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茶的故事

2023-11-14 苏轼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故事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轼与茶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轼与茶的故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苏东坡是中国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而且对品茶、烹茶、茶史等都有较深的研究,在他的诗文中,有许多烩炙人口的咏茶佳作,流传下来。

  他创作的散文《叶嘉传》,以拟人手法,形象地称颂了茶的历史、功效、品质和制作等各方面的特色。

  苏东坡一生,因任职或遭贬谪,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处,凡有名茶佳泉,他都留下诗词。如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苏轼任徐州太守时作有《浣溪沙》一词:“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形象地再现了他思茶解渴的神情。“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是描写杭州的“白云茶”。“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是称颂湖州的“顾渚紫笋”。而对福建的壑源茶,则更是推崇备至。他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一诗中这样写道:仙山灵草温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后来,人们将苏东坡的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与“从来佳茗似佳人”辑成一联,陈列到茶馆之中,成为一副名联。苏东坡烹茶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他认为好茶还须好水配,“活水还须活火烹”。他还在《试院煎茶》诗中,对烹茶用水的温度作了形象的描述。他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以沸水的气泡形态和声音来判断水的沸腾程度。苏东坡对烹茶用具也很讲究,他认为“铜腥铁涩不宜泉”,而最好用石烧水。据说,苏轼在宜兴时,还亲自设计了一种提梁式紫砂壶。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种壶式命名为“东坡壶”。

  苏东坡对茶的功效,也深有研究。在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在杭州任通判时,一天,因病告假,游湖上净慈、南屏诸寺,晚上又到孤山谒惠勤禅师,一日之中,饮浓茶数碗,不觉病已痊愈。便在禅师粉壁上题了七绝一首: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苏轼还在《仇池笔记》中介绍了一种以茶护齿的妙法:“除烦去腻,不可缺茶,然暗中损人不少。吾有一法,每食已,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出而脾胃不知。肉在齿间,消缩脱去,不烦挑刺,而齿性便若缘此坚密。率皆用中下茶,其上者亦不常有,数日一啜不为害也。此大有理。”苏东坡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七分茶,八分酒”

  喝茶的朋友们大多听过“七分茶八分酒”的典故,就是说倒茶要倒七分满,而倒酒则要倒八分,这个典故便与苏轼有关。传说王安石托苏轼取三峡中峡的江水来泡茶,结果苏轼贪看风景忘记取水一事,最后只好取了下峡的水回来交差。苏轼本想着三峡河水湍急,下峡的水也不会有区别,却不料被王安石发现了。王安石解释说:“上峡水性太急,下峡水性太缓,唯有中峡的水,缓急相半,水性中和;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方才见茶色迟迟未现,故知必为下峡水。”

  茶泡好,王安石亲手给自己和苏东坡各倒了一杯,却只有七分,王安石又说道:“斟茶七分,表示茶叶的珍贵,也是表示对送礼人的尊敬。斟满杯让你驴饮,你能珍惜吗?好酒稍为宽裕,也就八分吧。”

  苏轼一听,心服口服,从此也流传下了“七分茶、八分酒”的故事。

  “饮茶三绝”

  苏轼自己也十分爱茶,他对饮茶之道十分讲究,有所谓「饮茶三绝」之说,即茶美、水美、壶美。

  对于水,苏轼有自己的要求:“活水还须活火烹”。他还在《试院煎茶》诗中,对烹茶用水的温度作了形象的描述。他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以沸水的气泡形态和声音来判断水的沸腾程度。

  至于壶,就更为讲究了,苏轼认为"铜腥铁涩不宜泉",也就是说金属的茶壶不宜烧水。据说,苏轼在宜兴时,还亲自设计了一种提梁式紫砂壶,烹茶审味,怡然自得,题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诗句。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种壶式命名为"东坡壶"。

  “东坡茶”

  除了对烹茶颇有研究以外,苏轼对茶的功效也深有研究。在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在杭州任通判时,一天,苏轼因病告假,游湖上净慈、南屏诸寺,晚上又到孤山谒惠勤禅师,一日之中,饮浓茶数碗,不知不觉间病便好了。苏轼大喜,便在禅师粉壁上题了七绝一首:

  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虽然有可能是不上班病就好了,但苏轼对茶的热爱还是可见一斑的。另外,苏轼还在《仇池笔记》中介绍了一种以茶护齿的妙法:

  “除烦去腻,不可缺茶,然暗中损人不少。吾有一法,每食已,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出而脾胃不知。肉在齿间,消缩脱去,不烦挑刺,而齿性便若缘此坚密。率皆用中下茶,其上者亦不常有,数日一啜不为害也。此大有理。”

  这种被称为“东坡茶”的饮茶法便是苏轼自创的,热爱着茶的苏轼将茶带入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爱它,就为它写诗”

  苏轼一生钟情于茶,写了近百首与茶有关的诗句。

  他赶路口渴时想茶:“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他睡觉之前要喝茶:“沐罢巾冠快晚凉,睡馀齿颊带茶香。”

  他看风景时要喝茶:“休对古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他甚至在梦里都在喝茶:“十二月二十五日,大雪始晴。梦人以雪水烹小团茶,使美人歌以饮。”

  在他创作的散文《叶嘉传》里,他将茶拟人,形象地称颂了茶的历史、功效、品质和制作等各方面的特色。

  苏轼一生颠沛流离,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豁达的心。每到一处,品一处的好水佳茗,留下一段诗句。苏轼的心境,正是爱茶之人的心境,自在,豁达,无畏,乐观。当我们在品茶之时,想到他的诗句,更要想到他是一名怎样的茶人。

【苏轼与茶的故事】相关文章:

苏轼与茶的故事08-16

苏轼的故事11-22

苏轼小故事11-24

苏轼做官的故事08-16

苏轼的故事15篇11-22

苏轼的故事(精选25篇)07-25

苏轼人物故事03-22

关于苏轼的小故事07-25

关于苏轼的爱情故事07-01

苏轼的故事(通用20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