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桃花源记》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桃花源记》教案1
[教学目的]:
1、落实课文的朗读和古文字词理解。进行古文基本知识的积累。
2、 要求学生了解作者及课文的背景知识,明确作品的解读离不开作者,环境和文化背景。
3、要求复述课文基本内容,初步思考作品的含义。
[教学重点]:
1、古文字词的掌握,课文的翻译。
2、作者及课文背景知识的了解。
[教学难点]:
古文字词的识记以及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
[教学方法]:
教授法,提问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朗读,探讨关于课文作者的信息,教授生字,生词,归纳古文字词(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㈠导入(5分钟)
⑴ 今天在上课的开头我先请大家来听一首民歌,大家可以先闭上眼睛,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勾勒出一副风景画,等到音乐结束。我要请同学来描述一下他的感受。
(音乐《梦入桃花源》,约2分钟)
⑵ 提问。请2—4个同学来描述一下他听完音乐的感受以及他脑海里所呈现的画面(2分20秒左右)
⑶ 小结辞:正如同学所说,音乐中所描述的桃花源是个令人是神往的地方,像一个美好的梦。相信大家对金庸笔下的“桃花岛”并不陌生,那里有美丽的景色,精致的楼台还有俏丽的黄蓉。那么关于桃源的美梦是谁最先开始做的呢?那就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了,有个叫陶渊明的东晋文人,他将自己的梦记录了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课文《桃花源记》。(35秒)
㈡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10分钟)
⑴提问:大家知道陶渊明吗?知道陶渊明的故事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2—4分钟)
⑵ 关于作者陶渊明,书上只做了简单的介绍,他又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人,也是今天的九江市人。他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初名将,手握重兵,声威煊赫一时。死后追赠大司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也曾做过官。陶氏为东晋元勋之后,地位虽然不像当时的名门望族一样显赫,也是浔阳的大族。只是到了陶渊明这一代,因他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便日渐败落。但他仍然属于士族阶层,大家要知道当时的士族是比较牛的,无论从生活上还是心态上都是高高在上的。陶渊明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但是他不如意,不久便归隐了。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当陶渊明四十一岁的时候,再次出来做彭泽县的县令,前后不过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脱离了官场(为什么他辞职不干了呢?因为在他到任81天的时候浔阳郡派遣“邮至”,也就是相当于督察的这么一个官员来视察,有个小官告诉他要穿戴整齐迎接那位官员,他说“我岂能因为5斗米而向这么一个乡村小官点头哈腰的”,一气之下就辞职了。)也就是著名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陶渊明辞官归里之后,小日子过得还算清闲。与夫人翟氏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并且他在家乡有自己的田庄和僮仆,开始一段期期,生活也算安宁自得。有时他也亲自参加一些农业劳动,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人生哲学的实践。在这种劳作生活中,与农民有所接近。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境况愈来愈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求禄。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中国的诗歌史上可以担得起“杰出”二字。
他的诗歌总的概括来分成三个部分,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而最出名的就是以田园生活为题材的,他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使田园诗歌在唐宋以后成为诗歌的重要内容。(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伤风而进入更纯更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他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一种意韵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这一切的取得与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分不开的,如果没有田园生活的体验也写不出这些广为传诵的田园诗,从而使陶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奠定了不朽的地位。)这位老先生喜欢喝喝酒,喜欢种种菊花,喜欢恬淡的隐居生活。但是他的作品却影响了唐宋元明清的后世文人,比如唐代的王维,孟浩然,他们继承和发扬了他的田园山水诗,比如宋代的苏轼,明代的朱熹都非常地推崇,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崇拜陶渊明,将他视为自己的偶像。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是说,那是一个动乱的时代: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并。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全感。另一方面,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因此,陶渊明才会有逃避现实的思想,找个地方隐居。他向往的社会是和平安宁、自耕自食、无竞逐无虚伪、没有相互压迫和残害的社会;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淡泊高远、任运委化、无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爱的生活环境,也是恬静而充满自然意趣的乡村。
(东晋时代那些专述老庄哲理的诗,被称为“玄言诗”,其最重要的代表,是孙绰和许询。然而,在东晋玄言诗中却又酝酿着一种新的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山水诗的萌芽。而且,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某种意义上说来,也是山水诗的分支,与玄言诗同样有直接的关系。玄学本是超世的哲学,它强调人不仅在社会中存在,而且每一个人即每一个精神主体,都是直接面对宇宙存在的。因此人生的根本意义,也不在于世俗的荣辱毁誉、得失成败,而在于精神的超越升华,对世界对生命的彻底把握。宇宙的本体是玄虚的“道”,四时运转、万物兴衰是“道”的外现。从这种观念中引导出人对自然的体悟、追求,以及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观念。加以江南山水,佳丽可人,对于来自北方的士大夫富有新鲜的刺激,更引起他们对山水自然的兴趣。由于玄风的影响,东晋散文除陶渊明外,别无名家。但王羲之的《兰亭序》,却可以说是一篇佳作。)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桃花源记》就横空出世了,下面我们来对课文进行解读。
㈢课文基本知识教授和翻译(20分钟)
⑴ 播放课文朗诵FLSH(3分15秒)同时要求同学将生字注音。注意朗诵者的断句要领。初步熟悉课文。
⑵第一段翻译,重点字词的归纳。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注意太原是年号,该句交代了时间,主人公,以及他的职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缘:沿着。之: 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数量很繁多。注意:百步其实是一个大致的数量词,表示估计而已。)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而美丽,花儿纷纷都落下来。古今异义:鲜美:鲜艳美丽。今:味道好。杂:别的;缤纷:繁多的样子。)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甚:很; 异:感到奇怪;之:语气助词;复:继续;前:向前;欲:想要;穷:形容词—动词 走完;其:指示代词,这,那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尽:到头)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仿佛:隐隐约约。)
便舍船,从口入。(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省略句。舍:舍弃 )
初极狭,才通人。(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省略句。才:仅仅)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复:继续。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忽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然:…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子。俨(yǎn)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属: 类。)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阡陌:田间的小路。交通:交错相通。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阡(qiān)陌)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其:这,那。悉: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黄发:指老人。垂髫(tiáo):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指代) ,垂髫(tiáo))
读音: 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 垂髫(tiáo) 阡(qiān)陌
字词翻译:
缘:沿着。
缤纷:繁多的样子。
甚:很
复:继续
欲:想要
尽:到头
仿佛:隐隐约约。
才:仅仅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忽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 类。
阡陌:田间的小路。
黄发:指老人。垂髫(tiáo):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指代)
古今异义:
鲜美:鲜艳美丽。今:味道好。
交通:交错相通。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词类活用:
才通人 通:使动用法 使人通过
欲穷其林 穷:形容词—动词 走完
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对。。。感到奇怪
复前行 前:名词—状语 向前
一词多义:
2、舍:舍弃 “便舍船” 房子 “屋舍俨然”
之: 忘路之远近:的
渔人甚异之:语气助词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指示代词,这。
㈣提问(10分钟)
⑴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⑵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⑶桃花源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找出相关句子,并用自己的话表述的的感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⑷复述第一段的内容。(可选,时间空余时用)
⑸检测字词掌握情况,提问。(可选,时间空余时用)
[板书]:
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 垂髫(tiáo) 阡(qiān)陌
之: 忘路之远近:的
渔人甚异之:语气助词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指示代词,这。
古今异义:
鲜美:鲜艳美丽。今:味道好。
交通:交错相通。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词类活用:
才通人 通:使动用法 使人通过
欲穷其林 穷:形容词—动词 走完
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对。。。感到奇怪
复前行 前:名词—状语 向前
渔人行踪: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作业]:
1、背诵课文第1,2段(下一课时检查)
2、抄写5遍: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 垂髫(tiáo) 阡(qiān)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怡然自乐
3、记忆上课讲到的所有字词(下一课时检查)
4、预习课文下一部分
[教学后记]:
文言文的教授本来就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因为其中的知识点是考试所必须要求掌握的,因此占用了解释作品内涵的时间,从而避免不了乏味。用音乐来导入文言是我所能想到的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了。其实音乐和文学本来就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能诠释一种感觉。而这种感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又不尽相同。
对于首次正式地接触文言大家,教师应该占有尽可能多的背景材料,让学生了解,认识作者。为其以后的阅读和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为课文的理解打下基础。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深层次上的含义。
为什么要放入一个朗诵FLASH,是因为想给学生提供一个课文阅读的范例,对于首次接触的文言来说,学生往往不是认不全生词就是胡乱断句,结果往往读得不流利而丧失了作品的感觉。用朗诵来呈现课文,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将学生的情绪带入课文,告诉学生课文所内涵的基调。
初二的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散文,一般来说对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是一无所知的。因此教师就应该以讲授为主,并且尽可能地要讲得细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时要做好归纳整理的工作,将文言的知识分块,集结。要求并且强制学生记忆,不断地要求他们反复回忆,做好听写之类的检查工作。另外要求他们背诵,默写。
《桃花源记》教案2
导入: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
一、文学常识
二、朗读(句间停顿)
三、解释字词,翻译句子
为业:靠……谋生。 缘:沿。 鲜美:鲜艳美丽。 豁然: 开通、敞亮的样子。
开朗:开阔明亮。 属:类。 悉:全。 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所从来:从哪儿来。 咸:都。 妻子:妻子儿女。
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
间隔:断绝了往来。 延:请。 既:已经。 志:做记号。
诣:拜见,卧…·怯。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4.不足为外人道也。
四、理清结构,把握内容
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
1.渔人偶然发现桃林。
“忽逢”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见过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林奇异景象,景物幽美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甚异、欲穷—心理,设悬念,做铺垫,引下文。
2.渔人进入桃花源、渔人做客桃花源。
“林尽水源” →山有小口(为不复得路埋伏笔) →舍船从口入 → 复行 →豁然开朗”---桃花源的曲折、隐蔽、幽深,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桃花源中的生活环境美好、宁静而和平;人们和睦相处,生活幸福、富足安乐
渔人与桃花源中人交往---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的关系,表明他们对战乱的厌恶,对和平宁静生活的追求。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风淳朴、热 情好客)
