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案

2024-07-08 桃花源记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记》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桃花源记》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huo)严然(yau)阡陌(qianmo)诣(yi)

  2.熟读课文,,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2、导语:

  同学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三、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2.请同学们试翻译课文。(每生翻译一句)

  3.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补充注释如下)

  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夹着溪流两岸。杂:别的。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穷:穷尽。舍:舍弃,放弃。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属:类。悉:全。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所从来:从哪儿来。咸:都。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人。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来。皆:都。叹惋:感叹,惋惜。延:请。语告:告诉(他)说。不足:不值得。既:已经。志:做记号。诣:拜见,卧…#8226;怯。如

  此:像这样。遣:派。欣然:高兴地。

  四、小结

  1.古今词义。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如此

  古义:像这样说如此

  今义:这样

  缘

  古义:沿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便舍船寻:寻找寻向所志

  房子屋舍俨然不久寻病终

  志:做标记处处志之向:以前寻向所志

  标记寻向所志’对着眈眈相向

  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五、作业

  l#8226;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全对的一项是()

  A便得一山(得到)既出,得其船(找到)

  B.便舍船(舍弃、放弃)屋舍严然(房屋)

  C.缘溪行(行船)复行数十步(步行)

  D.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二)选出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渔人甚异之B.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

  C.具答之D.闻之,欣然规往

  (三)下列各旬的加点字,不能用“都”解释的`是()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问所从来,具答之

  D.此人—一为具言所闻,首叹惋

  (四)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4不足为外人道也。

  第二课时

  一、导人

  上节课我们已疏通了文章意思,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

  二、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

  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从第4节到完)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

  桃源未果的情形。

  3提问: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4.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呼陌交

  通,鸡犬相闻。

  6.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提问: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8.提问: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9.提问: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10提问: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11.提问: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三、小结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板书设计

  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

  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严然、良田美地、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

  怡然自乐(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之久)

  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民风淳朴)

  离开桃花源

  导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无

  问津者

  似有而无的

  理想社会

  五、作业

  1.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县各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进秦时乱,申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边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文中加括号的地方都省略了主语,请补出。

  2.文中加点的“要”读作____,加点的“间”读作___。

  3.文中加点的“要”的意思是____,在这段文字中还有个表达这意思的词,它是___。

  4.“妻子”在现代汉语中指的是男子的配偶,它的词性是___,而在文中,它指的是____,是个___短语。

  5翻译句子。

  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

  6.桃源中人“皆叹惋”的原因是:______。

  7.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语句。

《桃花源记》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一、导人课文,简介作者。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 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欢畅的一刹,你会去遐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畅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简介作者(略)。

  二、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解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后,对提出的疑惑的字词注音、释义。

  2.教师落实重要的字词注音、释义。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通假字、词性活用字

  3.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出现的古今异义的词语。如:交通、妻子、无论、如此、俨然、鲜美。这部分可结合教学设计(一)的内容。

  三、学生齐读一遍课文。

  要求:①声音洪亮。读准字音。

  ②把握节奏。读出停顿之处。

  ③带有感情。读出韵律。

  四、思考讨论,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象?

  2.渔人在桃花源见到的景和人有何特点?桃花源人对外界社会情况了解吗?

  3.人们根据渔人作的标志再去寻找桃花源,结果怎样?通过讨论这几个问题,搞清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无论魏晋。

  (3).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五、根据以上问题,理清课文结构。课文从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的见闻。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再寻桃花源的经过。

  六、完成下列练习。

  1. 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俨然( ) 阡陌( ) 垂髫( )

  谐太守( ) 邑人( ) 刘子骥(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斜字词的含义。

  ①芳草鲜美:②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③阡陌交通:④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⑤谐太守,说如此: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从树上落下的花瓣繁多鲜艳。 ( )

  ②闲适愉快,自得乐趣。 ( )

  ③比喻无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 )

  4.口头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七、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背诵第1段。

  八、推荐作业。背诵全文并默写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

  一、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要求学生仔细品味自认为文中写得好的语句。说明:让学生自己来谈感受,教师可稍作点拨。

