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桃花源记全文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桃花源记
晋·陶潜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
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
武陵:郡名,现在湖南常德一带。
为业:靠xxx谋生。
缘:沿。
夹岸:夹着溪流两岸。
杂:别的。
落英:落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鲜美:鲜艳美丽。
异:诧异。
穷:穷尽。
林尽水源: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的不真切的样子。
舍:舍弃,放弃。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的宽阔明亮的样子。
平旷:平坦宽阔。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悉:全。
外人:陶花源以外的人。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
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所从来:从哪儿来。
要:通“邀”邀请。
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
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儿女。
邑人:同县的人。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间隔:断绝了往来。
无论:不要说。
具言:详细的说出。
叹惋:感叹惊讶。
惋:惊讶。惊奇。
皆:都。
延:请。
不足:不值得。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
沿:顺着。
向:从前的,旧的。
及郡下:到了郡城。
既:已经。
志:做记号。
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记号。
遂:终于。
南阳:郡名,现在河南南阳。
规:计划。
未果:没有实现。
寻:随即,不久。
问津:寻求,探求。
津:渡口。
译诗、诗意:
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武陵人以捕鱼为业,一天他沿着溪流划船前行,竟然忘掉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夹着溪水两岸有数百步之长,其中没有其他树木,地上的芳草鲜嫩优美,遍地是掉落的桃花瓣;渔人觉得十分惊奇。又继续向前走,想走完这片桃花林。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走到那里便发现有一座山。山有一个小的洞口,洞口好象有亮光;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刚进去时洞很狭窄,仅能容得一个人通过;又朝前走了几十步,突然开阔明亮起来。里面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排列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及桑树、翠竹一类东西;田间道路交错相通,彼此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桃花源中的人往来、耕种、劳作,以及男女穿的衣服,都同外面的人一模一样;老老少少都很安适快乐。
他们看到渔人以后,大为惊异;问他从什么地方来,渔人全都作了回答。他们就邀请渔人到家里去,备酒杀鸡热情款待。村民听说来了这样一个人,都来探问外界消息。他们说自己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小孩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从此以后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界隔绝了。又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就详尽地讲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他们都十分感叹。其他的人也都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拿出酒食来款待。住了几天,渔人要告辞回去,桃花源中的人对他说:“这里的事不必对外人讲。”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老路回去,一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就往见太守说了自己进入桃花源的经过。太守立即派人跟随渔人前去,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结果竟然迷失方向没有能够找到原来的道路。
南阳的刘子骥,是个高尚的隐士,听到这件事情,就高兴地计划前去探访。但没有能够实现,不久就生病死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去寻找的人了。
作者:
陶渊明,一说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田园诗人、隐逸诗人,有《陶渊明集》传世,本文亦出自此。因为好喝酒,又被称为酒圣陶渊明。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赏析:
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2]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化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桃花源记》中我们随处可见的那种恬静优美的生活图景,与诗人在《归园田居》诗中所描写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的景物和气氛是多么相似!与诗人在《移居》诗中所写的“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又是多么一致!但《桃花源记》比作者在田园诗中所写的农村生活更美,更理想。《桃花源记》中的人们不仅生活愉快,而且“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没有封建君主的统治,没有如当时现实生活中的动乱和灾难。正如宋代诗人王安石在《桃源行》诗中所说的,桃花源人过着“虽有父子无君臣”的生活。可以说,它既是作者依据他的社会理想所作的美好想象,也代表了那个动乱时代的广大民众对太平社会的向往。