“皆叹惋”?-- 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不足为外人道也。”--“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也表明村人对与人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安定平和的环境。)为“不复得路”埋伏笔
3.渔人离开桃花源再访而不得
“不复得路”,“规往”而“未果”--- 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并且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及、渲染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主题: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本文借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故事,表现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黑暗生活的不满。在文中他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人人劳动,自耕自食,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们过着安居乐业、友好和睦的生活。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这样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但这理想境界是不可能实现的。
五、积累考题
1.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对桃花源人说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和对课文的理解推测。
一是重大历史事件,如陈胜、吴广起义,楚汉相争,刘邦建立汉朝,三国鼎立,赤壁之战,三国归晋……。
二是当时动乱、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痛苦的生活。
2.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
明确:文章的详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愿望的。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
3.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
4.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暗现实的批判。但他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夹岸数百步”都是桃树,没有一棵杂树,很是奇特。
3).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明显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明显精神面貌)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9.“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0.“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也表明村人对与人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安定平和的环境。)
11.“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①桃花源中人厌恶源外战争,追求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 ②桃花源中景色很美。
12.最后写想重入桃花源“不复得路”,刘子骥“规往”而“未果”的意图是什么? ①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并且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及、渲染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13. 表明村人与世隔绝的句子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教案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通译全文。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
4、学习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及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的特点。
5、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疏通文意。
2、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情景动画,并导入。
同学们,我国湖南省有一处风景独特、备受世人青睐的旅游胜地,她因东晋时期一位诗人的名作而闻名天下。大家知道是哪儿吗?那位诗人又是谁呢?你去过没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散文《桃花源记》,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作者:
二、诵读和复述:
1、教师泛读课文,学生听读,从而熟悉字词读音、朗读节奏。
2、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3、全班同学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五分钟后请同学复述大意,复述时可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复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学补充。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反复自由朗读。
三、疏通词句:
1、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难解的、注解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
2、教师可适当给同学讲解词语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但不宜细讲。有些词语应尽可能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及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加深理解。
3、请同学找出难译的语句,寻找优秀同学作答。(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
4、请同学逐句翻译,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重点讲解部分”进行点拨。
第二课时
一、理清思路:
划分课文段落层次,并归纳其大意。
第一段:开端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教案》,来自网!
,写渔人发现桃花林。
第二、三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的见闻和经历。
第四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
第五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视频――音乐电视片《桃花源》,从而加深学生对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理解。
二、深入研读:
1、揣摩语言。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从而体会陶渊明文章的语言技巧。
(1)“忽逢桃花林”,“忽”表现渔人怎样的心情?
(2)“渔人甚异之”,“之”在此指代什么?
(3)“欲穷其林”,“穷”与前文哪个词照应?表现作者怎样的心理?
(4)前文与“豁然开朗”相对应的词语是什么?
(5)为什么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
2、主题探究。四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讨论结束后每题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明确:
1、
2、
3、
三、拓展思考:
独抒己见(根据立场、观点相同或相近的特点,将全班同学分成两至三派进行讨论,然后以自由辩论会形式发表各自见解。)
(1)渔人为何“停数日”就“辞去”?为什么不留下来?
(2)这种理想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成为现实?
(3)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种社会理想?
四、教师总结:
我们学习了一篇很好的文章,不仅学到了一些相关的语文知识,也进一步了解了封建社会的一些社会状况,了解了陶渊明其人。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当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五、布置作业:
你认为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会不会成为现实?为什么?请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桃花源记》教案4
第一课时
一、导人课文,简介作者。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 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欢畅的一刹,你会去遐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畅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简介作者(略)。
二、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解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后,对提出的疑惑的字词注音、释义。
2.教师落实重要的.字词注音、释义。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通假字、词性活用字
3.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出现的古今异义的词语。如:交通、妻子、无论、如此、俨然、鲜美。这部分可结合教学设计(一)的内容。
三、学生齐读一遍课文。
要求:①声音洪亮。读准字音。
②把握节奏。读出停顿之处。
③带有感情。读出韵律。
四、思考讨论,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象?
2.渔人在桃花源见到的景和人有何特点?桃花源人对外界社会情况了解吗?
3.人们根据渔人作的标志再去寻找桃花源,结果怎样?通过讨论这几个问题,搞清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无论魏晋。
(3).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五、根据以上问题,理清课文结构。课文从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的见闻。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再寻桃花源的经过。
六、完成下列练习。
1. 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俨然( ) 阡陌( ) 垂髫( )
谐太守( ) 邑人( ) 刘子骥(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斜字词的含义。
①芳草鲜美:②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③阡陌交通:④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⑤谐太守,说如此: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从树上落下的花瓣繁多鲜艳。 ( )
②闲适愉快,自得乐趣。 ( )
③比喻无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 )
4.口头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七、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背诵第1段。
八、推荐作业。背诵全文并默写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
一、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要求学生仔细品味自认为文中写得好的语句。说明:让学生自己来谈感受,教师可稍作点拨。
例:1. 第1段描写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些词语用得好不好?为什么?写出了花草的色泽、质地、形态,不仅花多、花美,而且奇特无比,突出了桃花林的神奇之处;用四字句的形式,读起来铿锵和谐,节奏整齐,朗朗上口。
2. 第2段写桃花源居住的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勾勒出怎样的田园生活画面?平旷指土地广阔平坦;俨然即整齐有序;良田美池桑竹三词并列,描写出田地的肥沃,池塘环绕以及树木成阴的佳景;相闻则以动写静,既说明牲畜兴旺,又让人感受乡村的宁谧,这些生动的用词勾画和展现出了桃源人安居乐业、闲适祥和的生活图画。
3.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叹惋一词表现了桃源人怎样的心态?叹惋是感叹惋情之意,词语用得十分精当、传神,桃源人对世事变迁、人间沧桑的慨叹和外面百姓生活的苦难的同情,跃然纸上,可见可感。说明:可让学生具体设想模仿桃源人叹惋时各种不同的语言、神情、动作。
二、领会课文在情节处理上的特点。思考讨论:课文描写的情节,处处体现出一个奇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说明: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发言。教师在总结时,可作如下启发。
①.景奇。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等。
②.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等等。
③.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源,都一无所获,不见踪影。这些奇异之处.使课文情节曲致跌宕,悬念环生,充满了神秘感,更增强了人们对桃花源的好奇和向往。
三、讨论分析: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请你联想桃源人的生活与当时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桃花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说明:应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联系课文内容加以比较说明。
例: ①桃花源有着良田美池桑竹的秀美环境,而外界却是战乱频频,烽火连三月。
②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人们居住安定舒适,而外界百姓却是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国破家亡,一片焦土瓦砾。
③桃花源鸡犬相闻,人们往来种作,怡然自乐,处处是人丁兴旺、详和愉乐的氛围,而外界百姓却饱受战火磨难,过日如年,终日生活在痛苦之中。总之,桃花源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阶级、人人平等自由、家家丰衣足食这样一个安宁美好的理想社会,表达出身处黑暗、动乱社会之中的作者对美好理想社会的向往,寄托了作者渴求自由美满生活的强烈愿望。 自然,它是一个虚构的境地。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五、读说训练。
1.教师出示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内容(略)。
2.学生朗读该诗。
3.分析该诗与课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提示:①内容相同,表现世外桃源的美好、神秘。
②所写的重点不同。
③表现手法不同。
六、推荐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三、五题。
《桃花源记》教案5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桃花源记》教案。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安排: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hu)屋舍俨然(yn)阡陌交通(qinm)
黄发垂髫(tio)便要还家(yo)
刘子骥(j)诣太守(y)
2.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正课
(一)导语:
同学们,阳光明媚、山花烂漫的春天即将过去,我们又将迎来骄阳似火的夏季,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桃花源记》教案》。谁还记得我们那次春游的情景?大自然中的景色美不胜收。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桃花!