  例:1. 第1段描写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些词语用得好不好?为什么?写出了花草的色泽、质地、形态,不仅花多、花美,而且奇特无比,突出了桃花林的神奇之处;用四字句的形式,读起来铿锵和谐,节奏整齐,朗朗上口。

  2. 第2段写桃花源居住的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勾勒出怎样的田园生活画面?平旷指土地广阔平坦;俨然即整齐有序;良田美池桑竹三词并列,描写出田地的肥沃,池塘环绕以及树木成阴的佳景;相闻则以动写静,既说明牲畜兴旺,又让人感受乡村的宁谧,这些生动的用词勾画和展现出了桃源人安居乐业、闲适祥和的生活图画。

  3.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叹惋一词表现了桃源人怎样的心态?叹惋是感叹惋情之意,词语用得十分精当、传神,桃源人对世事变迁、人间沧桑的慨叹和外面百姓生活的苦难的同情,跃然纸上,可见可感。说明:可让学生具体设想模仿桃源人叹惋时各种不同的语言、神情、动作。

  二、领会课文在情节处理上的特点。思考讨论:课文描写的情节,处处体现出一个奇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说明: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发言。教师在总结时,可作如下启发。

  ①.景奇。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等。

  ②.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等等。

  ③.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源,都一无所获,不见踪影。这些奇异之处.使课文情节曲致跌宕,悬念环生,充满了神秘感,更增强了人们对桃花源的好奇和向往。

  三、讨论分析: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请你联想桃源人的生活与当时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桃花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说明:应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联系课文内容加以比较说明。

  例: ①桃花源有着良田美池桑竹的秀美环境,而外界却是战乱频频,烽火连三月。

  ②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人们居住安定舒适,而外界百姓却是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国破家亡,一片焦土瓦砾。

  ③桃花源鸡犬相闻,人们往来种作,怡然自乐,处处是人丁兴旺、详和愉乐的氛围,而外界百姓却饱受战火磨难,过日如年,终日生活在痛苦之中。总之,桃花源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阶级、人人平等自由、家家丰衣足食这样一个安宁美好的理想社会,表达出身处黑暗、动乱社会之中的作者对美好理想社会的向往,寄托了作者渴求自由美满生活的强烈愿望。 自然,它是一个虚构的境地。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五、读说训练。

  1.教师出示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内容(略)。

  2.学生朗读该诗。

  3.分析该诗与课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提示:①内容相同,表现世外桃源的美好、神秘。

  ②所写的重点不同。

  ③表现手法不同。

  六、推荐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三、五题。

《桃花源记》教案 篇3

  教法建议

  1.理解课文内容,对于古文内容的理解,最好的、切实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读、读熟,达到背诵的效果,就能理解其内容。具体说,理解课文内容,可分为这样几个步骤:第一步,扫清语言障碍,把文章读顺畅,通过多次诵读熟悉故事;第二步,抓住文章线索,理清结构,记住文章中所有重要语句,想像故事的发展过程;第三步,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如:渔人“忽逢桃花林”,是有意还是无意?渔人何以敢入洞?村人听渔人“具言所闻”后,为什么“皆叹惋”?既然渔人出来时“处处志之”。为何后又找不到?等等,通过探究,加深理解;第四步,联系作者写作此文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社会理想的实质,是如何在文中体现出来的,并认识作者的理想的意义和局限性。

  2.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本文语言十分准确精练,用词精析。不少句子简洁而又内容丰富,要仔细体会其中蕴含的内容。如山里人问渔人从何而来,诗人没有重复渔人进桃花源的经过,只用“具答之”,就概括了渔人的全部答话。像这样的例子不少。要通过阅读,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用词的精到。如写桃花源人见到渔人后,仅用“乃大惊”三字,就写出了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又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类似的例子也有不少,当通过品读,细细咀嚼、揣摩。

  3.掌握重要的实词和省略句式,对于实词和句式的掌握,重要途径仍然是阅读,在诵读中理解,在理解中又诵读。这样,要不了几个反复,就能把握。另外,也可以进行分类归纳整理,进行专项练习,如分古今词义变化、多义词等类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读准下列字音:

  豁然俨然阡陌鬓邑诣骥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1)通假字:具、要;

