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
《蜀道难》作为李白的成名作,其成就主要在于艺术方面。想象之丰富,比喻之奇特,笔法之夸张扬厉,韵律之流转华美,确系震古烁今之作。前人赞曰:“此殆天授,非人可及。”下面拟从三个方面略加阐述:
1.章法结构的巧妙。
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第一次,由隔绝之久,惊呼开辟之难,第二次由山势之危,忧惧度越之难,第三次由战祸之烈,悔恨安居之难。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这样的章法可称灵活巧妙,也就是沈德潜说的“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它,开头是副句“噫吁嚱!危乎高哉”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地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位于主句之前,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参历井等张本。中间则是主旨句在前,副句“使人听此凋朱颜”紧跟在后,颇有“谈虎色变”之叹,有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前一层说蜀道凄凉万状,后一层说蜀道险恶万变。结尾也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侧身西望长咨嗟”既形象地概括了上文说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又跟开篇“噫吁嚱!危乎高哉”一句相照应,更显得意味深长,以此结束全诗,可以使读者兴无穷之叹,将“蜀道之难”的全部内容概括无余。
2.浪漫主义的激情。
李白之所以把蜀道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洲”的高大形象。
3.体式创新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用了大量散文化诗句,字数从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诗的用韵,也突破了梁陈时代旧作一韵到底的程式。后面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诗“以气为主”,感情喷涌而出,不可遏止。忽而:“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如骤马下坡,势不可挡;忽而“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似闲庭信步,舒缓平和。有时,“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奋力疾呼;有时,“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谆谆叮咛。还有时把一些散文化的句子纳入诗中,像“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其险也若此”等等,不但没有减少诗意,反而使诗歌有一种放荡不拘的自然情趣。这些富于变化的句子,与灵活多变的和谐韵律相配合,使诗篇时而如峡谷惊湍,一泻千里,时而如碧空行云,悠然飘浮。所以杜甫盛赞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了。殷编《河岳英灵集》称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
- 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蜀道难》的备课资料】相关文章:
《平凡的世界》高中语文备课参考资料08-30
高中语文《蜀道难》教案09-15
高中语文蜀道难教案09-03
高中语文《蜀道难》教学设计09-01
《蜀道难》高中语文 导学案07-27
高中语文蜀道难原文注释03-20
高中语文《蜀道难》课文赏析11-01
高中语文《蜀道难》教学设计09-18
高中语文蜀道难鉴赏要点09-28
乡愁备课资料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