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
你能不能说一说你的感受?
好!下面我们来欣赏两幅桃花开放的美景吧!(打出桃花图片)
(打出伊拉克战争图片)
同学们,看了这一幅图片,你又想到了什么?
这幅图片提醒我们,现代世界里仍然存在着残酷的'战争,很多人因此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生活在困苦之中。
(打出东晋末期图片)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桃花源记》教案6
一、 教材分析
(一)课文所处的地位及联系
语文出版社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学语文教材七年级、八年级(上)对浅易文言文已有了一定量的编写。通过三册的学习,学生对文言文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有必要让学生更深入地去学习、掌握文言文的其他样式。文言散文在整个中学教育阶段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在八年级(下)第七单元开始安排文言散文,三篇“记”篇幅相对前三册出现的文章来得长。而《桃花源记》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它是我国千古散文中的奇葩,传诵千古而不衰。这一课给学生印象好坏必将影响到以后学生对文言散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课进行时代的处理,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散文的兴趣。
本单元在文体上属于“记”一类的文字,四篇都被选入《古文观止》作为传诵千古的美文,学习、背诵这样的文章对培养、提高学生的文言语感很有帮助。教学中应该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在学习现代游记类散文和其他记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识,形成能力来学习这几篇文言课文。
(二)教学内容
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而作为文言文,在教学上,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字障碍,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因此,本课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作者,把握“记”文体特点,疏通文意并熟读第二课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文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这是第一课时。
(三)教学目的
1、掌握“交通、问讯、绝境、间隔、无论、妻子”等词的古今异义,掌握“志、寻”等字的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运用。
2、初步了解“记”的一般特点。
3、疏通文章
4、流利运用普通话朗读
(四)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文的重点实词和部分虚词
2、顺畅朗读并熟读成诵
3、领会本文按渔人所经历的顺序记叙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且详略得当的写法。
二、 教学方法
1、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以存疑——质疑 ——解疑的模式解决字面上的翻译。
2、运用归纳教学法学习实词、虚词,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同类知识点。
3、边读边译,反复朗读增强语感。
设计意图:
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规律并形成习惯。
三、 学法指导
1、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养成查阅资料、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了解作者、掌握新出现的字词的含义,并能翻译全文。
2、为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读。
四、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准备课文录音带、录音机,并准备好《天仙配》音乐磁带,小黑板。
(二)设置情景导入
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天仙配》------(曲终)你从歌曲中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待学生回答后归结)歌曲描绘的是一副环境优美、夫妻怡然自乐、男耕女织的社会生活美景。这种美景过去有吗?现在有吗?将来有吗?(学生作出回答后)不会,这只是幻想中美好的世界。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比喻?——“世外桃源”。是的.,这个成语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现在我们一起跟陶先生走进世外桃源吧。
设计意图:
以音乐渲染情境,美好的音乐能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对审美的感知和想象。
(三)预习检查
1、全班齐读课文。
2、教师出示卡片指名解释字词。
3、让学生说说对“记”的理解。
4、指名概述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
朗读一是为了检查学生预习时关于字音的掌握情况;二是引导学生初步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地熟悉课文。卡片解词有利于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程度,符合初二学生应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积累原则。概述内容符合课标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四)阅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读音及朗读节奏,进一步感知全文。
设计意图:
录音示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更加专注阅读课文。
2、了解作者及背景——以《爱莲说》及《饮酒》两篇诗文回顾作者,并让学生借助资料进一步介绍作者。之后,教师强调与本文创作有关的内容:陶渊明生活在东晋的分裂崩亡时期和晋末的换代之际,社会矛盾尖锐,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他对东晋的黑暗现实不满而归隐,而对这些惨痛的现实,越来越坚决地否定自己所处的社会,不断构思和向往理想的生活图景。《桃花源记》就是他亲笔绘出的理想社会图景。
设计意图:
让学生简介作者是为了让学生养成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习惯并形成能力。教师的进一步补充强调则是为了后面文章主旨的理解打下基础。
3、解疑、扫除文字障碍
请同学把预习中碰到的不理解的词句指出来,同学间互相解疑,未能得到解决的疑问由老师解答明确。
设计意图:
符合课标的阅读要求——对课文的内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在个别字、词、句排除疑难的基础上准确翻译并反复朗读。方法:同桌一人读原文一人口译,逐句疏通文章。对于串译有不妥之处,师生共同加以纠正。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对于初二学生,能粗略看懂一篇文言诗词并能尝试着现代汉语把文意表达出来,已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节奏反复朗读并能熟读成诵是初中生阅读浅易文言美文最基本的要求。
6、默读课文没,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武陵人一路上见到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作者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个感性认识,同时让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
(五)课堂作业(出示小黑板)
1、给划线的字注音: 便舍( )船 屋舍( )俨然 间( )隔
2、解释词义:寻向所志 ( ) 寻病终 ( )
3、理解古今异义词:交通 妻子 绝境 无论 鲜美
4、补充省略的成分:(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做食。
设计意图:
能正确区别多音字,多义词并初步树立古今汉语存在差别的意识,掌握文言句式,通过练习一来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来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的作用。
(六)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通过我们的合作学习,我们基本上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并学到了不少文言实词、虚词。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随着古人去寻幽访古,感受祖国文化的美丽和伟大。
(七)布置作业
1、 翻译全文
2、 思考课后练习二
3、 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
翻译既巩固了课文知识,又培养了书面表达能力。背诵突出了本课的教学目的。思考题则是为下一课作准备。
课后说明:板书是随着课堂进行和学生需要而逐步书写的。由于有死的教案,没有死的教法。具体课堂操作要随机应变,其结果不是这一篇说课稿所能预料的。
敬请各位老师赐教!
《桃花源记》教案7
《桃花源记》是万古一梦,属于每个人的美丽之梦。它借助一个充满神秘离奇的故事,传递着人们对幸福自由美满生活的追求。短短尺幅之内,作者用饱蘸着绚丽憧憬的妙笔,极富诱惑力地描绘出桃花源的绮丽风光之美,恬静生活之美,善良人性之美。可以说,每一处都洋溢着理想化的意境,每一处都吸引着读者渴求美的目光。只有引导学生去发现平淡表述背后的强烈情感,挖掘每一处所展现的理想追求,才能真正走入桃花源,感悟桃花源。
本文是初中最后一篇文言文,有了三年的学习,学生在翻译上应该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诸如翻译的策略、翻译的角度等。再加上本文以故事叙述为主,难理解的词句不多,所以在翻译理解上,可以多放手给学生,以此来检验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但本文蕴含的中华文化深厚,它是千百年来无数人美好生活的心灵之 源,学习它,不能仅仅停在表面去分析作者的追求和惆怅,而要让学生的心灵之美做一次深呼吸。走入桃花源,学生要爱上本文,更爱上这个永远不会褪色的梦想。
课前预习
1、查阅有关作者的资料,特别要关注他生活的时代和他的隐士风格。
2、 复习他的《饮酒》。
教学目标
1、检验并提高学生独自翻译能力,掌握诸如“妻子”一类的重要文言词。
2、在品读中,能够体会出桃花源的美,加深对作者感情的理解。
3、培养学生对中国古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生活追求。
评价设计
1、学生能够根据已经掌握的方法独自翻译文章,并及时积累重要词语。
2、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能够通过想象的方法展现桃花源的美,并结合课前查阅资料,进一步理解文本主旨。
3、学生能够联系现实,个性化地谈谈自己对这个“梦”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万古一梦桃花源
用中国人远古之梦导入。《礼记》中关于“大同世界”的论述,孟子所畅想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关系,逐渐引出“世外桃源”。
(让本文站立在中国历史文化的背景中走入课堂,让学生在追梦的神圣氛围中走入文本)
二、翻译--走近桃花源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小组分任务,串读课文。
其他同学边听,边注意: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让学生自由发言。抓住“一位渔人,一次偶遇,一个地方,一段传奇”来理解。
(一是检查学生在没有翻译情况下,能不能借助读就感受到基本脉络。二是为下面的翻译做好铺垫。)
4、教师读“开首至欲穷其林”,学生不看注释口头翻译,并交流难懂的地方。
在这个过程里,要引导学生考虑“翻译方法--留,调,删,换等,翻译角度--直译和意译”
5、学生独自翻译全文。首先,不看注释,不交流。然后查阅注释,检验翻译准确度。接着小组交流个人不能解决的难点。
6、班内交流。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一些重要词:古今意不同的字。
7、小组合作,翻译全文。
一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评议。
(第二步,要以学生自己翻译为主,甚至可以加大难度,比如不看注释先猜译,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的语感)
三、品读--走进桃花源
1、听老师读本文,同学思考: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说说你对桃花源的印象,你会怎样表达?
