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诗句

2022-03-30 诗句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清明节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清明节的诗句1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2、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4、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5、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6、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7、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8、淡荡春光寒食天。——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9、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10、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2、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3、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4、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5、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6、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7、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8、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9、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10、黄昏疏雨湿秋千。——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1、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2、梨花榆火催寒食。——周邦彦《兰陵王·柳》

  3、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4、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5、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6、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7、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8、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9、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10、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清明节的诗句2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1. 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

  2. 借问:请问。

  3. 遥指:远远地指着。

  [简析]

  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清明时节,天气多变,有时春光明媚,花红柳绿,有时却细雨纷纷,绵绵不绝。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写出了“泼火雨”的特征(清明前两天是寒日节,旧俗要禁火三天,这时候下雨称为“泼火雨”)。次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写行路人的心境。“断魂”,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并不外露的感情。这位行人为何“欲断魂”呢?因为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大节日,照例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现在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

  如何排遣愁绪呢?行人自然想:最好在附近找个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饮点酒,解解寒;更主要的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于是他问路了:“借问酒家何处有?”问谁,没有点明。末句“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语,又补充说明上句问的对象。牧童的回答以行动代替语言,行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片红杏盛开的树梢,隐隐约约露出了一个酒望子(古代酒店的标帜)。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至于行人如何闻讯而喜,兴奋地赶上前去,找到酒店饮上几杯,获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满足等等,都留待读者去想象。

  由于这首诗的广泛流传,“杏花村”三字在后世便成了酒家的雅号。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甚至时有“疾风甚雨”。但这日的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这“雨纷纷”,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因而诗人用了“断魂”二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情在景中、景即是情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接着写行人这时涌上心头的一个想法: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清明节的诗句3

  长安清明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译文

  忽然之间,已经是细雨飘飞的春天了。蚤通早。梦雨,春天如丝的细雨。

  怎堪芳草青青。可堪,意思就是不可堪,不能忍受,常修饰比较强烈的感情或者其它事物。这句实际是说芳草非常美。

  宫中把新火赐给大臣。古代风俗,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钻木取火。唐代的皇帝于此日要举行隆重的“清明赐火”典礼,把新的火种赐给群臣,以表示对臣民的宠爱。

  大臣们无事,以蹴鞠为戏。上相,泛指大臣。白打钱,玩蹴鞠游戏,优胜者受赐金钱,称“白打钱”。一说白打钱指斗鸡。个人以为前一说准确。

  路上骏马乱叫。红叱拨:唐天宝中西域进汗血马六匹分别以红、紫、青、黄、丁香、桃花叱拨为名。泛指骏马。

  绿杨丛里,秋千上下飞舞。画秋千:装饰美丽的秋千。

  游人还记得以前太平时候的盛事。韦庄是晚唐时人,当时社会。

  这和昔年相似的风光,引起心头的隐隐快乐。

  注释

  蚤:蚤通早。

  梦雨:春天如丝的细雨。

  可堪:不可堪,不能忍受,常修饰比较强烈的感情或者其它事物。这句实际是说芳草非常美。

  赐清明火:清明赐火的习俗。一种古代风俗。

  上相:泛指大臣。

  白搭钱:玩蹴鞠游戏,优胜者受赐金钱,称“白打钱”。一说白打钱指斗鸡。个人以为前一说准确。

  红叱拨:唐天宝中西域进汗血马六匹分别以红、紫、青、黄、丁香、桃花叱拨为名。泛指骏马。

  画秋千:装饰美丽的秋千。

  鉴赏

  这首诗写得清明时的人事和景物,语言清新。尾联却点出“风光似去年”,“记得承平事”,透露出对盛世的怀念。

【清明节的诗句大全】相关文章:

立春的诗句大全02-11

辛弃疾的诗句大全01-26

黄庭坚的诗句大全11-03

刘禹锡的诗句大全03-18

王安石诗句大全10-24

刘禹锡诗句大全11-23

关于杜甫的诗句大全12-04

白居易的诗句古诗大全10-31

关于李清照的诗句大全11-23

李清照经典的诗句大全02-28

写雪的诗句 写雪的诗句和作者