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的所写,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的一些常识。
2、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及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
教学过程
一.《送别》引入
一曲长亭外古道边,将古道送别唱得悠扬婉转,催人泪下,那离别之伤已然铭刻在心间。
(此曲有学生会唱,一定强调只可轻声跟唱,重在用心体会送别之情)
二.由曲到诗
说道唐人的送别诗,我们首先要说的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所写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齐读此诗。
2.解读此诗。
诗的第一句:写送别地点
诗的第二句:写朋友将要去的蜀州就在那风烟迷茫之中。表面写的是两个地 方,但从时而回望长安和时而翘首蜀地中,表现难舍之情,没有离别字样,却一开篇就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离情。
诗的第三四句:写你我都是为了仕宦离别家乡、漂泊异乡。境遇相似,由己及人,推心置腹,言外之意,我们都不必为了这个已定的分别而过多的伤感。
诗的五六句:笔锋一转,写下了开朗乐观最为人称道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时尚有真正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存在,那么,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可以互相安慰,互相鼓励,也如同近在咫尺。
诗的七八句:委婉收结。
3.简析.
空间上的离别:
时间上的离别:
结合生活经历,各抒己见。。。。。。
小结:在遥远的离别,也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再长久的离别,也割不断真正的友情。只要彼此的感情金石般牢固,哪怕是远在天涯,也犹如比邻而居。这两句是全诗的高潮,表现了诗人----
(高远的志趣,脱俗的情怀,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再次齐读此诗,体会别样的送别。
四.完成课后练习,并背诵此诗。
教学总结
新课程理念提倡以生为本,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所谓“以学定教 顺学而导”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与策略,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顺着学生思维的走向,因势而导,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最优的发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文的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三点:
1.以学定教 让教学设计更优化
本次授课对象是初二学生,初二学生对于古诗已形成了一定的积累与鉴赏经验。基于学情,我课前事先布置了预习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诗文大意,并读准字音与节奏;查找作者介绍与写作背景;提出一至三个疑问。这些预习作业,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基本都能完成。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所要求的“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疑为学之始,在预习时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这样他们带着问题去听课,听课效率会更高。同时,学生的质疑也能让我们教师发现和了解学生对于文本读懂了什么,读不懂什么。让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案,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时有的放矢,避免教学起点定的太低或太高,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最优的发展。调查了解后,我发现班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提出的疑问都与诗人的情感有关。因此,我将了解诗人面对离别能够积极乐观的缘由作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总之,基于学情的教师备课,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进而提升课堂效率。因为,这样的教学设计,对于学习主体的学生来说是最优化的。
2.顺学而导 让师生互动更精彩
顺学而导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预设过程中做到一个”导“字,也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有效进入新的知识学习中去,如何引导学生在有效时间内达成高效的学习。为此,要求教师在教材把握上有自我读到的见解,对教学重点难点有深入的认识,对教学预设有充分而多样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疑问、学生的思考能够给予有效的引导,从而出现精彩的师生互动。
在深入研读文本后,我认为这首送别诗的诗眼在“宦游”二字上,它是深入解读本诗,真正走进诗人内心的关键所在。初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识积累,且能够产生一些个性化的解读,相对较有思想性。但是,学生对于诗人旷达的胸怀和高远的志趣的理解是很难轻易明白的。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当时的宦游文化和诗人的平生经历等,教会学生知人论世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产生自己独到的阅读体验与理解。在此,我珍视学生个体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并且创设小组合作交流的模式,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具体品诗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读出相关句子所蕴含的情感,并且设计了师生合作朗读的环节等。在解决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即对诗人情感、志趣和胸怀的理解时,师生之间产生了精彩的互动。
3.学导结合 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基于学情,我想是教师备课必须首要考虑的事情。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提升自我的学识与能力,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灵活机智的将学生引入文本深处,获得他们自身独特的情感体验与理解。因此,学导结合十分重要,唯有将二者有效的联结在一起,方能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在”“品诗悟情“环节,学生依据自身的学识经验,解读各联中蕴含的情感,并试着进行诵读,读出这份感情。期间,我进行了适当的点拨。在他们理解不到位或者吟诵处理有问题的地方予以引导,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形式,如个人展示、两两合作、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等,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中最大限度的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于交流探讨中碰撞中更多的思想火花。
学导结合,让我们在文本阅读教学时避免了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避免了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它让我们更加尊重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且善于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阅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附录;
送元二使安西 芙蓉楼送辛渐 别董大
王维 王昌龄 高适
渭城朝雨邑轻尘, 寒雨连江夜入吴, 千里黄云白日曛,
客舍清清柳色新。 平明送客楚山孤。 北风吹雁雪纷纷。
劝君更尽一杯酒, 洛阳亲友如相问,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片冰心在玉壶。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 相关推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参考】相关文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07-29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10-1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教学设计06-0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人教版)08-1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精品教学设计10-2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范例08-1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及反思06-21
人教版《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教学设计07-3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