2、学生自由发言。可以引导出“神奇”“美丽”“幸福”等词。老师提议:桃花源真美!
3、小组合作交流:从文章哪里你读出了桃花源的美?
要求:交流后组内分任务,一人读原文,一人说美的原因。
4:班内展示交流。
教师引导抓两个点:一是不同的美--景色的美,前者是神奇的美,后者为富饶的美;生活的美,有精神的愉悦,也有物资的富裕;人性的美,有热情好客的真,也有宽以待人的善。
二是激发想象--“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的'每一处是如何的美?可以想象一副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每一个人是如何的乐?可以想象一种境。让学生进行口头描绘。
(此处是理解文本的关键之处,不能仅仅从文字表层点几处美,而要让学生深入到文本的内层,理解人性美,生活美,还要借助想象,把更丰富的景象幻化为最幸福最优美的感觉。观察学生,如果他们脸上没有愉悦,目光里没有羡慕,那么就可以说,这个环节是失败的。)
4、提问:陶渊明为什么描绘出这样美丽的地方?他那个时候真的有这样一个桃花源吗?
小组结合课前查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可以从《天上的街市》来做辅助点拨,从而更准确地的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文章主旨。
5、带一份情感再读课文。
发现桃花源:惊奇--初入桃花源:惊叹--做客桃花源:赞赏--离开桃花源:担忧--难寻桃花源:惆怅
(理解了课文,再融入自己的情感,老师要做这样的朗读指导:读出味道。)
四、感悟--神往桃花源
1、今天很多地方牵强附会称作桃花源,这样做,也无可厚非:向往的梦就在这里,也是美的享受。倘若今年五一假期,你到了桃花源,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2、你尝试做个比较:今天的生活状况和桃花源相比,哪个更让你喜欢?
(两个问题,课堂上只需要用一个则可,根据前面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学生理解深刻了,用第一个问题。学生理解还需要加深,用第二个问题。)
五、作业
1、积累重要词,背诵课文。
2、给“桃花源之行”拟出一段解说词。
《桃花源记》教案8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样一种社会理想。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教学设想
1、学生接触这篇文章之前,已接触过一些文言文。本文除个别比较生僻的字词及古今异义的词语外,不少文言虚词、实词和句式,学生是可以粗知的,直鼓励学生自学,教师从旁启发点拨,宜加强诵读练习,增进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性认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学生粗通内容大意后可安排创造性的复述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由成语“世外桃源”导入课文,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2、简介作者和本文写作的背景。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文学家,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作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作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3、学生细读课文,笔译全文。
这一教学步骤应达到三个目的:
(1)培养学生细看注释,独立理解课文的习惯;
(2)准确理解全篇字词句段;
(3)基本搞清本文的线索及记叙顺序。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时,教师只要将重点词语提示学生注意掌握就行了,点拨要尽可能少,以免妨碍学生独立钻研习惯的养成。只有那些要加深理解,或不加解说就不能准确理语,教师才相机点拨。如:“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属”即“类”,“之属”即“这一类事物”。“问所从来”,即“问从何处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乃”即“竟然”“无论”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跟现代汉语作连词用的“无论”不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便扶向路”:“向”,从前;“向路”,去挑花源时走的路。“诣太守”,“诣”,即“到……去”,这里揭谒见。
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琅琅上口;
2、概括每个自然段段意,体会全文的思路。
教师收学生笔译练习,抽阅上中下三档各若干篇,以便在第二课开始时适当讲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之处,;纠正错误之处。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小黑板,要求学生注音并释词。
阡陌()髫()恰
诣()骥()津()
2、讲评笔译练习,纠正主要错误。
3、指名朗读课文。
4、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根据课文的基本情节,合理地补充一些细节,具体完整地复述。教师据此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5、分析课文
(1) 提问: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要点: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树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顺序,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l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为经过。
第二部分(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以后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第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第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第4--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2)提问:课文开头和结尾都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要点:文章如何写,是由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决定的。本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桃花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所以中间部分写得详细,无论是写村落的概貌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动人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地,如见其人。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略。
(2) 提问:我们应怎样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
明确要点: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那样一个战乱频仍、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黑暗社会里,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社会现状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只好弃官归隐,洁身自爱,安贫乐道。他憧憬着了种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劳动、风气淳朴、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这种理想的生动写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意志和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这的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有的,完全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可以说,《桃花源记》既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作者也明知这只是一种空想,无非借此寄托自己超然高举之思,开头结尾的写法对此都有所暗示,桃源究在何处,没有具体点明,人们想再访也不可得。
6.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记诵的方法,首先是逐段边读边背,然后读整篇背整篇;整篇能背以后,再深入体会地读若干遍。这样就会在较长时间内不遗忘。要教给学生按课文的线索和顺序来记诵课文,找出能想起前后内容的词语作为支撑句,使之形成一个帮助记忆的链条。如:
缘溪行→逢桃花林→林尽水源→山有小口→舍船从口入→豁然开朗→见渔人→自云先世→问今是何世一停数,辞去→既出→及郡下→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南阳→未果→无问津者
布置作业
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的差别: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④芳草鲜美。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便舍船,从口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②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③ 见渔人,乃大惊。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④ 寻向所志。
寻病终。
3.背诵全文。
《桃花源记》教案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读,美读直至背诵课文。
2、整体把握在课文内容。
3、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疏通文意(第一课时),多媒体教学情景引领,把握两个问题切入,背景交代,主题呈现,拓展延伸。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理想生活和社会的渴望及对现实的否定,引领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美好的今天。
教学重点、难点:
1、集中研讨桃花源内的美景及人的生活状况。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方法:
朗读、体验感受、 对话交流、探究思考。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有人说,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陶渊明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可是他笔下的桃花源却美丽得神秘,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它。
二、学生美读课文,调动情感,引领思绪。
三、美图展示,学生齐读,调动想象思维:桃花源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1、文中哪段文字是对桃花源自然风光的描绘?请展开想象,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描绘一番(强调不能是翻译)。用什么词加以形容?(生找出后读)教师点拨:进入桃花源,渔人惊呆了,展现在眼前的是,平坦而开阔的土地,香花野草遍覆其上,房屋整齐有致,美丽的池塘有鱼儿欢悦,恣意地畅游,是桑林竹树间鸟儿啁啾而鸣,尽情欢唱,田间的的小路悠远绵长纵横交错,村落间鸡犬声彼此相闻……(预设:花瓣纷飞、绿水潺潺、嫩草柔柔、桑郁郁、竹森森小路悠悠)这是一幅宁静的、淡远的、美丽的、优美的、祥和的、古朴的……田园风景画。生齐读。
2、这样美的去处,这里的人们生活的如何呢?跳读:看桃花源的人是一番怎样的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学生表达。教师点拨:男男女女往来耕作,乐其业;老老少少无忧无虑,安其居。人们过着自食其力,自给自足的生活,并且自得其乐。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其间以问梳理第二段内容:⑴为什么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⑵你认为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叹些什么?⑶渔人与桃源人的的对话是怎样的?⑷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3、这样美丽祥和的社会之所在,今天通常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世外桃源。请解释。
4、既然是幻想的世界,又如何理解作者的有意虚构,用意何在?哪些语句,文段有所流露?小组合作探究
教师点拨: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社会平等,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得自由快乐,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这在当时不可能存在,由开头的“忽逢”“遂迷”“未果”及后来渔人的寻而未得暗示桃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种种描写为桃花源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表面写其隐蔽,实质以其虚幻的,不可能的暗示当时社会的黑暗,寄托了作者对自由的幸福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和心声。
四、背景交代:
本文大约写成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作者57岁时。当时的统治者内部互相倾轧,战乱频繁,加之统治者日益加重对人民的'盘剥和压榨,给百姓造成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的惨象,陶渊明对此深有感触,对当朝者的不满加深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又无能为力,只能逃遁,选择远离。只好借助文字抒怀。
五、我眼里的陶泽令。
由于他对现实对社会对人生对生死的彻悟,
由于他的博闻强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他清高傲骨,不媚流俗,他不愿在腐白的官场蝇营狗苟,不愿与浊世同流合污,
他炒了俗世,救赎自己,选择做一介自由的农夫,投身于自在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早在《爱莲说》中,我便钦慕他作为隐士的特立独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又艳羡他悠闲自适的那份惬意。他爱菊还嗜酒,他说“我醉欲眠卿且去”,又让我懂了他的率真与自然……
