原来……我们苦苦找寻了多时的桃花源,竟然在自己的家乡,是啊,家乡不就是最美的桃花源吗?鸟鸣声声、花香阵阵,到处绿树成荫的的小镇不就是最美的桃花源吗?

  愿天下所有人永远铭记自己的家乡。记住,家永远是你心目中最美的桃花源!

  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读后感10

  从古至今,在人们的印象中,桃花源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那里充满了快乐,充满了幸福。

  东晋诗人陶渊明,他一向正直品洁,因看不惯世俗污秽,辞官隐居。又因东晋的腐败,作者对社会感到不满与厌恶,于是借此文抒发自己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桃花源记》一文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种情感。

  桃花源中的环境之美,美在土地平旷,良田和美池;又美在屋舍及旁边翠绿的桑竹。在这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花源中人们和谐相处。这里没有腐败政权的压迫,没有繁重的赋税,没有饥饿,更没有家破人亡和妻离子散,这里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里“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且男女往来种作,黄发垂髫也怡然自乐。这里不仅环境美,人情更美。

  桃花源中的人对于外来的一位客人——渔人,不是冷漠,而是热情地邀请回家做客,设酒杀鸡作食。待客的方式有点儿像大丰收时那种状况,这里既突出桃花源中的人们勤劳和谐,也突出了桃源人的热情好客。当桃花源中的人们都听说了有位客人来时,都来问讯,并友好的邀请渔人到自己家做客。

  学完《桃花源记》后,我对作者虚构的桃源,倍感亲切。正如“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读后感11

  读完《桃花源记》后,我深深的被吸引,陶渊明选择用淋漓尽致的字句构造了一种安详、宁静的环境。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句让人浮想联翩,仿佛我已身处于飘飘渺渺,若已成仙,粉红的桃花,透着一阵阵清香,无不使人忘却忧愁与烦恼。只是静静的享受这大自然的美景,然而“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我又曗出桃花源人民的热闹,我们又仿佛看见了男女老少纷纷来迎接这个外来人,你争我抢,热热闹闹。

  陶渊明选择武陵人误入桃花源而道出了希望世间的和平,在当时这个黑暗,腐败的社会中,“桃花源”的确是令人们向往的一个地方。

  可是,“桃花源”是不可能存在的,那不过是一个美好的幻想。

  现在的社会,腐败、自私这些丑陋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侵蚀了解类的心灵。甚至一些人产生了片服世界的想法,这些看来无知、可笑的想法,却塑造了一个丑恶的人。

  想到这,《桃花源记》的美好感觉顿时戛然而止,似乎感觉丑陋的思想逐渐笼盖了湛蓝的天空,笼盖了孩子的笑脸,笼盖了人类纯洁的人灵。

  但是,我们却不能让丑陋的思想继续蔓延下去,我们因努力去创造一个全新的社会,把不干净的东西排斥出去。而现在的我们,则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纠正生活中不良习惯,要善于与人和平相处,这样就能挽回一些失去的纯洁与和平。

  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读后感12

  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作者陶渊明用了320个字,就为人们讲述了一个栩栩如生、引人入胜的故事。

  这篇文章具有传奇色彩。首先是渔人入桃花源的经过甚奇。渔人沿溪行而“忘路之远近”,而他不返回而一直走下去。还有千百株桃树夹岸,其中竟无一株杂树,渔人进入里面后发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桃花源的人看见他十分惊讶。经过一番询问渔人才知道这里是一些在秦国时为了逃避战乱而隐居在这里。渔人在桃花源的人们热情招待后离开时桃花源的人请他保守这个秘密。渔人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在回去的路上渔人在每一个地方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他却违背诺言把这事告诉太守。可是当他们去寻找桃花源的时候却迷路了。南郡城的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知道这件事后便去寻找桃花源。可是最终还是没有找到,不久便病死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寻找桃花源。

  陶渊明在写这篇文章时已经辞官隐居农村十余年。他和刘子骥一样向往着那种与世无争、和谐和美丽的生活。桃花源同时也是作者心中所想的生活。可是陶渊明面对黑暗的社会,他只能选择隐居耕作,不问世事,最后在贫病中死亡。他不就是在逃避吗?虽然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无法改变事实,但毕竟要努力。xx曾经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着死亡。”陶渊明不就是在沉默中死亡了吗?

  当我看完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我们不能够在逃避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眼前的任何困难努力的去克服身边的各种困难。

【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读后感(通用12篇)】相关文章:

1.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读后感

2.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读后感

3.陶渊明桃花源记读后感

4.《桃花源记 陶渊明》

5.桃花源记--陶渊明

6.陶渊明-《桃花源记》

7.陶渊明《桃花源记》

8.《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上一篇:给陶渊明的一封信 下一篇:给陶渊明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