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阅读答案-张孝祥

2023-11-08 水调歌头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并对今后的学习做出调整。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阅读答案-张孝祥,欢迎阅读与收藏。

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阅读答案-张孝祥1

  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①

  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然犀处②,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淝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注】①采石战胜:指虞允文在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于东采石(在今安徽马鞍山)督舟师战胜金主完颜亮之事。②然犀处:《晋书·温峤传》有温峤在牛渚矶毁犀角而照怪物的记载;然犀处,本指牛渚矶,作者视金兵为"怪物",此处代指采石矶。③周与谢:指周瑜与谢玄。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开篇交代了写作背景,"雪洗虏尘"写出了来犯的金军被宋朝虞允文打败逃跑时的惨状。

  B.词人"剪烛看吴钩"的心境与辛弃疾"把吴钩看了"的心境完全相同。

  C.下片极力颂扬周、谢这样的英雄人物,其中包含了词人自己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

  D.全词多用典故,将历史与现实自然融合,闪耀着慷慨悲壮的时代之光。

  15.听闻采石矶战胜,词人的'心理是变化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经历了哪些情感。(6分)

  答

  14.(3分)B【解析】B选项中,"心境完全相同"的说法太过绝对。两首诗都包含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确实有相同的地方,但是,结合本诗"剩喜然座犀处"和注释中宋军刚打胜仗可知,此时词人的心情是愉悦的,而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重在感时任怀,二者不完全相同。

  15.(6分)①因受阻而深深遗憾。采石矶大捷,词人因受风云之阻而未能奔赴前线,内心充满了深深的遗憾。②因喜悦而信心倍增。词人虽未能参战,但还是因采石矶大捷而无比兴奋,然后通过"然犀处"之典故,表达了彻底战胜金军的信心。③伤感后更坚定理想。周瑜、谢玄当年的历史功绩,让词人想到至今仍未建功立业的自己,不由得顿生伤感,然后词人又借典故表达了抗击侵略、报效国家的宏大理想。(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阅读答案-张孝祥2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

  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①。剩喜②然犀处③,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注】①吴钩:指刀,②剩喜:甚喜,非常喜。⑦然犀处:指采石矶.

  14“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这里的“周与谢”指的是____(写出其中一个的人名即可)。(1分)

  15.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上片反映了作者“闻捷”以后的高兴、亢奋的心情,同时又包含有悲慨情绪。

  B.作者把采石鏖战的激烈战况构想成“骇浪与天浮”的.画面,可见其词风豪放的一面。

  C.从题目《闻采石矶战胜》可以想见词人激动的心情,同时也说明了写作本词的缘由。

  D.下片由回忆古代两位北抗强敌的英雄写起,情感低沉,充斥着浓重的悲绪。

  16.画线句“借古讽今”,请就此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4.(1分)周瑜、谢玄

  15.(3分)D(“情感低沉,充斥着浓重的悲绪”错)

  16.(4分)这三句借古讽今,周郎破贼的赤壁矶头,已是一片落日残照;谢玄杀敌的淝水桥边,也已变得荒芜不堪。这实际是暗写长江、淮河以北的广大失地,尚待恢复;而真正能振臂一呼、收复失地的将领却不多见,因而词人不禁触景而伤情,唤起心中无限的愁绪。他那种忧国忧民的心情,至此便跃然于纸上矣。

  • 相关推荐

【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阅读答案-张孝祥】相关文章:

张孝祥《水调歌头·闻采石矶战胜》原文赏析11-18

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赏析08-19

张孝祥《浣溪沙·洞庭》阅读答案06-25

西江月张孝祥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07-05

水调歌头·泛湘江张孝祥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06-16

张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阅读答案11-16

张孝基仁爱的阅读答案03-19

张孝祥《浣溪沙》赏析11-16

张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阅读答案及赏析11-16

水调歌头阅读答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