xx后世的人们尊崇他:孟浩然、李白、杜甫赞美他的诗句呈现
xx《桃花源诗》呈现
六、小结:走出这个亦真亦幻的世外桃源,我不得佩服作者的醉翁别意,他让我们不得不审视我们的生活和生活的时代,而我要说的是热爱生活,珍惜今天。
七、作业:
1、背诵全文。
2、背诵陶渊明其他诗作。
3、日记记录收获。
八、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景之美 优美宁静祥和和平自由幸福 世外桃源
人之美 热情好客 ,民风淳朴 。 人之乐趣
《桃花源记》教案10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赏析桃源的美。
3.体会作者描写“世外桃源”揭露黑暗社会现实和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赏析桃源的美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及理解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启发点拨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展示一组桃花争艳的图片,桃林美不美?东晋时期有位作家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描绘了一方奇妙的乐土,请问这位作家是谁呢?(生答:陶渊明)这节课我们携手再进桃花源,感受桃源之美。
二.感知桃源
朗读课文,欣赏图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赏析桃源
教学形式:我是小记者
角色:1名学生——渔人
5名学生——桃花源村民
3名学生--记者
1、采访对象:村民
采访问题:能介绍一下你们这里的自然环境、生活状况、风土人情吗?
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你们这里缴税吗?
你们人与人之间关系如何?讲诚信吗?
你想出去吗?为什么?
2、采访对象:渔人
采访问题:你觉得这里美吗?美在何处?
这里的人和外面的有何不同?
你为什么要把这个地方告诉太守?
四.赞美桃源
请桃花源的“村民们”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自己家乡之“美”,抒发心中的感受。
多媒体展示几幅有关桃花源自然美、人情美的图片,仅供学生参考。
学生再读课文,体味桃源之美。
五.探索桃源
问题:
1这个社会在当时存在吗?找出相关依据,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示:可参阅“预习提示”;
可从课文中找相关依据;
也可与背景资料结合起来理解。
2.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一世外乐土?你怎样看待这种思想?
提示:寄托作者的.政治理想;
追求幸福、和平,向往美好生活;
大胆地向黑暗现实挑战,批判现实;
不愿干预,消极避世。
3.联系我们的生活、学习实际,说说桃花源的社会状况与我们今天和谐社会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提示:国家对西部农村中小学生实行“一免一补”政策。
农民不但不缴农业税,还有粮食直补款。
新农村道路硬化“村村通”工程等。
合作医疗
六.课外练笔
假如在21世纪的今天,一位桃花源中的人猛然来到外面的世界,面对现在人类富足而幸福的生活,他将会怎样?请发挥想像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
《桃花源记》教案11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加强诵读训练。
教学难点: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二、指导阅读“阅读提示”,简介作者作品。
①陶渊明,名潜,字子亮,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生灵涂炭。陶渊明曾做过几任小官,因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可独立成篇。
三、教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自读课文。
1.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俨然豁然阡陌垂髫恰然邑人便要还家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
1)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②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四、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请三位同学读完全文。
教师要纠正读音错误,不明显的句读错误暂呵不予纠正,留待下面的教学环节。
2.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
可让学生发言提出.也可让学生自由上讲台写在黑板上。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类整理。要求学生领会掌握以下加点字同的含义: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2)乃不知有汉:竟:乃大惊:竟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都两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
4)一为具言所闻:详细地具答之:详细地
5)甚异之:对……感到惊异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尽头
咸来问讯:都黄发垂髦:用特征来指代老人和小孩
复延至其家:请处处志之:同“志”,作标记
谐太守:到…去,寻病终:死
6)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现在指神情庄重或假装正经的样子。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率妻子邑人…:妻子儿女。现在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魏晋:更不用说。现在用作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说如此:像这样。现在指“这样”。
芳草鲜美:鲜嫩美丽。现在指食物味道好。
7)完成练习五,了解文言文主语、宾语的`省略情形。
五、诵读训练。(锻炼朗读能力,加深课文理解。)
教师应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字音要读准。如“便要还家”中“要”读“邀”,不读“耀’;‘“骥”读记”,不读义”;“此中人语云’中“语”旧读玉,现不作要求。
②句读要分明,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应读出对衬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①问今是问世,②乃不知有汉。
(3)无论魏晋、加着重号的调应重读,语调稍慢;第①句读得略平缓,②③句读得有起伏;第①句与②③句间停顿略久,②③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六、布置作业。
1.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语的意思。
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恰然自乐世外桃源无人问津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
2、学生口头解释所查成语的意思。
二、结合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发现桃花源(第1段);进访桃花源(第2、3段):寻找桃花源(第4、5段)。
2.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3.请一位同学们朗读第2段,思考: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了怎样的景致?
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的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乐”,说明桃花源环境幽清,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4.请一位同学朗读第3段,思考:
①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②“皆叹惋”说明了什么?
渔人“——。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5.默读课文最后两段,思考:
①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迷”、“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②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三、齐读全文,讨论总结以下内容。
1.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情节的曲折、跌宕的表现在:
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
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
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
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
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
2.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理想社会?
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可不必引导学生去认识“它只是一种空想”之类的方面。)
四、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
写一篇小短文。要求:
①设想你是渔人,写你进入桃花源后的见闻,不与课文雷同。
②400字左右。
《桃花源记》教案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2、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3、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4、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
5、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情感与德育:
6、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目标2、3、4
教学难点:
目标5
教学方法:
1、朗读背诵法;
2、讲解归纳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归纳字词,疏理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欣赏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讲述了作者因醉意未消,暮色苍茫而迷路误入荷花深处,惊动了水鸟,别有一番情趣。今天,我们要学的《桃花源记》也是讲述的一个渔人因迷路而误入桃花源,那又是一番什么景观呢?请打开书——
二、检查预习:
1、学生齐读课文。
2、抽生谈谈初读课文的感想。
三、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上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
得:便得一山(看到)既出,得其船(找到)
志:处处志之(做标记)寻向所志(做的标记)
复:不复出焉、不复得路(再)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又)
遂:遂与外人间隔(因而)遂迷(终于)后遂无问津者(就)
5)同义词
1.悉如外人:悉:都
并怡然自乐:并:都
咸来问讯:咸:都
皆叹惋:皆:都
2.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
3.缘溪行:缘:顺着。
便扶向路:扶:沿、顺着。
四、解题、图解课文:
1、概括文章各段内容(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第一段:写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经过。
第二、三段:写渔人进入访问桃花源的经过。
第四段:写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
2、分析本文写作线索(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3、解题,复述主要内容: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五、本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从整体感知了本文,也积累了一些文言词语,但我想同学们在理解文章上还有一些疑惑,下一节课我们重点来解答同学们的不懂之处,到时请同学们大胆提出。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深入分析课文;
2、讨论课文思想。
教学步骤:
一、背诵导入:
背诵课文;
二、疑点解惑:
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精讲。
参考问题及作答:
1、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6、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8、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三、亮点欣赏:
(一)感受桃花源的美丽
1、桃花源美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2、教师小结: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二)感受桃花源的神秘
1、桃花源神秘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三)感受桃花源幸福
1、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2、学生小结: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四、主题讨论: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五、处理练习: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县各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进秦时乱,申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边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文中加括号的地方都省略了主语,请补出。
2.文中加点的“要”读作____,加点的“间”读作___。
3.文中加点的“要”的意思是____,在这段文字中还有个表达这意思的词,它是___.