  (2)古今异义:交通、妻子、绝境、无论;

  (3)一词多义:舍、寻;

  (4)辨析同义词:悉、并、具、咸、皆;

  (5)句式:省略句。

  3.了解文学家陶渊明。

  能力目标

  1.借助《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查找有关词的意思。

  2.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这样可以品味语言的神韵、气势和感情色彩,体会语言形式、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的表现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

  2.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教学方法——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

  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复述。创造性的复述,有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完全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并插进一些话使整个故事连贯起来——用这种方法可以检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二是根据课文的'内容合理地补充一些细节,使得故事更加丰腴——用这种复述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能课文的理解程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这两种复述方法也可以结合起来。

  课文的结构层次

  作者写桃源境界并不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而是幽深奥秘,迂回曲折。开始写有一条很长很长的溪流,不知有多少里程;沿溪的两岸有一大片桃林,不知有多宽多长;在林尽水绝之处,有一座大山,挡住去路,人世间好像到了尽头。再仔细一看,山有一小口,钻入洞内,刚刚能通过一人,走数十步,忽然开朗起来。作者所写的溪流、桃林、芳草、落花、高山、洞口,是一个无人区,十分洁净、清新、美好,它隔断了现实社会喧嚣污秽的生活,为桃源的隐蔽幽深作了过渡性的描写;同时,为读者进入桃源境内造成心理上的准备,不致使人感到突兀。在进入桃源后,作者的描写也极有层次:先写田园风光,辽阔的土地,整齐的房屋.纵横的田间小道,美好的池塘,垂阴的桑竹;然后再写桃源人民的服饰、劳动、情操、意趣。从远到近,从田园风光到社会人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同时。作者以曲折的手法写出渔人的行进过程,一会儿水路,坐船逆水;一会儿山路,钻洞爬山。当乘船沿溪走得忘了远近时,作者用“忽逢桃花林”一转,就把读者带到一个美丽静谧的桃花仙境;再当渔人钻进漆黑狭窄的洞内,感到绝望疑惧时,作者以“豁然开朗”的神来之笔,又把你带到一个开阔、恬静、优美的田园乐土,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者这种跌宕起伏的笔触,使读者的感情不由自主地随之骤变:当你进入桃花林时,它使你“喜”;当你走到水穷路绝的隘口时,它使你“疑”;当你钻入桃源见到一个没有剥削压迫的社会时,它使你“惊”;当你再想去寻访这个境界时,它使你“迷”。这一喜、一疑、一惊、一迷的种种复杂情感变化,正是作品所产生的征服人们心灵的艺术力量。

  《桃花源记》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首句至“欲穷其林”,写武陵渔人捕鱼时偶然进入桃花源的曲折情景。作者以惊人的妙笔,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作品一开始就以特有的魅力紧紧抓住了读者,使你非跟着渔人这个导游走下去不可。第二部分,从“林尽水源”至“不足为外人道也”,写渔人所见的桃源风光及农民古朴淳真、热情好客的生活情趣。作者借人民不满秦始皇暴政这一历史事实来抒发对刘裕弑君篡位暴行的不满,并由此产生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以大胆的幻想、饱满的浪漫主义情绪歌颂了理想乐土。这是“记”中的主体和核心。作者是通过形象的描写,神话式的虚构故事和美的激情来打动读者心灵的。第三部分,从“既出”至末句,写渔人离开桃源后,数人闻讯再访而不可得其路径的种种情景。以此作结,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这结尾,也可能是暗示读者:这美好的境界在现实中是并不存在的。

  课文内容概述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一折)。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又设下悬念:走完桃林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二折)。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初极狭,才通人”,又设下悬念:里边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三折)。接着写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渔人辞去时,“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又设下悬念:渔人出去后对外人说了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又为之遗憾(四折)。“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又设下悬念:找到了吗?“不复得路”,又为之迷惑不解(五折)。全文不过三百来字,却写出这样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语言够精练的了。

  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陶渊明(约365~427年),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浔阳紫桑(今江西九江市)人。曾任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朝政的黑暗现实,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情景。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这篇文章写于421年,即南朝刘裕弑君纂位第二年。陶渊明对刘裕政权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文言知识

