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全文及鉴赏

2024-08-16 苏轼

  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宋代:苏轼

  冬夜夜寒冰合井,画堂明月侵帏。

  青缸明灭照悲啼。青缸挑欲尽,粉泪裛还垂。

  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

  情声两尽莫相违。欲知肠断处,梁上暗尘飞。

  《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翻译

  冬天夜里很寒冷,寒冰把井都封住了。明亮的月光穿过华丽的房间照进帐子里,青色的灯光,一明一暗地闪烁着,映照着悲啼的侍女。灯芯快烧完了,胭脂粉和着泪水一滴滴地流下了。

  没有饮完一杯酒,就见她掩面流泪,歌声里夹杂着凄凉的悲咽。悲情和歌声两方面尽量发泄,都不相违背。你要体味到她唱得令人悲痛之处,就是歌声震得屋梁上的灰尘飞扬下来时。

  《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注解

  冰合井:严寒的冰把井给封冻了。

  画堂:泛指华丽的堂舍。

  侵帏:侵袭帐子。侵,指一物进入他物中或他物上。

  青缸:代指青色的灯光。

  挑:把灯芯拨出一些。

  欲尽:快烧完了。

  裛:沾湿。

  垂:掉下,流下。

  掩泪:犹掩涕,掩着面流泪。

  暗尘:多年不见的灰尘,积尘。

  《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赏析

  上片写侍女离别前夜的悲伤生活环境与心态。开头两句,点明侍女在别离徐君猷后的“夜寒冰合井”的生活时令,“画堂明月侵帏”的生活氛围。接着三句,写在极其严寒、月透帐帏的冬夜里,青灯若明若灭地映照着“悲啼”的侍女。“青缸挑欲尽”,写侍女“悲啼”时间之长,“粉泪裛还垂”,写侍女“悲啼”程度之深。以伤恨为中心,以明月、青灯为帮衬,把今、昔、未来串连起来,显示愁恨绵绵无尽期,明月、青灯仍长在。当时的明月、青灯曾映照着陪伴着主人的欢笑,而今明月、青灯之下,却只有侍女孤身一人。该词与《西江月·别梦已随流水》中的“泪巾犹裛香泉”“别梦”的意境完全吻合。这不是偶合,而是离情的必然。两心相许,终身难忘。在徐君猷离黄州几个月后,侍女也将离去,自然引起侍女生活上的变化和情感上的悲伤。胜之是词人最欣赏的侍女。胜之与于黄州的一段生活,在词人脑际里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而今将各奔西东,叫词人魂飞梦萦、牵肠挂肚。

  下片写侍女惜别前夜的歌声,令人动心、消魂和断肠。“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写侍女伤离别时的未歌先泪、半歌半悲。“掩泪”写侍女的哭态,“歌声”写侍女的强颜,“清悲”写侍女的伤感。泪(粉泪、掩泪)、歌(歌声)、悲(悲啼、清悲)三者交融,让人为之动心、消魂?正是词人所谓歌有声,人有情,“情声两尽莫相违”的慰藉词了。最后两句,进一步渲染侍女的无限伤感与痛苦。“梁上暗尘飞”,这一赞赏是不过分的,表明词人对这位即将离黄州去苏州的侍女怀有深深的依恋之情。

  全词情真意切,恸天感人,笼罩在灰暗、悲凉的气氛中。冬天、寒夜、冰井、明灭青灯、悲啼、粉泪(掩泪)、清悲歌声、肠断、暗尘等词语的巧妙缀合,淋漓尽致地塑造了一位声情并茂、声泪俱下、令人倾倒的侍女形象。

  《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十二月,徐君猷(黄州太守,与苏轼是同僚)的侍女胜之将要离开黄州去苏州,该词是苏轼在送别胜之时所作。

  • 相关推荐

【苏轼《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全文及鉴赏】相关文章:

苏轼《临江仙·赠王友道》全文及鉴赏07-27

苏轼《临江仙·昨夜渡江何处宿》全文及鉴赏07-29

苏轼《春宵》全文及鉴赏08-11

苏轼《临江仙·夜到扬州席上作》全文及鉴赏07-21

苏轼《荔枝叹》全文及鉴赏07-19

苏轼《浣溪沙·荷花》全文及鉴赏07-21

苏轼《浣溪沙·渔父》全文及鉴赏08-01

苏轼《浣溪沙·端午》全文及鉴赏08-10

苏轼《浣溪沙·春情》全文及鉴赏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