4.“妻子”在现代汉语中指的是男子的配偶,它的词性是___,而在文中,它指的是____,是个___短语。
5翻译句子。
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
6.桃源中人“皆叹惋”的原因是:______。
7.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语句。
六、小结: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学习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
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2、字词归类:
1)补充实词:
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夹着溪流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穷:穷尽。舍:舍弃,放弃。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
属:类。悉:全。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咸:都。
所从来:从哪儿来。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
邑人:同乡人。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来。皆:都。
叹惋:感叹,惋惜。延:请。语云:告诉(他)说。
不足:不值得。既:已经。诣:拜见,
如此:像这样。遣:派。欣然:高兴地。
2)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3)古今异义:
阡陌交通交通:古义:交错相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毫无出路的境地
无论魏晋。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的连词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味好,香浓
诣太守,说如此。如此: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4)一词多义:
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寻:寻向所志(寻找)寻病终(不久)
乃:见渔人,乃大惊(于是)乃不知有汉(竟然)
舍:便舍船(舍弃)屋舍俨然(房屋)
《桃花源记》教案13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品味语言。
3、理解作者理想社会的实质。
学生参与方式
在诵读、翻译、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掌握记叙的顺序,理解作者理想社会的实质。
内容梳理本文以时间为顺序,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4~5节)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预习活动
1、本文选自( ),陶渊明字( ),号( )又自号( )
2、出自本文的成语是( )( )( )( )( )
3、古今异义词
《桃花源记》课文解读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本文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以捕鱼作为职业的武陵人。(有一次渔人)沿着小溪走,忘记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夹杂其它的树,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对眼前的景象感到非常惊奇。(渔人)又继续向前划行,想走完那片林子。
桃林在溪水源头消失了,就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洞)里面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离开船,从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窄,仅容一人通过。(渔人)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有平坦宽广的土地,房屋整整齐齐,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互相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在村落间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衣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的问题。(村里的人)便邀请他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有这样的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了,与桃花源以外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情一一详细地告诉桃源里的人,(桃源里的人)都感叹惋惜起来。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招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便告辞离去。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讲。”
《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练习
《桃花源记》历来是升学考试的传统课文,考查重点主要集中在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考查角度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豁然( )⑵俨然( )⑶垂髫( )⑷阡陌( )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⑴缘溪行⑵渔人甚异之⑶欲穷其林⑷才通人⑸俨然⑹桑竹之属⑺交通⑻悉如外人⑼便要还家⑽咸来问讯⑾妻子⑿绝境⒀无论⒁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⒂辞去⒃此中人语云
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⑵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⑶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⑷不足为外人道也。
四、填空。
⑴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句子。⑵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句子。
⑶描写桃花源中人安居乐业的句子。
五、掌握内容。
⑴作者、朝代及课文出处。
⑵出自本文的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等)
⑶从文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⑷“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源人为什么叹惋?(桃源人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⑸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不存在的“世外桃源”。(作者虚构一个与黑暗的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世界,寄托着作者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练习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体裁是__________,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_________。作者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___________”。
2、解释加点的字:
辅三秦___________五津___________
比邻_____________无为____________
3、远隔两地的朋友经常用诗中的哪两句来互相勉励和鼓舞?简述你对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五言律诗送别诗初唐四杰
2、辅佐、护卫渡口近邻无须、不要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4、因为这首诗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中那种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了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
《桃花源记》教案14
①范读课文
②学生仿读并思考: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理解这两个概念是理解全文的关键。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研读理解
① 自由朗读课文,掌握以下文言实词,疏通文意
a大道之行也:施行
b选贤与能:通“举”
c讲信修睦:培养
d故人不独亲其亲:故,所以。独,单独。亲,以---为亲
e矜:guān老而无妻的人
f皆有所养:供养
g男有分:fèn职分,指职业
h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
i不必藏于己:私藏
j谋闭而不兴:发生
k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l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
②指导学生翻译课文
a自主探究理解翻译
b小组合作学习,翻译全文
c全班交流
③细读课文,探究讨论
a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b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提示:
a在同学们各抒己见的基础上,老师可以依据课文内容作总结归纳
a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全社会亲如一家,各种年龄段的人都有适当的安排,对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出了社会的关爱
b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稳定的职业,有安定和睦的家庭,男耕女织,丰衣足食
c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应珍惜劳动产品,无自私自利之心,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辱。尽全力工作,没有多得的念头,更不会据为己有
b“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
指导诵读
①理清文章脉胳,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三层
第一层:“……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之行也——总提,以下分述: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共有三个方面:①故人不独亲其亲;②男有分,女有养;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结
②指名单独朗读,注意文中停顿
a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
b“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
c“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文意
d“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
e末句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③朗读课文三遍,试着背诵
④抓重点词句背诵课文
教师总结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
作业
①思考:“大同”社会跟陶潜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之处?
②背诵并默写全文
《桃花源记》教案15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展开想象,品味桃源胜境。
3、联系背景,感悟作者思想。
教学重点:
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记》,走进陶渊明笔下的'那方世外桃源。
二、了解作者: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
三、读文感知
1、初读课文
(1)学生初读,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语句,可以结合注释跟同桌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指证。
(出示字词检测)
(2)随机抽查学生初读的情况,全班同学当评委,从字音、断句和是否读出感情作为标准。
2、配乐范读:感知文章内容、感受文章魅力
3、再读课文:学生自读,结合注释、工具书自行翻译,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若仍不懂,则举手问老师,全班同学一同解决。教师注意点拨。
四、品读赏析:
屏显“桃源访谈”:同学们,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美不美?你们想不想到桃花源?现在啊,这间教室就是桃花源,你们都是桃花源的村民,我呢,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我们下面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现在我对村民现场采访。
然后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采访了以下问题:
1、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
2、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3、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
4、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或你们的感受。
五、合作探究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为什么?请到文中找出根据。
《桃花源记》教案16
【设计指导思想】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突出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
【教学重点】
1、文言字词。
2、引导学生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这篇文章的创作目的。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字词、课文诵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成语“世外桃源”或陶渊明诗句导入
二、陶渊明简介
三、学生自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相互讨论,学习字词,教师指导、点拔
四、概括文章各段内容(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五、分析本文写作线索(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六、分小组进行诵读比赛,部分同学能当堂背诵
七、字词训练(投影)
1、重点实词和虚词:缘、穷、然、属、闻、具、足、之、志、规、寻、向、诣。
2、古今异义词:鲜美、交通、妻子、绝境、间隔、无论
3、特殊用法字词:异:意动用法;通:使动用法
4、通假字:“要”同“邀”
5、同义词:都:悉-咸-皆-并;邀请:要-延
6、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感受桃花源美好社会生活,讨论陶渊明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象桃花源的美好画面
三、桃花源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三个词概括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美丽、神秘、幸福)
四、分类感受
1、感受桃花源的美丽:
⑴ 桃花源美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⑵ 教师小结: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2、感受桃花源的神秘:
桃花源神秘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3、感受桃花源幸福:
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⑴ 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⑵ 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⑶ 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学生小结: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五、桃花源中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社会理想
(反对战乱,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会理想)
六、文中哪一句话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这种社会理想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七、文中哪一句话还表现了林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受到干扰的'心理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八、深入讨论
1、桃花源这一人间乐园能找到吗?