  1.“然”字的用法

  “然”,在古汉语中,附在描写声容情态的词语之后,作为构词的辅助成分,与现代汉语的“地”相当。作“……的样子”讲(有时可不翻译)。

  “豁然开朗”中的“豁然”,是“开阔、敞亮的样子”的意思。

  “屋舍俨然”中的“俨然”,是“整齐的样子”的意思(“俨然”在现代汉语中还有另一义为“十分象……的样子”,如“俨然一个正人君子”)。

  “怡然自乐”中的“怡然”,是“悠闲、安详的样子”的意思。

  “欣然规往”中的“欣然”,是“高兴地”“愉快地”的意思。

  2.句式的省略在本文中,主要表现为主语、宾语的省略。

  (1)省略主语。例如:

  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武陵人)便舍船,从口入。(小口)初极狭,才通人。(武陵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人)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省略宾语。例如:

  ①问(渔人)所从来,便要(渔人)还家。

  ②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③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

  在古汉语中,省略掉主语宾语,并不会导致语意含混、引起误解,反显出语言的简练、紧凑。但在译成现代汉语时,却常常需把省略掉的成分补出来。

  3.古今词义的异同

  在本文中,重点是理解与区别那些同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在文字形式上完全相同而含义不同的词组。

  例如:

  在古汉语中,这类双音词的每一个词素都有独立的意义,翻译时都必须准确地译出。古今义有相同的因素,但更须了解其不同之处,否则容易“以今释古”,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或错误。

《桃花源记》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落实课文的朗读和古文字词理解。进行古文基本知识的积累。

  2、 要求学生了解作者及课文的背景知识,明确作品的解读离不开作者,环境和文化背景。

  3、要求复述课文基本内容,初步思考作品的含义。

  [教学重点]:

  1、古文字词的掌握,课文的翻译。

  2、作者及课文背景知识的了解。

  [教学难点]:

  古文字词的识记以及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

  [教学方法]:

  教授法,提问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朗读,探讨关于课文作者的信息,教授生字,生词,归纳古文字词(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㈠导入(5分钟)

  ⑴ 今天在上课的开头我先请大家来听一首民歌,大家可以先闭上眼睛,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勾勒出一副风景画,等到音乐结束。我要请同学来描述一下他的感受。

  (音乐《梦入桃花源》,约2分钟)

  ⑵ 提问。请2—4个同学来描述一下他听完音乐的感受以及他脑海里所呈现的画面(2分20秒左右)

  ⑶ 小结辞:正如同学所说,音乐中所描述的桃花源是个令人是神往的地方,像一个美好的梦。相信大家对金庸笔下的“桃花岛”并不陌生,那里有美丽的景色,精致的楼台还有俏丽的黄蓉。那么关于桃源的美梦是谁最先开始做的呢?那就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了,有个叫陶渊明的东晋文人,他将自己的梦记录了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课文《桃花源记》。(35秒)

  ㈡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10分钟)

  ⑴提问:大家知道陶渊明吗?知道陶渊明的故事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2—4分钟)

  ⑵ 关于作者陶渊明,书上只做了简单的介绍,他又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人,也是今天的九江市人。他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初名将,手握重兵,声威煊赫一时。死后追赠大司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也曾做过官。陶氏为东晋元勋之后,地位虽然不像当时的名门望族一样显赫,也是浔阳的大族。只是到了陶渊明这一代,因他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便日渐败落。但他仍然属于士族阶层,大家要知道当时的士族是比较牛的,无论从生活上还是心态上都是高高在上的。陶渊明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但是他不如意,不久便归隐了。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当陶渊明四十一岁的时候,再次出来做彭泽县的县令,前后不过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脱离了官场(为什么他辞职不干了呢?因为在他到任81天的时候浔阳郡派遣“邮至”,也就是相当于督察的这么一个官员来视察,有个小官告诉他要穿戴整齐迎接那位官员,他说“我岂能因为5斗米而向这么一个乡村小官点头哈腰的”,一气之下就辞职了。)也就是著名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陶渊明辞官归里之后,小日子过得还算清闲。与夫人翟氏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并且他在家乡有自己的田庄和僮仆,开始一段期期,生活也算安宁自得。有时他也亲自参加一些农业劳动,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人生哲学的实践。在这种劳作生活中,与农民有所接近。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境况愈来愈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求禄。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中国的诗歌史上可以担得起“杰出”二字。