如写武陵渔人初入桃源的一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写桃花源中风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把自己的进步理想寄托在桃花源的社会里,从而描绘出了一个这样形象化的美好的农村生活境界。历代读者都钟情于桃花源的田园生活,在于他开创了田园诗歌风格,《桃花源记》也自然成为农村生活的赞美诗。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渔人是从哪里儿来的。(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渔人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渔人。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渔人们)自己说渔人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渔人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渔人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一一的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渔人知道的事情,(渔人们)听了都很惊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渔人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渔人。渔人居住了几天,告辞离开。这里面的人告诉渔人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渔人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渔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把这些情况作了禀报。太守立即派人随同渔人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以后就不再有探访的人了。
字词详解:
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yào)的年号(376~396)。
世外桃源: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世外桃源是一个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相当于西方的极乐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来,完美主义者无不苦苦追寻、刻意营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作者的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比喻不受外面影响的生活安乐、环境幽静的美好地方。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相关资料:
《桃花源记》作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向世人描写了一个与世隔绝、安宁和平、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以至于后世把“桃花源”当作美好恬静的“理想国”。翻看网上,竟然发现了所谓的“《桃花源记》细思极恐的真相”,大致方向认为那其实是“人死后的归处”;并罗列出很多论据来证明这个说法。我把这些所谓的观点与原文对照后发现,实在让人可发一笑,是他们连最基础的古汉语“语意、语境”搞错了,下面我们来一一揭穿。
一、桃花源的入口问题
原文:“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大致意思是渔夫迷路,误入一片盛开桃花的山林,走到尽头发现一个小山口,再往里走就变得开阔明亮。这就是一个很常见的游记类文章的开头,然而就是这个开头被认为是“墓道”。其理由就是魏晋时期的一些古籍记载,当时的墓道也是前小后宽;其次认为桃花林是鬼门,毕竟《山海经》上记载的幽都地府的入口就是桃树枝间,并认为桃树辟邪,所以这里才呈现这个状态。
本为桃花源,桃花不多岂能以此为名,胡乱的联系,实在令人无语。另外与“鬼世界”相联系的,一些人还指出“阡陌”一词,本意是“通往坟墓的神道”。其实殊不知,早在西汉时期司马迁《史记》一书里就有“为田间开阡陌封疆”,这里的阡陌就是道路。阡,南北走向的田间道路;陌,东西走向的田间道路。这里也只是形容桃花源道路而已。
二、衣着问题
这个是最可笑的论据,所引原文“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很多人把“悉如外人”曲解,在一些课本上也是同样错误,解释为“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一些人抓住这一点大放厥词,认为既然是与世隔绝,怎么会和现在人的衣着一样呢?并由此认为,这些人都是死人,而衣物是外面的亲属后辈祭祀烧的。不得不佩服这些人的曲解联想,替他们害臊。这个词语根本就不是这个意思。
他们把“外”解释为“桃花源以外”;结合上下文语境,这个“外”应解释为“不同”。因此“悉如外人”,就是“仿佛和东晋时的人不同”。这样更对应下文的“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而且一些课本里把“黄发垂髫”解释为老人和孩子,这又是错误,黄发者女孩,垂髫者男孩。由此来看,这个论据是最不值得推敲的,却被是认为“恐怖真相”这个结论的最重要的理由。
三、后世无人问津
这些人把武陵人迷路误入过分的解读,认为打鱼的肯定熟悉这一带,怎么可能迷路,结合“死人国,鬼村”的观点,认为是“鬼打墙”,这些简直太过迷信。由此,这些人在这篇文章的结尾还找到了更迷信的——“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认为此人去寻找,没有找到回来就生病死了。这又是一处词语的语境问题。未果,是指“还未出发,刚有这个打算”;寻病终,是说“不久得了病死了”。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个叫刘子骥名士,听说这件事后,就想亲自去看看。可惜还未出发,就得了病死了,时间长了就没人说起这件事了”。
如果桃花源真的存在,除了文中交代的“避秦时乱”所以才与世隔绝;我也比较认可所谓的桃花源是“先秦守墓人的后代”的说法。最后,我想说的是,一些自媒体作者,不要为了吸引眼球和流量,而拿经典断章取义而胡乱解读;同时呼吁教材的编写者和老师,在讲解这篇《桃花源记》时,能认真地结合语境做出对文言文正确的翻译。
【桃花源记全文赏析】相关文章:
桃花源记全文赏析06-24
陶渊明桃花源记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09-05
陶渊明桃花源记全文09-26
桃花源记的全文翻译03-11
桃花源记全文阅读09-15
古诗全文桃花源记07-08
《桃花源记》全文翻译10-20
诗经全文及赏析09-25
边城全文赏析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