(不能,这是作者虚构的)
2、陶渊明为何要虚构?联系当时社会现实思考
(反衬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
3、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自由辩论)
九、总结结束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学习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
十、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书后思考练习。
3、摘录一些谈理想的名人名言。
《桃花源记》教案17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教学难点: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就出自我们即将学习的课文《桃花源记》,这个成语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胸怀大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远离官场的隐居生活。
本文写于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的时候,他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通过文中注释及工具书解决文中的生字,力求做到准确地朗读课文。
2、教师范读课文,边读边指出须注意的字词读音。
便舍(she3)船豁(huo4)然开朗屋舍(she4)俨(yan3)然阡陌(qian1mo4)
衣着(zhuo2)黄发(fa4)垂髫(tiao2)怡(yi2)然要通邀读yao1意为邀请
咸(xian2)间(jian4)隔魏(wei4)晋郡(jun4)下诣(yi4)刘子骥(ji4)
3、学生自由朗读后分男女朗读。
4、学生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准备开展理解活动。
四、我译大家评
1、一个同学翻译一个句子,其他同学听后做评论,看翻译得好不好,若发现不足或有不同意见,可以说出自己的意见。
2、复习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A、通过加字换字的方法。
B、结合注释。注释中往往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词进行解释的。
C、结合上下句加以猜测。
D、增删调补。
3、翻译文言文的要求:
A、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凡是能够直译的,就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对照翻译;
B、遇到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等语言现象而无法直译时,就可以灵活地或适当地采用意译的方法。
C、译文要通顺,没有语病,符合表达习惯。
――第一段:(补充注释如下)
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两岸。杂:别的。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惊异。穷:走完。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谋生。(有一天)他沿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在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划去,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第二段:(补充注释如下)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属:类。悉:全。
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是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隐隐约约有点光亮。(渔人)就下了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面的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第三段:(补充注释如下)
乃:于是。所从来:从哪儿来。要通邀,读yao1意为邀请。咸:都。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人。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来。皆:都。叹惋:感叹,惋惜。延:请。语云:告诉(他)说。不足:不值得
――(村中人)见了渔人,于是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他们,<他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也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就告辞离去。(临走时)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第四段:(补充注释如下)
既:已经。志:动词,做记号。诣:拜见,到…去。如此:像这样。遣:派。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到原来的路。
――第五段:(补充注释如下)
欣然:高兴地问津:探寻(桃花源)
――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路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五、小结
今节课我们主要的任务是疏通文中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节课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熟悉、理解课文内容为主。
二、强化朗读,熟读成诵
学生自由朗读10分钟后检查背诵。(不记得处老师提示)
三、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看着课文翻译,要求不看翻译工具书,其他同学认真听,不足处请指出。(一人一段)
四、小结本文需要注意的字词
1、古今异义词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芳草鲜美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阡陌交通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来此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魏晋今义;不管(连词)
<补充>
如此――古义:像这样说如此今义:这样
缘――古义:沿缘溪行今义:缘故,缘分
延――古义: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今义:延长.延伸
津――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今义:唾液
2.一词多义<完成练习册p63练习7>
舍:舍弃――便舍船房子――屋舍俨然
寻:寻找――寻向所志不久――寻病终
志:动词,做标记――处处志之名词,标记――寻向所志
为:作为――捕鱼为业对――不足为外人道也
向:以前――寻向所志对着――眈眈
3、词类活用<完成练习册p62第4题>
缘溪行――名词作动词,沿着。
欲穷其林――形容词作动词,走完。
未果,寻病终――-名词作动词,实现。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作动词,意为感到惊奇。
五、拓外延伸
有几个出自本文的成语,请找出来并理解,完成练习册P63第9题第四小题。
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
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六、小结
今节课我们的任务有朗读背诵、归纳字词、理解出自本文的成语。同学们回去要对课文进行创造性阅读,在阅读时要提出你质疑之处,下节课我们共同来理解。
七、作业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6、后遂无问津者。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疏通了文章意思,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
二、研讨课文内容
1、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5、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6、渔人临走时,村人对渔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7、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8、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三、学会质疑――创造思维的培养
1、全文以什么作为叙事线索?
――渔人的行踪;进桃源前――在桃源――离桃源
2、当时渔人是顺流划船还是逆流划船?请找出依据?
――逆流;依据:林尽水源。
3、渔人是第一次来这里吗?请找出依据?
――是第一次;依据:忽逢桃花林。
4、渔人忘路之远近是因为溪流鱼多,渔人忙于捕鱼,迟迟不肯收手,还是渔人一无所获,因而不甘心,仍一路撒网而去?
――<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5、渔人再探桃花源是否言而无信?为何找不到原先做的标记?
――<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6、桃花源的社会与渔人所生活的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村人说来此绝境的原因是“避秦时乱”,说明这里是没有战乱、没有压迫的理想地方;
村人由于长时间与外界断绝来往,因此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以至连桃源外的朝代的更替也不知道,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情都告诉村人,村人听了都感叹惋惜,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同时又为自己能置身事外而感到庆幸。
四、教师小结
陶渊明因生活在战乱频繁的环境里,因而构想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桃花源记》教案18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二) 能力目标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三) 情感目标
训练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再现桃源,感知桃源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讨论与点拨相结合3、品读法4、复述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桃源
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教师展示有关战争的图片)
师:你能读懂他们的眼泪吗?
生:对战争的控诉。
师:是啊,他们的泪水中也充满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战争的.恶魔四处流窜,人们却总想找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之地生活。在中国,有一群人在秦朝时代躲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那时起,这群人就世世代代在那里生活,直到东晋末年才被一个渔人发现。这个隐匿了五百年的神秘地方就是桃花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世界,去感受它的神奇吧。
二、作家作品简介
多媒体显示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关于作品: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
三、辨明字音:
阡陌 遂迷 骥 郡 诣 邑人 间隔
语云 便要还家 垂髫 俨然
四、初识桃源
1、教师放范读录音,学生边听边结合画面欣赏,进入意境。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韵味。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节奏要准。
五、叙述桃源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线索。
2、教师抽学生复述课文。
六、感知桃源
1、学生分组讨论,说说桃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找出课文中描写桃花源景色的句子,学生品读。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找出描写桃源人生活的句子。
七、再现桃源
作业设计:
由桃花源你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写一篇《桃花源后记》或给桃源人写一封信,谈谈你对和平的认识。
《桃花源记》教案19
【学习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熟读并背诵全文;品味简洁而蕴含丰富的语言。
3.正确看待作者的社会理想。
【学习重点】:
1.积累词语,背诵课文。
2、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通过诵读的形式表现出来。
【学习难点】:
1理解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结合个人生活体验,达成情感共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如何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开头渲染神秘色彩,结尾又不知所踪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似真而幻的虚构境界。
【课前预习】:
1、 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给重点词语注音并解释。
2、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疏通文章的大意。
3、朗读课文,2—3遍。(朗读时,读准字音,停顿分明,不读破句,语速适中,语句流畅,富含感情,不能多一字,不能少一字。)
4、默读课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问题。
⑴渔人的行进路线:_____桃花源, _____桃花源, _____桃花源, _____桃花源。
5、查阅资料,介绍一下陶渊明,制成知识卡片。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6、把你阅读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上交流。
【课堂学习】: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陈思思的音乐视频《梦入桃花源》,老师导入新课:陈思思的一首《梦入桃花源》把我们带到如痴如醉的桃源梦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把理想中安乐而环境幽美的地方称作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虚构的故事,为什么千百年来它一直吸引着人们,具有如此长久的魅力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跟随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踏上快乐的"桃源之旅"吧!(板书标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情况。请学生上讲台来介绍陶渊明
哪位“小老师”了解陶渊明?请向“学生”介绍。之后要问他从哪里获取的知识。历史课本有对他的介绍;语文课本上夜学过他的诗《归园田居》,下面注解中有“陶渊明”一条;网上也有(有学生上网搜索到有关知识,请他拷贝下来向大家展示如下)。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著名诗人。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他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躬耕僻野,过着俭朴的生活。
三、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俨然 豁然 阡陌 垂髫 恰然 邑人 便要还家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①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②读完后结合课下注释理出难解的字词句。然后畅谈:桃源带给你怎样的"世外"感受?(引导学生畅谈感受,比如:奇、美、乐等。)
四、检查自读,落实字词。
1.请三位同学读完全文。
教师要纠正读音错误,不明显的句读错误暂时不予纠正,留待下面的教学环节2.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
可让学生发言提出。也可让学生自由上讲台写在黑板上。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类整理。
重点字词如:异 穷 属 悉 咸 延 语 寻
古今异义词语如:鲜美 交通 妻子 绝境 无论 不足
五、加强诵读,教给方法。(锻炼朗读能力,加深课文理解。)
教师应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字音要读准。如“便要还家”中“要”读“邀”,不读“耀’;‘“骥”读记”,不读义”;“此中人语云’中“语”旧读玉,现不作要求。
②句读要分明,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应读出对衬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①问今是何世,②乃不知有汉。
(3)无论魏晋﹍加着重号的调应重读,语调稍慢;第①句读得略平缓。②③句读得有起
伏;第①句与②③句间停顿略久,②③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六 点拨讲解
(1)以四人学习小组的形式,学生对照注释,试讲课文。
(2)学法指导: 要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如“鲜——鲜嫩”、“美——美丽”、“交——交错” 不可望文生义。 翻译句子时,先弄清句式特点、关键字的意思,然后做到准确,通顺,省略的部分要补上。例如: “具答之,便要还家”具,详细;要通邀,邀请。(渔人)具答之,(桃源人)便要(渔人)还家 译文,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桃源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
第二课时
一、探究桃源之"奇"
故事确有传奇色彩,因此曾被列入志怪小说一类。仔细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描写让你产生"奇"的感受?