  他的诗歌总的概括来分成三个部分,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而最出名的就是以田园生活为题材的,他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使田园诗歌在唐宋以后成为诗歌的重要内容。(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伤风而进入更纯更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他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一种意韵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这一切的取得与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分不开的,如果没有田园生活的体验也写不出这些广为传诵的田园诗,从而使陶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奠定了不朽的地位。)这位老先生喜欢喝喝酒,喜欢种种菊花,喜欢恬淡的隐居生活。但是他的作品却影响了唐宋元明清的后世文人,比如唐代的王维,孟浩然,他们继承和发扬了他的田园山水诗,比如宋代的苏轼,明代的朱熹都非常地推崇,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崇拜陶渊明,将他视为自己的偶像。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是说,那是一个动乱的时代: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并。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全感。另一方面,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因此,陶渊明才会有逃避现实的思想,找个地方隐居。他向往的社会是和平安宁、自耕自食、无竞逐无虚伪、没有相互压迫和残害的社会;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淡泊高远、任运委化、无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爱的生活环境,也是恬静而充满自然意趣的.乡村。

  (东晋时代那些专述老庄哲理的诗,被称为“玄言诗”,其最重要的代表,是孙绰和许询。然而,在东晋玄言诗中却又酝酿着一种新的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山水诗的萌芽。而且,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某种意义上说来,也是山水诗的分支,与玄言诗同样有直接的关系。玄学本是超世的哲学,它强调人不仅在社会中存在,而且每一个人即每一个精神主体,都是直接面对宇宙存在的。因此人生的根本意义,也不在于世俗的荣辱毁誉、得失成败,而在于精神的超越升华,对世界对生命的彻底把握。宇宙的本体是玄虚的“道”,四时运转、万物兴衰是“道”的外现。从这种观念中引导出人对自然的体悟、追求,以及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观念。加以江南山水,佳丽可人,对于来自北方的士大夫富有新鲜的刺激,更引起他们对山水自然的兴趣。由于玄风的影响,东晋散文除陶渊明外,别无名家。但王羲之的《兰亭序》,却可以说是一篇佳作。)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桃花源记》就横空出世了,下面我们来对课文进行解读。

  ㈢课文基本知识教授和翻译(20分钟)

  ⑴ 播放课文朗诵FLSH(3分15秒)同时要求同学将生字注音。注意朗诵者的断句要领。初步熟悉课文。

  ⑵第一段翻译,重点字词的归纳。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注意太原是年号,该句交代了时间,主人公,以及他的职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缘:沿着。之: 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数量很繁多。注意:百步其实是一个大致的数量词,表示估计而已。)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而美丽,花儿纷纷都落下来。古今异义:鲜美:鲜艳美丽。今:味道好。杂:别的;缤纷:繁多的样子。)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甚:很; 异:感到奇怪;之:语气助词;复:继续;前:向前;欲:想要;穷:形容词—动词 走完;其:指示代词,这,那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尽:到头)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仿佛:隐隐约约。)

  便舍船,从口入。(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省略句。舍:舍弃 )

  初极狭,才通人。(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省略句。才:仅仅)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复:继续。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忽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然:…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子。俨(yǎn)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属: 类。)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阡陌:田间的小路。交通:交错相通。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阡(qiān)陌)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其:这,那。悉: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黄发:指老人。垂髫(tiáo):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指代) ,垂髫(tiáo))

  读音: 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 垂髫(tiáo) 阡(qiān)陌

  字词翻译:

  缘:沿着。

  缤纷:繁多的样子。

  甚:很

  复:继续

  欲:想要

  尽:到头

  仿佛:隐隐约约。

  才:仅仅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忽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 类。

  阡陌:田间的小路。

  黄发:指老人。垂髫(tiáo):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指代)

  古今异义:

  鲜美:鲜艳美丽。今:味道好。

  交通:交错相通。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词类活用:

  才通人 通:使动用法 使人通过

  欲穷其林 穷:形容词—动词 走完

  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对。。。感到奇怪

  复前行 前:名词—状语 向前

  一词多义:

  2、舍:舍弃 “便舍船” 房子 “屋舍俨然”

  之: 忘路之远近:的

  渔人甚异之:语气助词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指示代词,这。

  ㈣提问(10分钟)

  ⑴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⑵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⑶桃花源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找出相关句子,并用自己的话表述的的感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⑷复述第一段的内容。(可选,时间空余时用)

  ⑸检测字词掌握情况,提问。(可选,时间空余时用)

  [板书]:

  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 垂髫(tiáo) 阡(qiān)陌

  之: 忘路之远近:的

  渔人甚异之:语气助词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指示代词,这。

  古今异义:

  鲜美:鲜艳美丽。今:味道好。

  交通:交错相通。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词类活用:

  才通人 通:使动用法 使人通过

  欲穷其林 穷:形容词—动词 走完

  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对。。。感到奇怪

  复前行 前:名词—状语 向前

  渔人行踪: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作业]:

  1、背诵课文第1,2段(下一课时检查)

  2、抄写5遍: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 垂髫(tiáo) 阡(qiān)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怡然自乐

  3、记忆上课讲到的所有字词(下一课时检查)

  4、预习课文下一部分

  [教学后记]:

  文言文的教授本来就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因为其中的知识点是考试所必须要求掌握的,因此占用了解释作品内涵的时间,从而避免不了乏味。用音乐来导入文言是我所能想到的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了。其实音乐和文学本来就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能诠释一种感觉。而这种感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又不尽相同。

  对于首次正式地接触文言大家,教师应该占有尽可能多的背景材料,让学生了解,认识作者。为其以后的阅读和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为课文的理解打下基础。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深层次上的含义。

  为什么要放入一个朗诵FLASH,是因为想给学生提供一个课文阅读的范例,对于首次接触的文言来说,学生往往不是认不全生词就是胡乱断句,结果往往读得不流利而丧失了作品的感觉。用朗诵来呈现课文,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将学生的情绪带入课文,告诉学生课文所内涵的基调。

  初二的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散文,一般来说对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是一无所知的。因此教师就应该以讲授为主,并且尽可能地要讲得细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时要做好归纳整理的工作,将文言的知识分块,集结。要求并且强制学生记忆,不断地要求他们反复回忆,做好听写之类的检查工作。另外要求他们背诵,默写。

《桃花源记》教案 篇5

  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2,作者塑造的“世外桃园”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文章的主题。

  预习要求:1,给下列字注音:

  缘旷豁髫诣骥

  2,朗读并试背课文。

  教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根据渔人的行踪理清文章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讨论课文1-2节的词语。

  一,导入新课:

  1,根据《扬子晚报》的一则消息“云南发现“世外桃园””引入新课……

  2,板书课题:桃花源记

  作者:陶渊明

  强调:源:水的源头。桃花源即,桃花溪的`源头。

  补充:陶渊明,名,潜别字,元亮东晋文学家。

  指导:课后查找资料,了解陶渊明的其他情况。

  二,检查预习:1,找学生朗诵课文。

  2,给下列字注音:

  缘旷豁髫诣骥

  集体订正

  三,明确本课的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讨论课文的结构;重点学习1-2节的词语。

  四,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并讨论就文章的结构设计问题:

  疏导:

  结构方面的问题,一般包含:线索,段落等问题。可以结合课文阅读重点一考虑。

  总结可以讨论问题:

  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只将阅读重点一开变一下)

  2,标出文中表现渔人行踪的词语。

  3,据此划分课文的层次。

  明确:1—2两个问题的设计可以参考课后思考题五。

  五,学生再一次阅读全文,师生共同讨论完成1-3题:

  总结明确:

  1,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安排材料。

  疏导:行踪可以理解为:地点的转移。

  2,表示行踪变化的词句:

  板书:

  缘溪性忽逢桃花林复前行便得一山从口入复行数十步停数日既出及郡下遂迷,不复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