1.自主探究。
2.合作探究。
3.交流展示。在学生展示中,教师相机点拨、纠正、穿插、强化重点词句的积累。
(1)入源经过奇。奇在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如此美景是自然生成还是人工所为?奇在--洞口仅容一人通过,且深不可测,不知其中有何怪异,而渔人竟敢孤身而入,亦奇人也。
(2)桃源中人奇。"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若为仙,何以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皆与常人无异;若为隐,何以凭一洞之隔便与尘世相去万里?
(3)桃源消失奇。"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渔人出洞后既已"处处志之",何以再去找时竟茫然无所见?这样看来,此村似乎又不在人世间了!奇在后来南阳刘子骥"规往"而"未果",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是作者有意添加的一个尾声:有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就更显得亦真亦幻,传奇色彩也就更浓了。
二、感受桃源之"美"
1.请再次默读课文,思考桃花源吸引你的是什么呢?从文中找出答案然后展开丰富的想象,口头描绘桃源的环境美。
(用一个问题将全文内容串连起来,引发学生思考,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参与到个性解读过程中,并加强了古文朗读的份量,可谓一举多得。)
预设: 1段 自然风景美
2段 乡村生活美
3段 人民情感美
4段 社会环境美
然后对照这些地方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自由读——展示读——竞赛读——齐读),让学生读出文字的美感,读出对桃花源的向往之情。
2.桃源的美,不仅表现在环境,更表现在人们之间的关系上。请先认真读一读第三节,然后把它改写成一组具体生动的人物对话。
先由同桌之间表演,然后指两名学生到讲台上表演。师生共评。
3.观看《中国水墨动画系列之桃花源记》
水墨动画以其画面的优美、动听的音乐、人物形象的诙谐对初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他们来说,他们能够理解动画中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通过动画加深了课堂的趣味性,也让他们能够更快的感受到主人公的进入桃花源的历程,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文章的脉络一目了然,从而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有些东西用言语表达时总感到比较苍白。借助多媒体则可以让学生在情感的河流中徜徉。
三、设计对话采访 深化文章主题
先齐读一遍课文。然后进行以下活动,活动分两组进行:
1.如果让你对桃源百姓说一段话,你会怎样说?
2.如果让你以小记者的身份对陶渊明进行采访,你会问哪些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先拟出采访提纲。
(说明:活动一的目的是,通过学生与文中人物的直接对话,深化对桃源社会实质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把课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活动二的目的是,促使学生深层次探究本文的写法。对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组织其他学生回答:你觉得陶渊明会怎样回答?譬如:
--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文章结尾为什么要写渔人的复寻而迷失?
四、拓展延伸
(1)假如可以选择,你是愿意生活在我们今天的社会还是桃花源里?请谈谈你的理由
(说明: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桃花源里生活的理解,并征对现实生活来谈谈感受。老师引领学生将现代社会生活和桃花源里的`生活状态作对比。学生可能会谈到很多的理由。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又可引领学生理智地看待我们今天的生活。并学会生活。)
(2)老师下课结束时出示自己写的《桃花源记》的读后感(此活动的目的是引领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写读后感)
读后感呈示:《桃花源记》让我们感受到了桃花源的宁静祥和之美。千百年来,“桃花源”已成为人们在失意时精神的避难所,衍化成为一种“桃源情结”。桃花源里人们那种鲜活的生命状态,简单而幸福的生命状态,一定让你羡慕不已,老师也有很多的感悟,在感受到这些简单而充满幸福的生命状态的时候,我们注意到,这些鲜活的生命状态只存在于陶渊明的“社会理想”中,或者说只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梦境。读着这些充满灵性的文字,我们隐隐感到作家的一种深深的忧虑之情。生活在当今社会的我们也有一种深深的忧虑之情。因为人性中最为本色美好的东西,最简单而朴素的向往已经随着时代的变动而悄悄流失。在今天这个日渐忙碌和功利的世界里,我们周围有着太多疲于奔命而日渐憔悴的面容。有着因太多对物质的渴望而堕落的灵魂。甚至包括我自己。沈从文先生在散文《桃源与沅州》中曾这样写道:“全中国的读书人,大概从唐朝以来,命运中注定了应该读一篇《桃花源记》,因此把桃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
感谢陶渊明,他那超脱的人生韵味,那洒落的生命境界,在于他为后人确立了一种新的理想人格。是他让我们看到滚滚红尘中还可以有这样的一种生活。还可以有这样的一种生活态度,委任自然,任真自适。而这样的生命状态其实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本来就有的,只是我们在行走的路上不小心给弄丢了。
站在来路和去路的现实人生路口,我们是不是该不断地回望来路。去捡拾那些本来就存在于我们生命中的美好的东西。让我们的生活充实而幸福起来。
《桃花源记》教案20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引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包含着一个神奇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是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来,人们便利用“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比喻生活安乐、环境优美的理想境界,现在也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这篇课文是怎样具体描绘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作者为什么创设这么一个理想的美好境界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2.板书《桃花源记》,齐读课题。《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
二、作者简介,了解背景
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生先说,师后补充)。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2.写作背景。
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当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诵读课文
(1)范读课文,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等)、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等),要求学生认真听清,仔细记。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朗读要求:①字音要读准。②句读要分明。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3)指名读,学生或老师进行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桃源意境。
2. 感知课文
(1)文章以 为线索,以 为顺序,从 桃花源,到 桃花源,再到 桃花源(或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
明确: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发现——访问——离开(或发现——进入——作客——辞别——再寻)(意思对即可)。
(2)请用简单的语言讲讲这个故事,并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
四、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1. 结合注释了解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质疑。
2. 重点掌握:
(1)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点字词
(2)古今异义字词
鲜美 古:鲜艳美丽 今:(味道)新鲜
交通 古:交错相通 今:指运输事业
妻子 古:妻子和儿女 今:专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不管
绝境 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不足 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满
如此 古:像这样 今:这样
延 古:请 今:延长.延伸
(3)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4)一词多义
舍:舍弃 房子 乃:于是,就 竟然
具:都 详细地 志:作标记 所作的标记
遂:终于 于是,就 寻:寻找 随即,不久
(5)同义词
具、悉、咸、皆:都 缘、扶:沿着 云、道:说 乃、遂:于是
(6)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鸡犬相闻、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
3.课文翻译,讲述桃源故事。
五、本课回顾,各说收获
这节课学到现在,相信大家都有收获,请你将本课所采摘的知识之果与大家分享吧!
六、布置作业 ,巩固迁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 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如作者、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线索、顺序、故事内容等方面。
2. 展示背诵成果,此时的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二、品读课文
第一段:故事开端,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豁然开朗。 渔人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他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 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 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学生大胆想像,尽情诉说。)
第二、三段:故事的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作者写这个理想的社会有什么用意?
(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 这个理想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
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
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3.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5.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何“不复出”?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不复出”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6、村人“皆叹惋”,是为什么?当渔人要离开时,桃源人为何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为世上的动乱黑暗、秦朝以后
的朝代变化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 这一句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笔。)
第四、五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1. 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不矛盾,这样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美丽的世外桃源。)
2. 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3. 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鉴赏写作特色、体悟主旨
1.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序,线索清楚,重点明确,详略分明。本文重点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达社会感想,所以中间部分对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详细描写,而对“忽逢桃花林”和归来得寻“遂迷”“未果”的传奇性开头、结尾,则写得清晰简略。
2. 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情节的曲折、跌宕。表现在: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⑥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⑦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
3.你是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的?
(言之有理即可,如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愿望的寄托。)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桃花源记》教案】相关文章:
《桃花源记》教案08-26
桃花源记的教案08-26
桃花源记教案08-28
桃花源记教案11-09
桃花源记 教案08-29
《桃花源记》教案08-25
桃花源记的教案09-14
《桃花源记》的教案09-10
桃花源记经典教案11-26
《桃花源记》教案范文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